太统—崆峒山保护区鸟类成分特征

来源 :甘肃林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iziaiai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鸟类对环境变化较敏感,是重要的环境指示类群.2016年至2019年,采用固定样线调查和随机观测,并利用红外相机技术,对太统—崆峒山保护区境内的鸟类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太统—崆峒山保护区共有鸟类19目50科198种,其中鸿雁、普通鸬鹚、白琵鹭、白颊噪鹛、虎斑地鸫5种为保护区新记录种.鸟类区系广布种占50.0%,古北界种占33.3%,东洋界种占16.7%;居留型方面,留鸟占41.4%,夏候鸟占43.9%,旅鸟占13.1%,冬候鸟2种.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鸟类有大鸨、黑鹳、金雕、秃鹫和草原雕5种;II级重点保护鸟类有27种.列入“三有”种类140种,占70.7%.太统—崆峒山保护区鸟类区系混杂的特点明显.
其他文献
为更好地保障长三角生态绿色发展示范区供水安全和水生态安全,本文探索了太湖流域内地理位置相近且功能相似的大型水闸和泵站工程联合运行机制.结果表明,闸泵联合运行不仅简便了调度决策程序,提高了闸泵工程运行响应速度和区域水安全保障能力,而且显著节省了工程运行成本,保障了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本文成果可为国内存在类似情况的水利工程管理单位提供经验参考.
植物在复水后的恢复能力是评价植物抗旱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盆栽控水进行干旱胁迫和复水处理,测定了干旱—复水条件下参试3个杂雌沙棘无性系的苗高、地径、生物量、叶形态、光合特性以及抗氧化酶活性等指标,分析其生长、生物量分配、叶形态特征以及生理特性对复水的响应.结果表明:与正常水分条件下相比,复水后3个沙棘无性系的树高占66%~80%,地径占63%~90%.复水后,杂雌优10号的苗高较重度干旱胁迫处理增高12.2%,杂雌优2号的地径较重度干旱胁迫处理增高12.5%,表明杂雌优10号的高生长、杂雌优2号的径生长
截干造林为抗旱造林主要技术措施之一,为规范黄土高原风沙危害区山桃截干覆土造林,开展系统试验调查.结果表明无灌溉荒山造林应选择1年生地径0.5 cm山桃苗木;截干高度根茎上10~20 cm为宜;秋季截干后及时覆土,春季不覆土;春季截干必须辅助泥浆蘸根和浸泡等措施.
2019年11月,在河北省衡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观测到毛腿沙鸡.查阅文献和走访证实毛腿沙鸡在冀东南地区确实存在,常常集群飞翔,主要栖息在丰富盐生、沙生、旱生植物的区域.比较保护区鸟类记录,毛腿沙鸡及其所属目科属均是保护区新纪录.
夏季是油茶果实和花芽快速发育期,为进一步获得油茶夏季高温环境施用氮磷钾肥技术,以8年生油茶为试验材料,在7月初施用一定量氮磷钾复合肥,同时进行杂草、有机肥、白色地膜、黑色地膜和遮阳网覆盖5种处理,以不覆盖为对照,一段时间后调查叶片、当年和下一年产量等相关指标.结果表明:(1)5种处理均不影响油茶叶片叶绿素含量、果实体积、果实高径比、茶籽含水率、茶籽出仁率、单果质量、果实出籽率;(2)5种处理均能提高种仁含油率,以白膜覆盖效果最好;(3)有机肥覆盖降低果皮厚度;(4)白膜覆盖降低当年油茶单株产量,遮阳网覆盖
对连香树10龄林分进行不同强度修枝试验,设置固定样地观测,结果表明:保留树冠占1/2树高的重度修枝与保留树冠占2/3树高的轻度修枝较未修枝,修枝年树高生长量分别提高0.60 m、0.52 m,生长率分别提高9.1、8.1百分点;胸径生长量分别降低0.60、0.50 cm,生长率分别降低5.7、4.8百分点;尖削度分别减小8.0、5.9百分点.说明连香树林分修枝促进高生长,减小胸径生长,改进干形.
盐池湾湿地属于国际重要湿地,生态系统复杂,生态区位重要,生物多样性独具一格.当前面临湿地退化、保护与发展矛盾、保护意识有待提高、基础设施落后、景观资源利用不充分等问题.建议对策:遏制湿地退化趋势,有效解决保护与发展的矛盾,加强能力建设,探索特色生态旅游产业.
通过对小陇山林区境内珍贵树种资源调查,分析了珍贵树种的种类组成、生境状况、分布特征,查明境内共有珍贵树种45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3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8种.
过度采挖造成野生黄耆资源枯竭.走访结合样方法调查甘肃兴隆山保护区黄耆分布.结果表明,兴隆山保护区黄耆间断性零星分布在5个地点,生存于半阴坡多刺灌木林内或林缘区,对海拔、坡度、土壤无特殊适应性要求,生长发育正常,无传粉距离障碍.分析认为,兴隆山保护区黄耆种群规模小且零散,野外灭绝风险较高,需要予以保护.
发表甘肃省分布的茄属一新种,即毛龙葵Solanum pilosus Pei Huim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