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4)08-000-01
摘 要 随着高校开办高水平运动队开展二十余年来,其发展历程取得了一定成绩的同时,也面临巨大的困境。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旨在为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些许建议,经过对举国体制与“体教结合”的博弈过程中,认为让高校运动队走出困境首要也是最关键的对策是转变指导思想、放弃唯竞技体育至上的战略,竞技体育成绩下降的过渡期,再加之确立科学规范的人才培养机制,才能最终达到出台开办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政策的初衷。
关键词 高校 高水平运动队 转变思想
一、前言
早在1987年,国家教委发布了《关于普通高校试行招收高水平运动员工作的通知》文件,随后1995年国家教委又提出逐步实现由国家教委独立组队参加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的目标。前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曾经说道:21世纪世界各大洲竞技体育走学院化道路将成为未来发展的总趋势。正如世界上一些体育强国,他们全都将培养后备竞技体育人才的任务纳入教育体系,西方国家取得的一系列成功实践就是最好的证明。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其实就是“体教结合”的高级阶段,从小学—中学—大学的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需要由高校进行最后阶段的培养与管理。将运动员培养体制从体育系统中剥离出来,交由教育系统来完成,是一种公认的理想模式。
二、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发展历程的反思
从高校运动队的构成来看,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培养体制发生了扭曲,违背了当初的初衷。把培养高水平竞技人才变为接收职业竞技运动员,反过来想想,国家最初决定在高校办高水平运动队的意图无非是希望教育系统培养出来的业余竞技体育人才为职业竞技体育输送人才,可现在要不是专业运动员在高校挂名为高校打比赛,要不是那些没能进入到国家队的专业运动员。这样的高水平运动队不就成为了“空中楼阁”吗?在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上,我们派出几乎全部是国手的代表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但这骄傲的背后不该有些反思么?日本记者曾质疑我们的运动员到底是“国家队选手”,还是“大学生运动员”,被投以异样的目光后,我们是不是应该问问自己,这样的胜利有何意义?
首先,我国的经济水平这一客观因素决定了我国无法完全复制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的培养模式。其次,具体来看,由于我国发展校高水平运动队缺乏一套科学规范的系统运行机制,目标不明确、管理不到位、保障机制跟不上都是现阶段遇到困境的原因。最后,我国实行的举国体制的弊端逐步凸显,国家的指导思想并没有完全转变,这点才是最重要的原因。
三、转变指导思想是高校办运动队的唯一出路
“正确的指导思想对实践具有巨大的引领作用,它可以保证政策制定的正确性”,这是关于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一句话。正如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发展,无论具体的措施如何,最首要的是解决指导思想的问题。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在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上采用的是举国体制,并被一直延续至今日还在发挥着作用。我国竞技体育体制是举国体制,那么可以说,我国竞技体育的指导思想就是“金牌至上”。不可否认,举国体制曾经为我国体育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各式各样的弊端不断凸显,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质疑举国体制是否符合我国当前的实际。竞技体育、学校体育、社会体育组成了体育的主要部分,当年,奥运争光计划的指示:优先发展竞技体育、为国争光,在当时的国际背景下提出这样的政策本无可厚非,但随着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这样的现状怎能适应新环境。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远远领先,而反观学校体育、社会体育的滞后,这种不平衡造就了我们无论拿多少块金牌,也只能是体育大国,无法成为一个真正的体育强国。
从开办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政策的颁布可以看出,国家还是愿意让教育系统为竞技体育后备力量的培养做出贡献,既然这样,就应该从源头上做出改革。国家应该自上而下的转变思想、观念,重新衡量、定位我国体育的价值取向,逐步削减举国体制的功能,转变竞技体育至上的陈旧观念,大胆舍弃一部分金牌,忍受竞技体育成绩的下滑。体育系统与教育系统的博弈,让教育系统成为青少年竞技后备人才培养的后盾,形成小学—中学—大学的“一条龙”体制,只有这样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才能得以按照正确的方向发展、壮大。
参考文献:
[1] 卢元镇.中国竞技运动的角色缺位——大学生[J].中国学校体育.2013(8):8-9.
[2] 贾玲,王庆斌.高校培养优秀运动员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对策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3.33(5):115-120.
[3] 丘乐威,许陈生.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发展的制约因素与对策[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3.33(1):115-118.
[4] 张燕,郭修金.体教结合的实践审视与价值诉求[J].体育学刊.2013.20(5):108-111.
[5] 王超,潘耀滨,王永盛.我国大学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3.29(4):98-102.
[6] 张浩,吴冶.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管理政策现状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33(2):31-34.
[7] 曹宇.我國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激励机制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34(3):39-41.
摘 要 随着高校开办高水平运动队开展二十余年来,其发展历程取得了一定成绩的同时,也面临巨大的困境。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旨在为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些许建议,经过对举国体制与“体教结合”的博弈过程中,认为让高校运动队走出困境首要也是最关键的对策是转变指导思想、放弃唯竞技体育至上的战略,竞技体育成绩下降的过渡期,再加之确立科学规范的人才培养机制,才能最终达到出台开办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政策的初衷。
关键词 高校 高水平运动队 转变思想
一、前言
早在1987年,国家教委发布了《关于普通高校试行招收高水平运动员工作的通知》文件,随后1995年国家教委又提出逐步实现由国家教委独立组队参加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的目标。前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曾经说道:21世纪世界各大洲竞技体育走学院化道路将成为未来发展的总趋势。正如世界上一些体育强国,他们全都将培养后备竞技体育人才的任务纳入教育体系,西方国家取得的一系列成功实践就是最好的证明。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其实就是“体教结合”的高级阶段,从小学—中学—大学的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需要由高校进行最后阶段的培养与管理。将运动员培养体制从体育系统中剥离出来,交由教育系统来完成,是一种公认的理想模式。
二、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发展历程的反思
从高校运动队的构成来看,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培养体制发生了扭曲,违背了当初的初衷。把培养高水平竞技人才变为接收职业竞技运动员,反过来想想,国家最初决定在高校办高水平运动队的意图无非是希望教育系统培养出来的业余竞技体育人才为职业竞技体育输送人才,可现在要不是专业运动员在高校挂名为高校打比赛,要不是那些没能进入到国家队的专业运动员。这样的高水平运动队不就成为了“空中楼阁”吗?在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上,我们派出几乎全部是国手的代表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但这骄傲的背后不该有些反思么?日本记者曾质疑我们的运动员到底是“国家队选手”,还是“大学生运动员”,被投以异样的目光后,我们是不是应该问问自己,这样的胜利有何意义?
首先,我国的经济水平这一客观因素决定了我国无法完全复制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的培养模式。其次,具体来看,由于我国发展校高水平运动队缺乏一套科学规范的系统运行机制,目标不明确、管理不到位、保障机制跟不上都是现阶段遇到困境的原因。最后,我国实行的举国体制的弊端逐步凸显,国家的指导思想并没有完全转变,这点才是最重要的原因。
三、转变指导思想是高校办运动队的唯一出路
“正确的指导思想对实践具有巨大的引领作用,它可以保证政策制定的正确性”,这是关于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一句话。正如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发展,无论具体的措施如何,最首要的是解决指导思想的问题。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在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上采用的是举国体制,并被一直延续至今日还在发挥着作用。我国竞技体育体制是举国体制,那么可以说,我国竞技体育的指导思想就是“金牌至上”。不可否认,举国体制曾经为我国体育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各式各样的弊端不断凸显,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质疑举国体制是否符合我国当前的实际。竞技体育、学校体育、社会体育组成了体育的主要部分,当年,奥运争光计划的指示:优先发展竞技体育、为国争光,在当时的国际背景下提出这样的政策本无可厚非,但随着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这样的现状怎能适应新环境。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远远领先,而反观学校体育、社会体育的滞后,这种不平衡造就了我们无论拿多少块金牌,也只能是体育大国,无法成为一个真正的体育强国。
从开办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政策的颁布可以看出,国家还是愿意让教育系统为竞技体育后备力量的培养做出贡献,既然这样,就应该从源头上做出改革。国家应该自上而下的转变思想、观念,重新衡量、定位我国体育的价值取向,逐步削减举国体制的功能,转变竞技体育至上的陈旧观念,大胆舍弃一部分金牌,忍受竞技体育成绩的下滑。体育系统与教育系统的博弈,让教育系统成为青少年竞技后备人才培养的后盾,形成小学—中学—大学的“一条龙”体制,只有这样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才能得以按照正确的方向发展、壮大。
参考文献:
[1] 卢元镇.中国竞技运动的角色缺位——大学生[J].中国学校体育.2013(8):8-9.
[2] 贾玲,王庆斌.高校培养优秀运动员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对策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3.33(5):115-120.
[3] 丘乐威,许陈生.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发展的制约因素与对策[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3.33(1):115-118.
[4] 张燕,郭修金.体教结合的实践审视与价值诉求[J].体育学刊.2013.20(5):108-111.
[5] 王超,潘耀滨,王永盛.我国大学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3.29(4):98-102.
[6] 张浩,吴冶.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管理政策现状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33(2):31-34.
[7] 曹宇.我國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激励机制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34(3):3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