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基于思想政治教育课的特点,采用恰当方法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是相当迫切的。实践证明,情境教学法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是寓教于乐、晓理于情、启智于境的好形式,也是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实效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 情境教学法 教学实效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4)03-0070-01
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求知与求学的欲望应该采用一切可能的方式去在孩子们身上激发起来。”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政治课的欲望呢?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不失为一种激发学生、提高教学实效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所谓教学情境是指具有一定情感氛围的教学活动。“境”是教学环境,既指物理环境如教室中的教学陈设,也指教学双方的关系。“情”指洋溢在“境”中的教学双方即师生之间的感情交流。情因境生、境为情设,情与境和谐统一方为情境。情境教学法在政治课的运用有其科学的理论依据和重要的实践意义。
一、情境教学法的理论依据
(一)它符合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要求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告诉我们,学习也是一种认识活动。认识的一般规律是由感性到理性、由具体到抽象。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没有故事那样曲折离奇的情节,也不像影视剧那样具有生动的直观性、形象性,有的只是较多抽象的、理性的概括。尽管也具有一定的逻辑美和理性美,但对缺乏抽象思维能力的中学生来说,要一下子理解是有困难的。因此,强调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就是用可感知的东西诉诸学生的感官,引起想象,进而上升到理性的高度,实现由“生动的直观到抽象思维”的飞跃。然后又用理性认识去分析社会现实问题,指导社会生活。
(二)它符合心理学原则
瑞士心理学家裴斯泰洛齐曾说过“要使教育心理学化”。创设教学情境其本质在于促进学生学习活动呈现积极化的状态。现代学习心理学认为,学生的需要是学习积极性的主要动力。在课堂上,学生感到有需要才愿意学,感到有迫切的需要,才能认真学、主动学,真正把“要我学”变为“我要学”。为使学生“需之切”,教师就得做到“胸有境,入境始与亲”(叶圣陶语)。把学生带入教学的情境中实行情境教学。具体地讲,就是教学依循教材内容的内在联系,结合学生的认知需要,层层献疑,处处设伏,环环扣紧学生的心弦,时时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使教学内容情、学生情、教师情融为一体,让学生在这种教学情境中,不断激发起新的学习冲动,从而以热烈而高涨的情绪投入学习,最大限度地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率。
二、情境教学法有其重大实践意义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可激发学生兴趣,唤起强烈的求知欲望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入新课能否扣人心弦,引人入胜,直接整堂课的教学效果。如开始就照本宣科,平铺直叙,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效果定不佳。若用创设情境开头,则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促使学生产生渴望与追求,激起他们学习新知识的欲望,从而达到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听课热情的目的,为新课的顺利进行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创设情境可引发思考,启迪智慧,加深对理论的理解,提高学习能力
政治理论一般比较抽象枯燥,教师如果只是口若悬河地
讲解,容易抑制学生的思维,使其大脑疲劳,注意力分散,结果是教师口干舌燥,学生昏昏欲睡。这时,若能在清一色的理论讲解中加一点“调味品”——创设恰当情境,既能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又能起到激发兴趣之功效。
(三)创设恰当情境巩固新课,有利于深化主题,陶冶情操
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不仅要“晓之以理”、更要“动之以情”,用恰当方式创设情境,撞击学生情感的火花,达到深化主题,陶冶情感之效果。
情境教学法在政治课教学中的作用是明显的。那么如何运用好这一方法,以起不断提高政治教学效果,如何达到“以情晓理、以境启智”的目的?根据长期的学习和工作经验总结以下三种引导学生入境的方法。
1.以“疑”入境。古人云:“人的思维是从疑问开始的”,“为学患无疑,疑则进。”通过情境设置提出疑问,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悬念,就能激发思考,开启智慧,提高课堂的吸引力和有效性。
在讲经济生活《多变的价格》时,设置情境:首先播放一段视频:寒冷的冬季冻死了害虫,适于播种的春天早早到来,夏季丰沛的雨水使禾苗茁壮成长,阳光灿烂的秋季又使农作物易于收割和运输。年终,农民张老汉一家高高兴兴围坐在火炉旁计算一年的收入。结果使他们大吃一惊:少见的好年景和大丰收却使这个农家的收入比往年减少!他的邻居以及其他地方的农民也遭遇相同的命运。
看了视频后学生就会产生疑问,为什么增产了反而收入
比往年还少?此时农民会怎么做呢?面对增产不增收的局面,请大家群策群力给张老汉提出恰当意见?带着疑问学生自主的进入教材内容的阅读,水到渠成的分析出影响价格的因素
以及价格变动的影响。从而认真听课,积极思考,当然课堂效果也会很好的,这正像一位著名学者说的:“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
2.以“奇”入境。好奇是青少年最显著的特点之一,心理学上称之为直接兴趣。好奇心是学习的内部动机,教师要善于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创设特定情境,激发学生好奇心、求知欲。
3.以“新”入境。情境教学法虽能极好的激发学习兴趣,引发思考,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但如果创设情境的方法单一重复,就会失去其吸引力,因而创设情境的方法要灵活多变,力求常教常新。可用寓言故事、成语故事或历史故事情境,帮助学生掌握和理解教材内容。如:用“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的故事使学生明白“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有条件的。”可用设置讨论式情境“面对跌倒的老人该不该扶”,让学生认识到多元价值观的冲突,更好地理解思想道德建设的必
要性和紧迫性。用设置探究式情境“触目惊心的食品安全问
题”引发学生探究“到底是谁惹的祸?”认识到市场调节的缺陷等等。
总之,基于思想政治教育课的特点,采用恰当方法最大限度调用学生的学习兴趣是相当迫切的。实践证明,情境教学法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是寓教于乐、晓理于情、启智于境的好形式,也是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实效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 情境教学法 教学实效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4)03-0070-01
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求知与求学的欲望应该采用一切可能的方式去在孩子们身上激发起来。”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政治课的欲望呢?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不失为一种激发学生、提高教学实效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所谓教学情境是指具有一定情感氛围的教学活动。“境”是教学环境,既指物理环境如教室中的教学陈设,也指教学双方的关系。“情”指洋溢在“境”中的教学双方即师生之间的感情交流。情因境生、境为情设,情与境和谐统一方为情境。情境教学法在政治课的运用有其科学的理论依据和重要的实践意义。
一、情境教学法的理论依据
(一)它符合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要求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告诉我们,学习也是一种认识活动。认识的一般规律是由感性到理性、由具体到抽象。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没有故事那样曲折离奇的情节,也不像影视剧那样具有生动的直观性、形象性,有的只是较多抽象的、理性的概括。尽管也具有一定的逻辑美和理性美,但对缺乏抽象思维能力的中学生来说,要一下子理解是有困难的。因此,强调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就是用可感知的东西诉诸学生的感官,引起想象,进而上升到理性的高度,实现由“生动的直观到抽象思维”的飞跃。然后又用理性认识去分析社会现实问题,指导社会生活。
(二)它符合心理学原则
瑞士心理学家裴斯泰洛齐曾说过“要使教育心理学化”。创设教学情境其本质在于促进学生学习活动呈现积极化的状态。现代学习心理学认为,学生的需要是学习积极性的主要动力。在课堂上,学生感到有需要才愿意学,感到有迫切的需要,才能认真学、主动学,真正把“要我学”变为“我要学”。为使学生“需之切”,教师就得做到“胸有境,入境始与亲”(叶圣陶语)。把学生带入教学的情境中实行情境教学。具体地讲,就是教学依循教材内容的内在联系,结合学生的认知需要,层层献疑,处处设伏,环环扣紧学生的心弦,时时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使教学内容情、学生情、教师情融为一体,让学生在这种教学情境中,不断激发起新的学习冲动,从而以热烈而高涨的情绪投入学习,最大限度地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率。
二、情境教学法有其重大实践意义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可激发学生兴趣,唤起强烈的求知欲望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入新课能否扣人心弦,引人入胜,直接整堂课的教学效果。如开始就照本宣科,平铺直叙,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效果定不佳。若用创设情境开头,则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促使学生产生渴望与追求,激起他们学习新知识的欲望,从而达到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听课热情的目的,为新课的顺利进行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创设情境可引发思考,启迪智慧,加深对理论的理解,提高学习能力
政治理论一般比较抽象枯燥,教师如果只是口若悬河地
讲解,容易抑制学生的思维,使其大脑疲劳,注意力分散,结果是教师口干舌燥,学生昏昏欲睡。这时,若能在清一色的理论讲解中加一点“调味品”——创设恰当情境,既能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又能起到激发兴趣之功效。
(三)创设恰当情境巩固新课,有利于深化主题,陶冶情操
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不仅要“晓之以理”、更要“动之以情”,用恰当方式创设情境,撞击学生情感的火花,达到深化主题,陶冶情感之效果。
情境教学法在政治课教学中的作用是明显的。那么如何运用好这一方法,以起不断提高政治教学效果,如何达到“以情晓理、以境启智”的目的?根据长期的学习和工作经验总结以下三种引导学生入境的方法。
1.以“疑”入境。古人云:“人的思维是从疑问开始的”,“为学患无疑,疑则进。”通过情境设置提出疑问,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悬念,就能激发思考,开启智慧,提高课堂的吸引力和有效性。
在讲经济生活《多变的价格》时,设置情境:首先播放一段视频:寒冷的冬季冻死了害虫,适于播种的春天早早到来,夏季丰沛的雨水使禾苗茁壮成长,阳光灿烂的秋季又使农作物易于收割和运输。年终,农民张老汉一家高高兴兴围坐在火炉旁计算一年的收入。结果使他们大吃一惊:少见的好年景和大丰收却使这个农家的收入比往年减少!他的邻居以及其他地方的农民也遭遇相同的命运。
看了视频后学生就会产生疑问,为什么增产了反而收入
比往年还少?此时农民会怎么做呢?面对增产不增收的局面,请大家群策群力给张老汉提出恰当意见?带着疑问学生自主的进入教材内容的阅读,水到渠成的分析出影响价格的因素
以及价格变动的影响。从而认真听课,积极思考,当然课堂效果也会很好的,这正像一位著名学者说的:“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
2.以“奇”入境。好奇是青少年最显著的特点之一,心理学上称之为直接兴趣。好奇心是学习的内部动机,教师要善于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创设特定情境,激发学生好奇心、求知欲。
3.以“新”入境。情境教学法虽能极好的激发学习兴趣,引发思考,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但如果创设情境的方法单一重复,就会失去其吸引力,因而创设情境的方法要灵活多变,力求常教常新。可用寓言故事、成语故事或历史故事情境,帮助学生掌握和理解教材内容。如:用“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的故事使学生明白“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有条件的。”可用设置讨论式情境“面对跌倒的老人该不该扶”,让学生认识到多元价值观的冲突,更好地理解思想道德建设的必
要性和紧迫性。用设置探究式情境“触目惊心的食品安全问
题”引发学生探究“到底是谁惹的祸?”认识到市场调节的缺陷等等。
总之,基于思想政治教育课的特点,采用恰当方法最大限度调用学生的学习兴趣是相当迫切的。实践证明,情境教学法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是寓教于乐、晓理于情、启智于境的好形式,也是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实效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