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码影像时代:您是如何结缘担任《孔子》这部电影的纪录片的摄影师的?
吕朝一:《孔子》的制片主任是我要好的朋友,因为我曾经给电影《无极》拍纪录片,所以需要给电影纪录片物色人选的时候他第一个想到了我。于是我很顺利地进组担任起纪录片拍摄的工作。纪录片组的成员有两个人,除了我以外,还有一个摄影师。而我既做摄影师又做纪录片的导演,在现场基本上是两台摄像机同时开工。
数码影像时代:进组后,整体拍摄情况如何?
吕朝一:2008年十月,《孔子》剧组开始进入筹备阶段,我的纪录片组也正式进驻。筹备期的时候拍摄素材并不多,看景和开会的时候会拍摄一些,更多时间是跟剧组的工作成员一起了解影片的拍摄情况,从而制定纪录片的拍摄方案及要表现的重点。因为曾经拍摄过电影纪录片跟过电影摄制组,所以我对电影拍摄的整个流程非常熟悉,也很了解导演和摄影师他们的工作方式,可以很快进入状态。说实话我也没有更多地考虑拍摄的思路,电影纪录片里,你不能预见那些明星下一秒会干什么。主要的手法就是捕捉一些导演、演员和工作人员们发生的有趣的瞬间,回来以后加之一些电影的拍摄素材。我拍了450盘磁带的素材,已经不需要思路了,想怎么搞就怎么搞了。
数码影像时代:与《无极》的纪录片相比,这一次的拍摄有何不同?
吕朝一:拍《无极》的纪录片的时候我刚从学校毕业,对电影的拍摄流程还不熟悉。而拍这部纪录片的时候,我已经当了多年的摄影师,对电影的拍摄流程已经很熟悉_了,也会知道哪些环节会是纪录片的拍摄重点。拍《孔子_》纪录片的时候,我会知道剧组什么时候开始搭景,什么时候开始做服装,在电影开拍的前一个半月,美术部门就会开始紧锣密鼓地工作了,这些都是在《无极》里学到的。在现场,我可能会更加熟悉Peter老师的工作方式,他多长时间拍一个镜头我会很清楚,也不再会去给人家捣乱了。在适时的时候,我会告诉另一个纪录片摄影师他可以拍摄素材了,有了前面拍电影纪录片的经验,我知道什么时候自己可以把镜头顶上去,当大家比较忙活的时候就要稍微撤后一点,或者缓一缓。电影纪录片的主体还是电影的制作而不是纪录片的拍摄,有时候你可能觉得这个时刻上前能捕捉到一个很好的表情,但是前提是不能耽误人家几千万的投资去捣乱。
数码影像时代:这次拍摄后有哪些感受?
吕朝一:拍摄电影纪录片就像是读电影学院的过程,做为一名职业摄影师,我很愿意跟鲍德熹一起工作。因为在这个过程中可以看这些大师是怎样工作的,看鲍德熹怎样打光,怎样协调演员走位,这都是我拍摄电影纪录片的重要收获。非常庆幸的是我有这样的机会,不是我这个年纪的摄影师都能有这样的经历。拍完这个片子我还会做我的摄影师,但是以后有机会我还是会和这样的大师一起合作,这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它使我学到很多在电影学院上学时候没有遇到过的实际问题。
电影《孔子》纪录片的拍摄使我看到一个最完整的电影制作流程,这也是我想通过的这部片带给业内人士和观众的,就是一部“大片”或者说一部专业的电影应该是怎么做的。目前,国内很多影视从业者的技术相对国外还不够专业,观念也不够专业。所以,我很想把这部纪录片做成一个电影说明书,告诉观众影视工作者应该怎样拍电影,大家应该本着一个什么样的状态来拍电影。当然我也是挂一漏万的在说一个电影的制作,投资公司为了片子有一些新闻点,也会要求在片子里有一些明星的趣闻。但是我个人更愿意把它做成一部说明书,告诉同业人员拍电影的时候你在什么时间该做什么事情。我不愿意保这个密,我愿意告诉大家,大师们是怎样工作的。
我们在做电影的时候,不要认为观众是傻的。观众是没有你(影视工作者)对于电影的认识那么深刻,但是观众的审美是需要影视工作者去培养的。影视工作者不能用俯视的角度去看待观众,而应该给观众他们想看的而又高于他们想看的东西,这才叫好的电影。就像美国的电影人,他们不会去刻意迎合观众,而是给观众比他们想看的更好的那一点,不断地把观众的审美培养起来,从而形成一个良好的电影产业和体系。而国内的商业公司、制片方如果拍这个纪录片会对导演说,你给观众一个好的,好比发哥搞怪的镜头,观众们爱看。但我想,观众也有很多格调很高的,他是不爱看周润发‘耍鬼’的。再说购买我这样一个长篇纪录片的人应该会一个专业人士,他更希望从我给他的只言片语里去看到这部电影的每一个画面是怎样拍摄的。
数码影像时代:据了解,《孔子》是2009年国内影片中制作费用第一大的影片,能不能给我们讲述一些影片中的大制作?
吕朝一:这部影片里面有很多战争场面,需要很多千军万马的画面。我在采访鲍德熹的时候,他也提到,一个国家的服装做200套已经算是不少了。但是国与国之间打仗的时候,200个人站在16或者20毫米的电影镜头前就像沙粒一样。所以要把实拍的人物和假的CG人物结合在一起,才能让观众既感受到古代战争中千军万马的气势又不会看出破绽。真人实拍的人数不能太少,这样的话就需要一个足够大的绿屏。像我们平时在影棚里拍广告,在室内用绿屏肯定达不到电影里需要的场景效果。要体现出作战时的千军万马,至少部队的第一排士兵都是真人拍摄,后面的逐渐虚化。所以就要求绿屏一定要大,而且需要阳光下的效果,如果在棚内的话是需要很多灯才能打得亮的,再说那么大的棚也比较难找到。所以鲍德熹选择在室外搭绿屏,这样才能拍出那样的光效、那样的景别和那样的气势。一开始,摄制组在北京怀柔的鹅和鸭农场里摆了绿墙,可绿墙刚摆好五分钟就被一股突如其来的大风给吹倒了。后来考虑到天气因素和绿墙的稳固性,制片组想到用40个集装箱来搭建这个室外的绿墙。横着十个,高四个,于是一个宽120米、高40米的集装箱绿墙就这样搭建完成了。我当时拍了-一个延时的画面,架设了一个固定机位在两天里连续拍摄工人搭建绿屏的过程。到目前为止,这样大的绿屏在全世界的电影拍摄中只使用过两次,第一次是拍摄《泰坦尼克号》,第二次就是《孔子》。而且搭建绿屏的幕布也都是从美国进口过来的好布。在我剪辑好的第八集电视台播放的特辑——《春秋战火》中,就讲述了鲍德熹做为特技导演,带领他的团队在15天的时间里拍摄绿屏的戏份的过程。这十集花絮特辑会在电影频道及《孔子》的官方网站上播放。因为是上映前的预热特辑,也不方便太露戏,所以我剪的时候还是收了一点。更多的幕后制作情况还是会在后面的纪录片里有更多体现。
除了超大的绿屏,《孔子》的场景之多也成为这部大片的亮点之一。整部戏大概有六十多个场景。孔子周游列国,在每个国家都有家和学社,所以剧组搭建了很多不同的场景。
数码影像时代:都说电影纪录片导演可以比别人更近距离接触到电影作品,我想您也有此同感。所以能不能给我们讲一些幕后故事和花絮?
吕朝一:我在组里度过的那段时间很开心,组里也非常严格的控制时间,使 大家的作息都比较有规律。就说周润发,他是一个很专业的演员。他签的合同也很专业,比如说第二天八点钟开拍,那么他早到五分钟会在外面等着,一定是等到了时间再进来。鲍德熹跟周润发合作过多次,他很了解也很爱护这样的演员。因为分镜头脚本都是由鲍德熹来出,所以每天几点收工都会比较准时。不像有些国内电影,开工没点,收工没点,大家很机动。这部戏完全是一个产业化、规模化的制作方式。这完全来自于鲍德熹的这种美国式制片的控制。如果要拍夜戏,我们会倒时间,头天只开半天工或者干脆不开工,总之要保证演员和工作人员的休息。我们的生活基本没受罪。大家每天都精神饱满、开开心心。拍《无极》电影纪录片的时候就比较苦,每天工作14个小时甚至更多,以至于拍完《无极》的纪录片我吃了一年中药。
还有一些趣事比如发哥请吃羊肉串。每到周三、周五发哥会请大家吃羊肉串,搞几千只肉串来烤一烤。天热的时候还会给大家发冰棍。奚伸文老师设计的衣服都特别厚,他是一个很能“花钱”的服装设计师(笑)。他希望找到战国时期那种年代的厚重感,士兵的服装也没有偷工减料,全都是真材实料做出来的。七、八月份的天气,我在拍摄搭建绿屏的延时镜头的时候,站在室外一天都晒肿了,穿着背心的地方里面都黑了。我穿的还是很好的户外服装,更别提那些穿着道具服装的“士兵”了。我们的现场制片组在土里挖洞把水放进去降温,然后每过一段时间还强迫剧组的人喝藿香正气水,即便这样还有一些人中暑晕倒。
数码影像时代:与这些知名的演职人员合作有什么感受?
吕朝一:在片场时,每次收工以后我去鲍德熹工作室的时候,他已经是60岁的人了,总是看见他在电脑前写下个月的镜头以及通告单怎么安排。国内的DP(摄影指导)是不会做这些事情的,而鲍德熹会亲力亲为地去设计分镜头脚本以及安排拍摄通告。有一次我就问他,我说:“你现在已经是获过奥斯卡奖的大师级摄影师了,为什么还要去坚持做这些琐碎的事呢?”他告诉我说:“人要不断学习,否则早晚有一天你要被社会、被行业淘汰。”所以,好好学习不但是我现在应该做的,而是所有圈内人士都应该去做的。因为我们这个行业是随着科技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艺术门类,《阿凡达》来了,中国电影的制作水平和其相比差出50年了吧,所以要不断努力学习。这一点上,鲍德熹的勤奋感染了我。这次《孔子》在国内做特技的时候,鲍德熹盯每一个合成镜头的每一个步骤。我跟他一起吃饭的时候。他就跟我说,没有人比你更关心你所拍的东西,所以你就要去盯每一个镜头。我想,这与他长期和国外的优秀团队一起合作有关。在一些电影产业发达的国家,一个团队里每个部门接到一个为“1”的任务,都会想办法做到更好,做到“1.5”,这样加起来整个影片就会增色不少。而在国内,我们的一些影视团队,对待一个为“1”的任务,可能就想做的“06”及格的状态,那么这样加起来分数会更少。参与《无极》和《孔子》纪录片的拍摄,我和鲍德熹以及其他工作人员学到很多。我干到三十多岁,才有自己的观念,光应该怎么去打。这就像学相声“熏、过、溜”的过程一样:熏就是熏陶。下,过就是教给你两句,溜就是自己去实践,完全是一个手艺人应该经历的过程。孔子是一个很难拍的题材,剧本写出来大家都会觉得平淡。怎么能把它拍的好看呢?鲍德熹就会去想,加一些打戏进来,但是又不能把孔子“卖”进去。所以还要让他有人文的关怀,要迫不得已,还要有一些情愫的体现。这都要靠导演、摄影师和演员去实现。才能组装起一个完整的孔子。这就不得不提到周润发,他是一个非常专业的演员。之前他会把一个镜头想出好几种表演的方式来做,他从来不会在现场拿着台词本来背词,除非要跟导演商量某句台词。四、五页的大段文言文台词拍几遍就说几遍都不会错。我帮他去拍古琴老师的手势,周润发回去照着练,第二天来拍不会出错,完全能对上音乐。周迅是一个很有灵性的演员,一分钟以前还在嘻嘻哈哈,和工作人员拍照片,一分钟以后开拍立刻入戏。眼神和气口就像被剧中人物“附体”一样。还有任泉、陈建斌等以及群配演员都非常努力和敬业。
数码影像时代:这次拍摄有没有去到孔子的家乡取景?
吕朝一:没有去取景,但是导演有去曲阜拜过孔庙。而且我们每天开拍前都会拜一拜,可能之前跟港组比较多,养成了这样的习惯。在港台那边拜神拜佛是因为他们认为剧组是一个很闹的团体,拍打戏或者战争场面,俗话说,三尺之内有神明,所以怕会扰到人家,会拜一拜。后来我发现,在每天工作之前拈香拜四方的时候,其实有一部分是在拜自己。你纵然已经扰了诸神,就应该好好工作,对得起这一份付出。可能是我有些小迷信,虽然并不吃斋念佛,但是做一些重要事情或者不顺利的时候会去拜佛,既然你已经鞠下了这一躬,你就要对得起这一拜。人有的时候下跪拜佛其实就是在拜自己。
数码影像时代:目前《孔子》已经上映,纪录片方面制作情况如何?
吕朝一:前面说到,现在有海量的素材,已经剪出了一个八期的素材配合孔子的上映在电视台播出,用的是苹果的Final Cut系列后期设备。整个的纪录片大概会在一个月后剪辑完成,会比电影上映时间稍晚发行。
数码影像时代:谈谈这次拍摄的前期设备?
吕朝一:我非常感谢“DVCC创作基金“和佳能公司提供给我这次拍摄所用的设备。这次我使用的是佳能XL H1S/A1S这两款设备,我感觉它们是非常好的机器。我本身是一个很爱调菜单的摄影师,所以这两款设备在对影像的控制方面有非常多的参数可供调整。我也根据这些功能调整了很多画面,而且很多功能是一些大摄像机都没有的,像很多人都不敢动的色彩矩阵。在国外,摄影师调整色彩矩阵比较多。在调整色彩矩阵的时候,色相会跟着变化,比如你调整了绿色,那么红色肯定也跟着跑。而佳能的这款设备当你调整了色彩矩阵以后还有一个功能可以把色相调整回来,这就方便了摄影师对画面色彩进行更好的调整和更多的尝试。你们看我剪辑的《孔子》特辑里面,在阴天的时候人脸的肤色仍然很好,就是我把人脸的饱和度调整过来,同时在视波仪的帮助下把色环还回去。其他性能也非常好,操作的手感、功能键的排布都非常舒适。如果把镜头配的再好一点的话,我认为这两款设备更适合拍剧情片。
数码影像时代有人说,给“大片”拍纪录片可以借势帮助自己扬名,您怎么看待这种说法?
吕朝一:我不想“借势”。我拍这部纪录片只是想学习更多的东西。我觉得中国电影界需要科学的流程,并不一定这部影片的流程就是科学的,但是我想记录下这些好的流程给大家。我只是想做一部好的纪录片,介绍一部电影是怎样拍成的,而不是给某个-人树碑立传。纵然我很崇拜和尊敬鲍德熹老师,我也不会想给鲍德熹树碑立传。我也不会去电视台借此出镜,公司曾建议我:你拍纪录片的时候要不要采取主动式的,自己也会出镜?我是不会这样做的。我只想做好我的摄影师。
数码影像时代:接下来有什么打算?
吕朝一:拍广告、电影,活着呗。(笑)
吕朝一:《孔子》的制片主任是我要好的朋友,因为我曾经给电影《无极》拍纪录片,所以需要给电影纪录片物色人选的时候他第一个想到了我。于是我很顺利地进组担任起纪录片拍摄的工作。纪录片组的成员有两个人,除了我以外,还有一个摄影师。而我既做摄影师又做纪录片的导演,在现场基本上是两台摄像机同时开工。
数码影像时代:进组后,整体拍摄情况如何?
吕朝一:2008年十月,《孔子》剧组开始进入筹备阶段,我的纪录片组也正式进驻。筹备期的时候拍摄素材并不多,看景和开会的时候会拍摄一些,更多时间是跟剧组的工作成员一起了解影片的拍摄情况,从而制定纪录片的拍摄方案及要表现的重点。因为曾经拍摄过电影纪录片跟过电影摄制组,所以我对电影拍摄的整个流程非常熟悉,也很了解导演和摄影师他们的工作方式,可以很快进入状态。说实话我也没有更多地考虑拍摄的思路,电影纪录片里,你不能预见那些明星下一秒会干什么。主要的手法就是捕捉一些导演、演员和工作人员们发生的有趣的瞬间,回来以后加之一些电影的拍摄素材。我拍了450盘磁带的素材,已经不需要思路了,想怎么搞就怎么搞了。
数码影像时代:与《无极》的纪录片相比,这一次的拍摄有何不同?
吕朝一:拍《无极》的纪录片的时候我刚从学校毕业,对电影的拍摄流程还不熟悉。而拍这部纪录片的时候,我已经当了多年的摄影师,对电影的拍摄流程已经很熟悉_了,也会知道哪些环节会是纪录片的拍摄重点。拍《孔子_》纪录片的时候,我会知道剧组什么时候开始搭景,什么时候开始做服装,在电影开拍的前一个半月,美术部门就会开始紧锣密鼓地工作了,这些都是在《无极》里学到的。在现场,我可能会更加熟悉Peter老师的工作方式,他多长时间拍一个镜头我会很清楚,也不再会去给人家捣乱了。在适时的时候,我会告诉另一个纪录片摄影师他可以拍摄素材了,有了前面拍电影纪录片的经验,我知道什么时候自己可以把镜头顶上去,当大家比较忙活的时候就要稍微撤后一点,或者缓一缓。电影纪录片的主体还是电影的制作而不是纪录片的拍摄,有时候你可能觉得这个时刻上前能捕捉到一个很好的表情,但是前提是不能耽误人家几千万的投资去捣乱。
数码影像时代:这次拍摄后有哪些感受?
吕朝一:拍摄电影纪录片就像是读电影学院的过程,做为一名职业摄影师,我很愿意跟鲍德熹一起工作。因为在这个过程中可以看这些大师是怎样工作的,看鲍德熹怎样打光,怎样协调演员走位,这都是我拍摄电影纪录片的重要收获。非常庆幸的是我有这样的机会,不是我这个年纪的摄影师都能有这样的经历。拍完这个片子我还会做我的摄影师,但是以后有机会我还是会和这样的大师一起合作,这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它使我学到很多在电影学院上学时候没有遇到过的实际问题。
电影《孔子》纪录片的拍摄使我看到一个最完整的电影制作流程,这也是我想通过的这部片带给业内人士和观众的,就是一部“大片”或者说一部专业的电影应该是怎么做的。目前,国内很多影视从业者的技术相对国外还不够专业,观念也不够专业。所以,我很想把这部纪录片做成一个电影说明书,告诉观众影视工作者应该怎样拍电影,大家应该本着一个什么样的状态来拍电影。当然我也是挂一漏万的在说一个电影的制作,投资公司为了片子有一些新闻点,也会要求在片子里有一些明星的趣闻。但是我个人更愿意把它做成一部说明书,告诉同业人员拍电影的时候你在什么时间该做什么事情。我不愿意保这个密,我愿意告诉大家,大师们是怎样工作的。
我们在做电影的时候,不要认为观众是傻的。观众是没有你(影视工作者)对于电影的认识那么深刻,但是观众的审美是需要影视工作者去培养的。影视工作者不能用俯视的角度去看待观众,而应该给观众他们想看的而又高于他们想看的东西,这才叫好的电影。就像美国的电影人,他们不会去刻意迎合观众,而是给观众比他们想看的更好的那一点,不断地把观众的审美培养起来,从而形成一个良好的电影产业和体系。而国内的商业公司、制片方如果拍这个纪录片会对导演说,你给观众一个好的,好比发哥搞怪的镜头,观众们爱看。但我想,观众也有很多格调很高的,他是不爱看周润发‘耍鬼’的。再说购买我这样一个长篇纪录片的人应该会一个专业人士,他更希望从我给他的只言片语里去看到这部电影的每一个画面是怎样拍摄的。
数码影像时代:据了解,《孔子》是2009年国内影片中制作费用第一大的影片,能不能给我们讲述一些影片中的大制作?
吕朝一:这部影片里面有很多战争场面,需要很多千军万马的画面。我在采访鲍德熹的时候,他也提到,一个国家的服装做200套已经算是不少了。但是国与国之间打仗的时候,200个人站在16或者20毫米的电影镜头前就像沙粒一样。所以要把实拍的人物和假的CG人物结合在一起,才能让观众既感受到古代战争中千军万马的气势又不会看出破绽。真人实拍的人数不能太少,这样的话就需要一个足够大的绿屏。像我们平时在影棚里拍广告,在室内用绿屏肯定达不到电影里需要的场景效果。要体现出作战时的千军万马,至少部队的第一排士兵都是真人拍摄,后面的逐渐虚化。所以就要求绿屏一定要大,而且需要阳光下的效果,如果在棚内的话是需要很多灯才能打得亮的,再说那么大的棚也比较难找到。所以鲍德熹选择在室外搭绿屏,这样才能拍出那样的光效、那样的景别和那样的气势。一开始,摄制组在北京怀柔的鹅和鸭农场里摆了绿墙,可绿墙刚摆好五分钟就被一股突如其来的大风给吹倒了。后来考虑到天气因素和绿墙的稳固性,制片组想到用40个集装箱来搭建这个室外的绿墙。横着十个,高四个,于是一个宽120米、高40米的集装箱绿墙就这样搭建完成了。我当时拍了-一个延时的画面,架设了一个固定机位在两天里连续拍摄工人搭建绿屏的过程。到目前为止,这样大的绿屏在全世界的电影拍摄中只使用过两次,第一次是拍摄《泰坦尼克号》,第二次就是《孔子》。而且搭建绿屏的幕布也都是从美国进口过来的好布。在我剪辑好的第八集电视台播放的特辑——《春秋战火》中,就讲述了鲍德熹做为特技导演,带领他的团队在15天的时间里拍摄绿屏的戏份的过程。这十集花絮特辑会在电影频道及《孔子》的官方网站上播放。因为是上映前的预热特辑,也不方便太露戏,所以我剪的时候还是收了一点。更多的幕后制作情况还是会在后面的纪录片里有更多体现。
除了超大的绿屏,《孔子》的场景之多也成为这部大片的亮点之一。整部戏大概有六十多个场景。孔子周游列国,在每个国家都有家和学社,所以剧组搭建了很多不同的场景。
数码影像时代:都说电影纪录片导演可以比别人更近距离接触到电影作品,我想您也有此同感。所以能不能给我们讲一些幕后故事和花絮?
吕朝一:我在组里度过的那段时间很开心,组里也非常严格的控制时间,使 大家的作息都比较有规律。就说周润发,他是一个很专业的演员。他签的合同也很专业,比如说第二天八点钟开拍,那么他早到五分钟会在外面等着,一定是等到了时间再进来。鲍德熹跟周润发合作过多次,他很了解也很爱护这样的演员。因为分镜头脚本都是由鲍德熹来出,所以每天几点收工都会比较准时。不像有些国内电影,开工没点,收工没点,大家很机动。这部戏完全是一个产业化、规模化的制作方式。这完全来自于鲍德熹的这种美国式制片的控制。如果要拍夜戏,我们会倒时间,头天只开半天工或者干脆不开工,总之要保证演员和工作人员的休息。我们的生活基本没受罪。大家每天都精神饱满、开开心心。拍《无极》电影纪录片的时候就比较苦,每天工作14个小时甚至更多,以至于拍完《无极》的纪录片我吃了一年中药。
还有一些趣事比如发哥请吃羊肉串。每到周三、周五发哥会请大家吃羊肉串,搞几千只肉串来烤一烤。天热的时候还会给大家发冰棍。奚伸文老师设计的衣服都特别厚,他是一个很能“花钱”的服装设计师(笑)。他希望找到战国时期那种年代的厚重感,士兵的服装也没有偷工减料,全都是真材实料做出来的。七、八月份的天气,我在拍摄搭建绿屏的延时镜头的时候,站在室外一天都晒肿了,穿着背心的地方里面都黑了。我穿的还是很好的户外服装,更别提那些穿着道具服装的“士兵”了。我们的现场制片组在土里挖洞把水放进去降温,然后每过一段时间还强迫剧组的人喝藿香正气水,即便这样还有一些人中暑晕倒。
数码影像时代:与这些知名的演职人员合作有什么感受?
吕朝一:在片场时,每次收工以后我去鲍德熹工作室的时候,他已经是60岁的人了,总是看见他在电脑前写下个月的镜头以及通告单怎么安排。国内的DP(摄影指导)是不会做这些事情的,而鲍德熹会亲力亲为地去设计分镜头脚本以及安排拍摄通告。有一次我就问他,我说:“你现在已经是获过奥斯卡奖的大师级摄影师了,为什么还要去坚持做这些琐碎的事呢?”他告诉我说:“人要不断学习,否则早晚有一天你要被社会、被行业淘汰。”所以,好好学习不但是我现在应该做的,而是所有圈内人士都应该去做的。因为我们这个行业是随着科技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艺术门类,《阿凡达》来了,中国电影的制作水平和其相比差出50年了吧,所以要不断努力学习。这一点上,鲍德熹的勤奋感染了我。这次《孔子》在国内做特技的时候,鲍德熹盯每一个合成镜头的每一个步骤。我跟他一起吃饭的时候。他就跟我说,没有人比你更关心你所拍的东西,所以你就要去盯每一个镜头。我想,这与他长期和国外的优秀团队一起合作有关。在一些电影产业发达的国家,一个团队里每个部门接到一个为“1”的任务,都会想办法做到更好,做到“1.5”,这样加起来整个影片就会增色不少。而在国内,我们的一些影视团队,对待一个为“1”的任务,可能就想做的“06”及格的状态,那么这样加起来分数会更少。参与《无极》和《孔子》纪录片的拍摄,我和鲍德熹以及其他工作人员学到很多。我干到三十多岁,才有自己的观念,光应该怎么去打。这就像学相声“熏、过、溜”的过程一样:熏就是熏陶。下,过就是教给你两句,溜就是自己去实践,完全是一个手艺人应该经历的过程。孔子是一个很难拍的题材,剧本写出来大家都会觉得平淡。怎么能把它拍的好看呢?鲍德熹就会去想,加一些打戏进来,但是又不能把孔子“卖”进去。所以还要让他有人文的关怀,要迫不得已,还要有一些情愫的体现。这都要靠导演、摄影师和演员去实现。才能组装起一个完整的孔子。这就不得不提到周润发,他是一个非常专业的演员。之前他会把一个镜头想出好几种表演的方式来做,他从来不会在现场拿着台词本来背词,除非要跟导演商量某句台词。四、五页的大段文言文台词拍几遍就说几遍都不会错。我帮他去拍古琴老师的手势,周润发回去照着练,第二天来拍不会出错,完全能对上音乐。周迅是一个很有灵性的演员,一分钟以前还在嘻嘻哈哈,和工作人员拍照片,一分钟以后开拍立刻入戏。眼神和气口就像被剧中人物“附体”一样。还有任泉、陈建斌等以及群配演员都非常努力和敬业。
数码影像时代:这次拍摄有没有去到孔子的家乡取景?
吕朝一:没有去取景,但是导演有去曲阜拜过孔庙。而且我们每天开拍前都会拜一拜,可能之前跟港组比较多,养成了这样的习惯。在港台那边拜神拜佛是因为他们认为剧组是一个很闹的团体,拍打戏或者战争场面,俗话说,三尺之内有神明,所以怕会扰到人家,会拜一拜。后来我发现,在每天工作之前拈香拜四方的时候,其实有一部分是在拜自己。你纵然已经扰了诸神,就应该好好工作,对得起这一份付出。可能是我有些小迷信,虽然并不吃斋念佛,但是做一些重要事情或者不顺利的时候会去拜佛,既然你已经鞠下了这一躬,你就要对得起这一拜。人有的时候下跪拜佛其实就是在拜自己。
数码影像时代:目前《孔子》已经上映,纪录片方面制作情况如何?
吕朝一:前面说到,现在有海量的素材,已经剪出了一个八期的素材配合孔子的上映在电视台播出,用的是苹果的Final Cut系列后期设备。整个的纪录片大概会在一个月后剪辑完成,会比电影上映时间稍晚发行。
数码影像时代:谈谈这次拍摄的前期设备?
吕朝一:我非常感谢“DVCC创作基金“和佳能公司提供给我这次拍摄所用的设备。这次我使用的是佳能XL H1S/A1S这两款设备,我感觉它们是非常好的机器。我本身是一个很爱调菜单的摄影师,所以这两款设备在对影像的控制方面有非常多的参数可供调整。我也根据这些功能调整了很多画面,而且很多功能是一些大摄像机都没有的,像很多人都不敢动的色彩矩阵。在国外,摄影师调整色彩矩阵比较多。在调整色彩矩阵的时候,色相会跟着变化,比如你调整了绿色,那么红色肯定也跟着跑。而佳能的这款设备当你调整了色彩矩阵以后还有一个功能可以把色相调整回来,这就方便了摄影师对画面色彩进行更好的调整和更多的尝试。你们看我剪辑的《孔子》特辑里面,在阴天的时候人脸的肤色仍然很好,就是我把人脸的饱和度调整过来,同时在视波仪的帮助下把色环还回去。其他性能也非常好,操作的手感、功能键的排布都非常舒适。如果把镜头配的再好一点的话,我认为这两款设备更适合拍剧情片。
数码影像时代有人说,给“大片”拍纪录片可以借势帮助自己扬名,您怎么看待这种说法?
吕朝一:我不想“借势”。我拍这部纪录片只是想学习更多的东西。我觉得中国电影界需要科学的流程,并不一定这部影片的流程就是科学的,但是我想记录下这些好的流程给大家。我只是想做一部好的纪录片,介绍一部电影是怎样拍成的,而不是给某个-人树碑立传。纵然我很崇拜和尊敬鲍德熹老师,我也不会想给鲍德熹树碑立传。我也不会去电视台借此出镜,公司曾建议我:你拍纪录片的时候要不要采取主动式的,自己也会出镜?我是不会这样做的。我只想做好我的摄影师。
数码影像时代:接下来有什么打算?
吕朝一:拍广告、电影,活着呗。(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