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拥抱

来源 :野草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yanorm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集市上的人潮已经褪去,他像一尾被搁浅的鱼,耷拉着脸靠在墙角,面前的小摊上摆着花花绿绿的膏药,一如散落在沙滩上的贝、螺。
  燕五,这些膏药,你拿回家吧。他眼也不抬,话音直往下沉。那个叫燕五的男人,头发花白、胖乎乎的,腰间捆着条皮革的围裙,守着一锅卖得见底的牛肉汤。棺材本挣够了?燕五边说边朝锅里头丢了把面条。真的,我给你药方子,让弟妹来守这膏药摊,也能挣几个菜钱。他眼巴巴地看着燕五,像嘱托,又像哀求。别说傻话了,快来吃面条。燕五从锅里捞起两碗面条来,顺手舀一瓢冷水倒进锅里,刚刚还热气腾腾的大铁锅被极速降温,他一肚子想要说的话成了锅面上凝成碎屑的牛油。
  他拿着两个酒盅坐到燕五的对面,从衣袋里摸出一小瓶酒斟上。对面的燕五呼啦啦地喝下了半碗面条。他狠狠地嘬了一口,放下酒杯,辣得直吐舌头。真的,我不想干了。他说。燕五忍不住笑出声来,这修路也就两月,你就当放个假,等到路修好了,怕是让你休息你还不愿意呢。他从口袋里摸出一个厚厚的信封和一本破皮的小册子摆到燕五的面前:真的,路修好后,我也不会再来了,膏药方子和两个月的汇款,你收着。燕五扒拉下碗里最后一口面条,抹了抹嘴:嗨,说啥呢,我的老哥,这汇款还和以往一样,月底前我让他给你寄来,药方自个保管,等路修好了就赶紧来,大伙还等着用你的药呢。燕五拿起桌上的信封放进围裙的口袋里。眼前的对话他都筹措了好久,好在恰逢从溪坝到县城的这条路改造停运,燕五只当他在说玩笑话,还在犹豫要不要再交待几句,回城的中巴车喇叭声已一路喊着过来。他根本不用回头就知道赖二一定从驾驶室的车窗里伸出头来,不出两秒,就能听到狼嚎般的叫喊:挣不完的钱,老哥,上车回去了。他都没有看燕五,起身快步冲向中巴车,竭力去阻止那就要从赖二喉咙里迸出的话语。他一点也不想听,挣钱?他这辈子所挣到的钱几乎可以较为精确地计算出来,那个数字一点不会让人兴奋,以后更无望承担任何期待。车门在身后迅速关闭,一个趔趄,他差点跌倒,用力地拽住吊环,形色各异的物品已将所有能落脚的地方占据,车厢里弥漫着集市散去的意犹味尽。他总算找了个位置坐了下来。
  邻座是个女人,面善,应该曾一起坐过车,说不定也曾是他的主顾,用过他的膏药。女人侧了侧身子,朝他微笑,他本该回应,主动开启愉快的聊天模式。然而,他一肚子的话根本没有一句合适的。
  他把头尽量往后靠,闭上眼睛。他想起二十年前误打误撞地来到这里,饥肠辘辘,疲惫不堪,在集市上和燕五的牛肉汤锅不期而遇。我要一碗,多加点葱。他边说边找地坐了下来。你是哪里人?燕五端着碗汤锅隔着热气好奇地问。那时候他的口音流窜了五湖四海,混淆了南腔北调,已经很难辨认了。你猜呢?他喝了一口热辣辣的牛肉汤,故作神秘地说。我最远也就到过县城,我哪猜得到啊。燕五有些不好意思地摇了摇头,脸上的肉直晃动。我总在到处走,都快不记得自己是哪里人了——他略为沉吟,话里没有一点炫耀的意思,当然一个流浪汉也没有什么好得意的。燕五倒有些急了,你没有家?没有老婆孩子吗?他一下子就愣住了,刚夹起来的两片牛肉掉进碗里,汤汁溅得满手都是。我就是觉得你总这样不落家,家里人会担心的。燕五有些不好意思,小眼上的眉毛直往下耷拉。在他以往的经验中,此刻站在对面的人,应该是小心谨慎地、字斟句酌地去表达自己的好奇,极其耐心地等待着去细数生活留给他的伤痕。那么他只需问一句:这汤锅多少钱一碗?就能让彼此瞬间各自安好、相忘江湖。但是燕五一脸的真诚和关切,让他有了倾诉的欲望,不打算敷衍和搪塞了。他吃了几片牛肉,又喝了大半碗汤,思忖着该如何开口。燕五竟又端了碗牛肉过来:大哥,慢慢吃,我晓得你肯定是遇到难事了,才一直这样到处跑。你也别急,再难都得填饱肚子。就是这么一句话他一直记到了现在,萍水相逢,燕五宽厚、仁义,从一开始就没把他当外人。留下来,不走了。那个下午,他竟第一次有了这样的念头。
  旁边的女人略微调整了一下坐姿,手肘轻轻碰了他一下。自知一身的膏药味,怕遭人嫌弃,他双手撑在座位上,想靠边挪一挪,明明手臂使尽了力,脸涨得通红,屁股却依旧纹丝不动。他无奈地叹了口气。
  各位,都看见贴在集市上的那张告示了吧,这条路下周就開工了,咱得停业两月,钱挣不完,都放个假,好好休息一下吧。赖二大声嚷着,却没有一点高兴的意思,更像是在劝慰自己不要太在意停业的损失。整个车厢一反往日热闹的常态,大伙都懒洋洋地仰面靠在椅子上。歇着呗,正好赶上冬天,窝在被窝里睡懒觉,多好。对呀,我倒是想来赶集挣钱,可这修路停运呢,我老婆就是想骂我偷懒也没辙呀,哈哈。几个汉子搭着话,语气透出几分闲适自得来。那张告示他上次赶集时就看见了,贴在街口,白纸黑字,像药瓶上的说明书,文字干涩、语句枯燥,不需要的人可以视而不见,求医问诊的人却不敢错过。他站立在告示旁好一会儿,注意力落在时间上。这个时间是可以通过距离、人工效率来较为精确估算的,几个月前,一位医生,也曾这样估算过他的时间,在得知他独居、身边无亲人时,无奈地对他进行了告知,猛然间,他像遭遇了一个不那么好笑的恶作剧一样,怀疑、愤怒、绝望,各种情绪一下子涌上来,相互交织、重叠,让他不知所措。
  车子很快就到了县城,车门打开,赖二回头扬着手大声打着招呼:都好好休养,两月后再见喽。过道里被拖拽的行李,身体间难以避让的摩擦,令仅有的几声回应无处落脚。赖二自知多此一举,掏出烟来,打火机啪啪打了几次,终于点燃。他站在车厢里,等到所有人都已下车,还是想不出较为满意的话来,只能郑重地看了一眼被烟圈虚化的赖二,扶着车门缓缓地下了车。车站外的商贩们正忙着收摊,满地狼藉,气味混杂,没有人会在意,他与那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溪坝和胜似亲人的燕五,就此,再不相见。
  天渐黑,街道上行人神色匆忙。他走得很慢,佝偻的身体与他六十岁的年纪比起来更为糟糕。他时常怀疑自己怎么就把后半生放定在了这座小城,他不记得自己当初为何总在流浪,不记得怎么就到了溪坝,他只记得燕五给他的建议很有趣。你留下来吧,在县城里找个地方住下,赶集的时候到溪坝来跟我搭着做点小生意。我到县城去办事、看热闹,也到你那里落个脚、串串门。他走过很多个地方,从没有人这样给他提议过,像是请求、邀约,总之这个建议颠覆了他之前的生活状态,他哪里只是燕五的一个顾客,分明是朋友、是亲人。   留下来,他就彻底变了个人,拒绝任何变化,日子都仿佛刻在了印板上。做膏药、赶集,无限重复循环。麻二是他的房东,这些年也很默契地在为他这个流浪了半辈子的人,有偿地提供一个固定的住所,麻二茶馆的楼上便是他寄居的地方。
  走过一条小街,再过一座桥,就能见着麻二的茶馆了。这个时间的茶馆是东一街男人的汇聚地,门前的大茶壶嗞嗞作响,麻二搭着块白汗巾,顶着大肚皮,在堂内来回招呼着。他立在门口不远处,看茶馆里溢出的灯光,暖暖的,像极了冒着草木香味的灶膛,无端地让人想去靠近。他作深呼吸,挺直了腰板往里走。哟,老哥,回来了。麻二朝他挥了挥手。堂内正争得面红耳赤、剑拔弩张的男人们抬起头,从国际时政的紧张局势中探出两股意见不同的势力,试图争取和团结他这个暂时还没有立场的同志。他随意落座,大伙犹豫着如何拉他加入阵营,他却突然看着对面戴着帽子的李光头忍不住笑出声来,喏,啥时弄个帽子来戴了?戴上帽子,人家就不知道你是光头了?他的笑声仿佛将男人们高昂激烈的谈兴搁在了冰块上,聚焦在他身上的目光先是有点意外,有点莫名其妙,接着就统一了,大家都看向李光头,不禁乐起来。麻二提着茶壶过来,给他沏上茶。老哥,你这一来,仗都不用打了。大伙一听,更是笑得前仰后合。堂内的气氛像经历了一场拔河比赛,本来势均力敌,谁想他这一根稻草,没有加在任何一方,却让两股力量顿时化为乌有,一派和气,天下太平。李光头是个软性子,索性把帽子揭了放到桌上,自我解嘲:老哥,我要是像你一样,日日有进账,月月有汇款,我也不会发愁到把头发掉光了呀。李光头有些难为情,话说得极慢,每一个字都犹如子弹,把他的笑声打得千疮百孔,奄奄一息。他的脸不自觉地有些发烫,端起茶碗啜了一口。麻二在堂内转了一圈,续完茶,刚好从他身边经过,眼疾手快般接起李光头撂下的话:对,谁敢跟我这老哥比呀,早上我刚替他收到了这个月的汇款单,今晚的茶水他就是全请也不过拔根牛毛的事呀。麻二一边说着一边从口袋里掏出张汇款单摆到他面前。一桌的眼睛都看了过来,三千呢。开玩笑,人家儿子是在上海坐银行数钞票的,这点都不算钱。那张窄小的纸片在桌上传了一圈,汇款人的地址不断被念诵,终于不再只是传说。老哥,你还真是闲不住,月月有汇款,干吗还去赶集,去挣那点散碎银子?三叔,我要是你,直接去大上海享清福得了。就算不去上海,三千块呀,每天弄点酒肉,再打点小牌,多幸福。大伙七嘴八舌,只恨不能替代他去做各种选择。一抹苦笑似要跳到唇边,又被他连着一口茶吞了回去。嘿,我猜呀,老哥是舍不得我这个茶馆,你们想,去了大上海,虽然有看不完的西洋镜,可谁陪他喝茶说话呀。麻二眯缝着眼睛,得意地说。这个回答远胜于真实的答案,他几乎是带着感激朝麻二不住地点头,对对,你最懂了,西洋镜再好看,也不如在这茶馆喝碗茶、摆摆龙门阵自在。他下意识地把声音提高,可谁想话还没说完,气就赶不上趟了,喉咙里像藏着辆火车,呼哧着白气,大声鸣叫。真的,别说是上海,就是北京我也不想去。他有些不甘,以为那辆火车已经驶出站了,不等人察觉,加重语气,又补了一句。这回,话音直接跑到了火车顶上,踉踉跄跄的,连摔了几个跟头,嘴角处甚至还有被拖拽的疼痛。他有些紧张,端茶碗的手抖了几下。麻二看他的表情不太自然,平素的善解人意、能说会道仿佛无从着手,遇到了难以化解的僵局。一桌的目光都隐含着某种特别的、共同的深意,所有的打量、惊讶从他的身体碾过,比那辆神秘的火车所具备的破坏力还要巨大。他用手轻轻擦了一下嘴角,淡淡的血印留在了食指的背上。所有的目光慌乱地四下散去,掀茶盖、喝茶、转身上厕所,一桌的人既乱成一气,又默契统一。麻二紧挨着他坐下来,在他耳边小声嘀咕,你去医院检查了吗?医生怎么说?要不要明天我带你去见见李中医?李光头拾起桌上的帽子,佯装没有听到他们的话,自言自语道,都知道我是光头,却不知道光头怕冷,不弄个帽子戴,这个冬天怎么过啊。这话确实像出自于聪明绝顶的人,他在心里一万个赞同,却没有一点心思去想那个李中医……。
  集市不用去了,不只是溪坝,其它的集市即便没有修路,也不用去了。正好,大冷的天窝在被子里,可以把那些未做完的梦,做得不满意的梦,都重新梦一回。他想起到這里来遇到的第一个寒冬,散集时突然下起了雪,无法回城,燕五回家时带上了他。推开门,就像是撞进了另一个世界,被开膛剖肚,摊在血污里的半头牛、被大料裹挟着在热汤里翻滚的牛肉,冰冷的血腥气、浓烈的肉香,像地狱,又像天堂。铁炉边那个胖乎乎的妇人,从氤氲的热气中走来,脸庞逐渐清晰。她拍打着燕五身上的雪,娇嗔道:要钱不要命了,遇上这种天,早点收摊回家嘛。他的眼睛不知道该放在哪里,刚刚被寒风吹得发木的脸竟有些发烫。燕五把他摁在炉边的矮凳上,妇人笑呵呵地跟他打着招呼,是卖膏药的老哥吧,家里乱,你别嫌弃哦。他从来不是个合格的江湖人,浪迹天涯,仍是学不会说场面话,叫了声弟妹后,就知道一个劲地点头。那晚的牛肉真香,他和燕五喝了一杯又一杯,弟妹后来也拿出个酒杯,满上酒,要和他干杯。下个月我儿子就从上海放假回来了,春节的时候,记得把嫂子和孩子也叫来,咱两家热热闹闹地喝回酒。弟妹一点没把他当外人。他的注意力在上海,那多远啊,远到可以安放所有的想象和希望。咱侄子是在上海念大学?学的啥?他一口喝完杯中的酒。学金融,明年就毕业了,来,喝一个。燕五的脸被热气蒸出汗来,额上的每一条纹路都仿佛通向幸福。他一点不希望壶中的酒被很快喝尽,一点不希望离开这间热腾腾的屋子。酒,真是个好东西,喝着喝着,再说起那个在上海读书的孩子,他竟用了跟燕五一样的口吻,咱孩子。这,好像也没有什么不妥,燕五只是愣了一下,随即大声说道,今年孩子回来,就认你做干爹了。这个决定令手中局促无味的日子一下子充满了想象,他难以掩饰住内心的狂喜,哆嗦着拿起酒壶把酒杯满上,跟燕五又一连喝了好几杯。
  那晚他真是醉了,燕五也糊里糊涂的,临别时竟还答应了他突然冒出的一个不可思议的请求。他说的时候手心里捏了把汗,暗想,若是燕五拒绝,就当是酒话了,往后再不会提。可站在对面的燕五,表情越来越严肃,胸脯一拍,极为郑重地道:老哥,别说了,我都明白,你放心跟人说,你儿子孝顺得很。坦露心扉已经耗费了他足够的勇气,他压根不敢看燕五的眼睛,欣喜、感激、羞愧令他张口结舌,语无伦次……   呯呯。敲门声把他拉回了现实。
  他摸着穿了件衣服下床。
  门一打开,麻二不由分说地把他往外拉,走,去找李中醫看看。
  大清早的让我去看医生,晦不晦气?他甩开麻二的手,佯装生气的样子。
  麻二站在门口愣了一下,随即进屋气呼呼地问他,老哥,你记得上次我们喝酒是什么时候吗?
  我还没糊涂呢,记得的,是端午,趴在你家茶馆的窗户看划龙船呢,晚上就在你那儿喝的酒。他一边洗漱,一边说。
  那你记得那晚你是怎么回来的吗?你吐了一地,吐的可不只是那点饭菜,还有血,血,晓得不?那天可把在茶馆里一起喝酒的几个哥子吓坏了,我背着你回来的,在这里守了你一夜。麻二的脸从未有过的严肃。
  还有中秋那晚,你虽然没喝酒,可才吃了几口菜,就跑到卫生间去吐了,我后来在卫生间门口又看见了一滩血。我叫你去看医生,你去了吗?麻二比他小了近十岁,这会儿倒像个父亲,一副心疼的样子。
  他的腹部像被唤醒了记忆,有些疼痛。狠狠地吐掉满嘴的泡沫,扯过帕子用力地抹了把脸。没用了。话说得很清醒、很果断,像那下过无数个生死判决的医生一样无情。真的,没用了,没用了。呜咽声到底从他的身体里挣脱出来,他毫无办法,满脸泪痕。
  老哥,走,看地去。看风水的罗师傅提着个摩托车的头盔从门口探了半个身子进来。
  他用袖子擦了下脸,慌忙跟出去,对于麻二,他仅有的安慰已花光用尽,再无可赠。
  老哥,满了六十岁,看地,会添寿哦。罗师傅四十来岁,个矮,小尖脸。
  他看不到自己的表情,估计比哭还难看。
  上车吧,抱紧我,最多二十分钟就到了。罗师傅递了个头盔给他,正好可以让他跟这个世界短暂地隔离开来。他只听到风的声音,身体像张纸片一样单薄,有一瞬间,感觉整个人好像腾云驾雾,脑子一片虚空。他幻想,去往另一个世界的路途大概也是如此,肉身轻得可怕,跟一颗尘埃并无两样。
  下了车后,罗师傅从摩托车的行李箱里拿出罗盘、镰刀,极为神秘地跟他说,我可不是吹牛,在这小城,我看过的地可一次也没错过,桥对面的那个看风水的曾瘸子,他现在可是把自己的饭碗给砸了,就去年给人看的一处老地,人埋了没多久,家里接二连三死人,留下的也不得好过,离婚、生病、做生意赔钱,啥倒霉事都找上门了。罗师傅对于自己的业务水平相当自信,所言充满玄机。
  这是他们第二次见面了。上一次,他按罗师傅在电话里提供的地址,提着烟酒去登门拜访。罗师傅很爽快地给出了建议,老地就定在火石山吧,火石山山高路陡,要推平建房得不偿失,所以不会被开发商惦记,不会有迁坟的顾虑。
  然而,他真是没想到离县城不过四五公里的这座山,竟像是穿了隐身衣,从未被人发现一样,荒凉极了。没有路,野草、刺笼像是被流放多年的边军,蓬头垢面、蛮横粗暴,罗师傅用镰刀左右挥舞,砍出一条路来,他小心地紧跟在后,往深山里边走。
  喏,就那里了,这地可是我压箱底的,是我早年从朋友手上买下的。罗师傅指着不远处凹在石壁里的一块空地,得意地说。
  他还未缓过神来,手背被刺笼划破了几处,这会才觉得疼。
  你看看这地势像不像一把官椅,高靠背,两扶手,而且背阳,面朝乌江,视野开阔,这可是造福儿孙的老地。罗师傅铺垫了那么久,终于抖出宝来。
  他站在石壁上,感觉孤苦伶仃、四面楚歌,却还是一个劲地点头。对于这项开支,他能拿出的费用很有限,所以一开始他几乎没有提任何要求。老哥,你呢,也别听那些瞎传要修建什么火葬场,这事真要赶到我们这小县城,怕是猴年马月了,集体扎堆住鸽子楼,哪有这样的乡间别墅好。再说,上哪儿买这么便宜的地。罗师傅一副胜券在握的样子。
  他极力配合,一点不想挑刺,很爽快地就在罗师傅拿出的几页纸上签好了字,付了定金。这个,你留一张吧。罗师傅抽了一张签好字的纸递给他。他摇了摇头,若有所思地问,下葬时需要做的法事,你也负责吧。没问题,友情赠送,哈哈。对于如此省心的客户,罗师傅情不自禁地笑出声来。
  从火石山回来,他去了趟卖丧葬物品的小店。看店的肥婆隔着柜台问他:要置点什么呢?他对着店里的物品,犹犹豫豫的,拿不定主意。还没落气?多大年纪?男的还是女的?棺材衣服都准备了没?身高体重多少?肥婆一连串的问题,让他心里一阵发紧,眉毛纠在了一起。唉,是人都得走这条路,置办清楚,尽了心意就行。肥婆司空见惯,一副善解人意的样子。他翻弄着柜台上的纸钱、烛台和鞭炮,难以想象自己出殡时的情形。男的,跟我个头差不多,你帮我拟个清单吧。他把心里的胆怯压了几回,终于说出口来。肥婆脸上的肉一下子绷得紧紧的,看他的表情耐人寻味。他咬着牙把脸别到一边,眼睛刚好落在货架里堆放的寿衣上,雪白中紧裹的姹紫嫣红,像繁花落尽,艳丽又尽是绝望。好呢,交给我你就放心吧,其它的东西事到临头了再准备也不迟,只有这寿衣、棺材过了六十岁就得备着了,这是添寿呢,吉利。肥婆边说边打量着他的身板,语气跟罗师傅如出一辙。他付完一笔定金后,即刻逃离。
  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那间寄居了近二十年的屋子,终于逃开了那些口口声声说可以为他添寿的行径。他从抽屉里拿出一个小本来,记录下两项最重大的开支,他仿佛看到存折里的钞票开始蒸发。屋外是冬日的正午,阳光稀薄,一小块光斑映在床上,很是珍贵。还要做点什么呢,本子上罗列的任务每一项做起来都得承受着刮骨的疼痛,都得耗掉半日的辛劳,现在只剩下最后一项任务了,他一点不用着急。他把枕头折起来,头枕得高高的,呼吸好像容易了些,闭上眼睛,周遭的一切好像都已失重,漂浮不定,他欲伸手去抓,然而,像流沙,一无所获。
  到了晚上,麻二直接用钥匙开门进来。灯被打开,白晃晃的,他躺在床上一惊,忍不住大声叫唤,然而,麻二听到的声音更像是从喉咙里滑过的半声叹息。起来吃点,我炖了只鸽子。肉香弥漫开来,虚空的胃里好像长出一只手,将他推举着坐起来。先喝点汤。麻二舀了一勺汤送到他的嘴边,他含在嘴里,用力往下咽。喉咙里好像塞了一颗石子,脸涨得通红,憋了好一会儿,鼻子、嘴角到处都是汤汁。麻二递过纸巾,他把整张脸都埋了进去,用力地擦,恨不得把自己也擦没了。再喝点。我想喝,咽不下去呀。他低着头,摆了摆手。真的,喝不下去,我这里,没一个零件是好的。他按着自己的腹部,声音颤抖着。麻二放下汤碗,想说的话,好像遇到了万般阻挠,无路可走,除了用力握紧他的手,再无计可施。泪水毫无征兆地奔泄而出,他仿佛被面带遗憾的医生、指着石壁的罗师傅、目测着他身材的肥婆紧紧包围,他们呲牙咧嘴、面露凶光,终于让他承认了对死亡的恐惧。他伏在麻二的肩上,哭泣的声音十匹马也拉不回来,麻二说了些什么,他一概不知,耳朵里啥也装不进去,全身的每一个细胞,都被由内而外流泄的悲伤所占据。   许久,屋子里终于安静下来,他才猛然发现刚刚的一切发生得太突然了,麻二带着嘱托已经离开,写在小本上的最后一项任务竟提前完成。如释重负,又茫然虚空,好像疼痛突然消失,肉体已变得不复存在。
  万事俱备,万念俱灰,他躺在床上一动不动。
  接连几日,都没有出门。罗师傅来过一回,看到他躺在床上虚弱的样子很是惊讶,但很快便镇定下来。老哥,那块地我可是下大力了,请人把周围的草都锄了,砌坟需要的石头也都摆好了。他本想寒暄两句,客客气气地道个谢,然后将剩下的钱付清,可才一开口,就喘不过气来,哆嗦着从床头柜里拿出一叠钱,身子还未坐直,钱却散落一地。老哥,我来我来,你歇着。罗师傅蹲下身去,将钱一一拾起。都拜托你了。他仿佛用尽全力,两手作揖,双目含泪。
  迷迷糊糊间,麻二也曾来过,小心翼翼地问他要不要给儿子打个电话。他摇了摇头。叫他来看看吧,这么些年了,就是回来陪你过个年,陪我这个叔喝杯酒也好啊。麻二试图说服他。他干脆闭上眼睛,溜进梦里。
  屋子里已经分不清白昼和黑夜了。有一阵,他怀疑他已经去世,肉体尚有余温,魂魄还未飘远。不远处,麻二请来的唢呐手正快步赶来,肥婆和她的两个小儿,提着火炮、纸钱、香烛和寿衣已经到了屋外。麻二再次过来试了一下他的鼻息,无奈地摇了摇头,随即站到门外点燃火炮,浓烟迭起,呛鼻的火药味里红色的纸屑纷乱如雪。闻声而来的街邻们、过往的行人迅速挤满了街道,他们脸上的好奇甚于悲伤,外地人、独居多年、有个从未露面的儿子、按月会有汇款单寄来、自己也赶集挣点小钱,不断有人补充完善他的生活信息,他第一次从别人的议论中看到了黯淡乏味的自己。他儿子呢,在哪?没来,听说直到昨天他都不肯跟人说他儿子的电话号码,生怕耽误他儿子的时间了。唉,他儿子在上海呢,也不容易,大城市里不都是白加黑、五加二吗,这些年来只见到汇款单,从来就没见他儿子回来过。都说养儿防老,到老哥这里可好,养个儿子到头来都没能赶来送终。叹息声连成一片,他无助地飘在空中,特别难为情,仿佛不小心犯了众怒,不知道如何是好。但细细想来,哪怕此刻他活得好好的,他就能够为自己作番申辩吗?可怜人啦,半辈子也没见搭个女人,养个儿子还几十年都难见一面,他上辈子估计是有三妻四妾,儿孙满堂,占了大便宜。善良和同情心被放入几分调侃的意味,听起让人有些许安慰。他突然有些后悔,平素跟邻居们来往太少,尤其是那些妇人,原来也不如看上去那么强悍,说起话来甚至比那些坐在茶馆里海阔天空的男人们更加有趣。
  他来了兴致,观察着每一个人的表情,努力去听每一句话语。但很快所有人的好奇心,或者说作为旁观者的冷静、理智都集中在了一个点上——他的积蓄。每月三千块的汇款呢,他得有一大笔存款,可得把这钱给人孩子留着。可谁能联系上他儿子?麻二跟他好,也只见过汇款单上的地址,这要是写信过去,等他回来,老哥都埋进土里了。大伙都很务实,悲伤无法驻足太久。他听得胆战心惊,几缕魂魄被吓得如烟散去,逃似地飘到马路边,像突遭意外、等待救援的人,惊魂未定,满眼期待。许久过去,恍惚间看见两个身影一前一后从街那头正迎面而来,他忐忑极了,用尽了所有回忆去辨认,确信走在前面的那个身影就是他那没有血缘的亲人,那个人的名字连同他一个难以啟齿的请求被他写在了最后一项任务里。那身影渐已走近,胖胖的身体背后一张年轻的、相似的面孔逐渐清晰起来,像考场里的试卷一样,下课钟声响起,答案渐已填满了所有空白。他的视力已经模糊,“燕五,你真把他带来了呀。”麻二的声音夹着欣喜跌跌撞撞地冲过来,他仅有的魂魄被瞬间撞破,从他那两位亲人身边掠过,下辈子,他渴望与燕五结下的盟约,那些他设想的,还未来得及倾诉的、有趣的约定,他确定,都在这个仓促而过的拥抱里……
  【责任编辑朱个】
其他文献
一  不知不觉间已过去许多年,如今已记不得她的名字和长相。只记得她姓唐,是一个漂亮而又文静的姑娘。当时,她是一家与我们有合作关系的公司里的业务员,因为工作的原因时常来我们单位。一来二去便混得比较熟,当时我对她有极大的好感,并且还有些那个意思。  但最终她却选择了我最要好的同事——小李。小李相貌堂堂,对女孩,特别是美女,即殷勤又体贴,看上去人也比较靠谱。反正我是自叹不如,只可惜那时他已娶妻,并且还育
期刊
一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黑土地爱得深沉;为什么我梦中的家总是大草房,因为我对大草房爱得深沉。  离开大草房十多年了,每次回村,总禁不住要望一望她。房草塌落,墙壁残破,嶙峋的骨架立在风中,像一位饱经沧桑的老母亲,站在村头守望远方的儿女。房东那口机井忠实地守护着她,寸步不离。她昔日的风韵消失殆尽,在那些红砖铁皮房的簇拥中,她无比伤感地诉说着生活的变迁。  大草房原是队部,共五间。分队时
期刊
细松家前后有院子。院子不是很大,可有风景。院子里栽了梨树、桃树、枣树、橘子树,其实别的人家院子里也栽了这些树,到成熟的季节,也都有这些果实,可偏偏男人们爱到这里来。秀珍也是个贤惠人,看到男人们拿眼睛朝院子看着,有些人嘴角还流着不易察觉的口水,便忙不迭地请他们进院子。她或是搭梯子,或是拿长篙子打枣钩梨。男人们趁她忙碌,贪婪地欣赏起她细长的眉毛、水一般的眼睛、如白藕一般的细胳膊细腿。运气好的话,她昂首
期刊
四月将近,原野吹来蕙风  草木已随着流水  长出最初的骨骼  一只苇莺,不停地唱着  季节的心事  就像诗经,在孔子的指尖上流动  原野吹来蕙风  这才是昆虫们兴奋的日子  无声的鸟有了话语權  爱在扬花,情在授粉  拐弯抹角的小河  总是不肯把鱼的诗情  交给涨水的夜色  原野吹来蕙风  地米菜细碎的小花  紧紧地贴在泥土的清香之上  再也没有一种力量  让离离原上草和芦笛各奔东西  田野吹来蕙
期刊
“春旺,咱妈不见了,你快回来。”  一  榆树老了,变成了老榆树。它扭着身子,佝偻着背,站在早春料峭的风中,似乎从冬天的沉睡中还没醒来。但却做了一个伤心的梦,梦到自己将被连根拔起,别家离土,很是凄惶,老龙鳞般的树皮皱得更紧了,光秃秃的枝丫发出几声呜咽,便不住在风中抖索。  秀兰老婆一早醒来,脸没洗,头没梳,便神情恍惚地来到老榆树下。她望望老榆树,感觉自个的身子似乎比老榆树扭得更厉害,背佝偻得很,老
期刊
屋后的空地杂草丛生,瓦砾堆积。母亲农闲的时候,一点点地把瓦砾清除,杂草也随瓦砾去了别的地方。  那时候我在离家二十多里的莱阳第四中学读书,两个周回家一次。三月的一个周末,回家看到母亲蹲在屋后的空地里种向日葵。我放下书包接过母亲手里的锄头,刨坑捻葵花籽然后培好土。母亲微笑着说孩子过年的时候,妈给你炒葵花子吃。  回到学校后,渐渐地淡忘了屋后的向日葵。母亲忙碌的身影陪着向日葵一天天的长大,浇水、除草,
期刊
罗布走了。  确切地说:罗布失踪了。  跟罗布有关的很多往事,仍旧在我的记忆深处不停地浮现。他上学很晚,我小学二年级时,他大概也就四年级。在我眼中,那时他已经是个大哥哥了。在我们学校,除了达杰老师,同学们最怕的就是罗布。我从没见过罗布拿着书背诵,或者写作业。他几乎天天跟着王老师,一起去打猎。这个王老师,没给我们好好上过一天的课,他就领着罗布,去学校旁边的树林里打野鸡,抓兔子。  罗布跟猎枪差不多高
期刊
当读到桑子在2020年春天刚刚完成的长诗《太阳看到自己在大地上移动》时,我觉得有必要认真谈论一下她的诗歌创作以及作为一种诗学启示的写作方式。我将以这首长诗的细读为中心对桑子的诗歌进行个案解读,同时在解读的过程中我们会面向当代诗人在写作过中所需要解决的难题。 1  桑子的诗歌已经具有了区别度,她的话语方式、想象途径以及对事物特殊的取景框和观照方式已然形成了“精神小气候”。在同时代人和整体性精神气候的
期刊
昨夜做了一个梦,我依然在原单位教书,王、孙、袁等均在。我老大不小了,他们张罗给我介绍对象,我与一女子相约见面,走了一段路,她要看我什么东西,我裤兜里一掏,天哪,竟掏出一把避孕套,一只上还写着2004年12月10日。我有些搞不清楚,2004年是什么时候,我应该调出学校了,12月10日,是我和Y结婚的日子。  她一句话也不说,我没有做任何解释,我知道这场面再走下去,已失去意义,干脆回学校。推门进来,阳
期刊
作者简介:桑子,诗人、小说家,祖居绍兴。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有《栖真之地》《德克萨斯》等诗集和长篇小说十余部,获第七届扬子江诗学奖、第二届李白诗歌奖·提名奖、第十二届滇池文学奖、《文学港》年度文学奖、浙江省作协2015-2017年度优秀作品奖,入选中国作协重点作品扶持项目、中国青年出版社中国好诗·第二季。曾参加诗刊社第29届青春诗会、鲁院第31届高研班。 1  每一天的终结,沉重得足以流泪  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