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规律可视 促思维拔节

来源 :教育界·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cyzl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教学背景
  生活背景: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应邀参加江苏省师培中心举办的“蓝天杯”优课送培活动。在全民阅读的时代要求下,各级各类学校都广泛开展阅读活动,而数学阅读对于许多学校而言,仍是学校课外阅读体系中的一个短板。在这样的特殊时间点,选择《神奇的数》作为载体,将课外阅读与课堂教学进行有机融合,激发学生的数学阅读兴趣。
  知识背景:“142857”“495”这样的数,是许多数学课外读物的常客。在苏教版教材四年级下册练习七的第11、12题,编者通过有限的篇幅让学生初步认识了“142857”“495”这两个数。本节课的教学,以课外读物内容为切入口,以乘法计算为知识基础,借助计算器简化计算便于发现规律,深入感受数学的神奇,让规律教学体现其特有的育人价值。
  二、教学内容
  《神奇的数》(自编内容,适用于苏教版四、五年级)
  三、教学目标
  1.学生能正确使用计算器进行乘法、加法的运算,在此过程中独立观察、深入探究、发现规律。
  2.使学生经历观察比较、探究分析、归纳总结、质疑反思等思维活动,初步形成探索数学规律、发现数学结论的学习能力。
  3.在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中培养学生观察、归纳、概括、推理的数学能力,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索意识。
  4.使学生在探索过程中,感受数学知识的奥秘和魅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求知欲。
  四、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自主学习单、教具小纸条。
  学生:计算器一只。
  五、课前谈话实录
  师: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吗?
  生:世界读书日。
  师:我们先来聊一聊关于读书的事。你喜欢读书吗?说出一本你最喜欢读的书?
  生1:我最喜欢读《狼王梦》。
  生2:我最喜欢读《水浒传》。
  …………
  师:看来你们都是爱读书的孩子。我们的数学也有许多适合阅读的课外书,你们读过吗?
  生1:我读过《马小跳玩数学》。
  生2:我读过《数学王国奇遇记》。
  …………
  师:原来你们读过这么多的数学课外书呀!喜欢阅读是一个好习惯,打开一本书,就是打开了一扇了解世界的窗子。
  【设计意图:从“世界读书日”到“课外阅读”,再到“数学课外阅读”,从学生已有的生活背景出发,构建了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引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打下铺垫。】
  六、课堂教学实录
  1.激趣导入,引发问题
  师:课前我们聊到了课外书。今天的数学课就从一本书开始,这本书的名字叫《课本上学不到的数学》(出示PPT)。在这本书中有一个内容叫“神奇的数”,今天这节课戚老师就和你们一起来研究,神奇的数。(板书课题:神奇的数) “神奇的数”中有一句话,我特别感兴趣(出示PPT),谁来读一读这句话。
  生:“142857”是一个十分神奇的数。用它分别乘1、2、3、4、5、6,你会有意想不到的发现!
  师:她在读的时候,有的同学在数,这个数的数位特别多,我们还没有学过多位数的读法,所以不会读。今天这节课,我们约定一下,按照顺序一个一个数字把它读出来就可以了,我们就把它读作:1、4、2、8、5、7。(师示范逐个读出)
  师:下面请每位同学把这句话默读一遍。
  生默读。
  师:读完了这句话,你现在头脑里面有没有什么问题呢?
  生:怎么只乘到6,没有7呢?
  师:是呀!你还有什么问题?
  生:算完之后,会有什么意想不到的发现呢?
  师:是呀,这个问题问得可真好。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生:“142857”哪里神奇呢?
  【设计意图:引用课外读物中的一段原文,利用“神奇”“意想不到”这样的词语,吸引学生的眼球,学生的求知欲瞬间被激发。同时约定本节课中“142857”的读法,帮助学生越过识读障碍,为后面探索规律做好准备。】
  2.嘗试探究,感知规律
  师:同学们的问题真多,数学学习就应该从一个又一个的问题开始。下面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开始我们的探究之旅吧!(出示PPT)先看探究活动的要求,请你来把活动要求读一遍。
  生读活动要求。
  师:三个要求听明白了吗?下面请大家拿出“自主学习单”,按要求开始活动吧!
  学生自主探究,师巡视并参与学生的交流。
  师:我请陈奕文同学作为小老师,带着学习单,与大家分享他的学习收获。
  陈奕文同学:我计算的得数分别是:142857,285714,428571,571428,714285,857142。你们的结果与我一样吗?
  生:一样的。
  陈奕文同学:我将这些得数与原来的“142857”进行比较,发现它们都是由6个数字组成的。
  师:陈奕文同学的发现,你们听明白了吗?谁来说得更具体一点。
  生:每个得数中都有1、4、2、8、5、7这六个数,只是顺序不同。
  师:是吗?我们在“乘5”的得数中找一找,有没有1、4、2、8、5、7这6个数。
  师生边说边指。
  【设计意图:学生在独立探究过程中,不断发出惊叹之声,他们每算出一个得数就会被“142857”冲击一次,规律的震撼之感慢慢积淀。从学生不断地急于表达自己发现的情景来看,魔术般神奇的规律呼之欲出。】
  3.再次探究,规律可视
  师:既然得数中都有这六个数字,是不是随便将这六个数字写出来就一定是某一道乘法的积呢?   生:不一定。
  师:这些得数与原来的“142857”之间有什么关系呢?如果老师把这六个答案全去掉,不用计算器,让你直接写得数,你还能写出来吗?(电脑去掉算式的得数)
  生犹豫不决,有些说能,有些说不能。
  生:乘1,还是142857。(电脑出示)
  师:这个好像大家都会喔!其他的算式怎么办呢?
  生:如果不用計算器,我就列竖式一位一位地乘。
  师:列竖式是可以算出得数。如果要你像口算一样,直接写出得数,你觉得可能吗?
  生不敢回应,有些同学在摇头。
  师:有人总结出了直接写得数的第一种方法。请看(PPT逐句出示):写下142857,找到得数的个位,前面所有数整体移动到后面。
  师:你能看明白吗?不着急,继续看电脑的演示。
  电脑动画演示,师配合讲解。
  师:先写下原来的142857,然后找到得数的个位。以“乘2”为例,你知道它的个位是几吗?
  生:是4,因为2乘7得14,所以个位是4。
  师:这里的4就是个位,然后将4与前面的所有数整体移动到后面,这样得到的285714就是这道算式的答案了。
  师:你看明白了吗?请你把这句话再默读一遍,边读边体会它的方法。
  生边读边想。
  师:还有第二种方法,也能写出得数(PPT逐句出示):写两次142857,找到得数的个位,确定得数。
  电脑动画演示,师配合讲解。
  师:先写两次142857,然后找到得数的个位,我们还以“乘2”为例,得数的个位应该是4。现在有几个4?
  生:两个。
  师:我们找到了两个4,只要从第一个4后面划出六位数,就是得数了。
  师:你现在学会了几种方法?
  生:两种。
  师:还有第三种想不想学?
  生:想。
  师边说边演示:将1、4、2、8、5、7写在一个纸条上,然后将它围成一个圈,找到得数的个位4,然后在4的后面撕开,现在请你来读一下纸条上的数。
  生:285714。(啊!其余学生异口同声)
  师:是不是很神奇。这种方法需要我们提前准备好一些纸条给大家,所以我们常用前面的两种方法。现在想不想不用计算器,自己来试一试?
  生:想!
  师:很好,孩子们!老师已经帮你在练习纸上列出了“142857”和“142857142857”,请你在上面移一移,划一划,直接写出乘3、乘4、乘5、乘6的得数吧。
  生尝试自己动手操作。
  师:好,有的孩子已经举手了,说明已经写好了。现在请把你的方法和同桌分享一下。
  生交流分享学习体会。
  【设计意图:根据原数“142857”和另一个乘数来推算得数,这一过程,让学生初步感知的“都是这6个数”的规律变得更加理性。利用教具、多媒体动画将三种不同的方法呈现,让知识的规律可视,让学生的思维可视,给学生的思维拔节提供脚手架。】
  4.寻根溯源,指导学法
  师:我们刚刚学了一个本领,直接口算写出得数。下面请大家继续观察这组算式,我记得刚开始的时候,这个孩子提了一个问题,大家还记得吗?请你重复一下你的问题。
  生:为什么只能乘1、2、3、4、5、6,不能继续往下乘?
  师:假如继续往下乘,会怎么样呢?不忙算,先猜一猜。
  生:肯定还是由这6个数字组成的。
  生:不对,我口算了一下,末尾应该是9。
  师:大家出现了分歧,口说无凭,用计算器算算看就知道了。
  伴随着不断的“啊”声,学生报出答案:999999。
  师:你刚刚为什么这么惊讶呢?
  生:因为全是9。
  师:原来乘7的时候,不再是原来的六个数字了,而是一下子来了六个9。其实“142857”和9的关系非常密切。请你继续算。(电脑出示:14+28+57=)
  学生用计算器计算并报得数为:99。
  师:再算。(电脑出示:142+857=)
  学生边算边惊讶:999。
  师:有的孩子已经忍不住了,觉得真神奇啊,对不对?面对这么神奇的数,这时你头脑有没有新的问题呢?
  生:这个神奇的数哪来的呢?
  师:对呀,它是哪来的呢?你平时在学习的时候碰到这样的问题,怎么办?
  生1:问老师。
  生2:查资料。
  生3:上网查。
  师:是的,当我们碰到一些问题的时候,动手探索、寻问他人、查阅资料、上网搜索都是比较好的方法。
  师:通过阅读数学课外书,戚老师知道了,原来用一道除法就可以让这个神奇的数现身。请你用计算器算一算:1÷7。
  生尝试计算。
  师:你在计算器的屏幕上看到142857了吗?
  生:看到了。
  师:在书中,老师还看到一个有关“142857”的故事呢?请听。
  电脑播放动画:这组神奇的数字最发现于埃及金字塔里,埃及人用它来证明一个星期有7天。我们来看,从星期一到星期六,都是由1/4/2/8/5/7这6个数字上班,他们每天担当不同的职位。到了第7天,他们累了,于是都休息,由9/9/9/9/9/9来代班。
  【设计意图:引入数学文化,让“142857”及其背后的规律披上一层神秘、有趣的色彩,激发学生阅读数学课外读物的热情。同时对遇到困难时的学习方法进行有机渗透,充分承担起数学学科的育人价值。】
  5.深入探究,发散规律   师:听完了刚才的故事,现在你头脑里有没有新的问题?
  生:乘8等于多少呢?
  师:好,赶快乘。
  生用计算器计算。
  师:请你把答案报一下。
  生:1142856。
  师:观察这个得数,你想说什么?
  生:与原来相比,少了一个7。
  师:看来没有规律了,还想继续乘吗?(想)继续乘9吧!
  生:1285713。
  师:这次你想说什么?
  生1:这次4没有了,其他的数还在。
  師:你还想说什么?
  生2:我发现每次都要少掉一个数。
  师:是这样吗?继续乘一个。
  生:1428570,这个“乘10”口算就行了。
  师:你又想说什么呢?
  生:他们又全出来了。
  师:一会7消失,一会4没有,一会又全出来了,看来是没有规律了。不着急,请大家横过来观察,智慧的眼睛就能发现这里的奥秘。
  生:我发现“142857”与“1142856”相比,原来末尾的7现在变成了6,但是最前面多了一个1,6和1加起来正好是7。
  师:看来7并没有消失,而是摇身一变,变成了1和6。了不起的发现,接着他的思路看下面一个呢?
  生:“285714”与“1285713”相比,4也没有消失,而是变成了1和3。
  师:接着这样的思路,你能口答出 “乘11”“乘12”“乘13”和“乘14”的得数吗?试试看。
  生1:因为142857×4=571428,将末尾的8分成1和7,所以142857×11=1571427。
  生2:因为142857×5=714285,将末尾的5分成1和4,所以142857×12=1714274。
  生3:因为142857×6=857142,将末尾的2分成1和1,所以142857×13=1857141。
  生4:因为142857×7=999999,将末尾的9分成1和8,所以142857×14=1999998。
  师:孩子们,你们真了不起,一会儿工夫就得到了这么多的发现。现在你头脑中有没有新的问题呢?
  生:如果再向下乘又会怎么样呢?
  师:是呀,这个问题我们可以课后继续去研究。
  师:刚才老师和同学一起认识了一个神奇的数是(板书:142857)。在研究“142857”这个数时,我们首先从课外书中的一段话产生了问题,带着问题去思考、探索并得到结论,观察得到的结论又产生了新的问题,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学习方法。
  【设计意图:如果规律仅限于一个周期(1至7)以内,学生头脑中的问题得不到有效化解,规律的延展性得不到有效彰显。此时,根据学生的问题,大胆地从一个周期走出,完成第二个周期规律的探究。同时,在回顾反思的过程中,师生一起建构学习模型,让学生的学习走向深入。】
  6.拓展延伸,深度体验
  师:学到这里,你头脑中有没有产生新的问题呢?
  生:如果用142857×142857又会怎么样呢?
  师:你还沉浸在142857当中呢,这个问题,课后可以接着研究。
  生:除了142857,有没有其他神奇的数了?
  师:这个问题问得好,刚才的那本书中,还有一个数字黑洞呢,我们再来探究一下。
  (出示PPT,生读)在1~9中,任意选择3个数字,将它们组成一个最大三位数和最小三位数,用最大三位数减去最小三位数,将得到的差的三个数字,重新组合成一个最大三位数和一个最小三位数,再相减,这样不断反复计算后,你能发现什么?
  师:请大家拿出自主学习单,开始探究吧!
  生自主尝试,然后同桌交流。
  生1:我选的数是7、8、9,算了之后,得到的差都是495。
  生2:我选的数是1、3、5,最后也得到了495。
  师:大家都得到了495吗?
  生:是的。
  师:回头想一想这个探究活动,再看看495,你又想问什么呢?
  生1:如果不是取三个数,取四个数会出现什么结果?
  生2:取出的三个数中如果有相同的,会怎么样?
  生3:为什么这里的数没有0?
  师:是啊,当我们面对“495”时,可以产生许多的问题。希望同学们把这样的问题意识、质疑精神用在平时的学习中,你会发现,不但有些数是神奇的,其实整个数学都是神奇的。
  【设计意图:一节课只研究“142857”,容易让学生形成思维定式,产生负迁移,不能有效彰显趣味数学的魅力。再次引入课外读物,设计探究活动,引入“数字黑洞495”,将学生的观察视野从“142857”,引到“495”,再引向更加广阔的数学天地。】
  七、专家评析
  《神奇的数》一课是戚老师基于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自编的一个教学内容,这是一节规律探究课,一节趣味数学课,更是一节指引学生学好数学的学法指导课。
  1.创设大情境,让探究活动高质高效
  “数学来源于生活”,我们应该选择与学生身心发展相适应、易于学生亲身经历去解决的问题情境,营造整节课的大情境。本节课中,戚老师创设了以“世界读书日”“数学课外读物”为核心的大情境,从包含“神奇”“意想不到”等词语的一段话入手,激发学生兴趣,引发学生开展探究活动的原动力。从数学读物中的“趣味故事”“数字黑洞”入手,引入数学文化,引出第二次探究活动。两次探究活动创设自然,高质高效,学生乐在其中。
  2.引思大问题,让深度学习真实发生
  从学生思维发展来看,一节好课的标准应该是:是否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是否让深度学习真实发生。纵观平时的课堂,师生对话多以低效的一问一答、半问半答式呈现。在这节课中,戚老师的提问充分体现启思、引思的特点。他多次提出“你头脑中有没有什么问题”,以此作为本课的大问题,不断将学生的探究活动、思维体验推向深入,不断揭示规律的本质。整节课以问题驱动学生思考,并根据学生的提问辅以可视化媒介,助推学生思维拔节,让学生的深度学习真实发生。
  3.构建大格局,让素养培育落地生根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提出发展学生的“数学素养”,数学素养是核心素养在数学学科的具体化、实践化表述。本课的教学中,戚老师与学生一起走出“只知规律是什么”的樊笼,通过规律的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养成有序思考的习惯,让教学走向“能力培养”“学法创新”的境界。师生一起回顾学习过程,提炼出“问题→探究→结论→新问题→……”的学习模型,这种学习模型与育人的大格局相一致,是课堂教学中培育核心素养的有效路径。
  【作者简介】
  戚洪祥,教育硕士,江苏省首批教学名师,江苏省“333”工程高层次人才培养对象,江苏省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教育部“西部支持计划”特聘授课教师,曾多次应邀到新疆、甘肃、青海、宁夏等地送教送学。曾获全国、省、市课堂教学比赛一等奖,出版个人专著《小学数学思想方法简论》,研究成果获省、市基础教育成果奖一等奖,目前主持两个省级重点资助课题的研究工作。
  张秀花,江苏省特级教师,江苏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团专家组成员,省小数会常务理事,扬州市教科院小数教研员。荣获全国教科研先进个人,省先进教育工作者,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对象,江苏省教师资格证书考试省级考官,扬州市“领雁工程”第一层次培养对象,多次应邀到贵州、青海、山西、湖南等地公开教学和科研讲座。在《人大复印资料(小学数学教与学)》等中文核心期刊发表多篇科研论文,科研业绩入编《特级教师思想录》。个人专业发展成果在《小学数学教学》《小学教师培训》等杂志以名师在线、特级访谈等形式推介。2017年前往美国加州长滩州立大学研修毕业,目前主持两项省“十三五”规划重点课题。
其他文献
【摘要】在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中,内容选材是所有环节中的第一道程序,是所有环节的前提和基础,因此,选什么内容开展教学活动?为什么选这些内容,是否合适?教师应如何把握?这些都是需要教师去思考和研究的内容。文章主要基于作者对所在学校“内容选材”的实施现状、路径及策略几方面来谈自己的一些实践和思考。  【关键词】选材适宜性;价值把握;支持策略  幼儿园教学活动目的是促进儿童在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
期刊
【摘要】责任心是道德品质的核心要素。基于对昆山市振华小学学生学习用品的管理能力情况的调查发现,绝大多数孩子学习用品管理能力较好,責任心较强,多数家长很少参与孩子学习用品的管理过程,也有部分家长对孩子包办较多。家庭教育的失当以及学校责任教育与小学生责任心的养成规律不符造成了孩子责任心不强,学习用品丢三落四现象。为了更有效地培养小学生的责任心,应当发挥学校的德育教育作用,同时家庭教育也应正面引导。  
期刊
【摘要】文章是作者听江苏省“蓝天杯”同课异构《公仪休拒收礼物》第一课时课堂教学后的四点感想:关注基础、关注习惯、关注方法、关注文体,这样的课堂吸引着学生饶有兴趣地学习语文,悄无声息地真正地提升着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省“蓝天杯”;小学语文《公仪休拒收礼物》;语文素养  感谢江苏省“蓝天杯”小学语文会课活动,使我有幸参赛。我在听其他参赛老师同课异构《公仪休拒收礼物》第一课时的课堂教学中收获颇
期刊
【摘要】一个学校办学水平的高低,培养出的学生质量的优劣,其决定性因素之一是师资水平问题。文章结合江苏省锡山中等专业学校的工作实际,提出了一些具有校本特色的做法,期望能在中职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实践中提供相应的借鉴。  【关键词】专业觉醒;个人规划;同侪学习;教师团队;三大工程  有人说,一所学校校长决定了学校发展的高度。然而,我以为一所学校的兴衰,起点在校长,终点在教师。学校的发展关键在教师队伍,教
期刊
【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如何在生命课堂中通过各类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语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维品质、学习能力等英语核心素养的途径,并以南京地铁资源为实例,尝试性地提出了付诸实践的具体方式。  【关键词】生命课堂;核心素养;途径  一、基本概念  1.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  学生核心素养培养近年来成为教育领域关注的焦点。王蔷提出:“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主要由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和学习能力四方面构成。学
期刊
把教师与园丁相联系,认为教师的工作与劳动像园丁那样,忙碌而辛劳,由此形成了“园丁论”。这也是过去年代里关于教师的说法中比较流行的一种。  的确如此,教师的工作与园丁们的劳动有诸多相似之处。花园里的园丁们是辛苦的。他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无论春夏秋冬、风霜雨雪,每天在花园里辛勤劳作,日晒、风吹、雨淋,精心培育花木,为其松土、浇水、施肥、剪枝等等,让草地变绿,使树木挺拔,为人们的生活装点着美好和绚丽。
期刊
【摘要】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是德国经济快速发展的秘密武器。要用思辨的方法来学习德国职业教育,做到学为我用。文章从德国教育的结构体系、双元制教育体系、职业教育机制、德国职业教育的新举措进行分析思考。  【关键词】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新视野;思考  前言:根据江苏省第四批领军人才校长班的学习安排,我们在德国进行为期两周的学习访问,由耳听为虚变成眼见为实,由片断式的了解变成现场模块化的体验,开阔
期刊
(出示: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师:孩子们知道“四月天”吗?  生:“四月天”就是四月份的天。  生:“四月天”就是春天。  师:这样美好的季节里有哪些美好的事物?  生:小草发芽了。  生:候鸟飞回来了。  生:可以春游了。  生:桃花开了,杏花也开了。  师:你已经会用“也”说话了。这就叫“一树一树的花开”。为什么说“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
期刊
一、课题(学科和年级)  三下Unit7 On the farm (英语 三年级)  二、教材简解  本课是译林版小学《英语》(三年级起点)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一课时的故事教学。本节课Story time的场景是在农场,Liu Tao带着Mike去爷爷的农场,在参观农场的过程中,他们谈论看到的动物和水果。本节课要求学生在理解故事、尝试表演故事的基础上,初步区分名词的单复数及如何用英语询问远处、近处
期刊
【摘要】在语文教学中,复述有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教学价值。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复述教学却常常流于形式。本文针对教学时间不足和教学难度较大两个主要原因,以《“你必須把这条鱼放掉!”》教学为例,指出应给予中年段复述教学充分的尊重,应明确具体的要求,并从复述基础、复述兴趣、复述策略和复述时空四个方面,探寻中年段复述教学的最佳路径。  【关键词】 复述教学;最佳路径;教学价值  布鲁姆说过,成功的语言课堂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