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中国古典诗词意境深远,内涵深刻,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哲理,是小学生学习古典文学的最佳启蒙教材。很多教师虽认识到古诗词教学的重要性,但教学方法往往比较简单,学生难以体会诗词所表达的情感。在小学古诗词教学中,应倡导吟诵,品味语言美,把握情感美,感受意境美,理解哲理美等。要实施有效的教学策略,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小学语文 古诗词教学 实施策略
古典诗词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奇葩,它意境深远,内涵深刻,耐人寻味,道难道之景,抒难抒之情,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哲理,在中国文坛上独树一帜,是小学生学习古典文学的最佳启蒙教材。《小学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小学阶段古诗词的教学目标是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60篇。其中,第一学段背诵优秀诗文50篇,第二学段为50篇,第三学段为60篇,其后还附有“古诗词背诵推荐篇目”70篇。课程标准还指出:在第一学段让儿童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第二学段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在第三学段中则要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由此可见,古诗词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是毋庸置疑的。
很多语文教师都能充分认识到古诗词教学的重要性,但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往往方法较简单:如倾盆大雨式的背诵或囫囵吞枣式的翻译等。这些方法仅仅满足于语义的疏通和诗句的积累,学生难以从根本上体会诗歌所蕴藏的最美情感。要想使小学阶段的古诗词教学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可以采取以下教学策略。
一、诗意生活,诗意教学
虽然我们不能让整个社会回到古代社会中,但教师可以尽量创造诗意的“微景观”,培养学生诗意生活的心态。(当然,这一点,还要求教师对自己有这样的要求,教师自己也要有一颗诗意生活的心。)
1. 充分利用可用条件,为学生创造诗意的“环境”。教师要充分把握教材,紧扣主题,创设符合诗情、诗境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融情入境,能使学生理解感悟。以《梅花》教学为例,教师为了让学生对梅花有直观的认识,把学生带到校园的腊梅树下,梅花散发出一阵阵的香味。教师可以借机对梅花进行客观的描述,并且表达一下自己对于梅花的喜爱和感受,说出自己对梅花不畏严寒品质的欣赏,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2. 克服不利条件,培养学生诗意的“心境”。上文中提到了环境的重要性,而实际上心境才是最重要的因素,所谓“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用一个诗意的眼睛去看周围很琐碎普通的生活环境,普通的景致也就充满了诗意。例如,有一次,教师让学生造一个比喻句,学生说:“一家四口在一起吃饭,大家坐成了一朵花。”这样一个句子不仅是一个比喻句,而且是一个暗喻,学生把每个人都想象成一朵花瓣,把桌上的饭想象成花蕊。吃饭的场景是每个人都经历过的, 但并不是每个人都会对这件事情产生诗意。培养学生这样一种发现美的、诗意的眼光和感受能力,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比如贺知章的“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这首诗,诗人运用了大量的比喻,而这些比喻都是和想象联系起来的,而促使诗人有这样出奇想象力的根源,在于诗人善于用一双饱含诗意的眼睛去观察生活。所以,教师对于古诗词的教学,不仅仅应该局限于课本,还在于在平时的授课过程中,用心地着力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二、运用情境教学法,引导学生感受意境美
在教学古诗时,教师要通过多种方式、多条渠道创设情境,引学生入“境”。具体方法有很多:一是介绍作者及背景,介绍作者生活的那个特定时代、特定环境,把握作者作诗时的特殊心情去读诗、去想象;二是联系现实生活,把现实生活中学生熟悉的事物引入古诗中,拉近距离,搭起入境桥梁;三是运用直观法。在古诗教学中往往由于条件的限制,不能实景实物进行观赏,可以通过出示幻灯片、图片和录音等辅助手段,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四是丰富想象,教学时指导学生想象诗中的情节和场面。古诗词之所以十分美妙,是因为其运用了精炼的语言而达到了生动的意向,营造出作者当时的氛围,让读者进入遐想之中。在小学语文古诗词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对于古诗词意境的重现,加深学生对于古诗词的理解。此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例如,《江雪》这首诗,启发学生的思索和联想:“大雪漫天飞舞,北风呼啸,天地间一片白茫茫的场面。”从而更好地理解诗文内容和意境。在教学叶绍翁的《游园不值》时,这是一首著名的描写春天景色的诗词,作者从侧面描写了春天的景色。这里的“小扣柴扉久不开”,给学生制造了想象的空间,为什么敲不开门呢?教师可以让学生设想一下,诗人敲不开门的原因是什么呢?学生开始积极探索这个原因,是外出了呢还是在院子里干活没听到敲门声呢?这样一来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一枝红杏出墙来”一句,为什么只看到一枝红杏?院子里还有什么景色?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阅历,逐一想象院子里的景色:生长茂盛的蔬菜,开满鲜花的果樹,还有一群群的蜜蜂在采蜜,花间还有蜻蜓和蝴蝶的身影,一片春意盎然的景色。这是“一枝红杏出墙来”引发的思考,由点想到面,由一只杏花想到了院子里看不到的满园春色。在这样的想象过程中,一方面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另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且在交流的过程中,还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为学生的写作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总之,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是语文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提高和文化素养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教师对古诗词教学予以充分的重视,加强对诗词背景和创作者的知识教学,并引导学生自主地去体会诗词含义,同时注重传统文化的渗透,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方洁.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现存问题及策略研究[D].扬州:扬州大学,2014.
[2] 王扬.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问题及对策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2.
【关键词】 小学语文 古诗词教学 实施策略
古典诗词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奇葩,它意境深远,内涵深刻,耐人寻味,道难道之景,抒难抒之情,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哲理,在中国文坛上独树一帜,是小学生学习古典文学的最佳启蒙教材。《小学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小学阶段古诗词的教学目标是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60篇。其中,第一学段背诵优秀诗文50篇,第二学段为50篇,第三学段为60篇,其后还附有“古诗词背诵推荐篇目”70篇。课程标准还指出:在第一学段让儿童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第二学段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在第三学段中则要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由此可见,古诗词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是毋庸置疑的。
很多语文教师都能充分认识到古诗词教学的重要性,但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往往方法较简单:如倾盆大雨式的背诵或囫囵吞枣式的翻译等。这些方法仅仅满足于语义的疏通和诗句的积累,学生难以从根本上体会诗歌所蕴藏的最美情感。要想使小学阶段的古诗词教学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可以采取以下教学策略。
一、诗意生活,诗意教学
虽然我们不能让整个社会回到古代社会中,但教师可以尽量创造诗意的“微景观”,培养学生诗意生活的心态。(当然,这一点,还要求教师对自己有这样的要求,教师自己也要有一颗诗意生活的心。)
1. 充分利用可用条件,为学生创造诗意的“环境”。教师要充分把握教材,紧扣主题,创设符合诗情、诗境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融情入境,能使学生理解感悟。以《梅花》教学为例,教师为了让学生对梅花有直观的认识,把学生带到校园的腊梅树下,梅花散发出一阵阵的香味。教师可以借机对梅花进行客观的描述,并且表达一下自己对于梅花的喜爱和感受,说出自己对梅花不畏严寒品质的欣赏,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2. 克服不利条件,培养学生诗意的“心境”。上文中提到了环境的重要性,而实际上心境才是最重要的因素,所谓“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用一个诗意的眼睛去看周围很琐碎普通的生活环境,普通的景致也就充满了诗意。例如,有一次,教师让学生造一个比喻句,学生说:“一家四口在一起吃饭,大家坐成了一朵花。”这样一个句子不仅是一个比喻句,而且是一个暗喻,学生把每个人都想象成一朵花瓣,把桌上的饭想象成花蕊。吃饭的场景是每个人都经历过的, 但并不是每个人都会对这件事情产生诗意。培养学生这样一种发现美的、诗意的眼光和感受能力,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比如贺知章的“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这首诗,诗人运用了大量的比喻,而这些比喻都是和想象联系起来的,而促使诗人有这样出奇想象力的根源,在于诗人善于用一双饱含诗意的眼睛去观察生活。所以,教师对于古诗词的教学,不仅仅应该局限于课本,还在于在平时的授课过程中,用心地着力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二、运用情境教学法,引导学生感受意境美
在教学古诗时,教师要通过多种方式、多条渠道创设情境,引学生入“境”。具体方法有很多:一是介绍作者及背景,介绍作者生活的那个特定时代、特定环境,把握作者作诗时的特殊心情去读诗、去想象;二是联系现实生活,把现实生活中学生熟悉的事物引入古诗中,拉近距离,搭起入境桥梁;三是运用直观法。在古诗教学中往往由于条件的限制,不能实景实物进行观赏,可以通过出示幻灯片、图片和录音等辅助手段,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四是丰富想象,教学时指导学生想象诗中的情节和场面。古诗词之所以十分美妙,是因为其运用了精炼的语言而达到了生动的意向,营造出作者当时的氛围,让读者进入遐想之中。在小学语文古诗词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对于古诗词意境的重现,加深学生对于古诗词的理解。此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例如,《江雪》这首诗,启发学生的思索和联想:“大雪漫天飞舞,北风呼啸,天地间一片白茫茫的场面。”从而更好地理解诗文内容和意境。在教学叶绍翁的《游园不值》时,这是一首著名的描写春天景色的诗词,作者从侧面描写了春天的景色。这里的“小扣柴扉久不开”,给学生制造了想象的空间,为什么敲不开门呢?教师可以让学生设想一下,诗人敲不开门的原因是什么呢?学生开始积极探索这个原因,是外出了呢还是在院子里干活没听到敲门声呢?这样一来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一枝红杏出墙来”一句,为什么只看到一枝红杏?院子里还有什么景色?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阅历,逐一想象院子里的景色:生长茂盛的蔬菜,开满鲜花的果樹,还有一群群的蜜蜂在采蜜,花间还有蜻蜓和蝴蝶的身影,一片春意盎然的景色。这是“一枝红杏出墙来”引发的思考,由点想到面,由一只杏花想到了院子里看不到的满园春色。在这样的想象过程中,一方面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另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且在交流的过程中,还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为学生的写作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总之,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是语文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提高和文化素养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教师对古诗词教学予以充分的重视,加强对诗词背景和创作者的知识教学,并引导学生自主地去体会诗词含义,同时注重传统文化的渗透,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方洁.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现存问题及策略研究[D].扬州:扬州大学,2014.
[2] 王扬.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问题及对策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