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中闻艺术档案
张中闻,号潜陶斋主,1964年生于景德镇。江西省,高级工艺美术师,毕业于景德镇陶瓷职工大学美术系,系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江西省工艺美术学会、景德镇美术家协会会员。
张中闻出生陶瓷艺术之家,他1977年作为景德镇首批艺徒从名家学艺,深受著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张松茂先生的指导和影响。瓷艺功底深厚,境界高远。他擅长粉彩人物,兼花鸟、山水,尤以古典人物婴戏、仙佛为最。并独辟蹊径运用青花、高温色釉与粉彩综合装饰,使其作品气韵生动活泼、自然洒脱,又端庄大方古拙雅致,细腻精微,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
他的艺术作品曾多次获国家和省级奖项,作品曾入编《世界陶瓷艺术家作品精粹》《景德镇陶瓷艺术家作品集》《景德镇当代陶瓷艺术作品集》。同时,《北京周报》、《新明日报》、《香港经济报》,新加坡电视台等刊物与新闻媒体均对其作品进行重点报道与评价,引起海内外收藏家的瞩目。2000年5月赴新加坡举办个辰。1980年作品《湘君之神》获青年艺徒优秀作品赛一等奖。粉彩《十八罗汉》获首届景德镇国际陶瓷节创作奖,《吉祥中国娃》获江西陶瓷委员会第一届陶瓷评比一等奖,《吉庆童子》被江西博物馆收藏,《和合二仙》被江西工艺美术馆收藏,《童乐》《欢天喜地》《童趣》在第六届中国工艺美术展博览会上分别获金、银、铜奖,《欢天喜地庆太平》在第七届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上获金奖,《婴戏乐》在第七届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上获金奖。
张中闻的长相,圆脸笑嘴,慈眉善目,一脸福相,加之个子不高,身材宽度比较大,很像他陶瓷艺术制品中的弥勒佛和吉祥娃娃,或者说他陶瓷作品里的弥勒佛和吉祥娃娃就是照着他本人画的,一脸的喜庆、和善、敦厚、老实,很招人稀罕。我不专业,一直管他陶瓷作品里的福娃们叫吉祥娃娃。按照他们行内术语此类作品叫“婴戏图”,是很传统的一个题材。
张中闻在行业内同等水平中年龄不算太大,但资历很老。他出生在陶瓷艺术世家,从小耳濡目染,十三岁又作为景德镇首批招收的艺徒开始了陶瓷艺术生涯。这段经历,当时他曾经觉得单调、枯燥、乏味、辛苦,但如今却成了他说嘴、炫耀的资本,很是觉得自豪和骄傲,毕竟他很早就接触了陶瓷艺术。
因为他的作品题材内容多为中国传统中的福寿祥乐,表现形式喜庆吉祥,加上他本人的长相,人送绰号“福娃”。他的作品也因此深受广大陶瓷爱好者的喜爱和推崇。
张中闻的作品,给人最大的感觉是认真,精致,中规中矩,很经得起细看。每一点每一线,都有去处和交代,真的是一丝不苟。
但也有人觉得张中闻很“笨”。说他笨是因为在现在这个时代,有一些人投机取巧,偷工减料,能省则省,不愿再费工费时去做很麻烦的事情,出力不落好。而张中闻依然一笔一笔地画,一遍一遍地烧,制作一件作品费工又费时。又说他笨,是他事必躬亲,所有的程序都还是自己亲自去做,从拉坯、画瓷、烧瓷、成型。还有他的笨,是人们都追求市场跟形势去了,他还是一直走着传统老路子,保持着自己淳朴的风格。江山易改,禀性难移,他说自己从十三岁起做艺徒,跟着师傅们老老实实学做人,扎扎实实学做事,认真细致、精益求精的思想已经根深蒂固地植入了他的脑海里,来不得半点虚假,偷不得一点懒。也正因如此,人们从他的陶瓷作品中能看出他的这种执著精神,更加喜爱他的陶瓷作品。
“福娃”张中闻在给别人送福的同时,实际也是在为自己纳福。
“中闻送福,大家欢喜”,谢谢张中闻带给我们的祥和、欢乐和福祉。
[专家点评]
张谧诠(著名油画家、首都师范大学艺术系教授):得趣行远
观古今之瓷器,彩瓷、青瓷各而有之,其作为,多以求趣而远行,远者,便为己风。在张中闻先生创作的陶瓷作品中,便为其是。在《竹林童趣》一瓶中,青墨绘竹,彩墨绘童,童趣扑蝶,可谓常人之乐,乐风民俗,技用于古今,独具匠意。瓷器在我国可谓历史之久远,纵观各时期作品,民间之品,尤为可爱,中闻先生采民间之风,自成一章,成品之貌,行笔精酌,纵色压彩,松弛有韵,童影簇动,栩栩如生,得趣构建喜洋之志。因民趣久远,得趣志高,行远成风,长风而果,谨祝远行!
刘亚谏(鉴赏家、书画家、中华民间藏品鉴定委员会秘书长)
潜陶斋主,擅婴戏图。精于粉彩,独辟艺途。勤奋憨厚,中闻送福。
高玉涛(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提名奖专家评审委员会主任委员)
关于藏品的种类,我曾作过一些研究,对比发现,凡是带有吉祥图案或吉庆内容或吉利彩头的藏品,往往受到大多数人的喜欢,价格也比同材质同年代同器物的高一些。张中闻先生的作品有许多取材于吉祥童子、吉庆福娃等,喜气连连,童趣盎然,招人喜爱。创作手法既源于传统,又有所创新,形成了自己的陶艺语言,十分难能可贵。所谓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此言不假。由此可见,在未来的岁月中,张中闻先生的作品不仅在国内会有广阔的市场,走向世界也一定能博得西方人的青睐。
张中闻,号潜陶斋主,1964年生于景德镇。江西省,高级工艺美术师,毕业于景德镇陶瓷职工大学美术系,系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江西省工艺美术学会、景德镇美术家协会会员。
张中闻出生陶瓷艺术之家,他1977年作为景德镇首批艺徒从名家学艺,深受著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张松茂先生的指导和影响。瓷艺功底深厚,境界高远。他擅长粉彩人物,兼花鸟、山水,尤以古典人物婴戏、仙佛为最。并独辟蹊径运用青花、高温色釉与粉彩综合装饰,使其作品气韵生动活泼、自然洒脱,又端庄大方古拙雅致,细腻精微,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
他的艺术作品曾多次获国家和省级奖项,作品曾入编《世界陶瓷艺术家作品精粹》《景德镇陶瓷艺术家作品集》《景德镇当代陶瓷艺术作品集》。同时,《北京周报》、《新明日报》、《香港经济报》,新加坡电视台等刊物与新闻媒体均对其作品进行重点报道与评价,引起海内外收藏家的瞩目。2000年5月赴新加坡举办个辰。1980年作品《湘君之神》获青年艺徒优秀作品赛一等奖。粉彩《十八罗汉》获首届景德镇国际陶瓷节创作奖,《吉祥中国娃》获江西陶瓷委员会第一届陶瓷评比一等奖,《吉庆童子》被江西博物馆收藏,《和合二仙》被江西工艺美术馆收藏,《童乐》《欢天喜地》《童趣》在第六届中国工艺美术展博览会上分别获金、银、铜奖,《欢天喜地庆太平》在第七届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上获金奖,《婴戏乐》在第七届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上获金奖。
张中闻的长相,圆脸笑嘴,慈眉善目,一脸福相,加之个子不高,身材宽度比较大,很像他陶瓷艺术制品中的弥勒佛和吉祥娃娃,或者说他陶瓷作品里的弥勒佛和吉祥娃娃就是照着他本人画的,一脸的喜庆、和善、敦厚、老实,很招人稀罕。我不专业,一直管他陶瓷作品里的福娃们叫吉祥娃娃。按照他们行内术语此类作品叫“婴戏图”,是很传统的一个题材。
张中闻在行业内同等水平中年龄不算太大,但资历很老。他出生在陶瓷艺术世家,从小耳濡目染,十三岁又作为景德镇首批招收的艺徒开始了陶瓷艺术生涯。这段经历,当时他曾经觉得单调、枯燥、乏味、辛苦,但如今却成了他说嘴、炫耀的资本,很是觉得自豪和骄傲,毕竟他很早就接触了陶瓷艺术。
因为他的作品题材内容多为中国传统中的福寿祥乐,表现形式喜庆吉祥,加上他本人的长相,人送绰号“福娃”。他的作品也因此深受广大陶瓷爱好者的喜爱和推崇。
张中闻的作品,给人最大的感觉是认真,精致,中规中矩,很经得起细看。每一点每一线,都有去处和交代,真的是一丝不苟。
但也有人觉得张中闻很“笨”。说他笨是因为在现在这个时代,有一些人投机取巧,偷工减料,能省则省,不愿再费工费时去做很麻烦的事情,出力不落好。而张中闻依然一笔一笔地画,一遍一遍地烧,制作一件作品费工又费时。又说他笨,是他事必躬亲,所有的程序都还是自己亲自去做,从拉坯、画瓷、烧瓷、成型。还有他的笨,是人们都追求市场跟形势去了,他还是一直走着传统老路子,保持着自己淳朴的风格。江山易改,禀性难移,他说自己从十三岁起做艺徒,跟着师傅们老老实实学做人,扎扎实实学做事,认真细致、精益求精的思想已经根深蒂固地植入了他的脑海里,来不得半点虚假,偷不得一点懒。也正因如此,人们从他的陶瓷作品中能看出他的这种执著精神,更加喜爱他的陶瓷作品。
“福娃”张中闻在给别人送福的同时,实际也是在为自己纳福。
“中闻送福,大家欢喜”,谢谢张中闻带给我们的祥和、欢乐和福祉。
[专家点评]
张谧诠(著名油画家、首都师范大学艺术系教授):得趣行远
观古今之瓷器,彩瓷、青瓷各而有之,其作为,多以求趣而远行,远者,便为己风。在张中闻先生创作的陶瓷作品中,便为其是。在《竹林童趣》一瓶中,青墨绘竹,彩墨绘童,童趣扑蝶,可谓常人之乐,乐风民俗,技用于古今,独具匠意。瓷器在我国可谓历史之久远,纵观各时期作品,民间之品,尤为可爱,中闻先生采民间之风,自成一章,成品之貌,行笔精酌,纵色压彩,松弛有韵,童影簇动,栩栩如生,得趣构建喜洋之志。因民趣久远,得趣志高,行远成风,长风而果,谨祝远行!
刘亚谏(鉴赏家、书画家、中华民间藏品鉴定委员会秘书长)
潜陶斋主,擅婴戏图。精于粉彩,独辟艺途。勤奋憨厚,中闻送福。
高玉涛(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提名奖专家评审委员会主任委员)
关于藏品的种类,我曾作过一些研究,对比发现,凡是带有吉祥图案或吉庆内容或吉利彩头的藏品,往往受到大多数人的喜欢,价格也比同材质同年代同器物的高一些。张中闻先生的作品有许多取材于吉祥童子、吉庆福娃等,喜气连连,童趣盎然,招人喜爱。创作手法既源于传统,又有所创新,形成了自己的陶艺语言,十分难能可贵。所谓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此言不假。由此可见,在未来的岁月中,张中闻先生的作品不仅在国内会有广阔的市场,走向世界也一定能博得西方人的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