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学校举行教学能手选拔活动,有位教师上《黄果树听瀑》一课。课伊始他让学生自由读课文,学生竟然齐刷刷地齐读起来,教师顿时满脸通红,手足无措。待学生齐读了6个自然段之后,教师终于“果断”地拍手让学生停下来,说:“看来我们的同学都很喜欢齐读,但老师觉得自己读自己的会有更大的收获。”听课的教师相视一笑。
这样的现象其实在我们的公开教学中普遍存在。去年10月,笔者参加了在江西南昌举行的全国第七届语文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共听了17节课,几乎每节课(印象中只有香港教师那节课例外)都出现课始学生齐读教师急忙叫停的现象,只不过有的手段更加高明罢了。
这一现象引起了笔者的深刻反思:课始的齐读为何让我们的老师如此谈虎色变?齐读是我们语文课中很重要、很易操作的朗读方式。在齐读中,学生能检测出自己是否与别人读得一样,是否按照课文来读了,学生的朗读会更专注,有感情的齐读还能促进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教师从学生的齐读中能了解到学生是否读准、读通、读顺,断句是否准确,学生与文本是否产生情感共鸣等一系列信息,从而对全体学生作出有针对性的指导,教师还能运用齐读更好地驾驭上课的进度,提高课堂效率。这么好的朗读方式,我们的老师为什么一面标榜尊重学生、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一面又责令禁止齐读呢?
深入剖析,笔者认为,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
1、认为齐读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老师们害怕课堂中动辄就让学生齐读,不符合课标精神,怕背上违反课标的“罪名”。
2、迎合专家口味。有专家认为“齐读虽有造声势、烘气氛之妙用,但也是‘滥竽充数’和产生唱读的温床。”华东师大李伯棠先生在《小学阅读教学简论》一书中曾写道:“在课堂上要少齐读。因为感情处理上不能强求一律,同时也可防止滥竽充数的现象。”专家们的观点不无道理,但也并非禁止齐读。而那些开课的教师显然来不及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敢以身试“法”。
3、齐读速度较慢,比较费时。观摩课、赛课(特别是后者)上课的时间都是以分秒计算的,教师们怕时间浪费不起,精彩的课堂教学怕毁在致命的拖堂上。
教师们的害怕心理也折射出了目前我国小学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有些教师的功利心太强,以致置学生的主体性于不顾,有意识地强迫学生停止齐读,以达到自己的目的,而且这一现象在公开教学中较为普遍;家常课教学与公开课教学不一致,平时训练学生齐读过多,个性化的朗读太少,学生张口齐读都已经习惯成自然了,否则怎么一上课就自觉地齐读呢?开课教师也有作秀的嫌疑。
笔者认为,学生初次接触课文确实不宜齐读,这违反学生的认知规律,但如果学生预习比较充分,或是朗读能力比较好的班组,在课始为什么不可以齐读呢?我们的教学千万不可走上模式化的道路,如果多一些对学生发自内心的尊重,多一些有个性化教学风格的教师,我们的教育定会更健康地发展。
这样的现象其实在我们的公开教学中普遍存在。去年10月,笔者参加了在江西南昌举行的全国第七届语文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共听了17节课,几乎每节课(印象中只有香港教师那节课例外)都出现课始学生齐读教师急忙叫停的现象,只不过有的手段更加高明罢了。
这一现象引起了笔者的深刻反思:课始的齐读为何让我们的老师如此谈虎色变?齐读是我们语文课中很重要、很易操作的朗读方式。在齐读中,学生能检测出自己是否与别人读得一样,是否按照课文来读了,学生的朗读会更专注,有感情的齐读还能促进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教师从学生的齐读中能了解到学生是否读准、读通、读顺,断句是否准确,学生与文本是否产生情感共鸣等一系列信息,从而对全体学生作出有针对性的指导,教师还能运用齐读更好地驾驭上课的进度,提高课堂效率。这么好的朗读方式,我们的老师为什么一面标榜尊重学生、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一面又责令禁止齐读呢?
深入剖析,笔者认为,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
1、认为齐读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老师们害怕课堂中动辄就让学生齐读,不符合课标精神,怕背上违反课标的“罪名”。
2、迎合专家口味。有专家认为“齐读虽有造声势、烘气氛之妙用,但也是‘滥竽充数’和产生唱读的温床。”华东师大李伯棠先生在《小学阅读教学简论》一书中曾写道:“在课堂上要少齐读。因为感情处理上不能强求一律,同时也可防止滥竽充数的现象。”专家们的观点不无道理,但也并非禁止齐读。而那些开课的教师显然来不及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敢以身试“法”。
3、齐读速度较慢,比较费时。观摩课、赛课(特别是后者)上课的时间都是以分秒计算的,教师们怕时间浪费不起,精彩的课堂教学怕毁在致命的拖堂上。
教师们的害怕心理也折射出了目前我国小学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有些教师的功利心太强,以致置学生的主体性于不顾,有意识地强迫学生停止齐读,以达到自己的目的,而且这一现象在公开教学中较为普遍;家常课教学与公开课教学不一致,平时训练学生齐读过多,个性化的朗读太少,学生张口齐读都已经习惯成自然了,否则怎么一上课就自觉地齐读呢?开课教师也有作秀的嫌疑。
笔者认为,学生初次接触课文确实不宜齐读,这违反学生的认知规律,但如果学生预习比较充分,或是朗读能力比较好的班组,在课始为什么不可以齐读呢?我们的教学千万不可走上模式化的道路,如果多一些对学生发自内心的尊重,多一些有个性化教学风格的教师,我们的教育定会更健康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