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切口撬拨复位加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32例

来源 :健康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xud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本院采用小切口撬拨复位加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32例,经6~20个月的临床观察,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骨折小切口撬拨复位钢板内固定跟骨关节内骨折
  【中图分类号】R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11-0590-01
  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本院采用小切口撬拨复位加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32例,经6~20个月的临床观察,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32例患者,男21例,女11例;年龄25~57岁,平均33.5岁。左侧18例,右侧14例,其中双跟骨骨折6例。高处坠落24例,车祸伤8例。所有患者均行跟骨侧位及轴位摄片,并行跟骨CT平扫加重建检查。按Sander’s分型[1]III型23例,IV型9例。入院后2~5d手术。
  1.2手术方法。腰麻成功后,患者取侧卧位,患足跟骨外侧面朝上,另一侧下肢膝关节屈曲位。患肢大腿上止血带,先行患足跟侧方挤压,使跟骨的宽度基本恢复。然后在C-臂机透视下,于跟骨后侧跟腱附着处经皮用3.5mm斯氏针向前下方打入跟骨后方较大骨折块内(暂不过骨折线),然后向下撬拨使跟距关节面复位平整,恢复跟骨丧失的足弓,再将斯氏针继续打入穿过骨折线至跟骨体前缘,将骨折临时固定,保持跟骨体宽度。透视复位满意后,可先选择一块合适的跟骨钢板备用,于跟骨外侧缘作一纵弧形切口,按照备用跟骨钢板的外形直接用刀片切开皮肤皮下组织(不用电刀及电凝),直达跟骨骨膜,并用刀片直接行骨膜浅层剥离,直至适合备用钢板置入。术中注意保护外侧血管、腓肠神经及腓肠肌腱。暴露出骨折两端,探查跟距关节面,直视下恢复关节面平整,将备用的跟骨钢板置入并直接用松质骨螺钉将骨折固定牢固。然后将临时固定的斯氏针拔出。若术中发现有明显骨缺损可少量植骨。然后冲洗切口后逐层缝合伤口。伤口加压包扎,患足功能位石膏托固定。
  1.3术后处理。预防性使用抗生素2~3d,术后2周切口拆线,患足石膏固定6~8周拆除石膏行关节功能锻炼,3个月可逐渐下地负重。
  2结果
  术后随访6~20个月。术后6个月X线片示骨折均已基本愈合。1例切口缘皮肤部分坏死,钢板螺钉无外露,经伤口换药II期愈合;术后无1例发生血管、神经、肌腱损伤及骨髓炎等并发症。按Maryland[1]评分,本组32例患者中术后恢复优20例,良8例,可4例。优良率达90%。
  3讨论
  跟骨骨折占足部骨折的80%,其中85%~90%为关节内骨折[2]。跟骨骨折患者多为青壮年,关节内骨折如复位不满意可导致跟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直接影响日常工作和生活。因此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治疗取决于后距下关节的解剖复位。跟距关节面的复位后,Bohler氏角也随之恢复。
  跟骨关节内骨折手术内固定在跟骨钢板未使用前多行斯氏针撬拨复位并固定(同上述手术方法的临时固定)。此法损伤小,术后感染率低(0~2.4%)[3]。但对跟距关节面复位不满意,不能提供骨折牢固的支撑,易形成“塌陷”,同时外固定时间长,关节功能恢复差,且固定的针尾留于皮外,易造成感染,影响术后护理及功能锻炼;跟骨骨折主要形成内侧骨块及后外侧骨块分离,要使后关节面有效固定必须在跟骨内外侧壁有可靠支撑点,而跟骨前部骰骨或距突及跟骨结节为有效固定点,跟骨钢板可极有效地固定,从而达到整体固定[4]。本院使用切开复位跟骨钢板内固定有效地恢复距下关节面的平整,且钢板柔性好,应力遮挡小,塑形后可紧贴跟骨外侧壁[5]。另外钢板厚度薄,所占空间小,伤口易缝合,设计合理,可兼顾跟骨的各个部位。但单纯使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在复位过程中需充分暴露骨折端和跟距关节,皮下剥离广泛,复位及撬拨过程中软组织损伤严重,导致术后切口缘皮肤坏死率高(10%~50%)[6]。
  作者采用撬拨复位加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骨折复位大部分已在切开皮肤前完成,切开皮肤后无需广泛剥离皮下组织,对皮瓣血运破坏小,3点有效固定牢固、可靠。待固定成功后拔除临时固定的斯氏针,可防止两种金属材料产生的电解反应,易于术后石膏固定。本法既克服了斯氏针固定不牢固的缺点,又降低了手术切口缘皮肤坏死的发生率。本组患者骨折复位均较满意,术后手术切口愈合良好,仅1例切口缘皮肤部分坏死,钢板螺钉无外露,经换药后伤口愈合。
  参考文献
  [1] Sanders R,Fortin P,Dipasqualet,et al.Operative treatment in 120 displaced intraarticular calcaneal fractures results using a prognostic computed tomography scan classifaction.Clin.Orthop,1993,(290):87~95
  [2]张铁良,于建华.跟骨关节内骨折.中华骨科杂志,2000,20(2):117~120
  [3]唐三元,徐永军,郑玉民,等.跟骨骨折.中国矫形外科杂志,1998,2(3):170
  [4]俞光荣.跟骨骨折三点固定效果好.中国医学论坛报(网络版),2002,02:21
  [5]朱辉,俞光荣,梅炯,等.跟骨骨折内固定的生物力学研究.现代康复,2001,5(1):32~33
  [6]Benischke SK,Sangeoran BJ.Extens in intra-articular fractures.Clin Orthop,1993,292:128~134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对思密达联合复方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临床治疗小儿腹泻的方法与疗效进行观察与分析,以不断改进小儿腹泻临床治疗措施,提高治疗质量,为患儿的健康提供保障。  方法:选择作者所在医院的48例腹泻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48例患儿其从1号到48号进行排序,并根据单双号将他们随机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人数各24例,并保证两组患儿在各项临床数据上具有可比性。对对照组患儿主要予以思密达进行临床治疗,对
期刊
摘要:B型超声是诊断胎盘早剥重要的辅助检查手段。产前超声检查对胎盘早剥的诊断有很大的帮助,超声声像随剥离部位、剥离面大小及检查时间不同而有多种表现。本文就1例超声诊断胎盘早剥进行了研究探讨,并做如下报告。  关键词:超声诊断胎盘早剥  【中图分类号】R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11-0585-01  1病历摘要  患者,女,34岁,于2013年10月5日因“停经3
期刊
摘要:目的:通过对重症肺部感染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分析,明确重症肺部感染的常见病原体及抗菌药物的合理选用。  方法:对1例重症肺部感染患者入院治疗进展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老年重症肺部感染患者合并基础疾病较多,且有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风险,病情重且复杂,较难治愈。  结论:老年重症肺部感染的治疗以正确使用抗生素为治疗的关键,针对致病菌选药,重症联合用药,尽量选用作用快、毒性小的药物。  关键词:重症肺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脑膜瘤出血后误诊原因,提高诊断水平。  方法:对1例外伤致恶性脑膜瘤出血误诊为颅内血肿患者进行临床资料及法医病理学分析,阐明患者死亡机制及误诊原因。  结论:不典型临床表现及影像学表现的脑膜瘤出血,易造成误诊,应结合外伤史及体格检查进行鉴别诊断,诊断不明确的应随访病情并建议行核磁共振检查。  关键词:头部外伤颅内血肿误诊法医病理学  【中图分类号】R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难治性鼻出血的部位及主要供应血管,为治疗难治性鼻出血提供临床指导。  方法:回顾分析78例难治性鼻出血的病例资料。  结果:下鼻道顶部及下鼻甲后端占50%(39/78),嗅裂及鼻中隔占12.8%(10/78),中鼻道及中鼻甲占35.9%(28/78),钩突占1.3%(1/78)。78例中除10例鼻中隔偏曲骨嵴处出血行鼻中隔矫正术外,其余均行鼻内窥镜下电凝止血,1次治愈77例(98.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孕产妇头位难产的临床症状、表现和治疗方法。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月~2013年9月共收治的58例头位难产孕产妇,分析产妇的临床特征,并实施针对性的治疗,进而总结预防头位难产的措施。  结果:据严格诊断发现,58例患者出现头位难产的主要原因为,18例宫缩乏力,32例胎头位置异常,8例为软产道异常。经过医务人员的徒手旋转复位后,其中37例实施剖宫产分娩,8例实施自然分娩,
期刊
摘要:目的:对前不均倾位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以提高产科医生对前不均倾位的认识和理解。  方法:选择2011年2月-2013年2月期间在我院分娩的50例前不均倾位产妇进行回顾性分析,再同期选择枕前位分娩的产妇50例,比较两组产妇的年龄、分娩方式、孕产次数、诊治处理方法、发病原因、产程异常及对胎儿的影响等。  结果:50例枕前位分娩的产程异常、分娩方式及对胎儿的影响明显优于50例前不均倾位分娩,两组间
期刊
摘要:随着计算机网络的不断普及应用,我国的医疗卫生机构也在经营管理工作中逐步的引进和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从而实现医疗体系的信息化管理。本文就疾控中心档案管理的现状以及如何提高其信息化管理进行讨论和分析,以期不断提高疾控中心档案管理的信息化程度,实现疾控中心的现代化、信息化发展。  关键词: 疾控档案;档案信息化管理  随着全球化、信息化和网络化的发展,电子档案已成为档案管理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疾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剥脱综合征性青光眼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抽取我院2009~2012年份收治的46例(66眼)剥脱综合征性青光眼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手术组与药物组,同时给予相关检查及治疗,并对两组临床治疗结果进行分析与比较。  结果:  经治疗后随访,了解到药物组有5例(7眼)出现视野降低的情况,后经手术治疗,视力及眼压均获得恢复;手术组术后出现旁中心暗点者4眼,弓形暗点者5眼,后经治疗
期刊
摘要:体质的概念、分型以及体质与发病的关系,中医体质学说在中医皮肤病的发病、临床表现和治疗中的体现。  关键词: 体质;体制学说;中医皮肤病  自20世纪70年代中医体质学说确立以来,迄今已形成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在临床治疗中逐渐凸现出一定的优势。现对体制学说及其在中医皮肤病中的应用进行表述。  1 体质的概念  较具代表性的概念即体质是个体生命过程中,在先天遗传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所表现出的形态结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