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性红斑狼疮弥漫性增殖性肾小球肾炎的良好结果

来源 :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jk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虽然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累及多器官系统,它的头5年死亡率主要取决于肾脏损害的性质和尚不清楚的确定肾脏损害演变率的因素。活组织检查证明有肾小球损害的占50~70%。在确诊的SLE患者中,完全正常的肾脏组织是罕见的。肾活检有弥漫性增殖性肾小球损害的,其5年存活率为20~25%。本文报导活检证实的3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弥漫性增殖性肾小球肾炎的5年存活率为77.7%,其存活率的改善归功于强的松和苯丁酸氮芥的联合应用及常常重复对该病活动有指导价值的实验室检查。

其他文献
70例复发性脓皮病患者中,44例慢性疖病,3例复发性汗腺炎,8例寻常性须疮,11例脓肿性痤疮,4例慢性溃疡性脓皮病.分别在治疗前后与治疗结束2~6~10个月后随访时,用普通放射免疫扩散的方法测定血请免疫球蛋自含盈,包括IgG,IgA,IgM.
期刊
本文讨论了已知能引起荨麻疹的种种病因.荨麻疹的某些病因是常见的,例如青霉素、水杨酸盐、四氮嗪、酵母和心理因素等.但在所有荨麻疹患者中有高达3/4的病例未能发现有说服力的病因,这不仅是由于不易查明的病因多有遗漏,且因荨麻疹往往并非外来物质直接作用所致.故对各种病因的重要性不可能作出一个正确估价,也不可能得出真实的发病率统计.下面分述一些不同的病因.
期刊
本文报告用谷光甘肽(Glutathione)和维生素丙混合静脉注射治疗黄褐斑取得良好效果。治疗方法是谷光甘肽400毫克(200~600毫克)和维生素丙1000毫克混合后静脉注射,一周二次,其中15例同时每日内服维生素丙3000毫克和谷光甘肽150~300毫克。考虑到黄褐斑的发生、恶化与应用化妆品有关,所有的病例治疗期间全部禁用。16例患者还采用弱酸性肥皂洗脸。
期刊
对一座以产铜为主的矿山――冶金联合工厂7325名工人进行检查,发现2739名(37.4%)有各种职业性皮肤病:1637名(22.4%)表皮炎,689名(9.4%)皮肤积尘病,243名(3.3%)职业性皮炎和湿疹,112名(1.5%)热和化学灼伤,58名(0.79%)溃疡。另外发现311名职业性斑痕(染色、切伤、胼胝、疤痕、毛细血管扩张等)及648名非职业性皮肤病。
作者报告了一例典型的过敏性肉芽肿(Wegeners' granulomatosis)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和硫唑嘌呤使病情得到控制,其结果支持了关于抗代谢药物治疗此病的经验.患者为49岁的妇女,于1972年7月因左上臂硬块3个月收住在矫形病房.住院期间发现有贫血、语音嘶哑和右肺实变的症状,肺部X线检查示右肺有二个不规则的空洞,伴有液平面,病情进一步恶化,在上下肢伸侧、躯干发生丘疹坏死性损害,舌和颊粘膜
期刊
从各种程度的8872例烧伤病人的临床观察中,皮肤的并发症可分为早期(烧伤后数日和数周)和晚期(烧伤后数月和数年)两种,有些病人两者兼有。早期常见的并发症是脓皮病,主要是链球菌性脓皮病,多半为脓疱病类型,葡萄球菌脓皮病常为深毛囊炎和疖。防治的重要方法是强词包扎烧伤伤口时的治疗(预防化脓),仔细处理伤口,广泛消毒而不损伤皮肤痂,有效溶液为3%双氧水,1~2%雷琐辛液和硼酸溶液。全身用药较好者为单霉素,
灭疱疮在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前无根本疗法,死亡率高达90%。自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后能有效地控制疾病的发展,使症状得到改善和缓解。但是由于激素长期大量应用后的副作用,仍使天疱疮患者的死亡率近50%。
作者为了探索掌?脓疱病发生的免疫学机理,用掌?脓疱病患者的血清行荧光抗体间接法观察其结果。39例患者中除1例外均证明血清内有抗人上皮细胞浆抗体存在。其抗体效价在用掌?皮肤为底片者全在16~128倍以上,而在掌?以外皮肤为底片者则较低,16例对照组患者(其中掌?患其他皮肤病的8例,掌?以外患某种皮肤病的8例)中,14例虽也证明有抗细胞浆抗体,但效价都在16倍以下,二组相比,其抗体效价有明显差别。
期刊
Dover在1971年曾报告用水杨酸磺胺吡啶(Salazopyrin)治疗硬皮病和同类疾病有效.起始口服剂量每日1~6克,维持剂量每日0.25~7克,疗程1~35个月.在经治的19例患者中,11例进行性全身性硬化病均获主观症状改善,另外6名有各种症状的病例也有好转.18例有皮损的患者皮肤均趋软化.其他疗效包括关节动度增加、毛发生长和色素沉着减轻.副作用有发烧、皮疹、恶心、白细胞减少、白细胞增加和血
据以往报告在掌?脓疱病(PPP)以及其它一些皮肤病中,经体外试验发现其嗜中性白细胞的吞噬能力具有缺陷。近来Brandt证实氯苯吩嗪(Clofazimine)可能增强嗜中性白细胞的吞噬活性。作者对27例(男性8例,女性19例)PPP病人口服氯苯吩嗪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其对吞噬作用的影响进行了研究,观察时间均在一年以上。这些病人的年龄为27~63岁,平均为45岁。病期均在3年以上,至少在氯苯吩嗪治疗前的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