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创新的就业效应——“创造”还是“破坏”

来源 :南开经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hai_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企业创新的创造性破坏效应对就业动态的影响一直是实证分析的主题.本文在拓展了 HJMP模型基础上,利用全国创新企业调查数据并测度多种企业创新方式,实证考察了中国企业不同创新方式对就业的影响,并探究了产生就业效应的内在机制问题.研究发现:中国企业产品创新对就业产生显著正向影响,而不同方式的企业过程创新对就业有不同的影响.具体而言,在技术效率增进阶段,企业过程创新有显著的就业破坏效应;而在技术创新阶段,企业过程创新对就业具有显著的就业创造效应,但破坏效应明显强于创造效应.机制检验表明,企业创新通过生产率调整和市场需求规模变化渠道对劳动就业产生影响.上述发现为理性认识企业创新与劳动就业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引导企业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提供有益启示,对我国创新驱动与高质量就业的战略发展也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其他文献
近年来,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持续增长,然而受新冠疫情影响,国际经济呈现低迷增长之势,给各国经济稳定性带来了不利影响,使部分国家主权债务违约的可能性增加.基于此,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外债偿还能力与潜在的主权债务违约风险两方面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主权债务违约的可能性加以分析,发现沿线部分国家存在社会整体对外举债规模过大、经济对外债依赖程度过高等问题,并提出我国需要构建沿线国家主权债务违约风险评级预警系统,积极利用国际多边金融机构的作用等防范措施.
农村共享经济发展有助于盘活闲置资源,减少资源浪费,是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起着积极作用.近年来,在吉林省政府、人社厅及相关部门的政策支持和大力助推下,吉林省农村共享经济有了较大发展.但是农民参与度不高、农村共享经济同质化严重、缺乏专业技术人才等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共享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