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体外循环下施行心脏手术后机械通气的护理体会

来源 :中国美容医学·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ty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65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6455(2010)07-0224-01
  
  我科从2000起开始施行全麻下行低温体外循环心脏手术,由于在手术过程中需要使用的模拟心肺机,对心肺功能都有较大的影响,而患者术后早期呼吸与循环功能尚不稳定,所以需用机械通气辅助以减轻呼吸做功,减轻心脏负担,保证全身各个脏器对氧的需求,防止二氧化碳潴留,顺利渡过早期危险期。因此,此期的护理尤为重要。我们自2008年1月~2010年1月观察并总结我科268例心脏手术后患者的呼吸道护理,现总结资料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共268例,男158例,女110例,年龄1.8岁~69岁,平均21.5岁,其中,先天性心脏病患者121例,风湿性心脏病患者147例。行单纯室间隔缺损修补术57例,单纯房间隔缺损修补术48例,法络四联根治术11例,室间隔缺损合并动脉导管未闭手术2例,单纯动脉导管未闭于体外循环下缝扎3例,二尖瓣置换术56例,主动脉瓣置换术42例,单纯双瓣置换31例,双瓣置换加三尖瓣成形术15例,同期冠状动脉旁路移植3例。治疗结果:术后痊愈266例,死亡2例。
  2 护理
  2.1 检查气管插管:患者手术结束呈麻醉状,带气管插管返回ICU后,病房护士迅速与麻醉医生共同检查气管插管的位置是否正确,听诊肺部,判断气管插管是否在气道内,警惕发生气管插管过深或过浅。检查气囊松紧是否适宜,测量气管插管距门齿及鼻尖的距离,并做记录,便于每班护士交班时能及时发现气管插管是否脱位。我们常规用医用胶布适度固定好气管插管,用束带约束患者四肢,防止患者麻醉逐渐清醒,因躁动将气管插管拔出,发生意外。摆好患者体位后(去枕平卧位),迅速准确的连接呼吸机开始做工,警惕因呼吸机管道的牵拉造成气管插管脱出、扭曲或打折。
  2.2 湿化气道:患者回ICU,在连接呼吸机的同时,应打开呼吸机上配备的湿化器,防止在机械通气期间分泌物黏稠及形成痰痂。吸入温热的气体可以减轻气道黏膜的刺激,减少支气管痉挛或哮喘。加强气道温度和湿度的控制,以防止纤毛运动功能减弱,造成分泌物排出障碍,湿度98%~99%,温度31℃~33℃。对于痰液黏稠者可持续湿化,间断雾化吸入,稀释分泌物,利于痰液排出。
  2.3 保持呼吸道通畅:我们科室开展的心脏手术需要在低温体外循环下进行,术后患者可能出现循环、呼吸状态不稳定,肺部分泌物增多。因此需要呼吸机辅助呼吸,一系列的客观原因可能导致肺部感染,使痰量大大增加。所以,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是改善肺部通气,维护心脏功能的重要措施。在术后早期,如果不考虑脱离呼吸机,可适当的给予镇静处理,避免人机对抗增加耗氧量及降低耐受性。吸痰前后充分的给予纯氧吸入,以增加氧的储备。,吸痰时间控制在10~15s,吸痰时要注意观察患者的心率、心律、血压及口唇颜色,出现血压下降,SaO2<95%,心率增加、心律失常时,应立即停止吸痰,接通呼吸机并给予高浓度氧,并注意观察痰液的性质、颜色和量。在患者机械通气期间,护士应有效的常听诊患者双肺呼吸音,作为最佳的吸痰指征,保持呼吸道通畅。
  2.4 严格掌握停机的指征
  综合指标
  (1)神智清楚,反应灵敏,安静,自主呼吸有力,咳嗽反射好。
  (2)心功能改善,循环功能稳定,升压药用量减少或停用,血压正常,生命体征平稳。
  (3)无严重的组织水肿和酸中毒。
  (4)肛温-皮温3℃,末梢循环好。
  (5)无出血,心包填塞现象,引流液在正常范围内。
  (6)无任何呼吸功能不全的表现,如鼻翼扇动,发绀,烦躁不安。
  (7)双肺呼吸音无较多干湿罗音及痰鸣音。
  (8)施行脱机,气管插管内给氧5L/分,血气结果满意。
  生理指标
  (1)Paco2小于45mmHg
  (2)Pao2大于80mmHg
  (3)Fio2小于等于50%
  (4)PEEP小于等于4cmH2O
  (5)自主潮气量成人大于等于8ml/kg,小儿大于等于5ml/kg
  2.5 撤机后的护理:撤机后要严密观察患者的意识、生命体征、皮肤颜色和温度、SpO2等情况,脱机30-60min复查动脉血气分析,持续心电监护,如出现异常,立即恢复呼吸机辅助通气。除此按常规护理,护士应全面观察临床动态变化,常听诊双肺呼吸音:(1)雾化吸入30min/次,2次/天;(2)协助坐起,叩背,按压喉结下的凹陷,刺激患者咳嗽,促进自主排痰;(3)指导患者做呼吸操、深呼吸及有效咳嗽的方法,尽快恢复其呼吸功能。此时给予呼吸道正确、合理地护理可改善心肺功能,达到促进治疗的目的,也是恢复治疗的关键。
  3 体会
  在我们科室开展的这些体外循环手术,有风险,也有收获。危重病人在医疗监护和抢救中使用呼吸机越来越普遍,护理人员必须要具有高度的责任感,严格要求自己,提高理论知识,严密观察病情,熟练掌握各种呼吸机的使用方法,灵活处理使用中可能出现的突发状况。我们积极学习并从中总结经验,希望更多的患者能从我们的服务中重获健康。
  
  参考文献
  [1] 阮昕华,姜楠,李庆和.中华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2006.22(4)281-283
  [2] 徐宏耀,吴信.心脏外科监护.人民军医出版社,2008
  [3] 汪曾伟,刘伟永,张宝仁.心血管外科手术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566-572
  [4] 谢宝栋,李杰,蒋树林.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2008.12(2):122-123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减少孕产妇的并发症,降低围产儿的死亡率。方法:严密观察胎盘早剥的症状,体征及时识别,准确的评估病情,,快速纠正休克,采取适当的的分娩方式,终止妊娠。结果:48例胎盘早剥患者全部存活,围产儿死亡6例,其中2例III度胎盘早剥致胎死宫内,1例孕<28周孕及3例早产均因产后出血休克,胎儿宫内窘迫,出生后新生儿评分均在7分以下抢救无效死亡。小结: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护理措施,能有效减少孕产妇的并
期刊
【中图分类号】R714.25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6455(2010)07-0220-01    疼痛原定义为“一种不愉快的感觉和伴有实际或潜在组织损伤的情绪体验,属于主观性感觉。”现又增加了“无交流能力却不能否定一个个体有疼痛体验和需要适当缓解疼痛的可能性。”而腹痛是儿科疾病中最常见的症状之一,诱发腹痛的病因比较复杂,由于小儿器官发育尚未成熟,各种调节功能也不稳定,尤其是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