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近年来气候反常变化的加剧,南方地区连续经历冻灾、低温雨雪等天气影响,“南方供暖”的呼声也越来越高。2012年两会期间,“南方供暖”的提议正式被提出,指出了由于气候变化等原因,应当将北方的集中公共供暖服务延伸到南方。本文将通过对相关数据和系统变量的分析,针对当前我国南北双方的供暖现状及存在的差异进行分析,进而探讨可行性解决方案。
关键词:供暖;现状;差异;南方供暖
长期以来,供暖是我国北方居民应对严冬季节的保障性民生工程。根据我国《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的相关规定,去昂过被划分为严冬、寒冷、夏热冬冷、夏热冬暖、温和等五个指标。更为直观的划分方式,是根据我国的地理位置所决定的,早在19世纪初我国地理学家提出秦岭—淮河为中国南北的分界线;建国以后,在能源较为匮乏的阶段,中央政府根据这一划分制订了冬季集中供暖的补贴政策,至今已沿袭60多年。
随着“南方供暖”的呼声日益提高,相关专家认为继续将秦岭—淮河作为南北供暖分界线已经不够严谨。主要根据来源于全球气候变暖所带来的厄尔尼诺现象频发,寒冷地带逐渐向南部迁徙,如近年来的南方雪灾、贵州冰冻灾害等,已经成为典型案例。
采暖是人类生存的基本行为,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域特点各不相同,所以各地在采暖、供暖的方式上有很大差别。从一般意义上将,北方严寒地域辽阔,属于温带季风性气候,夏季短暂炎热多雨,冬季漫长干燥寒冷;南方地区其后明显温和湿润,总降水量和蓄水量要高于北方,所以气候常年较为平稳。由此,才形成了现阶段的供暖形式差异。
一、北方供暖的主要形式
现阶段来看,在我国北方具有成熟供暖体系的省份主要集中在黄河流域以北。随着现代化居住条件的日益成熟和城镇化发展的加快,供暖设备也逐渐统一化,在应对1—3月份的严冬季节中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其范围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内蒙、山西、辽宁、河南、陕西、甘肃、宁夏、山东、吉林、新疆和黑龙江14个省市自治区。这14个地区中城市部分超过70%的建筑面积采用了集中供暖的方式,并且由政府主管部门实行统一管理、服务;相对应的,单户供暖方式在三线城市及农村乡镇存在较为普遍,同样涉及到大量的采暖人群。
1、集中供暖模式分析
集中供暖是北方居民最常见的冬季供暖模式,利用大规模的循环供热系统,连接散热终端来完成供暖服务。根据国家相关要求,供暖必须采用清洁水源来保护人体健康和环境,因此在建设审批过程中也存在政府监管行为。
北方居民的采暖费用一般按照采暖面积收取,以北京为例,普通居民每平米的费用为15~30元不等。从能源利用的角度来分析,由于北方的冬季漫长,取暖需求旺盛,采用集中供暖的方式可以提高能源的利用率,进而减少成本开支。而事实上,北方居民冬季供暖是属于一项基本需求的社会服务,所以政府会在一些方面提供财政补贴和支持。具体涉及到房地产开发和住宅配套设施建设方面,集中供暖又划分为不同的形式。
首先,市政统一供暖模式是最为典型的,也是供暖服务体系中规模较大的一个组成部分。市政供暖一般有一个大型的供热公司独立执行,采取“一对多”的服务模式向多个小区和单位建筑面积提供采暖服务。这样的模式突出有点是减少城市建筑面积和大气环境污染,在前期投资方面风险较低,便于建设专业化的维修队伍和服务队伍。
其次,集体集中供暖。集体集中供暖多以住宅区或大型单位为主,实行自主建设或者工程外包的形式,将供暖设备构建与采暖单位附近,通常情况下以福利提供出现,也有一些可以提供外部服务,其形式与市政供暖差别不大,可以视为小型的供暖公司;但主导单位以自主行为贯彻始终,价格制定相对灵活。由于是小范围的供暖服务,在技术和服务方面没有严谨的制度可循。
在采暖终端方面,可以划分为多种类型,北方最为常见的是暖气片设备,即水暖设备。通过锅炉加热循环水作为热力,流经暖气片之后散发热力,就构成了一定程度的温差,从而促使室内温度快速提升。暖气片的应用范围很广,具有经济耐用的特点。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进步,越来越多的采暖终端也相聚出现,如近年来广泛使用的电热膜采暖系统、燃气红外线辐射采暖系统、地板辐射采暖系统等等,都是集中供暖中常见的产品。
2、分户供暖模式分析
分户取暖的模式主要存在于集中供暖无法辐射的范围之内,或因为集中供暖的垄断地位所造成的不公平现象刻意规避的范围,一般以个体家庭为主,同时涉及小型办公单位。尤其在我国北方广大农村、三线城市、城镇自住房等地区,分户取暖的普遍存在本身也是对集中供暖的一种补充。
首先,以燃煤、木柴为热源的供暖方式在欠发达地区普遍存在,由于居住环境和住宅建筑的限制,采取集中供暖的方式并不现实。如华北和东北地区所沿用的土灶加火炕采暖方式,经过长期的改良,可以在漫长的严冬保证人体的舒适度。除此之外,华中地区及河南东部也存在沼气供暖的方式。
其次,独立燃气(电力)供暖系统。在现代化建设发展速度过快的三线城市、乡镇地区,由于相应的配套服务无法实现集中供暖,多以天然气、煤气、电能为热力来源,采取分户独立供暖。从居住形式上来说,处于集中供暖的边缘部分,即便是缺乏集中供暖也可以实现自给自足。
二、南方供暖的现状
严格意义上说,南方目前并不存在任何供暖的政策倾斜和建筑条件。换句话说,南方供暖是否实现,首先要通过制度方面的突破与改革,而不是一味的科学研究范畴。据目前来看,导致南方供暖停滞不前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气候问题,二是能源问题。
气候方面。进入冬季以后,我国南方地区尤其是长江沿线,由于水汽蒸发量大,热传导的速度加快,所以冬天的寒冷程度不亚于北方,同时空气中湿度较大,在取暖方面存在感性需求;但同时,南方的冬季时间相对北方而言较短,一般在40天~60天,相对与北方最高持续90~210天的时间而言,集中供暖的优势并不明显。 同时,对于集中供暖而言,前期投资较大的认可基础在于较长的使用周期,即管网投入使用的维护周期与收益成反比。供暖时间越长,维护周期越短,收益越高。南方气候最显著的特点是集中供暖的周期较短,加上地下水位较高、空气潮湿等因素,成本必然上升。如果将地理环境考虑在内,南方地区缺乏架设供暖管网的有利条件。聚居地较为分散的情况下,客观上造成嫁接部分的管网消耗,提高建设成本也很难形成规模供暖。
能源方面。2013年人民财经的调查显示,以每平米100元的费用计算,北方取暖成本为平均每户2500元,而南方不足1000元,总体而言北方的采暖费用要高出很多,并形成了稳定的渠道,便于能耗控制;目前,我国建筑能耗在北方的运行模式已经达到了7亿吨标准煤,如果硬性的将北方模式套用到南方供暖中,必然会造成成倍的能耗增加,这也是不现实的。
2006开始,南京、杭州、武汉等地先后进行了小区集中供暖的尝试,但都已失败告终。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天然气、燃煤短缺是重要因素。在当前试水受阻的情况下要解决南方供暖的问题,因地制宜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式。根据2014年冬季最新的调查数据显示,南方供暖的主要方式来源于四个方面,分别是空调取暖、取暖器、木炭取暖和其他取暖类型。
空调取暖在南方冬季是最为常见的方式之一,同时可以解决湿度较大的问题。但是空调取暖最为突出的是电力供应方面,以上海为例,冬季取暖平均月耗电量为400~500度之间,而伤害实行的阶梯电价中,第一档标准额度只有1560度,如果采取空调取暖的方式会在一个冬季消耗掉全年的额度。但是相对于集中供暖的大型工程而言,可以考虑在南方城市的取暖问题上,建立专门的冬季“电力取暖额度”,以实际电力消耗为准,划分出一个取暖区间。
同理,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借鉴北方分户式供暖模式,如:独立燃气(电力)供暖系统、燃气挂壁炉等;在一些偏远地区,冬季供暖也形成了一些成熟的方式方法,这些东西都是北方供暖中缺乏的部分。
三、结论
我国南北供暖存在的差异并非是相互冲突的,事实上通过合理的方式可以实现相互借鉴。国家发改委已经着手设计南方供暖规划,这也就意味着在未来的一个时期,南方供暖会实现区域性的突破。而事实上,实现南方供暖破冰的最好方法,依然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设计出完善的低耗高效供暖方式,而不是一味的照搬北方供暖经验。整体而言,利用新技术、新模式开拓南方供暖模式的道路,是最为可行的方案。如:太阳能供暖系统、生物能供暖系统等等。
参考文献:
[1]武涌,丁研,孙金颖.北方采暖地区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工作现状及未来工作重点[J].暖通空调.2010(11)
[2]龚健冲,黄世梅,杨雪玲,冯桂云.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合理开窗与冬季节能研究[J].新型建筑材料.2008(04)
[3]于雅泽,李峥嵘,廖荣平,王淮.北方典型小城镇居住建筑供暖现状调研[J].煤气与热力.2006(12)[7]鲍学芳.夏热冬冷地区节能型居住建筑设计[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04)
[4]陈云昊,郑兵.地埋管地源热泵-太阳能系统用于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的若干考虑[J].暖通空调.2008(06)
作者简介:
冯晨 男 1991.9 湖北宜昌人 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城建学部10级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2班。
关键词:供暖;现状;差异;南方供暖
长期以来,供暖是我国北方居民应对严冬季节的保障性民生工程。根据我国《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的相关规定,去昂过被划分为严冬、寒冷、夏热冬冷、夏热冬暖、温和等五个指标。更为直观的划分方式,是根据我国的地理位置所决定的,早在19世纪初我国地理学家提出秦岭—淮河为中国南北的分界线;建国以后,在能源较为匮乏的阶段,中央政府根据这一划分制订了冬季集中供暖的补贴政策,至今已沿袭60多年。
随着“南方供暖”的呼声日益提高,相关专家认为继续将秦岭—淮河作为南北供暖分界线已经不够严谨。主要根据来源于全球气候变暖所带来的厄尔尼诺现象频发,寒冷地带逐渐向南部迁徙,如近年来的南方雪灾、贵州冰冻灾害等,已经成为典型案例。
采暖是人类生存的基本行为,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域特点各不相同,所以各地在采暖、供暖的方式上有很大差别。从一般意义上将,北方严寒地域辽阔,属于温带季风性气候,夏季短暂炎热多雨,冬季漫长干燥寒冷;南方地区其后明显温和湿润,总降水量和蓄水量要高于北方,所以气候常年较为平稳。由此,才形成了现阶段的供暖形式差异。
一、北方供暖的主要形式
现阶段来看,在我国北方具有成熟供暖体系的省份主要集中在黄河流域以北。随着现代化居住条件的日益成熟和城镇化发展的加快,供暖设备也逐渐统一化,在应对1—3月份的严冬季节中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其范围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内蒙、山西、辽宁、河南、陕西、甘肃、宁夏、山东、吉林、新疆和黑龙江14个省市自治区。这14个地区中城市部分超过70%的建筑面积采用了集中供暖的方式,并且由政府主管部门实行统一管理、服务;相对应的,单户供暖方式在三线城市及农村乡镇存在较为普遍,同样涉及到大量的采暖人群。
1、集中供暖模式分析
集中供暖是北方居民最常见的冬季供暖模式,利用大规模的循环供热系统,连接散热终端来完成供暖服务。根据国家相关要求,供暖必须采用清洁水源来保护人体健康和环境,因此在建设审批过程中也存在政府监管行为。
北方居民的采暖费用一般按照采暖面积收取,以北京为例,普通居民每平米的费用为15~30元不等。从能源利用的角度来分析,由于北方的冬季漫长,取暖需求旺盛,采用集中供暖的方式可以提高能源的利用率,进而减少成本开支。而事实上,北方居民冬季供暖是属于一项基本需求的社会服务,所以政府会在一些方面提供财政补贴和支持。具体涉及到房地产开发和住宅配套设施建设方面,集中供暖又划分为不同的形式。
首先,市政统一供暖模式是最为典型的,也是供暖服务体系中规模较大的一个组成部分。市政供暖一般有一个大型的供热公司独立执行,采取“一对多”的服务模式向多个小区和单位建筑面积提供采暖服务。这样的模式突出有点是减少城市建筑面积和大气环境污染,在前期投资方面风险较低,便于建设专业化的维修队伍和服务队伍。
其次,集体集中供暖。集体集中供暖多以住宅区或大型单位为主,实行自主建设或者工程外包的形式,将供暖设备构建与采暖单位附近,通常情况下以福利提供出现,也有一些可以提供外部服务,其形式与市政供暖差别不大,可以视为小型的供暖公司;但主导单位以自主行为贯彻始终,价格制定相对灵活。由于是小范围的供暖服务,在技术和服务方面没有严谨的制度可循。
在采暖终端方面,可以划分为多种类型,北方最为常见的是暖气片设备,即水暖设备。通过锅炉加热循环水作为热力,流经暖气片之后散发热力,就构成了一定程度的温差,从而促使室内温度快速提升。暖气片的应用范围很广,具有经济耐用的特点。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进步,越来越多的采暖终端也相聚出现,如近年来广泛使用的电热膜采暖系统、燃气红外线辐射采暖系统、地板辐射采暖系统等等,都是集中供暖中常见的产品。
2、分户供暖模式分析
分户取暖的模式主要存在于集中供暖无法辐射的范围之内,或因为集中供暖的垄断地位所造成的不公平现象刻意规避的范围,一般以个体家庭为主,同时涉及小型办公单位。尤其在我国北方广大农村、三线城市、城镇自住房等地区,分户取暖的普遍存在本身也是对集中供暖的一种补充。
首先,以燃煤、木柴为热源的供暖方式在欠发达地区普遍存在,由于居住环境和住宅建筑的限制,采取集中供暖的方式并不现实。如华北和东北地区所沿用的土灶加火炕采暖方式,经过长期的改良,可以在漫长的严冬保证人体的舒适度。除此之外,华中地区及河南东部也存在沼气供暖的方式。
其次,独立燃气(电力)供暖系统。在现代化建设发展速度过快的三线城市、乡镇地区,由于相应的配套服务无法实现集中供暖,多以天然气、煤气、电能为热力来源,采取分户独立供暖。从居住形式上来说,处于集中供暖的边缘部分,即便是缺乏集中供暖也可以实现自给自足。
二、南方供暖的现状
严格意义上说,南方目前并不存在任何供暖的政策倾斜和建筑条件。换句话说,南方供暖是否实现,首先要通过制度方面的突破与改革,而不是一味的科学研究范畴。据目前来看,导致南方供暖停滞不前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气候问题,二是能源问题。
气候方面。进入冬季以后,我国南方地区尤其是长江沿线,由于水汽蒸发量大,热传导的速度加快,所以冬天的寒冷程度不亚于北方,同时空气中湿度较大,在取暖方面存在感性需求;但同时,南方的冬季时间相对北方而言较短,一般在40天~60天,相对与北方最高持续90~210天的时间而言,集中供暖的优势并不明显。 同时,对于集中供暖而言,前期投资较大的认可基础在于较长的使用周期,即管网投入使用的维护周期与收益成反比。供暖时间越长,维护周期越短,收益越高。南方气候最显著的特点是集中供暖的周期较短,加上地下水位较高、空气潮湿等因素,成本必然上升。如果将地理环境考虑在内,南方地区缺乏架设供暖管网的有利条件。聚居地较为分散的情况下,客观上造成嫁接部分的管网消耗,提高建设成本也很难形成规模供暖。
能源方面。2013年人民财经的调查显示,以每平米100元的费用计算,北方取暖成本为平均每户2500元,而南方不足1000元,总体而言北方的采暖费用要高出很多,并形成了稳定的渠道,便于能耗控制;目前,我国建筑能耗在北方的运行模式已经达到了7亿吨标准煤,如果硬性的将北方模式套用到南方供暖中,必然会造成成倍的能耗增加,这也是不现实的。
2006开始,南京、杭州、武汉等地先后进行了小区集中供暖的尝试,但都已失败告终。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天然气、燃煤短缺是重要因素。在当前试水受阻的情况下要解决南方供暖的问题,因地制宜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式。根据2014年冬季最新的调查数据显示,南方供暖的主要方式来源于四个方面,分别是空调取暖、取暖器、木炭取暖和其他取暖类型。
空调取暖在南方冬季是最为常见的方式之一,同时可以解决湿度较大的问题。但是空调取暖最为突出的是电力供应方面,以上海为例,冬季取暖平均月耗电量为400~500度之间,而伤害实行的阶梯电价中,第一档标准额度只有1560度,如果采取空调取暖的方式会在一个冬季消耗掉全年的额度。但是相对于集中供暖的大型工程而言,可以考虑在南方城市的取暖问题上,建立专门的冬季“电力取暖额度”,以实际电力消耗为准,划分出一个取暖区间。
同理,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借鉴北方分户式供暖模式,如:独立燃气(电力)供暖系统、燃气挂壁炉等;在一些偏远地区,冬季供暖也形成了一些成熟的方式方法,这些东西都是北方供暖中缺乏的部分。
三、结论
我国南北供暖存在的差异并非是相互冲突的,事实上通过合理的方式可以实现相互借鉴。国家发改委已经着手设计南方供暖规划,这也就意味着在未来的一个时期,南方供暖会实现区域性的突破。而事实上,实现南方供暖破冰的最好方法,依然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设计出完善的低耗高效供暖方式,而不是一味的照搬北方供暖经验。整体而言,利用新技术、新模式开拓南方供暖模式的道路,是最为可行的方案。如:太阳能供暖系统、生物能供暖系统等等。
参考文献:
[1]武涌,丁研,孙金颖.北方采暖地区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工作现状及未来工作重点[J].暖通空调.2010(11)
[2]龚健冲,黄世梅,杨雪玲,冯桂云.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合理开窗与冬季节能研究[J].新型建筑材料.2008(04)
[3]于雅泽,李峥嵘,廖荣平,王淮.北方典型小城镇居住建筑供暖现状调研[J].煤气与热力.2006(12)[7]鲍学芳.夏热冬冷地区节能型居住建筑设计[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04)
[4]陈云昊,郑兵.地埋管地源热泵-太阳能系统用于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的若干考虑[J].暖通空调.2008(06)
作者简介:
冯晨 男 1991.9 湖北宜昌人 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城建学部10级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2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