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的幽默

来源 :做人与处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hai_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袁隆平虽是一位典型的理工男,但驾驭语言的能力却堪称一流。
  袁隆平做客《舍得智慧讲堂》时,主持人问:“您一共得了20多项大奖,还有以您名字命名的小行星,别人都称您是伟大科学家,您怎么看?”袁老不假思索道:“不是伟大,是‘尾大’,尾巴大了也有好处,翘不起来。所以不能骄傲自满,要夹着尾巴做人。”闻此,台下一片掌声。毫不犹豫地对伟大给予否定后,袁老随即利用谐音过渡到“尾大”,进而再申说不能“翘尾巴”之理。这番风趣妙语,极显谦和,从而赢得人们的掌声。
  在人民政协成立60周年文艺晚会上,当湖南省政协副主席袁隆平被请上舞台时,主持人问:“袁老今年高寿?”他则出人意料道:“39.5公岁。”一片笑声中,他又念起雷洁琼先生的打油诗:“百岁笑嘻嘻,九十也不稀。八十多来兮,七十小弟弟。嘿嘿,我才79,还是小弟弟。”于是,台下欢声雷动。由于杂交水稻产量都是以“公斤”计算,袁老便依据这个常用词仿出“公岁”。如此一来,便让年龄上的数字得以减半,使自己的年轻为之凸显。有此奇思妙想,自让人乐而开怀。
  在2007影响世界华人盛典颁奖典礼上,荣获“终身成就奖”的袁隆平发表感言时说:“我知道,大家给我个终身奖,就是要我干一辈子工作。我觉得我現在身体很好,肌肉很有弹性,完全可以再下10年试验田,去种水稻的。”闻此诙谐而自信的话语,人们报以热烈的掌声。终身成就奖是颁给在某一行业做出重要贡献并得到广泛认同的杰出人士,可袁老在将其别解为“要我干一辈子工作”,这种视工作如生命的精神,怎能不令人敬佩有加!
  一次过生日,好友谭士珍携夫人去袁隆平家中为他祝寿,饭后,三人在一起合影留念时,见老寿星竟然站在自己左边位置,谭士珍就让他站到中间,袁隆平却幽默谢绝道:“你们俩是夫妻,当然得站在一起,如果我跑在中间,不就是第三者插足了吗?”此语一出,在场的人都笑翻了天。为免站在C位,袁老便以“第三者插足”来一语双关,既借字面义说不能插在二人中间,又具常用义言不能破坏对方婚姻。有此亲和之态,智慧之语,人们自然会心情愉悦,乐不可支。
  有一次,记者问他出名后的感受,袁隆平摸了摸额头说:“毛主席说过,人怕出名猪怕壮,人一出名就麻烦了,个个都认得你。好多人遇到了,问我是不是袁老师袁院士,我不敢说不是,也不说是。我就说有点像,有点像。”袁老对自己的名利看得很淡,他一生都在为人民谋利益。所以在谈到出名时,他的“有点像”是能隐藏自己就隐藏,如果不是媒体的广而告之,他更愿意做一个田间的老农。
  在荣获“共和国勋章”之后,袁老又赢得一个“90后梗王”的雅称。由此可见袁老是生活到老,工作到老,幽默到老。
  (编辑/张金余)
其他文献
如果不能超越他人,那就超越自己  人的好品德好思想是从哪里来的呢?既不是从天上掉下来,也不是从娘胎里固有带出来,而是从不断学习当中得来的。  班固在《汉书》中说:“君子不学,不成其德。”意思是有道德有修养的人不学习,也不能成就他的德行。“孔融让梨”的故事,传遍了汉朝。小孔融也成了许多父母教育子女的好榜样,但其后来的历史却并不光彩。史料记载,建安九年袁绍之子袁谭率兵攻破青州之时,孔融竟然丢下城中百姓
“当今世界,强势文化的入侵太厉害了。思想浅薄、金钱至上、个人主义、垃圾文化等,对没有生活经验的未成年人是极大的威胁。而作为教师,就要坚守思想的阵地,坚守育人的阵地。不论大环境怎样,学校一定要有好的小气候。因为它代表了社会主流的、健康的、向上的、先进的文化。”说这话的就是获得“人民教育家”国家荣誉称号的于漪。她倾心献教育,总是运用睿智的话语,将自己的教育思想春风化雨般地渗入学生的心灵深处。  教育力
炫耀什么,缺少什么;掩饰什么,自卑什么  《传承者》真人秀节目上来一个小伙子,表演了一个高难度杂技。表演完,几个嘉宾都被他的表演征服了。  主持人问小伙子创作灵感来自哪里,小伙子说:“我是从一个晚会上看到这个节目,特别喜欢,看了不下200遍。和朋友用8个月时间打造道具。第一次的道具失败了,我摔断了胳膊。”这段煽情之后,嘉宾们都说被惊艳到了。就在气氛非常好,小伙子被夸得飘飘然的时候,轮到嘉宾陈道明点
“你认为人什么时候才会死?”“被子弹贯穿心脏。”“不对。”“得了不治之症。”“不对。”“喝下毒蘑菇汤。”“不对。”“是被人遗忘的时候。”这是电影《海贼王》里的台词,它让我懂得了死亡不是生命的终点,被遗忘才是。  朋友年轻时租住在一个人家里,家里有一个患有失忆症的老太太,她常常忘记家里一间屋子里有一个租客,每天早晨她都到那间屋子里去,诧异地看着朋友熟睡的脸,问他是谁。第一次时朋友受到很大的惊吓,睁开
纯洁的思想,可使最微小的行动高贵起来  1933年,在北京读大学的卞之琳去青岛看望在那里任教的沈从文,卞之琳谈到自己新写了十几首诗,准备结集出版,诗集名字叫《三秋草》。  沈从文之前在上海的时候,就和徐志摩一起准备为卞之琳出一本诗集,后因变故搁浅。这次听说卞之琳要出诗集,二话不说,提笔就为他题写了“三秋草”3个字,并从抽屉里取出30块钱给卞之琳,让他尽快和出版社联系。卞之琳知道沈从文的生活也很困难
历尽沧桑大场面,记忆唯存方寸天  抗美援朝期间,范天恩任38军335团团长。1950年11月30日,他率335团在朝鲜松骨峰担任阻击任务。在付出巨大牺牲后,335团胜利完成了阻敌南逃北援的任务。战斗结束后,彭德怀司令员拟电嘉奖,激动地喊出“38军万岁”。  范天恩生前接受了军旅作家王树增的采访,提起抗美援朝,范天恩只是说:“这么多年我一直想着一个姓王的孩子,想起他,我就很心疼。”不等王树增追问,他
若无底气,又怎敢硬气  许鹿希,虽贵为“两弹元勋”邓稼先的夫人。有一次,上海电视台拍摄杨振宁的电视传记片,其中要拍杨振宁与邓稼先长达半个多世纪亲如兄弟的友谊。当时邓稼先已经去世,收集和拍摄具体的素材,摄制组只得找许鹿希了。许鹿希提供了有关信件和照片,但当摄制组提出拍她并请她讲一段话时,她当即拒绝:“这绝对不行!片子里决不能出现许鹿希,因为我不是搞原子弹的。”摄制组试着说服她,她还是拒绝:“我已经说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没有一个人生来就想成为巨贪,“小苍蝇”变成“巨蠹”都是从小贪小占开始的,一步一步走上不归路。“小”这个字很简单,只有三画,正因为“小”,才不起眼,甚至没能让人往心里去。在一些人眼里“小节无害”,导致让一些人失去了敬畏、丢掉了戒心。  阿晨,1995年从杭州某大学毕业,分配到浙江省劳动厅保险福利处工作。从普通干事干起,在组织关心培养下,一步步走上领导岗位。2015年7月,阿晨从浙
低头哭过后,别忘了抬头继续走  看过一幅漫画:一位拄着拐杖的老翁,站在洗手间,准备洗漱,看得出他的精神非常好,懸挂于墙的镜子里,显示的是他年轻时候的一张刷牙照,下方的文字是:“趁你还年轻请善待自己的身体吧,将来的你一定会感谢小时候认真刷牙的你。”  漫画是强调人的健康的,意思是我们小时候讲卫生,老了才可能有好的身体。这逻辑自然是成立的。讲卫生与减少病菌入侵往往是同步的,人被病菌侵袭的次数越少,身体
日本家长从小教育孩子,凡事尽量自己完成,不给别人添麻烦,尽早成长为独当一面的人。儿童和青少年时期,父母不可能让孩子工作挣钱养活自己,所以,日本家长重点培养其生活能力和为人处世的基本要领。  日本孩子3岁开始上幼儿园,每天都要自己戴好帽子、折好手绢放到兜里。下午回家便成为妈妈的小帮手:观看学习,并帮忙摆好餐具,告诉妈妈烤箱里的食物到时间了。爸爸下班回家,孩子会主动将拖鞋送到爸爸跟前。等孩子大一点,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