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氧运动联合上肢等速肌力训练改善脑卒中患者肺功能

来源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ke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有氧运动配合上肢等速肌力训练对脑卒中患者肺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干预作用。方法:选取脑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患者6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各30例。2组均在基础治疗的同时给予有氧运动,研究组还给予上肢等速肌力训练。统计2组干预前及干预4、8周后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峰值流速(PEF)、最大吸气压(MIP)、最大呼气压(MEP)等指标及改良Barthel指数(MBI)的改变情况。结果:干预4、8周后,2组FVC、FEV1、PEF、MIP、MEP评分较干预前显著升高,且研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乙酰胆碱受体抗体(AchR-Ab)和抗横纹肌抗体(AsM-Ab)两种血清自身抗体联合检测对重症肌无力(MG)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从2018年11月至2019年12月在该院初次诊断为MG的患者150例为MG组,选取同期门诊或住院患有除MG之外的其他自身免疫病患者70例为其他自身免疫病(OAD)组,以及同期体检健康者8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间接荧光免疫法(IFA)分别测定AchR-Ab、AsM-Ab,比较其抗体阳性率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MG患者AchR-Ab和AsM
慢性疲劳综合征又称肌性脑脊髓炎,其被定义为使人衰弱的疲劳无法通过充足的休息得到缓解。是一种发病机制不明确的异质性疾病,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为研究慢性疲劳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目前已制备出多种动物模型,本文系统整理分析近年来慢性疲劳综合征常用的动物模型及其评价标准,以期为进一步探索其发病机制和新的治疗方法提供研究依据与思路。
目的研究肺炎克雷伯菌(KPN)主要荚膜血清型、毒力基因的分布特点和细菌耐药特征,并初步探讨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收集2019年1-9月该院临床分离的KPN,由DL-96Ⅱ细菌鉴定仪进行细菌鉴定和体外药敏试验;黏液丝试验检测黏液表型;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法扩增6种主要荚膜血清型(K1、K2、K5、K20、K54和K57型)和6种毒力基因(rmpA、magA、wcaG、fimH、kfu和Aero)。结果93株KPN中6种荚膜血清型均有检出,分别为K2型(21.50%)、K1型(13.98%)、K57型(
目的:探讨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残余症状的康复治疗疗效。方法:BPPV患者12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4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研究组进行综合性康复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有效率、症状持续时间、眩晕障碍量表(DHI)评分、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评分。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治疗有效率更高(P<0.05),研究组颈部不适、头晕、走路不稳症状持续时间更短(P<0.05);干预前,2组DH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DHI评分明显降低,但与对照组
微流控技术因成本低、样品量小、分析时间短、高灵敏度和易于自动化等优点,已广泛用于分子检测、成像、药物输送、诊断以及细胞生物学等众多领域中.液滴技术是微流控技术的重
目的探讨血清诱骗受体3(DcR3)联合新生儿急性生理学评分围产期补充Ⅱ(SNAPPE-Ⅱ)评估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预后的价值。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68例NRDS患儿为研究组,选择同期70例健康新生儿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新生儿血清DcR3水平、不同严重程度与不同结局患儿血清DcR3、SNAPPE-Ⅱ评分变化,分析两者的相关性及对NRDS预后死亡风险的评估价值。结果研究组DcR3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DcR3和SNAPPE-Ⅱ评分依次升高,差异有统计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人软骨糖蛋白39(YKL-40)、骨膜蛋白(Periostin)及CXC趋化因子受体4(CXCR4)表达与气道重塑的关系。方法选择2018年3月至2020年1月该院收治的92例支气管哮喘患儿作为观察组,其中男59例,女33例;选择同期来该院进行健康体检的5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受试者肺功能、血清YKL-40、Periostin和CXCR4表达及气道重塑指标,应用Spearman法分析受试者肺功能标志物、血清YKL-40、Periostin及CXCR4与气道重塑的相关性。
目的研究孕妇胎儿神经管缺陷易感性与5,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C667T位点突变、胸苷酸合成酶(TYMS)基因rs3819102位点突变及血清淀粉样P物质(SAP)水平的关系。方法前瞻性选择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在四川省雅安市人民医院产检的159例胎儿神经管缺陷的孕妇为观察组,159例胎儿健康的孕妇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检测并比较两组血清SAP水平,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LFP)法对MTHFR基因C667T位点、TYMS
目的探讨A型核纤层蛋白编码基因(LMNA)与唯铁脱氢酶编码基因1(IOP1)在细胞自噬中潜在的调控关系。方法在人胚胎肾细胞(HEK293T)中分别转染靶向LMNA基因和IOP1基因的siRNA,首先通过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LMNA基因和IOP1基因的表达水平,进而检测自噬相关标志物的表达水平,包括LC3BⅡ/LC3BⅠ蛋白比值、p62蛋白、ATG5-ATG12复合体、ATG5、ATG12和FOXO3a。结果在HEK293T中干扰LMNA基因的表达,IOP1基因的mRNA和蛋白
目的探讨骨钙素(BGP)、β胶原特殊序列(β-Crosslaps)及总Ⅰ型前胶原氨基端肽(t-P1NP)在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中的评价作用。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由该院诊治的骨质疏松患者93例为骨质疏松组,选择同期50例无骨质疏松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骨钙素、β胶原特殊序列及t-P1NP水平;并根据骨折风险评价工具(FRAX)评价结果,将骨质疏松组患者分为易骨折组与不易骨折组,比较两组骨钙素、β-Crosslaps及t-P1NP水平,用Speaman相关性分析BGP、β-Crosslaps及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