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社会治理创新是由传统社会治理发展而来,不仅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而且增强社会发展活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在社会治理创新的背景下,政府推行合作治理,实现多元化主体的合作共治,加强社会治理创新下的和谐社区建设。以社会治理创新为指导思想,促进社区更好更快发展。完善社区内部建设,是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社会治理创新;城市社区建设;路径选择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改进社会治理方式。李克强总理在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推进社会治理创新,要注重运用法治方式,实行多元主体共同治理。健全村务公开、居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更好发挥社会组织在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中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强调: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关键在体制创新,核心是人,只有人与人和谐相处,社会才会安定有序。
现代“社会治理”强调行动主体的多元化与平等性,各主体在协商基础上形成合作,共同解决问题,最终实现共生共赢。而传统社会管理,主要体现为政府对社会的全方位管理,强调政府的权威性、管理责任的唯一性。所以,现代的社会治理,更强调政府、市场与社会的平等协作。
一、社会治理创新与社区建设的基本理论
(一)社会治理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首次使用了社会治理概念。社会治理来源于社会管理,意思是社会秩序的维护已不再是政府单方面的事,而是社会与公民共同的责任和义务。政府已不再是单一的管理主体,公民社会不再是被管理的课题,朝着多元化主体的平等协商与合作。社会治理创新的实质就是从社会管理向社会治理转变,不仅仅是政府管理社会的内容、方式或手段等的创新。
(二) 社区建设
1991年民政部门在倡导社区服务的基础上,开始倡导社区建设,首次提出了“社区建设”这一概念并启动了社区建设工程,使社区工作向整个地区的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工作延伸。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要求全国各地地区、各单位结合自身情况,认真学习贯彻并执行该文件,开展好我国城市社区建设工作。这也标志着我国城市社区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社区建设指的是一种社区工作,是指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依靠社会力量,利用社会资源,强化社区功能,完善社区服务,解决社区问题,促进社区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协调和健康发展,不断提高社区成员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过程。
二、 社区治理创新与社区建设的关系
(一)加强社会管理创新是推进社区建设发展的重要思想
北京市政企合作的居家养老试点中,场地由北下关街道提供;康复器材由区残联提供;区民政局进行政策指导,同时为失能、智障老人出资购买服务;区卫生局进行社区医院、家庭医生服务;双榆树南里二区居委会负责社区宣传和监督;慈爱嘉公司负责专业化管理服务。专家指出,“合作创新模式把来自民政、残联、卫生、街道办事处及居委会的资源聚集在服务中心内,避免交叉管理和重复建设,节约了大量的社会资源。企业按市场竞争机制经营,自负盈亏。”进一步推进我国城市社区建设的发展,首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进社区治理体制的创新。创新是城市社区治理体制改革的不竭动力,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社区建设存在的不足,促进社区更好更健康发展。
(二)城市社区建设是社会治理创新的重要内容
社区是社会的组成部分,是社会治理创新的重要内容,是政府深入群众的基础。利用社会治理创新的重要思想,加强社区建设既可以促进经济发展,又加强构建和谐社会。某市某街道东江社区创新地推出“e线”工作法,一条看不见的“e线”成为辖区12个小区、2937户、7000多居民情感相连的纽带,成为快速高效解决居民急事难事、社区大事小事的“大管家”。这种创新思维的工作方法,开启了社区020服务群众新模式,给居民带来便捷,实现为人民服务的目标。
三、社会创新的重要意义
在经济主体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社会治理创新正在不断推进。经济的不断发展,势必会带来一些社会问题,如民生问题、社会矛盾等,这些问题的解决要与社会治理创新同步进行。社会治理创新是在政府的带领下,激发社会各界力量,促进社会组织参与其中,保障民生、促进社会公平。因此,在社会治理创新下加强我国城市社区建设具有重要重要意义。一是社会治理创新是党在治国理政理念升华后对社会建设提出的基本要求。二是社会治理创新是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的必然要求。三是社会治理创新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在化的重要环节。①
四、社会治理创新下加强我国社区建设的路径选择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关键在体制创新,核心是人。社会治理的重心必须落到城乡社区,社区服务和管理能力强了,社会治理的基础就实了。要深入调研治理体制问题,深化拓展网格化管理,尽可能把资源、服务、管理放到基层,使基层有职有权有物,更好为群众提供精准有效的服务和管理,因此提出以下建议:
(一)坚持政府领头,构建和谐社区
一是进一步构建和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区治理格局。要建立健全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以社区自治组织为主体、以社区社会组织为补充、驻区单位密切配合、社区居民广泛参与的社区治理结构,建立县、街道、社区“三级管理”工作平台,制定实施规划和具体方案,将社会公益性的工作尽量交由社区,以增强社区凝聚力。二是强化工作考核考评,落实部门共建责任。按照“共驻共建、资源共享、权随责走、费随事转”的原则,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大社区”工作格局,以增强社区的实际工作能力。
(二)创新工作方法,提高社区建设效率
创新工作方法,提高建设效率,是社区建设的重点和难点。一是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首要目标。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问题,着力解决社区居民就业、教育、医疗、住房和社会保障、社会救助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关心、关注和解决弱势群体、特殊群体、社会群体的根本利益。二是建立和完善矛盾纠纷调解机制。三是建立和完善社会稳定风险预防机制。
(三)针对社区重点问题,突破难点
社区重点问题在于社区人群的管理。针对重点人群,一是加强社区流动人口管理,掌握社区人口的户籍,对社区内人口和社区外人口进行分类,对外来人口进行备案,促进人口的规范流动。二是加强青少年群体的管理。开展适合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活动,加强对社会闲散青少年、流浪乞讨未成年人服务管理。三是加强刑释解教人员管理。
(四)扩展服务内容,整合社区资源
扩展社区服务内容,整合社区资源,是社区建设的关键。一是促进社区内外的就业服务机制。二是提供多元化的社区救助机制。针对失业人口等弱势群体这些服务对象,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通过多渠道救助方式改善他们的生活。三是促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发展。以政府为主体,倡导社会各界力量,推进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项目,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服务内容多样化、满足老人需求的服务模式。(作者单位: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注解:
① 江必新,李沫.论社会治理创新[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关键词:社会治理创新;城市社区建设;路径选择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改进社会治理方式。李克强总理在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推进社会治理创新,要注重运用法治方式,实行多元主体共同治理。健全村务公开、居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更好发挥社会组织在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中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强调: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关键在体制创新,核心是人,只有人与人和谐相处,社会才会安定有序。
现代“社会治理”强调行动主体的多元化与平等性,各主体在协商基础上形成合作,共同解决问题,最终实现共生共赢。而传统社会管理,主要体现为政府对社会的全方位管理,强调政府的权威性、管理责任的唯一性。所以,现代的社会治理,更强调政府、市场与社会的平等协作。
一、社会治理创新与社区建设的基本理论
(一)社会治理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首次使用了社会治理概念。社会治理来源于社会管理,意思是社会秩序的维护已不再是政府单方面的事,而是社会与公民共同的责任和义务。政府已不再是单一的管理主体,公民社会不再是被管理的课题,朝着多元化主体的平等协商与合作。社会治理创新的实质就是从社会管理向社会治理转变,不仅仅是政府管理社会的内容、方式或手段等的创新。
(二) 社区建设
1991年民政部门在倡导社区服务的基础上,开始倡导社区建设,首次提出了“社区建设”这一概念并启动了社区建设工程,使社区工作向整个地区的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工作延伸。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要求全国各地地区、各单位结合自身情况,认真学习贯彻并执行该文件,开展好我国城市社区建设工作。这也标志着我国城市社区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社区建设指的是一种社区工作,是指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依靠社会力量,利用社会资源,强化社区功能,完善社区服务,解决社区问题,促进社区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协调和健康发展,不断提高社区成员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过程。
二、 社区治理创新与社区建设的关系
(一)加强社会管理创新是推进社区建设发展的重要思想
北京市政企合作的居家养老试点中,场地由北下关街道提供;康复器材由区残联提供;区民政局进行政策指导,同时为失能、智障老人出资购买服务;区卫生局进行社区医院、家庭医生服务;双榆树南里二区居委会负责社区宣传和监督;慈爱嘉公司负责专业化管理服务。专家指出,“合作创新模式把来自民政、残联、卫生、街道办事处及居委会的资源聚集在服务中心内,避免交叉管理和重复建设,节约了大量的社会资源。企业按市场竞争机制经营,自负盈亏。”进一步推进我国城市社区建设的发展,首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进社区治理体制的创新。创新是城市社区治理体制改革的不竭动力,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社区建设存在的不足,促进社区更好更健康发展。
(二)城市社区建设是社会治理创新的重要内容
社区是社会的组成部分,是社会治理创新的重要内容,是政府深入群众的基础。利用社会治理创新的重要思想,加强社区建设既可以促进经济发展,又加强构建和谐社会。某市某街道东江社区创新地推出“e线”工作法,一条看不见的“e线”成为辖区12个小区、2937户、7000多居民情感相连的纽带,成为快速高效解决居民急事难事、社区大事小事的“大管家”。这种创新思维的工作方法,开启了社区020服务群众新模式,给居民带来便捷,实现为人民服务的目标。
三、社会创新的重要意义
在经济主体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社会治理创新正在不断推进。经济的不断发展,势必会带来一些社会问题,如民生问题、社会矛盾等,这些问题的解决要与社会治理创新同步进行。社会治理创新是在政府的带领下,激发社会各界力量,促进社会组织参与其中,保障民生、促进社会公平。因此,在社会治理创新下加强我国城市社区建设具有重要重要意义。一是社会治理创新是党在治国理政理念升华后对社会建设提出的基本要求。二是社会治理创新是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的必然要求。三是社会治理创新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在化的重要环节。①
四、社会治理创新下加强我国社区建设的路径选择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关键在体制创新,核心是人。社会治理的重心必须落到城乡社区,社区服务和管理能力强了,社会治理的基础就实了。要深入调研治理体制问题,深化拓展网格化管理,尽可能把资源、服务、管理放到基层,使基层有职有权有物,更好为群众提供精准有效的服务和管理,因此提出以下建议:
(一)坚持政府领头,构建和谐社区
一是进一步构建和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区治理格局。要建立健全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以社区自治组织为主体、以社区社会组织为补充、驻区单位密切配合、社区居民广泛参与的社区治理结构,建立县、街道、社区“三级管理”工作平台,制定实施规划和具体方案,将社会公益性的工作尽量交由社区,以增强社区凝聚力。二是强化工作考核考评,落实部门共建责任。按照“共驻共建、资源共享、权随责走、费随事转”的原则,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大社区”工作格局,以增强社区的实际工作能力。
(二)创新工作方法,提高社区建设效率
创新工作方法,提高建设效率,是社区建设的重点和难点。一是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首要目标。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问题,着力解决社区居民就业、教育、医疗、住房和社会保障、社会救助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关心、关注和解决弱势群体、特殊群体、社会群体的根本利益。二是建立和完善矛盾纠纷调解机制。三是建立和完善社会稳定风险预防机制。
(三)针对社区重点问题,突破难点
社区重点问题在于社区人群的管理。针对重点人群,一是加强社区流动人口管理,掌握社区人口的户籍,对社区内人口和社区外人口进行分类,对外来人口进行备案,促进人口的规范流动。二是加强青少年群体的管理。开展适合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活动,加强对社会闲散青少年、流浪乞讨未成年人服务管理。三是加强刑释解教人员管理。
(四)扩展服务内容,整合社区资源
扩展社区服务内容,整合社区资源,是社区建设的关键。一是促进社区内外的就业服务机制。二是提供多元化的社区救助机制。针对失业人口等弱势群体这些服务对象,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通过多渠道救助方式改善他们的生活。三是促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发展。以政府为主体,倡导社会各界力量,推进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项目,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服务内容多样化、满足老人需求的服务模式。(作者单位: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注解:
① 江必新,李沫.论社会治理创新[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