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管理人员私自出租保障性住房的行为如何定性

来源 :法制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s031570176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物业管理人员在何种情况下具备贪污罪的主体身份,私自利用国有资产产生的收益是否能够认定为公共财产。
  【关键词】物业管理人员;在国有公司从事公务的工作人员;重复出租
  【案情介绍】
  某市锦园居住区是由政府拨款建设的经济适用房项目。住总物业管理公司为国有公司,与政府签订物业管理服务合同,为该居住区提供物业管理服务。
  陈某于2012年8月底至2013年1月,担任住总公司锦园服务处管理员,负责管理锦园居住区1、5组团片区的日常物业服务工作。其间,陈某利用其职务便利,擅自将其负责管理的空置的经济适用房、店面出租,并将所收取的房租、中介费、保证金等共计453900元非法据为己有。陈某于2013年1月1日被住总公司停职后,仍继续与被害人李某胜等人签订房屋租赁合同,骗取上述被害人的房屋租金共计50000元。
  2012年12月至2013年2月间,陈某在明知105、106、107店面已被出租的情况下,仍虚构上述店面可以出租的事实,与吴某杨等承租人签订合同租金等款项,共骗取上述被害人50200元。
  案发后,为将上述房屋、店面承租户清退,住总公司共计支出各项费用701039元。
  【分歧意见】
  关于本案的事实,存在诸多不同的意见。
  一、关于陈某出租房产收取房租行为的定性
  第一种意见认为陈某只是住总公司的物业管理人员,不具备贪污罪的主体身份,应认定为合同诈骗罪,第二种意见认为应当认定为贪污罪。
  笔者同意第二种意见,陈某的行为符合贪污罪的构成要件,理由如下:
  (一)从主体上看,陈某具备贪污罪的主体身份
  1.锦园居住区社会保障性住房的房产是国有资产
  锦园居住区社会保障性住房是由市政府立项建设,建设资金由政府财政拨款支付,是国有资产。
  2.陈某属在国有公司从事公务的工作人员
  根据《全国法院审理经济犯罪案件工作座谈会纪要》的规定,“从事公务,是指代表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等履行组织、领导、监督、管理等职责。公务主要表现为与职权相联系的公共事务以及监督、管理国有财产的职务活动。如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履行职责,国有公司的董事、经理、监事、会计、出纳人员等管理、监督国有财产等活动,属于从事公务。那些不具备职权内容的劳务活动、技术服务工作,如售货员、售票员等所从事的工作,一般不认为是公务。”
  本案中,陈某的身份符合上述规定,应当认定为在国有公司从事公务的工作人员。首先,某市公房管理中心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的授权,承担该市社会保障性住房使用的具体监督、管理工作。公房管理中心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的规定,将对锦园居住区的部分行政管理职权交由住总物业管理公司行使,故住总公司对锦园居住区不仅要承担日常的物业管理,还要对该小区内的社会保障性住房进行行政监管,防止社会保障性住房被违规使用。因此,住总公司系受委托行使国家行政管理职权的国有公司。其次,陈某系住总公司聘用的管理锦园居住区社会保障性住房的物业工作人员,其工作的职责是分管锦园居住区1、5组团组的日常物业服务。可见,陈某在国有公司中具有管理、监督国有财产等活动,其不同于保安、保洁员等不具备职权内容的劳务活动、技术服务工作,应认定为从事公务。
  (二)从客观上看,陈某利用了职务上的便利
  陈某利用了职务上的便利。陈某负责锦园居住区1、5组团日常事务的管理工作。而陈某得以出租上述房产,也正是利用其管理这个片区楼房的职务之便。因此,陈某具有职务上的便利。
  (三)从犯罪对象看,陈某侵占的是公共财产
  锦园居住区社会保障性住房的房产是国有资产。陈某违规擅自出租该保障性住房,并将由此获得的租金收益非法占为己有。笔者认为,陈某非法占有的对象只是该租金,而不是保障性住房,该租金是在国有资产的基础上产生的,属国有资产的衍生物,其非法处置国有房产产生的利益自应属于公共财物的范畴。
  综上,陈某的行为应认定为贪污罪。
  二、关于对锦园居住区的部分店面重复出租,骗取租金的认定,该部分应该定贪污罪还是合同诈骗罪,有不同的意见
  第一种意见认为,陈某在明知105、106、107店面已被出租的情况下,仍虚构上述店面可以出租的事实,与吴某杨等承租人签订合同再次出租,其行为符合合同诈骗罪的构成要件。第二种意见认为,陈某重复出租105、106、107店面行为的作案方式、手段及利用职务便利的特征与其贪污罪的行为并无本质区别,给相对人造成的财产损失依法亦应由国有公司承担,且在案发后住总公司也确实为清退承租户支付了高额费用,国有财产已实际遭受损失,因此陈某该部分的行为也应认定为贪污罪。
  笔者同意第一种意见,理由如下:
  (一)从所收取的钱款的性质看
  合同诈骗罪与贪污罪两罪区别的关键是看行为人是否具有贪污罪的主体身份以及陈某所收取的钱款是否是公共财产。在本案中,陈某的身份已经符合贪污罪的主体要件,这一点大家都无异议,笔者现就本案陈某所收取的钱款的性质作进一步的分析。
  陈某明知105、106、107店面已经被租赁,无法再进行出租的情况下,仍然将上述店面出租给他人。陈某所收取的租金、保证金,并不是基于国有资产而产生的收益,因为这两间店面已经被出租,店面的使用权、管理权已经转移至第一承租人,陈某重复出租上述店面,侵害的不是国有财产而是第一承租人的利益。在无法重复出租的情况下,后续承租人实际上是不可能凭租赁合同租得店面的,后续承租人所签订的合同根本无法履行,受损的其实是后续承租人。陈某向后续承租人所收取的店面租金、保证金实际上是骗取被害人的钱款,是属于私人财产,而这些店面只是其骗取他人财产的工具。   (二)从客观上看,陈敏的行为符合合同诈骗罪的客观特征
  陈某谎称是物业服务处主任,在物业服务处办公室与被害人签订合同、收取租金、保证金;在收条、租赁合同上加盖假的物业服务处印章,陈某冒用他人名义致使被害人陷入错误认识,误以为陈某有出租店面的权利而与其签订合同。
  (三)贪污罪的认定应当以行为人实际非法占有的公共财产的数额作为定罪量刑的依据而不是所造成的间接经济损失
  第一,如果第三者需要对行为人的行为承担责任的话,与本案最为接近的法律依据就是民法中的“表见代理”。我国《合同法》第四十九条规定“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以被代理人名义订立合同,相对人有理由相信行为人有代理权的,该代理行为有效”。我国《民法通则》第六十三条规定“公民、法人可以通过代理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代理人在代理权限内,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实施民事法律行为。被代理人对代理人的代理行为,承担民事责任。”上述两条法律规定是我国适用表见代理的最基本法律依据。但是在我国司法实践中,行为人盗用单位公章或者私刻单位公章与他人签订经济合同,骗取财物归个人所有的,一般认为单位对行为人该犯罪行为所造成的损失不承担民事责任。在本案中,首先,住总公司并未授权陈某代其出租房屋,而且住总公司规定了严格的印章使用、保管制度,住总公司没有明显的过错。其次,陈某先是盗用公司公章与他人签订租赁合同,后更是使用了其自己私刻的公司的公章,住总公司对此完全不知情。综上,陈某与住总公司之间不能成立表见代理关系,因此住总公司不应对陈某的行为承担赔偿责任。
  第二,第二种意见以住总公司在案发后为清退承租户支付了高额费用,国有财产已实际遭受损失为由,认定陈某的行为构成贪污罪也是没有法律依据的。首先,住总公司支付给承租户赔偿金致国有财产遭受损失与陈某的行为没有因果关系。陈某由于其犯罪行为而导致被害人无法租的该部分店面,损失的是被害人而不是住总公司,赔偿责任人应为陈某应而非住总公司。住总公司没有赔偿被害人的法律义务,其为清退承租户支付赔偿金的行为本质上只是替陈某垫付赔偿金而非履行其法律义务。其次,从住总公司赔偿的金额来看,其赔偿金额明显高于被害人被骗的数额,如果要以国有财产已实际遭受损失为由认定陈某构成贪污罪,那就应以住总公司的赔偿金额来计算陈某的“贪污”数额,但认定贪污罪的数额应是陈某出租国有财产而获得的收益(即收取的租金)而不是其造成国有财产的损失数额。因此第二种意见明显不符合常理。
  综上,笔者认为,陈某将部分店面重复出租,骗取租金的行为应认定为合同诈骗罪。
  参考文献:
  [1]曹吴清.贪污还是诈骗——由一起利用职务便利骗取“监印费”案引发的思考[J].福建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03).
  [2]董邦俊.贪污罪特殊对象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2005(10).
  [3]高铭喧.刑法学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48.
  [4]高铭喧.刑法学[M].北京:法律出版社,1984:261.
其他文献
期刊
【摘要】建设领域是一个很大的经济活动范畴,环节众多,又有巨额的资金流动,诱惑力极大,是职务犯罪易发高发领域。本文通过对2009年以来某区建设系统职务犯罪案件情况、特点、原因分析,提出新形势下加强建设系统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对策建议,对于进一步推动建设系统反腐倡廉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关键词】建设系统;职务犯罪;预防对策  一、2009年以来某区建设系统职务犯罪的基本情况  2009年以来,
舞蹈是一种人体动作的艺术。正确把握舞蹈学的学科定位与规划,突出学科建设,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培养高素质的舞蹈人才,是实现舞蹈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扒窃行为严重侵犯公民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犯罪技术性强,行为多为团伙作案、流窜作案,社会危害性较为严重,影响社会治安稳定。刑法修正案(八)将盗窃罪的罪状进行修正,第一次
【摘要】法院的刑事调解是实践中刑事法官办理刑事案件的重要环节。它会产生一定的社会导向。通过刑事调解,可较圆满地解决刑事纠纷,回避执行难这一当前司法困境,最大限度的维护被害人的利益。又会产生诸如“花钱买刑”等不利的社会效果,损害社会道德水平,削弱刑法的一般预防功能。鉴于法院的刑事调解会带来不利的社会效果,我们应该采取多种方式,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刑事调解制度。  【关键词】法院;刑事调解;社会导向  
【摘要】目的通过对被害人许某醉酒状态被人打昏迷致死案进行回顾性分析,确定死亡原因,损伤形成机制,饮酒、损伤与死因的关系。方法通过对死者的尸体进行解剖检验,并结合病理组织学检验、毒物学检验、生物学检验结果及其它相关材料,确定死亡原因及案件性质。结论许某在醉酒状态下,因外伤性弥漫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干出血、颅内压升高致死。  【关键词】法医学;法医病理学;尸体检验;蛛网膜下腔出血  法医学是应用医学、
在中职数控专业课程体系中,专业英语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通过对数控专业英语的学习,学生能及时了解与机床有关的故障诊断、维修和操作等情况,同时还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与经济的不断发展与推进,我国在电气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对电的需求量越来越多,特别是变电站运行的安全性与稳定性越来越受到社会与人们的重视.变电站
排山楼金矿属于大型同韧性剪切带变生热液型金矿床,露天开采至+300m水平后,转入地下,应用有底柱空场法,分上、下两区开采,上位采区回采到+275m水平时,形成总面积达11250m2、体积约5
【摘要】监视居住制度是我国刑事诉讼制度中较早建立的一项强制措施,具有其特殊的适用价值。修改后的刑诉法完善了监视居住制度的内容,且增设了指定居所监视居住强制措施。具体规定为:“监视居住应当在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住处执行;无固定住处的,可以在指定的居所执行。对于涉嫌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特别重大贿赂犯罪,在住处执行可能有碍侦查的,经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批准,也可以在指定的居所执行。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