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卒展”,创造毕业展若干可能性

来源 :大学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hh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日本,不在美术馆里举办毕业展的大学,不一定是因为没有资格,也有可能是出于艺术家的特质使然:它们需要寻找更有个性的展示舞台。在关东,有东京武藏野大学、多摩美术大学和东京造型艺术大学;在关西,亦有京都的造型艺术大学——每一所说出来都是响当当的名字。
  日本有个专有名词叫“卒展”,即“毕业/修了制作展”的简称。和国内意义大抵相同,指艺术院校的学生们在毕业时,集中发表自己四年学习成果的展示会。之所以不能错过这四所学校的“卒展”,不是出于名气,也不仅仅因为它们的展览会堪称“艺术品的宝库”,更在于它们用未来艺术家的特有思维,创造了关于毕业制作展的若干可能性。
  京都造型艺术大学:创造了650万日元销售额的“卒展”
  京都造型艺术大学之所以把毕业制作展放在自家校园里,一看就知道是因为那些稀奇古怪的作品,实在没有办法硬塞进美术馆。它们尽是些在传统建筑里难以陈列的装置,其中不乏一些“庞然大物”,只有空旷的操场才是唯一容身之地。
  其实京造最初也和其它学校一样在市立美术馆开展,直至数年前才决定自立门户,今年的“卒展”委员长箭内新一的一番发言,解释了做出这个改变的理由:“在京造学习到的制作技巧,创造了唯有这个场所才能作为载体的艺术作品,这就是京造师生的想法。不需要别人替自己准备展示场所,只有由学生、老师和后勤人员联手创造的展示舞台,才是京造价值观里最自然的登场方式。”
  2016年2月25日至3月6日,京都造型艺术大学举行了最新一届“卒展”,13个专业共计超过750名学生在各大建筑里独占山头,用绘画、立体模型、染色作品、装置、建筑模型和电影放映场等,将8万平方米的校园变成了一个开放式综合美术馆。
  就连那些当初坚称“绝对是美术馆比较好”的反对者,看到今时今日京造的展览会也难免大吃一惊。独自一人占据数百平米大厅或是长长楼梯上顶端的雕刻陈列,诸如此类的场面比比皆是……这大概就是京造的“自由陈列之思想”,既没有尺寸亦没有材质限制,展示场所也可以按照自己思路实地考察,日子久了,大家玩起来愈发得心应手。
  今年京造最受欢迎的作品,便是这种自由的结果。美术工艺专业的女生栗栖仁美花了半年时间,用陶土制作了一条巨大的晚礼服裙模型,她突发奇想穿上这条“陶裙”进行了几天的展示,拿下了本年度“学长赏”。这个作品的最初创意来自某次个展选拔,但当时只是仅仅作为观看用摆设,因为做成了衣服的形状,她怎么也接受不了“不能穿上身”这个设定,因此在着手毕业制作时,暗下决心一定要变成“能穿的作品”。做这样的改造实在很难,教授也劝说:“应该不会成功吧”,但值得庆幸的是,在咨询过很多专业人士关于陶器重心计算和平衡意见之后,总算是达到了理想的效果。虽然作品已经解体,但栗栖现在是名人了:“电视节目反复来取材,也收到了很多观众的的反馈。如果能在大家的脑海里留下微弱的记忆,我受宠若惊。”
  京造每个学科专门的主题活动,贯穿于整个展览之中:美术工艺学科的作品讲评会,邀请的嘉宾是日本国立国际美个洋气的名字,是在专指东京造型大学的毕业制作展。它是日本第一间以“造型”二字命名的大学,从1966年创立者桑泽洋子以“超越美术和设计的领域,创造新的艺术形式”为宗旨提出此概念后,它已经垄断这个展览品牌长达 60年之久。而从 “ZOKEI展”中评选出的“ZOKEI赏”,在整个日本艺术圈都有一定声誉。
  “ZOKEI展”有着这样的期许:大学 4年级的学生,马上就要迎来毕业典礼,以此作为节点,将要朝着新的环境踏出第一步。从造型大学的专业学科里学到的东西,从在这里相遇的人身上学到的东西,希望能通过毕业展览得到升华和总结,从此往后才能好好设计自己的人生。
  相对其它学校,“ZOKEI展”的时间比较紧迫,只于每年的1月底在位于八王子的校区里展览短短2天而已。主要由造型学部的设计专业和美术专业学生参展,集中于各大教室和美术馆。2016年,总共有405名本科生和73名研究生制作了关于平面设计、写真、电影、动画、数码设计、室内建筑、装置模型、纺织设计、绘画和雕刻等专业领域的作品……若在特定的时间前术馆的主任研究院中井康之、艺术家 Sosa Joseph和Sahej Rahal;日本画和西洋油画专业,讲评者是佐藤美术馆的艺术部长立岛惠和《美术之窗》的编辑部长小森佳代子;漫画学科邀请漫画家大谈学校怪谈和鬼怪故事……
  如此一来,京造“卒展”的数据年年攀登,到今年已造就一个大多数学校无法企及的高度:16296人来校参观,同比增长10.6%。更大的意义是,它开日本各大艺术院校之先风,举办了专门贩卖毕业生作品的特别活动,各路画商交涉价格的场面热闹非凡,堪称艺术品拍卖会。另有贩卖各专业学生制作的周边商店,展览才刚过半,就有不少显示“缺货”状态,最终数据显示:2016年京造的“卒展”,创造了 650万日元销售额——这个数字是日本未来艺术家的起点。
  东京造型大学:创造了一个展览品牌的“卒展”
  只要提及“ZOKEI展”(“造型展”的音读),有点艺术兴趣的人都知道:这京都造型艺术大学“卒展”去参观,不仅能听到各领域指导教授对作品的专业点评,还能观看“ZOKEI赏”的授予仪式。
  东京造型大学有一个好处:如果错过了“ZOKEI展”,还能赶上“ZOKEI赏佳作展”,通常在年中(2016年是6月4日至 7月5日)陈列于大学附属美术馆,长达一个月。虽然作品相对“ZOKEI展”大幅缩水,每个专业只挑出了 1~2人,共计仅 12人参展——但毕竟都是佼佼者,质量绝对有保证。
  如果说“ZOKEI展”是面向大众的一份成绩单,“ZOKEI赏佳作展”更像是给艺术系后辈的一本参考书,从中能意识到这所大学的审美标准:展览中涵盖了以设计、绘画和雕刻为代表的各领域作品,秉持着不同手法和态度的出品者各有自己的主题,用一句话来总结并非易事。但有一点是共通的:他们对各自专业领域的表现载体和手法的可能性,拥有着强烈的探索意识。平面设计是什么?能做什么?写真是什么?写真能做什么?在这个展览中,你能得到东京造型大学给出的答案。   武藏野美术大学:可能是全日本最大规模的“卒展”
  武藏野美术大学的“卒展”,很有可能是全日本最好看且规模最大的一场。每年于1月中旬举行4天,自帝国美术学校时代便有先河,持续至今成为学校最大型的传统活动。展览会共计 113300平方米的校内举行,主要涉及6座建筑物,从绘画、动画、电影到摄影,从雕刻、版画、建筑模型到工业设计等,作品数超过1000件。参观者身份多元化,到场的不仅有艺术系学生和艺术爱好者,还有不少艺术及设计业界人士、企业业界人士以及著名艺术评论家。
  113300平方米是什么概念?日本最大的美术馆国立新美术馆,建筑面积仅有 47960平方米,号称“一天之内根本逛不完”的卢浮宫美术馆,也不过是60600平方米而已。也就是说,武藏野美术大学的“卒展”,场面比日本国立新美术馆和巴黎卢浮宫美术馆加起来还要大——这岂止是一天之内看不完,至少需要三天三夜才能全部围观一遍。
  体育馆、地下室、图书馆、柔道馆、草坪、走道、电梯……视线所及之处,必有展品闯入眼帘。不如说,整间学校就是一个精心设计的艺术品。今年大受好评的作品出现在美术馆前草坪上,那里搭起一间红色的小屋,无论何时总是排着长队,进去一遭才知道,是电影系学生的作品,里面是摆放着被炉和怪兽漫画的乱糟糟的昭和风情房间,果真有种身临其境的电影感。
  企业业界人士跑到美术大学的“卒展”上干什么?不是来挖角的,是来向后辈学习的。今年陈列在8号馆2楼的工艺工业设计展览上,就有某大型汽车制造厂商看得瞠目结舌:“这样的水平竟然是学生做出来的吗?实在是厉害过头了吧……”一旁的专业指导老师得意地回应:“明年还会更厉害哦。”
  武美大的“卒展”就像是学园祭一样热情高涨,但和艺术祭的作品是为了吸引人们的眼光不同,毕业展上的学生终极目的是表现自己的价值观和艺术取向。这是外界了解美大生的最佳通道,今年观展归来的美术专业人士有评价:“看到的都是学生们将这4年来在武藏美学到的东西,基于‘最想表现的理念和手法’制作出来的作品。在体现创作者的个性和用心程度上,其它任何一个场合都比不上这里。油画专业的人拍摄了电影作品,设计专业的人绘制了日本画,居然还有开发了APP的毕业生……多么丰富的表现方式啊,不知不觉中有点羡慕起美大来。”
  多摩美术大学:群体和个体穿插组合的“卒展”
  观看多摩美术大学的毕业制作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除了校内有几天全体毕业生的群体“学内展”以外,大多数学生紧接着还会在各处举办“学外展”:有时是以专业为单位,有时是以个人为单位——所有的这些形式,都是多摩美术大学“卒展”的核心构成环节。
  全体毕业生的制作作品展在3月底的八王子校区举行,接下来便彻底离开学校,在东京涉谷的街头、在六本木的画廊,甚至在神奈川艺术空间,都能看到这些作品的踪影。
  2016年多摩美术大学的“卒展”上,以专业为单位的制作展多达19个,穿插在整个3月:日本画和油画专业的26名学生,在神奈川县横滨市一家艺术空间,举行了时长10天的展览;专攻日本画的15名毕业生,接着又第一次在六本木的美术馆举行了名为“PORTAL”的小群体展,吸引了 461人前来参观;平面设计专业的一个班级,在东京都港区的指导教授工作室里,展出了将近半个月;影像演剧专业的毕业展取名为“冬天的大三角”,因为涉谷车站周边的3个分会场,在地理位置上形成了一个星象图上的完美三角形;造型表现设计专业在横滨市内YCC中心举行的上野毛设计展早早名气在外,如今已进行到第 24回;工艺专业的“焱—en—”在青山的开放空间里展览,意味着“因火结缘”的 22人,现场展出的全部是依靠火才能制作的陶器、玻璃和金属展品;版画专业选择了神保町有着120年历史的画材老铺文房堂……个人展览也比其它学校更丰富,截至目前为止共举办了11个,地点大多是在东京的画廊里,可以肯定的一点是,未来他们也将成为这些画廊的常客。
  多摩美术大学的教授积极为学生寻找和提供展览场所,在开放中不乏商业考虑的念头,来源于师生间早就达成的一致共识:既然“卒展”是学生迈向社会的第一步,不如趁机让他们“出道”,亲自向社会传达信息,直接与大众对话。
其他文献
校园是大学生最熟悉的场所,校园里面需要什么服务是大学生最熟悉、最有发言权的,所以立足校园需求成了很多大学生创业初期一个很顺理成章的选择。在网购火热的今天,偌大的校园中最后100米快递怎么送达?如何让学生更加方便快捷地收发快递?这些是本期创业主人公杨先锋要解决的问题。本期创业故事,我们就来看看他到底怎么做?  今年3月,中国人民大学知行四楼和知行五楼之间多了两排快递自取箱,类似于超市存储箱,在一天中
现在大热的国企真的有看上去那么美好吗?在近十年的职业生涯中,我恰巧经过了从外企到国企再到外企的历程。毕业后的前五年在一家500强外企做研究工作,之后加入了一家在业内有统治地位的央企总部做管理,三年后又回到了外企。  最初动了离开外企的念头,有内因也有外因。最主要的内因还是对于行业的理解及个人的职业规划。当时我所处的外企虽然是全球500强,但该外企作为厂商仍旧处于产业链的中游。在做了近6年的研究和商
采访何江是在5月30日,哈佛毕业典礼之后的第五天。此前,媒体已铺天盖地地报道这个“历史第一”:来自湖南农村的学子,史上第一位在哈佛毕业典礼上演讲的中国学生。  我和何江相识于2009年。那年夏天,他进入哈佛大学分子细胞生物学系读博士,我在教育学院念硕士。我们在波士顿经典读书小组里时常遇见,小组每周一起阅读讨论中外经典。 2012年,我离开美国,何江继续学业,我们有时通过邮件联络。看到大家热情分享他
四年间在教室度过的时光  这里似乎是除去寝室外占有我们时间最多的地方,我们在这里上课,在这里自习,如果平均每天在教室度过的时间按7小时算的话,一周就是35小时,一个月是140小时,四年就是4000多个小时。  四年间往返教学楼行进的路程  如果按照平均每天往返教学楼3次计算,那么四年里我们上下学行进的路程大约为5184千米,几乎相当我国从漠河到曾母暗沙(最北到最南)的距离。  四年间爬过的宿舍楼梯
听说最近本科生的体质健康测试的标准又改动了,许多本科的孩子们对体测天然怀着一种莫名的恐惧和隐隐的忧虑,这里我想给体测正正名。  说到体测,我的话可就多了!  2009年刚进北大的时候,我头一回听到体测的说法,当时不知道体测为的是大学生的身体健康着想,只是一门心思在担忧体测——据说如果挂了的话,体育课也就拿不到学分了,这对于体育向来是弱项的我来说真是当头一棒。记得头一次测立定跳远,1米58的及格线,
我最喜欢的小说之一就是《红楼梦》,在看过了《京华烟云》和《平凡的世界》后,依我拙见,我感到路遥比林语堂更“红楼范儿”。一个优秀的作家,难以做到也因此而显得难能可贵的就是以一颗包容的、温和的心来面对笔下的每一个“亲生孩子”,评判和定性都要够温柔、够适量,这一点曹雪芹做得怎样是有目共睹的——赵姨娘的对自己和儿子家庭地位不高的怨怼和对贾环望子成龙的急迫、贾环对兄长“天然”的惧怕和对亲密关系的渴求,宝钗扑
日前,在西安美术学院国画专业就读的大三男生陈骏基更新了这样一条微博:“几年前,刚开始大学生活,刚开始画漫画,我在报刊亭买了2009年第8期的《大学生》,在第18页看到了阿狸的作者Hans的访谈。看完访谈后,我就在幻想自己的漫画和访谈什么时候也能出现在这个位置。直到昨天接受《大学生》的采访,我终于实现了我的‘幻想’。”  这位因为创作《我不是怀念大学》漫画而爆红的西安男生其实挺不羁,但一聊到自己的漫
前两天刚看完一本书,叫做《西南联大行思录》,是一本类似于采访手记的书,作者张曼菱,是云南昆明人,亦曾是北大中文系的学生,她年少时便听父亲讲述西南联大的故事,之后重访联大故人,拍摄纪录片《西南联大启示录》。她是一位西南联大史料的抢救者和研究者。  1937年,七七事变,全民族抗战爆发,随着北平古都的沦陷,机关、学校和各类事业与团体都开始撤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南开大学先是撤往长沙,尔后进驻昆明,在
每天都有新衣服、新故事、新际遇的生活,你以为只有在芭比娃娃的公主学校里才有吗?其实,现实中的东京也有这样一种生活,可以像漂亮的芭比一样常常换新衣服,和服、洋装、cosplay,怎么好看怎么来,还能和各种型男美女一起工作、聊天、开派对,在国际车展、和服比赛等等大型活动中狂飙外文,疯狂烧脑。不过前提是,你得是一位Companion。  Companion在日文里的意思,是指一种介于模特和礼仪之间的特殊
他们在享受竞技,与此同时,也在为此消耗精力。在武大校园,这个群体并不为人熟知,却日渐成长。  电子竞技,是以竞技类电子游戏为基础,在统一竞赛规则保障下公平进行的对抗性电子游戏比赛,  二零零三年,它被中国体育总局承认,成为一项正式的体育项目。武汉大学是中国首个成立电子竞技协会的高校,  二零零三年武大电竞社成立至今,已走过十余年,目前拥有六百名会员,三十名工作人员和二十名队员。  电子竞技作为一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