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定位于打造国际物流供应链体系重要节点的昆明国际陆港建设,将把昆明由对外开放的末梢变为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昆明国际陆港的建设将加快打通印度洋通道,加速建设第三亚欧大陆桥。其建成对云南乃至中国西部地区的经济结构调整,提升区域工业化水平,实现工业化跨越式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培养昆明国际陆港建设需要的创新型物流应用人才,是高校物流类专业一项值得思考和探索的课题,它对西部产业结构调整、西南边疆经济发展、维护国家边疆安全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昆明国际陆港;物流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
[中图分类号]F25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0)32-0017-02
1 引 言
建设昆明国际陆港是云南省落实胡锦涛总书记2009年7月考察云南时提出的“要充分发挥云南作为我国通往东南亚、南亚重要陆上通道的优势,使云南成为我国向西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的具体行动,是云南省响应国务院提出的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云南省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昆明市“十二五”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的核心。
昆明国际陆港建设,将把昆明由对外开放的末梢变为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其对振兴西部经济、调整西部产业结构、加快西部大开发的步伐,具有深远的意义。昆明国际陆港建设,需要一批新型的懂得国际物流管理与运作的高级技术专门人才,如何培养这样的人才,是云南乃至西南高校应该思考和探索的课题。
2 昆明国际陆港建设的内涵
昆明国际陆港建设的内涵是:以昆明为中心,打通连接中国西部地区乃至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与周边国家的物流快速通道,基本形成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及对南亚开放相适应,层次分明、运转有序、布局合理的现代物流网络系统。构筑以昆明为中心的滇中城市群核心圈,将昆明建设成为带动云南省,辐射大西南,连接东、中、西部,面向东南亚、南亚、西亚、南欧、非洲的国际陆港。
具体建设指标:①建成5大物流基地:嵩明保税港区、安宁南亚国际陆港、晋宁东南亚国际陆港、呈贡铁路集装箱物流基地、昆明国际航空港物流基地。②建设9大物流通道:中缅通道、昆曼通道、中越通道、中缅孟印通道、昆明—香港通道、昆明—乌鲁木齐通道、昆明—拉萨通道、昆明—上海通道、昆明—天津通道。③建设5大口岸物流节点:水富内陆港、富宁港、景洪节点、德宏节点、蒙自节点。④打造一个集专门化物流信息系统、社会物流共享信息系统、企业专业物流信息系统于一体的物流信息平台。通过以上4方面的建设,全面构筑昆明现代物流体系,把昆明建设成为全球重要的国际区域物流枢纽城市。
3 昆明国际陆港建设对人才的需求
关于昆明国际陆港建设对人才的需求,我们不妨先来看看昆明国际陆港5大物流基地的物流服务:
(1)嵩明保税港区,定位为国际陆港型保税港区和飞地经济区。重点发展以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为主体的保税物流功能区、国际大型港口的飞地港区、港口配套功能、物流企业总部集聚区、物联网产业园、智能电网示范区、物流装备制造集聚区。集中提供仓储配送、集装箱中转和专业批发等物流服务。
(2)安宁南亚国际陆港,定位为以铁路、公路、管道运输为依托的国际陆港。有昆钢、云天化、中缅油气管道和石油炼化厂等诸多重工业项目的安宁,将重点发展铁路物流和石化管道物流为主的通道运输、货运中转、仓储、战备物资补给、战略资源转移、制造业联动、高新产品保税等物流服务。
(3)晋宁东南亚国际陆港,作为泛亚铁路中线和东线的中继点,将重点发展铁路物流和公路物流为主的通道运输、多式联运、城市配送、应急物流、商贸物流、战略资源转移、城市安全、清洁能源物流装备制造、果蔬水产品冷链物流、医药仓储配送、进出口产品保税等物流服务。
(4)昆明国际航空港物流基地,就是把昆明新机场建成国际第四大门户机场。在新机场附近的郑和国际空港物流基地将定位于建设成为保税区、仓储区、邮件速递分拣区、海鲜及水产品服务区、医药、花卉、果蔬冷链物流等物流服务区。该物流区将成为中国面向东南亚、南亚连接欧亚国家的门户枢纽。
(5)呈贡铁路集装箱物流基地,重点发展铁路集装箱节点站、螺蛳湾商贸物流及仓储加工、粮食仓储、猪肉冷链、居民生活品配送、建材仓储、橡胶仓储、出口加工保税等物流服务,是中国铁路网络体系中集装箱物流的重要节点,也是第三欧亚大陆桥西南通道的重要节点。
从以上5大物流基地的物流服务可以看出,昆明国际陆港建设对云南乃至西南的物流人才的需求是十分巨大的,特别是物流营运经理、国际货运经理、物流工程师、运输经理等中高级人才将十分紧缺,而报关员、海运操作员、国际货代员、集装箱运输管理员等涉及国际贸易、海关、物流工程方面的岗位将更加紧俏。
4 面对昆明国际陆港建设人才的培养探讨
昆明国际陆港建设的核心,是全面构筑昆明现代物流体系,把昆明建设成为全球重要的国际区域物流枢纽城市,因此,对人才的要求体现出专业化、国际化、现代化、信息化、工程化等特点,对人才的需求是高规格的。
高校物流类专业,要想培养出昆明国际陆港建设需要的人才,就应该强抓学生的能力,以适应现代化、国际化、信息化、专业化的国际物流服务的要求。学生在能力方面的锻炼,主要应该强调以下几方面:
(1)专业业务知识能力。昆明国际陆港物流业5大物流基地的物流服务各不相同,有钢铁、石化、纺织、机械、五金、医药、农产品、软饮料等,不同物品的流程肯定不一样,相应要求的采购、质检、仓储库存、保管、分类、盘点、搬运、装卸、输送等方面的知识也是有所不同的。因此,物流的专业知识是个庞杂的大系统,学生除了学习课堂的知识,更要求在实践中学习,对于不清楚的东西,要善于借助网络、多媒体等现代传媒手段,提高自己的综合业务能力。
(2)交流沟通能力。国际物流贸易涉及的采购、质检、仓储库存、保管、分类、盘点、搬运、装卸、输送、流通、客户服务、销售预测、订单处理、成本管理等一系列物流活动,可能涉及物流业务和法律等一系列问题,不同企业乃至不同顾客对物流的具体要求不尽相同,各有其侧重点。因此,良好的交流沟通能力,是顺利实现物流活动的保障。
(3)应变协调能力。物流行业竞争激烈,物流信息瞬息万变,物流流程多种多样,物流客户、物流从业人员参差不齐。作为物流管理人才,在流动变化中要顺利完成物流商务活动,应变协调能力特别重要,应变协调能力的强弱直接决定着物流商务的成败。
(4)综合技术能力。昆明国际陆港建设,体现出专业化、国际化、现代化、信息化、工程化等特点,因此,物流人才应有国际贸易、计算机应用、外语水平、其他法律、人文素养等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可以极大地提高工作中的柔韧性。
(5)创新能力。创新是建立在责任、用心和熟练基础上的,精心做好每一个细节,才会有创新的火花喷发。在国际物流市场不成熟、不完善的情况下,国际物流企业中物流人才的创新能力是决定企业未来竞争成败的关键。企业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归根结底就是智慧的竞争、创新能力的竞争。
5 结 论
“昆明陆港”处于我国与中南半岛和南亚次大陆的结合部,是泛长江三角经济圈和泛珠三角经济圈的起始部,是中国—南亚经济圈、中国—东南亚经济圈的中心地带,既是中国连接印度洋的重要通道,又是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的腹地,更是第三亚欧大陆桥和中国西向贸易通道的枢纽所在。建设“昆明陆港”是调整经济结构,扩大内需,提升区域工业化水平,实现工业化跨越式发展,尽快打通印度洋通道,加速建设第三亚欧大陆桥的需要,是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更是维护国家边疆安全稳定的需要。因此,培养昆明国际陆港建设需要的创新型物流应用人才,不仅是一项物流专业高等教育的任务,更是一项对西部产业结构调整的贡献,对西南边疆经济发展的贡献,对维护国家边疆安全稳定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刘大清,杨扬,刘金鑫.昆明“十二五”现代物流规划[R].大湄公河次区域物流研究中心,2010.
[2]邓永胜.高职高专物流类应用型人才创新培养模式研究[J].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2).
[3]商贸服务网.昆明物流将开建“国际陆港”[EB/OL].(2010-05-19)http://www.b2b99.com/maoyi/wmks/wl/27561.html.
[4]云南网.规划畅想:五大基地托起“国际陆港”[EB/OL].(2010-03-18)http://house.focus.cn/news/2010-03-18/882579.html .
[基金项目]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云南面向东盟的区域物流人才需求调查与培养研究(07Y21008);中国冶金教育学会职业教育类课题:面向昆明国际陆港建设的物流应用型人才创新培养研究。
[作者简介]邓永胜(1968—),男,汉族,副教授,物流师,在读硕士,现为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物流学院副院长,研究方向:物流教学与科研。
[关键词]昆明国际陆港;物流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
[中图分类号]F25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0)32-0017-02
1 引 言
建设昆明国际陆港是云南省落实胡锦涛总书记2009年7月考察云南时提出的“要充分发挥云南作为我国通往东南亚、南亚重要陆上通道的优势,使云南成为我国向西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的具体行动,是云南省响应国务院提出的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云南省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昆明市“十二五”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的核心。
昆明国际陆港建设,将把昆明由对外开放的末梢变为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其对振兴西部经济、调整西部产业结构、加快西部大开发的步伐,具有深远的意义。昆明国际陆港建设,需要一批新型的懂得国际物流管理与运作的高级技术专门人才,如何培养这样的人才,是云南乃至西南高校应该思考和探索的课题。
2 昆明国际陆港建设的内涵
昆明国际陆港建设的内涵是:以昆明为中心,打通连接中国西部地区乃至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与周边国家的物流快速通道,基本形成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及对南亚开放相适应,层次分明、运转有序、布局合理的现代物流网络系统。构筑以昆明为中心的滇中城市群核心圈,将昆明建设成为带动云南省,辐射大西南,连接东、中、西部,面向东南亚、南亚、西亚、南欧、非洲的国际陆港。
具体建设指标:①建成5大物流基地:嵩明保税港区、安宁南亚国际陆港、晋宁东南亚国际陆港、呈贡铁路集装箱物流基地、昆明国际航空港物流基地。②建设9大物流通道:中缅通道、昆曼通道、中越通道、中缅孟印通道、昆明—香港通道、昆明—乌鲁木齐通道、昆明—拉萨通道、昆明—上海通道、昆明—天津通道。③建设5大口岸物流节点:水富内陆港、富宁港、景洪节点、德宏节点、蒙自节点。④打造一个集专门化物流信息系统、社会物流共享信息系统、企业专业物流信息系统于一体的物流信息平台。通过以上4方面的建设,全面构筑昆明现代物流体系,把昆明建设成为全球重要的国际区域物流枢纽城市。
3 昆明国际陆港建设对人才的需求
关于昆明国际陆港建设对人才的需求,我们不妨先来看看昆明国际陆港5大物流基地的物流服务:
(1)嵩明保税港区,定位为国际陆港型保税港区和飞地经济区。重点发展以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为主体的保税物流功能区、国际大型港口的飞地港区、港口配套功能、物流企业总部集聚区、物联网产业园、智能电网示范区、物流装备制造集聚区。集中提供仓储配送、集装箱中转和专业批发等物流服务。
(2)安宁南亚国际陆港,定位为以铁路、公路、管道运输为依托的国际陆港。有昆钢、云天化、中缅油气管道和石油炼化厂等诸多重工业项目的安宁,将重点发展铁路物流和石化管道物流为主的通道运输、货运中转、仓储、战备物资补给、战略资源转移、制造业联动、高新产品保税等物流服务。
(3)晋宁东南亚国际陆港,作为泛亚铁路中线和东线的中继点,将重点发展铁路物流和公路物流为主的通道运输、多式联运、城市配送、应急物流、商贸物流、战略资源转移、城市安全、清洁能源物流装备制造、果蔬水产品冷链物流、医药仓储配送、进出口产品保税等物流服务。
(4)昆明国际航空港物流基地,就是把昆明新机场建成国际第四大门户机场。在新机场附近的郑和国际空港物流基地将定位于建设成为保税区、仓储区、邮件速递分拣区、海鲜及水产品服务区、医药、花卉、果蔬冷链物流等物流服务区。该物流区将成为中国面向东南亚、南亚连接欧亚国家的门户枢纽。
(5)呈贡铁路集装箱物流基地,重点发展铁路集装箱节点站、螺蛳湾商贸物流及仓储加工、粮食仓储、猪肉冷链、居民生活品配送、建材仓储、橡胶仓储、出口加工保税等物流服务,是中国铁路网络体系中集装箱物流的重要节点,也是第三欧亚大陆桥西南通道的重要节点。
从以上5大物流基地的物流服务可以看出,昆明国际陆港建设对云南乃至西南的物流人才的需求是十分巨大的,特别是物流营运经理、国际货运经理、物流工程师、运输经理等中高级人才将十分紧缺,而报关员、海运操作员、国际货代员、集装箱运输管理员等涉及国际贸易、海关、物流工程方面的岗位将更加紧俏。
4 面对昆明国际陆港建设人才的培养探讨
昆明国际陆港建设的核心,是全面构筑昆明现代物流体系,把昆明建设成为全球重要的国际区域物流枢纽城市,因此,对人才的要求体现出专业化、国际化、现代化、信息化、工程化等特点,对人才的需求是高规格的。
高校物流类专业,要想培养出昆明国际陆港建设需要的人才,就应该强抓学生的能力,以适应现代化、国际化、信息化、专业化的国际物流服务的要求。学生在能力方面的锻炼,主要应该强调以下几方面:
(1)专业业务知识能力。昆明国际陆港物流业5大物流基地的物流服务各不相同,有钢铁、石化、纺织、机械、五金、医药、农产品、软饮料等,不同物品的流程肯定不一样,相应要求的采购、质检、仓储库存、保管、分类、盘点、搬运、装卸、输送等方面的知识也是有所不同的。因此,物流的专业知识是个庞杂的大系统,学生除了学习课堂的知识,更要求在实践中学习,对于不清楚的东西,要善于借助网络、多媒体等现代传媒手段,提高自己的综合业务能力。
(2)交流沟通能力。国际物流贸易涉及的采购、质检、仓储库存、保管、分类、盘点、搬运、装卸、输送、流通、客户服务、销售预测、订单处理、成本管理等一系列物流活动,可能涉及物流业务和法律等一系列问题,不同企业乃至不同顾客对物流的具体要求不尽相同,各有其侧重点。因此,良好的交流沟通能力,是顺利实现物流活动的保障。
(3)应变协调能力。物流行业竞争激烈,物流信息瞬息万变,物流流程多种多样,物流客户、物流从业人员参差不齐。作为物流管理人才,在流动变化中要顺利完成物流商务活动,应变协调能力特别重要,应变协调能力的强弱直接决定着物流商务的成败。
(4)综合技术能力。昆明国际陆港建设,体现出专业化、国际化、现代化、信息化、工程化等特点,因此,物流人才应有国际贸易、计算机应用、外语水平、其他法律、人文素养等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可以极大地提高工作中的柔韧性。
(5)创新能力。创新是建立在责任、用心和熟练基础上的,精心做好每一个细节,才会有创新的火花喷发。在国际物流市场不成熟、不完善的情况下,国际物流企业中物流人才的创新能力是决定企业未来竞争成败的关键。企业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归根结底就是智慧的竞争、创新能力的竞争。
5 结 论
“昆明陆港”处于我国与中南半岛和南亚次大陆的结合部,是泛长江三角经济圈和泛珠三角经济圈的起始部,是中国—南亚经济圈、中国—东南亚经济圈的中心地带,既是中国连接印度洋的重要通道,又是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的腹地,更是第三亚欧大陆桥和中国西向贸易通道的枢纽所在。建设“昆明陆港”是调整经济结构,扩大内需,提升区域工业化水平,实现工业化跨越式发展,尽快打通印度洋通道,加速建设第三亚欧大陆桥的需要,是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更是维护国家边疆安全稳定的需要。因此,培养昆明国际陆港建设需要的创新型物流应用人才,不仅是一项物流专业高等教育的任务,更是一项对西部产业结构调整的贡献,对西南边疆经济发展的贡献,对维护国家边疆安全稳定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刘大清,杨扬,刘金鑫.昆明“十二五”现代物流规划[R].大湄公河次区域物流研究中心,2010.
[2]邓永胜.高职高专物流类应用型人才创新培养模式研究[J].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2).
[3]商贸服务网.昆明物流将开建“国际陆港”[EB/OL].(2010-05-19)http://www.b2b99.com/maoyi/wmks/wl/27561.html.
[4]云南网.规划畅想:五大基地托起“国际陆港”[EB/OL].(2010-03-18)http://house.focus.cn/news/2010-03-18/882579.html .
[基金项目]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云南面向东盟的区域物流人才需求调查与培养研究(07Y21008);中国冶金教育学会职业教育类课题:面向昆明国际陆港建设的物流应用型人才创新培养研究。
[作者简介]邓永胜(1968—),男,汉族,副教授,物流师,在读硕士,现为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物流学院副院长,研究方向:物流教学与科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