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通过对影响甘肃省酒泉市农业主要气象要素在时间、空间分布上的特点、成因及其对当地农业造成的影响的分析,提出在特定天气条件下,农业生产的安全防御措施。
关键词 农业;气象灾害;发生特点;防御措施;甘肃省酒泉市
中图分类号:S166 文献标志码: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8.23.074
甘肃省酒泉市位于河西走廊最西段,海拔1 100~1 500 m,属温带干旱性气候,年平均气温4~9 ℃,昼夜温差14~16 ℃,多大风沙尘天气,年日照时数3 100~3 300 h,
降水量由南向北递减,祁连山山区年降水量300 mm左右,酒泉为84 mm,北部马鬃山等地为39 mm,蒸发量较大,在2 000~4 000 mm,超过降雨量27倍,平均无霜期118~159 d,冰冻期一般在11月—次年4月,而位于南部祁连山的冰川积雪区的雪融水,在酒泉市境内形成三大河流水系,有无数泉溪汇集成河,引以灌溉,适合发展农牧业。 以上诸河,年径流量约33亿立方米。因酒泉市气象灾害性天气主要有大风、沙尘暴、霜冻、寒潮、低温冻害等原因,降水量各时期差别又很悬殊,水量不稳。每年7—10月是丰水期,枯水期较长。5—6月水量回升迅速,与农业的丰歉紧密相关。大部分耕地由雪山融水自流灌溉,农田水利设施配套完备,农作物产量高,品质好,是全国三大对外瓜菜制种基地中最具优势的地区之一。酒泉地区天气复杂,灾害性天气频发,统计发现这些灾害性天气要素对当地农业曾带来巨大损失。本文通过统计分析归纳出这些灾害性天气要素发生的时间及其形成原因,提出对灾害性天气的安全预防措施,对保障农业安全生产意义重大。
1 酒泉市灾害性天气的时空分布
1.1 大风、沙尘暴时空分布
酒泉市大风、沙尘暴天气主要发生于每年冷暖空气活动最为頻繁的春季(3~5月),大风、沙尘暴日数占年总量的40%~50%。不仅频率高,而且强度大。夏季大风虽少,但也有发生,一但出现危害极大,一天中其表现特点是午后大风起,日落就减小,故当地有“强风怕日落”的说法。
1.2 霜冻、寒潮的时空分布
酒泉市以农业经济为主,而寒潮、霜冻及低温冻害都是主要影响酒泉市农业的自然灾害,每年发生的寒潮、霜冻或低温冻害,农业上受灾面积一般较大,经济损失较为严重。根据低温出现的时间及其对作物的影响,酒泉市春季(3—5月)是寒潮、霜冻、低温的高发期,统计发现一般春季低温三年一遇。
1.3 干热风发生的时间性
酒泉市6—7月均可能发生干热风。随海拔下降,干热风危害程度加重,尤其是低洼盆地,沙漠戈壁边缘盐碱地受害更重。据调查和观测,干热风天气持续1~2 d对小麦危害较小,3 d以上持续时间越长危害越大。例如:1991年6月21—23日敦煌市出现的干热风天气,最高气温37.6 ℃,最小相对湿度9%,造成敦煌市0.733万公顷小麦不同程度地受到危害。
2 酒泉市灾害性天气的形成机理
2.1 大风、沙尘暴的影响分析
酒泉大风、沙暴多发生在冷锋锋面过境时,因为锋后强大的冷高压和冷空气,锋前强盛的热低压,造成锋面前后的气压梯度力作用加大,形成大风,再加上酒泉地处河西走廊的狭管地带,酒泉市降水又少,多沙漠戈壁,加上春季植被荒芜,地表裸露,极为疏松的浮土等为沙尘暴形成提供了条件,所以大风次数较多,春季出现大风多伴有沙尘暴天气。据统计,全年大风最多的为瓜州县,全年大风日数达76 d,最多时105 d,故有“世界风库”之称。
2.2 霜冻、寒潮及低温冻害的形成
各种作物抗冻的程度是不同的,同一种作物在不同时期抗冻的程度也是不同的,一般地面最低温度在-2~0 ℃
时影响轻微;-5~-2 ℃时有明显影响;低于-5 ℃时造成严重冻害。由于突然降温,致使植物体内水分结冰(主要是细胞内结冰)体积增大,作物体内(根、茎、叶)组织细胞机能受到破坏而形成。春季的低温主要影响农作物播种、出苗或推迟发育期或者使作物发育延缓,带来灾害。据不完全统计,从1991—2006年酒泉各县的霜冻、寒潮引发的农作物受灾面积达10.033万公顷,直接经济损失达8 503万元。
2.3 干热风的成因
酒泉市干热风天气过程是一种大尺度的绝暖气团侵袭过程,在500 hPa高空图上,新疆东部到河西走廊为一个强暖高压脊控制,其次是青藏高原高压发展北挺控制酒泉市,在多数情况下,上述两种过程叠加造成的在700 hPa
高空图上,柴达木盆地有热低压强烈发展,蒙古国南部和河套地区则有一高压使河西走廊上空形成北高南低的歇东风的气压场,南疆盆地有热低压形成发展并东移,在这种天气情况下,酒泉市盛行偏东风低湿天气。
3 酒泉市灾害性天气的影响分析
3.1 大风、沙尘暴对农业的影响
据统计根据大风、沙尘暴产生的灾害分析,对农业生产影响最大,根据酒泉市近30年来大风、沙尘暴所造成的经济损失统计,每年给全市农业造成近千万元的经济损失,且经济损失随酒泉市经济总量的增加呈加大趋势。例如:1996年5月29—30日敦煌市发生特大沙尘暴天气,最大风力达10级,持续时间7小时40分钟,0.333万公顷棉花和2 660多座温棚被毁,5名小学生因能见度极低迷路溺水而亡,造成直接经济损失7 200多万元。1998年9月14日安西县东大风持续10小时38分钟,极大风速达到22 m·s-1,安西县0.605万公顷棉花普遍受灾严重。棉花多数被大风吹落地上,增加了摘花人力的投入,同时棉花等级下降,估计棉花受灾损失1 000万元左右,玉米倒伏333.333 hm2,果树落果率30%~50%。
3.2 霜冻、寒潮及低温冻害对农业的影响 春季的晚霜冻对各种作物幼苗均有危害,主要造成缺苗或改种,果树花期受冻,座果率降低,秋季的早霜冻主要使作物成熟度下降,影响产量或使棉花霜后花比率增大,质量差。对于低温冻害而言,春季低温利多弊少,它虽然影响大秋作物发育延缓,但有利于春小麦及大秋作物根系发育。据不完全统计,从1991—2006年酒泉市各县的霜冻、寒潮引发的农作物受灾面积达10.033万公顷,直接经济损失达8 503万元。
3.3 干热风对农业的影响
干热风是酒泉市小麦玉米生长后期的主要农业气象灾害,主要危害小麦,其次是棉花和玉米等作物,一般干热风可使作物减产5%~10%,危害严重的年份减产达10%~20%。
4 酒泉市气象灾害性天气的防御措施
4.1 大风、沙尘暴的防御措施
酒泉市大风、沙尘暴由于受大范围的环流形式和当地地形的影响,每年都会发生,给当地经济和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危害,对此,我们要加强绿化,种草种树营造护田林和防风固沙林带,改善农田小气候环境,保护植被,同时我们还要科学使用风能,造福人类。
4.2 霜冻、寒潮及低温冻害的防御措施
每年霜冻、寒潮及低温冻害都会使酒泉市的农作物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造成农作物受灾。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和迅速发展,气象工作者已经能够准确及时地预报出初、终霜冻、寒潮及低温冻害的到来。在冷空气即将影响到酒泉市农作物时,让广大农户采取积极的一些防御方法,如覆盖法、熏烟法、灌水法,将冻害降低最低。
4.3 干热风的防御措施。
4.3.1 农业技术方法
选育耐高温,抗倒优等早熟或中早熟优良品种,适时早播,合理密植科学灌溉,防止小麦倒伏和土壤干旱,使防御干热风的根本措施。
4.3.2 物理方法
干热风高温发生前1~2 d对小麦田进行浅灌或1~2次喷灌是防御干热风的有效措施,试验发现由于灌水的降温增湿效应,可减轻干热风危害程度,一般比不灌水的小麦千粒质量增加2~6 g增产1%左右。
4.3.3 化学方法
用0.1氯化钙或1%阿斯匹林拌种或浸种,在小麦返青到拔节期用3~5 kg草木灰兑水50 kg喷施2~3次,用浓度0.2%~0.4%的磷酸二氢钾溶液于小麦孕穗和开花期各喷一次,用浓度为0.05%~0.1%的硼酸(或硼砂)溶液,于小麦开花和灌浆期各喷一次,均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責任编辑:敬廷桃)
关键词 农业;气象灾害;发生特点;防御措施;甘肃省酒泉市
中图分类号:S166 文献标志码: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8.23.074
甘肃省酒泉市位于河西走廊最西段,海拔1 100~1 500 m,属温带干旱性气候,年平均气温4~9 ℃,昼夜温差14~16 ℃,多大风沙尘天气,年日照时数3 100~3 300 h,
降水量由南向北递减,祁连山山区年降水量300 mm左右,酒泉为84 mm,北部马鬃山等地为39 mm,蒸发量较大,在2 000~4 000 mm,超过降雨量27倍,平均无霜期118~159 d,冰冻期一般在11月—次年4月,而位于南部祁连山的冰川积雪区的雪融水,在酒泉市境内形成三大河流水系,有无数泉溪汇集成河,引以灌溉,适合发展农牧业。 以上诸河,年径流量约33亿立方米。因酒泉市气象灾害性天气主要有大风、沙尘暴、霜冻、寒潮、低温冻害等原因,降水量各时期差别又很悬殊,水量不稳。每年7—10月是丰水期,枯水期较长。5—6月水量回升迅速,与农业的丰歉紧密相关。大部分耕地由雪山融水自流灌溉,农田水利设施配套完备,农作物产量高,品质好,是全国三大对外瓜菜制种基地中最具优势的地区之一。酒泉地区天气复杂,灾害性天气频发,统计发现这些灾害性天气要素对当地农业曾带来巨大损失。本文通过统计分析归纳出这些灾害性天气要素发生的时间及其形成原因,提出对灾害性天气的安全预防措施,对保障农业安全生产意义重大。
1 酒泉市灾害性天气的时空分布
1.1 大风、沙尘暴时空分布
酒泉市大风、沙尘暴天气主要发生于每年冷暖空气活动最为頻繁的春季(3~5月),大风、沙尘暴日数占年总量的40%~50%。不仅频率高,而且强度大。夏季大风虽少,但也有发生,一但出现危害极大,一天中其表现特点是午后大风起,日落就减小,故当地有“强风怕日落”的说法。
1.2 霜冻、寒潮的时空分布
酒泉市以农业经济为主,而寒潮、霜冻及低温冻害都是主要影响酒泉市农业的自然灾害,每年发生的寒潮、霜冻或低温冻害,农业上受灾面积一般较大,经济损失较为严重。根据低温出现的时间及其对作物的影响,酒泉市春季(3—5月)是寒潮、霜冻、低温的高发期,统计发现一般春季低温三年一遇。
1.3 干热风发生的时间性
酒泉市6—7月均可能发生干热风。随海拔下降,干热风危害程度加重,尤其是低洼盆地,沙漠戈壁边缘盐碱地受害更重。据调查和观测,干热风天气持续1~2 d对小麦危害较小,3 d以上持续时间越长危害越大。例如:1991年6月21—23日敦煌市出现的干热风天气,最高气温37.6 ℃,最小相对湿度9%,造成敦煌市0.733万公顷小麦不同程度地受到危害。
2 酒泉市灾害性天气的形成机理
2.1 大风、沙尘暴的影响分析
酒泉大风、沙暴多发生在冷锋锋面过境时,因为锋后强大的冷高压和冷空气,锋前强盛的热低压,造成锋面前后的气压梯度力作用加大,形成大风,再加上酒泉地处河西走廊的狭管地带,酒泉市降水又少,多沙漠戈壁,加上春季植被荒芜,地表裸露,极为疏松的浮土等为沙尘暴形成提供了条件,所以大风次数较多,春季出现大风多伴有沙尘暴天气。据统计,全年大风最多的为瓜州县,全年大风日数达76 d,最多时105 d,故有“世界风库”之称。
2.2 霜冻、寒潮及低温冻害的形成
各种作物抗冻的程度是不同的,同一种作物在不同时期抗冻的程度也是不同的,一般地面最低温度在-2~0 ℃
时影响轻微;-5~-2 ℃时有明显影响;低于-5 ℃时造成严重冻害。由于突然降温,致使植物体内水分结冰(主要是细胞内结冰)体积增大,作物体内(根、茎、叶)组织细胞机能受到破坏而形成。春季的低温主要影响农作物播种、出苗或推迟发育期或者使作物发育延缓,带来灾害。据不完全统计,从1991—2006年酒泉各县的霜冻、寒潮引发的农作物受灾面积达10.033万公顷,直接经济损失达8 503万元。
2.3 干热风的成因
酒泉市干热风天气过程是一种大尺度的绝暖气团侵袭过程,在500 hPa高空图上,新疆东部到河西走廊为一个强暖高压脊控制,其次是青藏高原高压发展北挺控制酒泉市,在多数情况下,上述两种过程叠加造成的在700 hPa
高空图上,柴达木盆地有热低压强烈发展,蒙古国南部和河套地区则有一高压使河西走廊上空形成北高南低的歇东风的气压场,南疆盆地有热低压形成发展并东移,在这种天气情况下,酒泉市盛行偏东风低湿天气。
3 酒泉市灾害性天气的影响分析
3.1 大风、沙尘暴对农业的影响
据统计根据大风、沙尘暴产生的灾害分析,对农业生产影响最大,根据酒泉市近30年来大风、沙尘暴所造成的经济损失统计,每年给全市农业造成近千万元的经济损失,且经济损失随酒泉市经济总量的增加呈加大趋势。例如:1996年5月29—30日敦煌市发生特大沙尘暴天气,最大风力达10级,持续时间7小时40分钟,0.333万公顷棉花和2 660多座温棚被毁,5名小学生因能见度极低迷路溺水而亡,造成直接经济损失7 200多万元。1998年9月14日安西县东大风持续10小时38分钟,极大风速达到22 m·s-1,安西县0.605万公顷棉花普遍受灾严重。棉花多数被大风吹落地上,增加了摘花人力的投入,同时棉花等级下降,估计棉花受灾损失1 000万元左右,玉米倒伏333.333 hm2,果树落果率30%~50%。
3.2 霜冻、寒潮及低温冻害对农业的影响 春季的晚霜冻对各种作物幼苗均有危害,主要造成缺苗或改种,果树花期受冻,座果率降低,秋季的早霜冻主要使作物成熟度下降,影响产量或使棉花霜后花比率增大,质量差。对于低温冻害而言,春季低温利多弊少,它虽然影响大秋作物发育延缓,但有利于春小麦及大秋作物根系发育。据不完全统计,从1991—2006年酒泉市各县的霜冻、寒潮引发的农作物受灾面积达10.033万公顷,直接经济损失达8 503万元。
3.3 干热风对农业的影响
干热风是酒泉市小麦玉米生长后期的主要农业气象灾害,主要危害小麦,其次是棉花和玉米等作物,一般干热风可使作物减产5%~10%,危害严重的年份减产达10%~20%。
4 酒泉市气象灾害性天气的防御措施
4.1 大风、沙尘暴的防御措施
酒泉市大风、沙尘暴由于受大范围的环流形式和当地地形的影响,每年都会发生,给当地经济和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危害,对此,我们要加强绿化,种草种树营造护田林和防风固沙林带,改善农田小气候环境,保护植被,同时我们还要科学使用风能,造福人类。
4.2 霜冻、寒潮及低温冻害的防御措施
每年霜冻、寒潮及低温冻害都会使酒泉市的农作物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造成农作物受灾。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和迅速发展,气象工作者已经能够准确及时地预报出初、终霜冻、寒潮及低温冻害的到来。在冷空气即将影响到酒泉市农作物时,让广大农户采取积极的一些防御方法,如覆盖法、熏烟法、灌水法,将冻害降低最低。
4.3 干热风的防御措施。
4.3.1 农业技术方法
选育耐高温,抗倒优等早熟或中早熟优良品种,适时早播,合理密植科学灌溉,防止小麦倒伏和土壤干旱,使防御干热风的根本措施。
4.3.2 物理方法
干热风高温发生前1~2 d对小麦田进行浅灌或1~2次喷灌是防御干热风的有效措施,试验发现由于灌水的降温增湿效应,可减轻干热风危害程度,一般比不灌水的小麦千粒质量增加2~6 g增产1%左右。
4.3.3 化学方法
用0.1氯化钙或1%阿斯匹林拌种或浸种,在小麦返青到拔节期用3~5 kg草木灰兑水50 kg喷施2~3次,用浓度0.2%~0.4%的磷酸二氢钾溶液于小麦孕穗和开花期各喷一次,用浓度为0.05%~0.1%的硼酸(或硼砂)溶液,于小麦开花和灌浆期各喷一次,均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責任编辑:敬廷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