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髓损伤后气管切开相关因素分析

来源 :中华创伤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lch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脊髓损伤后气管切开的危险及预测因素. 方法回顾性分析10年来收治的颈髓损伤患者1 064例,按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神经功能评价标准分为4级,其中A级243例,B级327例,C级306例,D级188例.除外头外伤、气管损伤和来院时已行切开患者7例,共106例患者急性期需要气管切开.评价损伤节段、年龄、吸烟史、既往疾病(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合并胸部或肺损伤等因素在气管切开的决定作用. 结果本组气管切开率最高为A级患者(35.0%,85/243);不完全脊髓损伤(B、C和D级)气管切开率只有2.6%(21/814).A级颈髓损伤中,C3节段损伤3例均需气管切开;C4,5节段损伤患者只占全组的43.2%(105/243),气管切开的患者却占74%(63/85).脊髓损伤后需气管切开的可能性自C5以下逐渐减少,除了C3水平,C4水平脊髓损伤气管切开的概率最高,与其他节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C8节段的脊髓损伤则不需要气管切开.C5~7节段需要气管切开的患者年龄通常>45岁、患有肺部疾患或者同时合并其他疾病.完全性脊髓损伤中行手术治疗97例,术后无患者需要气管切开,无切口感染发生. 结论完全性、高节段脊髓损伤的患者具有较高的气管切开率.既往肺部疾病、年龄>45岁是气管切开的危险因素.气管切开不会增加前路手术的感染机会。

其他文献
期刊
微创技术的发展把人工髋关节手术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在全髋置换术(total hiparthroplasty, THA)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小切口全髋置换术(mini-incision total hip arthroplasty, MITHA),虽然还处在摸索阶段,但前景十分诱人。
期刊
1 病历资料  患者男,20岁.于2003年10月20日从3 m高处坠落,双足着地后足部疼痛活动受限3 h入院.体检:左足无明显肿胀,无皮下瘀血,左足背内侧压痛,右足部肿胀,右中足背内侧突出、局部压痛明显,右足外侧第5跖骨基底处压痛,双侧足背动脉搏动良好.患者入院后拍摄双足正位、侧位、斜位片(图1,2):左足舟骨无移位骨折,右足舟骨粉碎骨折伴距舟关节脱位,右足第5跖骨基底骨折.患者入院后右足舟骨伴
期刊
低钠血症是颈髓损伤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最早由Hald报告,已有40年历史,如治疗不当,低钠血症则难以纠正,且可加重脊髓损伤或使已经恢复的神经功能再次丧失[1]. 以前,并未引起广泛的注意.近年来,颈髓损伤后水电解质紊乱尤其是低钠血症(其他如:低氯血症、代谢性酸中毒、高钙血症等)愈来愈受到重视。
期刊
1 病历资料  患者男,68岁.因"高处坠落致胸背部肿痛伴双下肢活动障碍4 h"入院.体检:T4,5棘突后凸畸形,压痛明显.双侧乳头线以下深浅感觉丧失,双下肢肌力0级,生理反射消失.X线片示T5椎体骨折,压缩约1/3,T4椎体骨折,压缩约1/5;CT片示T4,5椎体均呈爆裂型骨折,其中T5椎体骨片向椎管内移位约1 cm。
期刊
寰枢椎不稳使患者高位颈脊髓处于危险状态,常需要行寰枢椎融合术.我院采用改良Halo-Vest架复位固定寰枢椎并使其获得三维固定,然后带架行后路融合术10例,手术安全可靠,暴露充分,获得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期刊
期刊
1 病历资料  患者,男,53岁.2003年6月11日在矿石场因工作不慎致胸腹及肢体开放性爆炸伤.入院时呈嗜睡状,左侧瞳孔直径0.3 cm,对光反射存在,右侧瞳孔不规则伴有异物.脉搏120次/min,血压90/51 mm Hg (1 mm Hg = 0.133 kPa), 血红蛋白10.4 g/L.右胸下外侧及右上腹约20 cm×12 cm 大小的爆炸伤口伴皮肤缺损、胆囊外露,左足爆炸毁损.
期刊
在抢救外伤性脾破裂患者生命的同时,选择性运用腹腔镜对一些脾破裂患者行保脾术是可行的,符合当今微创的发展趋势。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