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开放性教学是基于《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进行的,这种教学方法是在充分尊重学生“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实现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和学习主体的思想理念,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学习兴趣的基础上,营造开放性学习模式,使学生的主动性和自主性得到充分的发挥,为学生形成稳定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提供坚实的平台,更重要的是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在学习进程中得到了扎实的培养和提高。
【关键词】小学语文 开放性 教学
开放性教学是教师要尽可能地把问题和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体会到从生活中来,又到生活中去,感受到就在身边,生活离不开,同时又能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体验价值,最终使学生在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等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
一、感受语言节奏美
在古诗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在理解诗歌含义的基础上采用各种方式大声朗诵,体会语言的韵味,感受古诗的艺术感染力。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诗歌朗诵训练时首先就要体现这一点。整齐的音步配上恰当的节奏,诵读起来琅琅上口。诗歌的音乐美、强烈的节奏感吸引着许许多多的少年儿童,从而得到少年儿童的喜爱。
古代的诗大多可以入乐歌唱,具有琅琅上口、铿锵悦耳的音乐美。教师要在学生充分诵读的基础上感受诗歌语言的音韵美。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其中一个“生”字,不仅把香炉峰写“活”了,也把山间云雾冉冉上升、袅袅浮动的景象表现出来了,连云雾在阳光照耀下显现出迷人的紫红色光彩都有声有色地描绘出来了。因此,在教学时要重点引导学生朗读古诗。
二、精心创设口语交际的情境
在民主、平等、和谐的氛围中,学生的身心处于放松状态,交际的情感易于被诱发,交际的欲望易于被点燃。因此,教师要放下架子,要以一个听众、朋友的身份加入学生们中间,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努力营造轻松和谐的氛围,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轻装上阵,敢于表达并乐于表达。
口语交际是在特定的环境里产生的言语活动。我们在进行口语交际教学中,应精心创设符合学生生活实际的交际情境,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似曾相似的感觉,激起学生交流的欲望,让学生无拘无束地畅所欲言,在实践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模拟生活,再现生活情境。口语交际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要把生活搬进课堂里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创造特定的情境来模拟生活,让学生设身处地,境中练说。除了课堂模拟,再现生活情境外,我们还可以利用语文活动课和课余活动时间,把一些社会交际情境搬入校园。如当小导游,向“游客”介绍学校和各地风土人情、景物。
三、让课堂评价提升学生语言
小学生年龄小,对人对事对物的看法比较肤浅,但是语言中常蕴涵着一些语文资源。面对学生意外的、多元的、甚至是错误的发言,教师不要轻易对学生的回答做出简单的是与非的评价,要多一份敏感,细心捕捉,并通过评价加以提升、诊断、提炼、聚焦这些来自学生发言中的信息,引领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领悟、理解,使评价语释放出“语文味”。
课堂上教师充满“语文味”的评价语,使学生自然地受到熏陶和激励,在高昂的情绪中产生想象和顿悟,在思维和情感的强烈震撼中领悟文本美好的情感以及作者深邃的思想。愿有效的课堂教学评价语如春风春雨,催开学生生命之花。
四、复习旧知识,巩固新知识
课文后面的练习题,有的内容对学生学习新知识、复习旧知识有很大的帮助。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第19课《台湾的蝴蝶谷》课后第四题“读读句子”中有两道题,第一题是新课中的内容:“蝴蝶飞过花丛,穿过树林,越过小溪,赶到山谷里来聚会”,第二题是学过的第12课中的内容:“木兰告别了亲人,披战袍,跨骏马,渡黄河,过燕山,来到了前线”,通过两组句子的读、悟,体会动词的用法,既复习了旧知识,又巩固了新知识。语文教材课后练习题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更不能忽视,刚刚走上讲台的新教师如果能正确使用课后练习题,课堂教学会变得更精彩。
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创设生动、活泼、有趣的交际环境,营造民主、和谐、融洽的交际气氛,让学生产生强烈的交流欲望,使学生在这种氛围中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流,从而有效地提高口语交际的能力,尤其是在低年级的学生中尤为必要。在识字教学中训练口语交际,最常用的方法是扩词、造句,还可以让学生们讲述一下自己是如何记住这个字或某段话的,既可以训练学生的说话,利于学生记忆生字,又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和语言。此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设计主题活动,创设交际情境,讓学生互相进行交流,使他们能在特定的情境中,围绕主题,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际。
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如何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语文课程的目标与内容要落在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上,义务教育的语文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打基础上,需要从小培养他们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和习惯,教师在语文教育上要着眼于孩子的长远发展。这一切,需要我们广大小学语文教师锲而不舍地探索、研究、实践、交流。在“新大纲”和《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精神指引下,我们语文教师要提高认识、明确目标、努力探索、构建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现代语文教学,深化教学改革,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的优化。下面根据本人二十几年来的教学经验谈谈几点看法:
教学结构是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教学时教师可以选择适合教学内容的教学方式去教学。如教学人教第十册中的《再见了,亲人》这一课时,学生在了解时代背景的情况下,学生自由组成小组学习交流:文中讲到了哪些亲人?这些亲人为志愿军叔叔做了什么事,由此她们结下了怎样的感情?哪儿看出志愿军与朝鲜人民难舍难分?然后请学生有感情的读出志愿军与朝鲜人民依依不舍的句子来。文章于情于理,学生把感情融入了课文中,这样一来,学生就容易理解课文内容。所以说教学结构的优化是“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
教师要对教材研究得深,理解得透,处理得精,要能面向全体学生,让他们积极主动的合作、探究、研讨、交流,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适时给予学生启发诱导,鼓励他们大胆探索发现,想别人没有想到的方法,找别人没有找到的窍门,激励他们的创新精神,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王世雁;小学语文开放性作业设计《教育》
【关键词】小学语文 开放性 教学
开放性教学是教师要尽可能地把问题和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体会到从生活中来,又到生活中去,感受到就在身边,生活离不开,同时又能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体验价值,最终使学生在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等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
一、感受语言节奏美
在古诗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在理解诗歌含义的基础上采用各种方式大声朗诵,体会语言的韵味,感受古诗的艺术感染力。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诗歌朗诵训练时首先就要体现这一点。整齐的音步配上恰当的节奏,诵读起来琅琅上口。诗歌的音乐美、强烈的节奏感吸引着许许多多的少年儿童,从而得到少年儿童的喜爱。
古代的诗大多可以入乐歌唱,具有琅琅上口、铿锵悦耳的音乐美。教师要在学生充分诵读的基础上感受诗歌语言的音韵美。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其中一个“生”字,不仅把香炉峰写“活”了,也把山间云雾冉冉上升、袅袅浮动的景象表现出来了,连云雾在阳光照耀下显现出迷人的紫红色光彩都有声有色地描绘出来了。因此,在教学时要重点引导学生朗读古诗。
二、精心创设口语交际的情境
在民主、平等、和谐的氛围中,学生的身心处于放松状态,交际的情感易于被诱发,交际的欲望易于被点燃。因此,教师要放下架子,要以一个听众、朋友的身份加入学生们中间,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努力营造轻松和谐的氛围,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轻装上阵,敢于表达并乐于表达。
口语交际是在特定的环境里产生的言语活动。我们在进行口语交际教学中,应精心创设符合学生生活实际的交际情境,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似曾相似的感觉,激起学生交流的欲望,让学生无拘无束地畅所欲言,在实践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模拟生活,再现生活情境。口语交际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要把生活搬进课堂里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创造特定的情境来模拟生活,让学生设身处地,境中练说。除了课堂模拟,再现生活情境外,我们还可以利用语文活动课和课余活动时间,把一些社会交际情境搬入校园。如当小导游,向“游客”介绍学校和各地风土人情、景物。
三、让课堂评价提升学生语言
小学生年龄小,对人对事对物的看法比较肤浅,但是语言中常蕴涵着一些语文资源。面对学生意外的、多元的、甚至是错误的发言,教师不要轻易对学生的回答做出简单的是与非的评价,要多一份敏感,细心捕捉,并通过评价加以提升、诊断、提炼、聚焦这些来自学生发言中的信息,引领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领悟、理解,使评价语释放出“语文味”。
课堂上教师充满“语文味”的评价语,使学生自然地受到熏陶和激励,在高昂的情绪中产生想象和顿悟,在思维和情感的强烈震撼中领悟文本美好的情感以及作者深邃的思想。愿有效的课堂教学评价语如春风春雨,催开学生生命之花。
四、复习旧知识,巩固新知识
课文后面的练习题,有的内容对学生学习新知识、复习旧知识有很大的帮助。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第19课《台湾的蝴蝶谷》课后第四题“读读句子”中有两道题,第一题是新课中的内容:“蝴蝶飞过花丛,穿过树林,越过小溪,赶到山谷里来聚会”,第二题是学过的第12课中的内容:“木兰告别了亲人,披战袍,跨骏马,渡黄河,过燕山,来到了前线”,通过两组句子的读、悟,体会动词的用法,既复习了旧知识,又巩固了新知识。语文教材课后练习题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更不能忽视,刚刚走上讲台的新教师如果能正确使用课后练习题,课堂教学会变得更精彩。
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创设生动、活泼、有趣的交际环境,营造民主、和谐、融洽的交际气氛,让学生产生强烈的交流欲望,使学生在这种氛围中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流,从而有效地提高口语交际的能力,尤其是在低年级的学生中尤为必要。在识字教学中训练口语交际,最常用的方法是扩词、造句,还可以让学生们讲述一下自己是如何记住这个字或某段话的,既可以训练学生的说话,利于学生记忆生字,又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和语言。此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设计主题活动,创设交际情境,讓学生互相进行交流,使他们能在特定的情境中,围绕主题,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际。
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如何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语文课程的目标与内容要落在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上,义务教育的语文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打基础上,需要从小培养他们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和习惯,教师在语文教育上要着眼于孩子的长远发展。这一切,需要我们广大小学语文教师锲而不舍地探索、研究、实践、交流。在“新大纲”和《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精神指引下,我们语文教师要提高认识、明确目标、努力探索、构建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现代语文教学,深化教学改革,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的优化。下面根据本人二十几年来的教学经验谈谈几点看法:
教学结构是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教学时教师可以选择适合教学内容的教学方式去教学。如教学人教第十册中的《再见了,亲人》这一课时,学生在了解时代背景的情况下,学生自由组成小组学习交流:文中讲到了哪些亲人?这些亲人为志愿军叔叔做了什么事,由此她们结下了怎样的感情?哪儿看出志愿军与朝鲜人民难舍难分?然后请学生有感情的读出志愿军与朝鲜人民依依不舍的句子来。文章于情于理,学生把感情融入了课文中,这样一来,学生就容易理解课文内容。所以说教学结构的优化是“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
教师要对教材研究得深,理解得透,处理得精,要能面向全体学生,让他们积极主动的合作、探究、研讨、交流,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适时给予学生启发诱导,鼓励他们大胆探索发现,想别人没有想到的方法,找别人没有找到的窍门,激励他们的创新精神,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王世雁;小学语文开放性作业设计《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