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事业倾献赤子情怀

来源 :北广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mkk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幸福源自奋斗、成功在于奉献、平凡造就伟大。近段时间以来,由中宣部、中组部等部门部署开展的“最美奋斗者”学习宣传活动人气高涨,推荐“最美”、评选“最美”、学习“最美”形成热潮。一批新中国成立70年来各地区各行业各领域涌现出来的来自生产一线、群众身边的先进模范,作为“最美奋斗者”,他们是共和国建设者、新时代奋斗者的典型代表,他们用自己的不懈努力,生动地向我们展示了他们与祖国共成长、共奋斗的感人故事。
  据新华网、《人民日报》等整理


  吴运铎院英雄精神感染世人
  在内蒙古包头市的北方兵器城里,每天都有人在吴运铎事迹室驻足和沉思,事迹室里展览着吴运铎自传体小说《把一切献给党》的各种版本。一位参观者留言说,吴运铎精神是中国革命人之魂,“把一切献给党”是我们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根本保证。我们要一心为党,全心为民。
  吴运铎同志是我国兵工事业的开拓者。1939年,他和战友们建起我军第一个军械修造车间,成功地制造出第一批新步枪。1943年研制出新武器———枪榴弹。1944年制造出36门平射炮和大批炮弹。在革命战争年代,他历任新四军司令部修械所修械班长,淮南根据地子弹厂厂长、军工部副部长,大连联合兵工企业建新公司工程部副部长兼引信厂厂长。新中国成立后,他历任株洲兵工厂厂长、中南兵工局第二副局长等职务。在包头工作期间,任北重集团副厂长、总工程师。为更好地胜任这一工作,他于1952年至1953年在北京俄专二部学习俄文,1955年秋任学习组长,率领北重集团以及其他单位的107名技术人员赴苏联高炮厂实习。
  在试制武器过程中,吴运铎舍生忘死,失去了左手、左眼,右腿被炸残,身上留有几十处弹片没有取出,仍忘我工作。
  1943年,26岁的吴运铎第二次负伤,左手炸断四指,左眼失明,伤势稍有好转,他就不分昼夜地投入工作、学习,不是埋头设计图纸,就是到车间与工人们研制、试验武器。在试验中,他把安全留给同志,带头干最危险的工作。1947年,在一次炮弹试验中,他的左手腕被弹片截断了骨头,右腿膝盖下被炮弹炸去了一半,身上、脸上多处伤口不住地流血。在手术台上,由于他全身是伤,无法施行局部麻醉,全身麻醉又怕苏醒不了,医生只好硬着心肠做手术,吴运铎咬紧牙关,竭力不叫出声来。当他从昏迷中苏醒,还不忘开玩笑,“革命尚未成功,还不到见马克思的时候!”在他身上,革命乐观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不仅感染着身边的同志,也使自己闯过一个又一个“鬼门关”。1991年吴运铎去世,享年74岁。
  《把一切献给党》先后出版了1000多万册,被译成俄、英、日等多种文本,感染一代又一代青年。


  王辅成院发挥余热忘我奉献
  “我将把帮助青少年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作为我人生晚年最崇高的使命和最神圣的天职……”日前,天津师范大学视频拍摄团队前往退休教师王辅成家中,为老人拍攝宣传片。面对镜头,年近80岁的王辅成动情地说出了自己的“初心”与“使命”。
  25年前,身为天津师范大学师德课教师的王辅成,决定在自己的课上加入“三观”宣讲的内容。这一讲,就讲了25年。即使是在退休后,这样的宣讲他也从未停歇。25年的时间,他为40多万群众送去了1500余场“三观”宣讲。多年来,王辅成还把劳模补贴、各种奖励和自己每月的大部分零花钱,全部用于扶危济困、助弱帮残,累计捐款40余万元。
  讲座中,王辅成常常引经据典、旁征博引,他叙述原文能精确到字数,甚至精确到第几页、第几行。每一次,听众都被他的博闻强识所折服。而在这背后,是老人对自己的苛刻要求:每天早起背诵规定的篇目;下午阅读、摘抄;晚上再温习以前读过的书籍和读书札记。为了让宣讲内容更能打动人心,他广泛涉猎古今中外名篇名著、文史哲经各类学科,有的文章他甚至读了几十遍,直到背下来为止。凭着这种意志和品质,王辅成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会贯通,刻在脑海。正因如此,他的讲座场场爆满。这也使得原本答应老伴儿只讲到70岁的王辅成食言了。现在的他没有再为自己设定一个年龄目标,他说:“只要有需要,我就会一直讲下去。”
  1982年,身为天津市劳动模范的王辅成前往北京参会,在会场遇到了自己的人生偶像———被誉为“中国保尔”的吴运铎。他激动地请偶像在自己的笔记本上题词,当吴运铎笑着问他写什么时,王辅成说:“就写您的那本书———把一切献给党!”随后的很多年,王辅成像宝贝一样珍藏着这页纸,把它塑封起来,放在了自己的书柜中。如今,在它的旁边,又多了一枚奖章———最美奋斗者……
  “新功未建惭高誉,老本无多啃早完。”面对这份荣誉,王辅成表示,要以“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赤子情怀,努力做一名新时代长征路上的不懈奋斗者。


  李桓英院奋斗在麻风病防治一线
  李桓英,一位98岁的老人,在麻风病防治的道路上,还在继续前行。
  1958年,李桓英拒绝世卫组织续签5年的合同,瞒着定居美国的父母,毅然回到国内。“我是中国人,我在北京出生,我不能忘本,我要把最好的年华奉献给祖国。”1978年,李桓英调到北京友谊医院、北京热带医学研究所任研究员。从此,57岁的她将全部精力奉献给麻风病的防治和研究工作。用一个“拼”字来形容她,恰如其分。
  麻风病是人类古老的疾病,曾经是深受歧视的“不治之症”,不但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还给社会带来莫大的恐惧。但是,李桓英不怕。她不信邪,要和这种错误观念斗争———病人家的水她仰头就喝,饭捧起就吃;为病人诊治,从不把自己严实地包裹起来。   1980年,能说一口流利英语的李桓英,被派到世卫组织做访问学者。她了解到,世卫组织正在研究一种联合化疗的新方法:由一种药物的治疗改为多种药物联合化疗。药物的配方已经完成,但是缺乏临床实验。为了争取到世卫组织免费的药物支持和试验项目,李桓英开始在全国进行走访调查。
  当时,世界治疗麻风病基本都采用终身服药的办法,医学界普遍认为,一旦停药就会复发。为了缩短疗程,使有限的药物能够治疗更多的患者,1983年,李桓英带着联合化疗药物在云南省的一个村子开展试点,将麻风病的服药时间缩短至两年,这种短程联合疗法为麻风病治疗开辟了新天地。后来,原卫生部将其在全国进行了推广,全国麻风病人数量迅速下降,由1987年的7万和每年发现4000余名病人,分别降至1999年的7000和近2000例。经过10年监测,复发率仅为0.03豫,远低于世卫组织规定的1豫的标准。这一经验得到了世卫组织的高度评价,1994年开始向全世界推广这一做法。
  正是由于对我国麻风病防治工作的肯定,第15届国际麻风会议1998年在北京召开。在这次具有纪念现代麻风防治100周年特别意义的大会期间,李桓英被推选担任大会的轮值执行主席。
  多年来,李桓英不断优化治疗方案,消除社会对麻风病的歧视。她解决了该领域的重大策略和技术上的关键问题,为我国政府制定控制和消灭麻风病的整体规划,为全球实现消灭麻风病目标的可行性提供了重要依据。她在麻风防治研究上的成就赢得了国内外学术界的高度评价,6次获得省级科技进步奖,2001年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项;2016年9月,第19届国际麻风大会授予她“中国麻风病防治终身成就奖”。
  2016年,95岁高龄的李桓英怀着对党的无限忠诚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她这样写道:“我虽已进入耄耋之年,但愿意以党员的身份为麻风防治事业奋斗终身!”当年12月,李桓英庄严宣誓,正式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一员。作为李桓英的入党介绍人之一,北京友谊医院党委书记辛有清说,从李桓英身上,看到了她对党的忠诚,对祖国的热爱,对科学的执着,对事业的追求!


  雷云院把毕生精力献给事业
  “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官,踏踏实实做事。”这三条人生座右铭是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原副部长兼省委讲师团团长,省社科联原党组书记、主席雷云给自己立下的“规矩”。
  雷云1933年5月生,在与马克思主义结缘的60多年来,他始终秉持这种朴素而真挚的情感,在平凡工作岗位上生动践行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雷老在理论界有过3次学术上的思想交锋。”一位担任过浙江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的老同志告诉记者,其中让人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那次,全國政协原副秘书长、时任中宣部理论局局长的卢之超来杭州,见到雷云时,谈及理论局正与教育部主编一本高校教材《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当时此书一出版就有人开始攻击和否定。雷云敏锐地感觉到,加强高校“两课”建设,及时编出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际相结合的新教材,很有必要。他当即表示,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导之以行,写文章支持。没多久,雷云就在《光明日报》发表了一篇文章,旗帜鲜明地对否定研究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错误观点进行驳斥。
  “从这件事看,雷云是一个非常好的同志,对马克思主义理论非常忠诚,对党的事业非常认真、敬业。”20多年之后,卢之超对雷云仍然赞叹不已,“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非常深厚。”
  记者了解到,雷云生前潜心研究著述达400余万字,3次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优秀理论文章奖;在省级社科理论研究成果评奖中,两次获特等奖、16次获一等奖。1994年,雷云从副部长岗位上退下来,专任浙江省社科联主席,直到1999年年底退休。虽然退休了,闲不住的雷云依然笔耕不辍。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他“从不麻烦别人”。“写好文章,到我店里来打印论文,他从来都是自己掏钱。”杭州新天图文制作社的工作人员老杨回忆起雷云时,肃然起敬。
  为了做好浙江的理论工作,雷云因操劳过度而患上了胃癌,做了胃全切除手术后又进行了10多次化疗。可是,雷云依然在病痛中完成了近30万字的著作《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基本问题》一书。他说:“我不甘心就此完结,只要活着一天,我就要与理论结伴一天。”
  浙江原省委书记李泽民评价雷云的研究说:“对于省委当时完整准确地理解小平的谈话,深入领会谈话的精神实质,是有很大帮助的。”
  辽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孙洪敏曾这样称赞雷云:作为一名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我从雷云同志的事迹中感悟最深的一点是,雷云用毕生的经历诠释了一种难能可贵的理论自觉。正是凭着这种理论自觉,雷云对党的理论事业倾注了全部的感情、激情和热情。雷云的事迹让我认识到,理论自觉是一个理论工作者可贵的思想境界。这种理论自觉往往来自于一个人坚定的理论信仰、无限的理论忠诚、神圣的理论使命和高尚的理论品格。
  毕生追求马列的坚定信念,对党矢志不渝的忠诚,身患癌症仍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顽强精神,一生清正廉洁的高尚情操,雷云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成为宣传思想文化战线的一面旗帜。
其他文献
2020年的除夕夜,是国网潍坊供电公司供电服务指挥中心配网调控班班长马献丽在值班岗位上度过的第25個除夕。25年来,她不知紧急处理调度过多少个电力抢修事件,成为万家灯火的守护者。  工作30年来,她扎根一线,默默奉献,在基层释放青春、贡献力量;她关爱同事、挚爱客户、热爱工作,人们亲切地称呼她为“马师傅”。作为一名党员,她用24年、4天4夜、96小时等一连串数字,生动诠释了新时代“爱岗敬业、争创一流
期刊
福祥社区居委会二楼,四米多长的白板上是一个个的小方格,里面布满了信息。  “309,绿色,未出京;513,橘黄色,租户,夫妻二人1月20日离京,1月28日返京,无发热、咳嗽;302,绿色,退役军人。”……  这就是福祥社区的战“疫”民情图了。通过这个图,社区200个院落的疫情防控情况一目了然。  “‘绿色’代表没有出京户,‘橘色’代表返京户或未返京户,‘红色’代表有发热人员户,卡通小人代表住有独居
期刊
一架喷灯,一把镊子,40分钟不到,一个姿态万千的小老鼠就从北京料器第七代非遗传承人刘宇的手里诞生了。作为唯一的料器手工艺制作者,这十几年来,刘宇一个人在东城区光明路百工坊的工作室里精雕细琢着,靠着每年生产的1000来件美轮美奂的料器维持生计,同时也守护着这项距今有600多年历史的手工技艺。因原料制作方法的失传,也许在五到八年后的某一天,刘宇手中就会生产出“最后的料器”。届时,料器手艺仍能传承,但料
期刊
我叫杨杰,年前我离开武汉回到安徽老家,后來没忍住,又跑回了武汉。现在在做志愿者,专职运送医疗物资,兼职安装ECMO、呼吸机和紫光杀菌机器人,闲时给火神山、雷神山等医院杀鱼。没错,我就是这么能干!  走!我来把物资运到武汉  大年三十晚上8点多钟,我刷朋友圈看到一条求助信息说,南京有一批医疗器械物资需要运到武汉的“小汤山医院”,也就是后来的“火神山医院”,因为没有运输车辆,一直属于滞留状态。看到这条
期刊
常常见证到文学现场一线作家的勤奋和活力。比如王蒙。这位从1953年开始创作长篇小说《青春万岁》的作家,在85岁这一年,愿望是“还希望以耄耋加饕餮之力,再当好数年文学生产一线的劳动力”。2019年9月,王蒙获得国家授予的“人民艺术家”国家荣誉称号,是获奖者中惟一一位作家。  写作特别提精神  眼见他践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登上不同的讲台谈笑风生,也见他在《朗读者》的舞台深情朗诵《明年我将衰老》:
期刊
“松阳人就是有地地道道的恋土情结,看不到独山就要掉眼泪。”这句话被印在《松阳传家》的封底,这部有70多万字、1800多张图片的大书不久前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誉为“最后的江南秘境”的松阳,位处浙江西南部,因为历史机缘,保存了丰富的村落建筑以及乡土传统文化、生活习俗,这在江南甚至全国也可以说是少有的。  正是从松阳的文化价值判断出发,在松阳县政府的支持与委托下,汉声团队历时
期刊
期刊
我们浙江第一批紧急医疗队,一共有130多个医护人员,年初二凌晨到达武汉。经过严格的岗前培训,大家带着急迫而又担心的复杂心情,进入了武汉四院的隔离病房中。武汉四院共10个病区,一开始,我们接管2个,随着病人的增加,现在共接管了3个……  生离死别时的大爱  在武汉四院工作了将近两周,我印象最深的患者,是一个47岁的男性。他在病房里20多天了,呼吸急促,氧饱和度才80多一点,正常人85以下就要死了。但
期刊
“人而无仪,不死何为?”语出《诗经》,全诗如下:  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相鼠有齿,人而无止!人而无止,不死何俟?相鼠有体,人而无礼!人而无礼,胡不遄死?  遇到“鼠辈”,怎么办?听这首诗的,问他“不死何为?”“不死何俟?”“胡不遄死?”这“鼠辈”得是做了多招人恨的事啊?  这段时间,看了一部电视剧———《新世界》,里面有一个叫“铁林”的人,大概就属于这样一种人吧。  一开始,铁
期刊
王二龙忽然想起了大学毕业那年春节带女友第一次回家的往事。  王二龙和女友小秦是省城某重点大学的同班同学,小秦的家在省城,是大城市,二龙的家在该省南部山区的一个小县城附近,跟城市人不沾边儿。  也许全班男同学中只有二龙觉得小秦好看,于是二龙决定春节带小秦回家,让父母和兄长王大龙看看,毕竟再丑的“媳妇”也要见公婆呀。  其实,二龙心里也有自己的小算盘,他确实很喜欢小秦,可又隐约感觉小秦有些地方不对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