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描述玉米粗缩病的症状及危害,介绍蒜茬玉米粗縮病及麦茬玉米粗缩病的发生特点,分析玉米粗缩病的发生与玉米品种、播期、化学防治次数的关系,总结了防治策略,以为玉米粗缩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 玉米粗缩病;发生;防治
中图分类号 S435.131.4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1)12-0172-01
玉米粗缩病是由玉米粗缩病毒(MRDV)引起的一种玉米病毒病,由灰飞虱以持久性方式传播,是我国北方玉米生产区流行的重要病害。
1 玉米粗缩病的症状及危害
玉米整个生育期都可感染发病,以苗期受害最重,5~6片叶时即可显症,开始在心叶基部及中脉两侧产生透明的油浸状褪绿虚线条点,逐渐扩及整个叶片。病苗浓绿,叶片僵直,宽短而厚,心叶不能正常展开,病株生长迟缓、矮化叶片背部叶脉上产生蜡白色隆起条纹,用手触摸有明显的粗糙感。植株叶片宽短僵直,叶色浓绿,节间粗短,顶叶簇生状如君子兰。叶背、叶鞘及苞叶的叶脉上具有粗细不一的蜡白色条状突起,有明显的粗糙感。九至十叶期,病株矮化现象更为明显,上部节间短缩粗肿,顶部叶片簇生,病株高度不到健株的1/2,多数不能抽穗结实,个别雄穗虽能抽出,但分枝极少,没有花粉。果穗畸型,花丝极少,植株严重矮化,雄穗退化,雌穗畸形,严重时不能结实[1]。
2003年以来,玉米粗缩病的发生具有明显上升之势,给徐州市贾汪区汴塘镇的玉米生产造成极大的损失。2005年蒜茬玉米大发生时,一般病田病株率达55.6%,平均减产48.2%,严重的减产80%以上,汴塘镇每年玉米种植面积在0.33万hm2以上,其中蒜茬玉米面积在1 000 hm2左右,2006年不少蒜茬玉米田块几乎绝产,据农技中心调查,病株株高只有1.2 m左右,产量一般在100 kg左右。
玉米粗缩病是由灰飞虱传毒发生的病害,灰飞虱在当地1年有2次迁飞过程,一次是每年麦收前后由麦田向玉米田和稻田转移,一次是秋季由玉米田、稻田向三麦、杂草上转移。造成玉米发病的主要是1代成虫,因为灰飞虱不能将玉米粗缩病毒通过卵传递到下1代,所以避开灰飞虱的传毒高峰就成为防治玉米粗缩病的有效途径[2]。
玉米粗缩病的发生程度与灰飞虱的当年1代带毒率显著相关。据统计,2003年1代灰飞虱的带毒率为8.2%,2004年1代灰飞虱的带毒率为12.6%,2005年1代灰飞虱的带毒率为14.8%,2006年1代灰飞虱的带毒率为15.2%,2007年1代灰飞虱的带毒率为14.3%,2008年1代灰飞虱的带毒率为10.6%,当地蒜茬玉米粗缩病的发病程度随之变化。
2 蒜茬玉米粗缩病及麦茬玉米粗缩病的发生特点
当地蒜茬玉米一般在5月25日至6月5日前播种,通过多年的调查及实践,这期间播种的玉米粗缩病普遍发病率高,化学防治效果不明显;相反,麦茬玉米一般在6月15日以后播种,玉米粗缩病的发病率很低,说明6月15日玉米播种是错开灰飞虱传毒降低玉米粗缩病发生的合理时间,这也与玉米粗缩病的发生规律相符合。玉米粗缩病一般在七叶期以前容易感病,九至十叶期显症明显,七叶期以后即使处于传毒高峰,由于此时已具有显著的抗病性也不会发病。5月25日至6月5日播种的玉米,此时正处于灰飞虱1代由麦田向玉米田转移传毒的高峰期,而玉米正处于七叶期以前,也正是易感期。当地在6月24日1代灰飞虱发生基本结束,蒜茬玉米粗缩病的显症期一般在6月20日以后,随当年灰飞虱带毒率的高低有2~5 d的差别[3]。蒜茬玉米在4月20日前套播,由于到5月底6月初灰飞虱转移和传毒高峰时,玉米已处于七叶期以后并具有抗性机理,所以发病率很低。6月15日以后播种,由于错开了灰飞虱的传毒高峰,所以发病率很低。
3 影响玉米粗缩病发病的因素
3.1 品种
据农技中心调查,目前没有对玉米粗缩病的免疫品种,当地玉米的种植品种主要为蠡与16、郑单958、鲁单981、登海11等,这几个品种发病以蠡与16、郑单958最重,2005年发病严重时病株达70%以上,平均60.2%,登海11在50%以上,鲁单981在45%左右。
3.2 播种期
玉米粗缩病的发生与播种期有非常密切的关系[4]。根据农技中心调查结果来看,蒜茬玉米在4月20日前套播,玉米粗缩病的发病率几乎为零;5月25—30日播种,粗缩病的发病率为30.2%,5月31日至6月5日播种,粗缩病的发病率为41.6%;6月6—10日播种,粗缩病的发病率为26.8%,6月11—15日播种,随着播种期的推迟,发病率由26.8%下降到2%以下;6月15日以后播种的,发病率几乎为零。当地灰飞虱由麦田向玉米田转移的高峰期在5月下旬至6月初,由此可见,调整玉米播期是错开灰飞虱传毒的有效措施。
3.3 化学防治次数
据农技中心调查,5月25—30日播种,用吡虫啉等药剂防治1次的发病率在28.1%,防治2次的发病率在25.6%;5月31日至6月5日播种,化学防治1次的发病率在37.9%,防治2次的发病率在35.5%;6月6—10日播种的,化学防治1次,发病率在32.8%,防治2次的发病率在30.7%;6月6—10日播种,化学防治1次的发病率在22.1%,防治2次的发病率在20.2%。由此说明,化学防治灰飞虱对玉米粗缩病发生效果的影响并不明显。
4 玉米粗缩病的防治策略
从以上实践结果看,在玉米没有免疫品种、化学防治效果又不理想的情况下,采取农业防治措施、调整玉米播期、错开灰飞虱的传毒高峰是防治玉米粗缩病的较为理想的措施,在实践中也是切实可行的,当地的积温条件也能够满足玉米的生长发育条件。当地在6月15后播种的蒜茬玉米或麦茬玉米都获得了较好的收成,产量在6 000 kg/hm2以上,较6月10日以前播种的田块平均产量提高了2 250 kg/hm2以上。
5 参考文献
[1] 史德永,张建成,杨兴字.玉米粗缩病综合防治技术[J].安徽农学通报,2011,17(4):91,108.
[2] 闫伟强,唐丽娜,唐特,等.玉米粗缩病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11(3):184.
[3] 苗洪芹,杨彦杰,李双月,等.玉米粗缩病毒的传毒介体灰飞虱的虫量、不同播期对玉米粗缩病的影响[J].华北农学报,2001,16(2):104-107.
[4] 高秀美,曹长余.不同播期对玉米粗缩病发生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00,16(3):54-55.
关键词 玉米粗缩病;发生;防治
中图分类号 S435.131.4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1)12-0172-01
玉米粗缩病是由玉米粗缩病毒(MRDV)引起的一种玉米病毒病,由灰飞虱以持久性方式传播,是我国北方玉米生产区流行的重要病害。
1 玉米粗缩病的症状及危害
玉米整个生育期都可感染发病,以苗期受害最重,5~6片叶时即可显症,开始在心叶基部及中脉两侧产生透明的油浸状褪绿虚线条点,逐渐扩及整个叶片。病苗浓绿,叶片僵直,宽短而厚,心叶不能正常展开,病株生长迟缓、矮化叶片背部叶脉上产生蜡白色隆起条纹,用手触摸有明显的粗糙感。植株叶片宽短僵直,叶色浓绿,节间粗短,顶叶簇生状如君子兰。叶背、叶鞘及苞叶的叶脉上具有粗细不一的蜡白色条状突起,有明显的粗糙感。九至十叶期,病株矮化现象更为明显,上部节间短缩粗肿,顶部叶片簇生,病株高度不到健株的1/2,多数不能抽穗结实,个别雄穗虽能抽出,但分枝极少,没有花粉。果穗畸型,花丝极少,植株严重矮化,雄穗退化,雌穗畸形,严重时不能结实[1]。
2003年以来,玉米粗缩病的发生具有明显上升之势,给徐州市贾汪区汴塘镇的玉米生产造成极大的损失。2005年蒜茬玉米大发生时,一般病田病株率达55.6%,平均减产48.2%,严重的减产80%以上,汴塘镇每年玉米种植面积在0.33万hm2以上,其中蒜茬玉米面积在1 000 hm2左右,2006年不少蒜茬玉米田块几乎绝产,据农技中心调查,病株株高只有1.2 m左右,产量一般在100 kg左右。
玉米粗缩病是由灰飞虱传毒发生的病害,灰飞虱在当地1年有2次迁飞过程,一次是每年麦收前后由麦田向玉米田和稻田转移,一次是秋季由玉米田、稻田向三麦、杂草上转移。造成玉米发病的主要是1代成虫,因为灰飞虱不能将玉米粗缩病毒通过卵传递到下1代,所以避开灰飞虱的传毒高峰就成为防治玉米粗缩病的有效途径[2]。
玉米粗缩病的发生程度与灰飞虱的当年1代带毒率显著相关。据统计,2003年1代灰飞虱的带毒率为8.2%,2004年1代灰飞虱的带毒率为12.6%,2005年1代灰飞虱的带毒率为14.8%,2006年1代灰飞虱的带毒率为15.2%,2007年1代灰飞虱的带毒率为14.3%,2008年1代灰飞虱的带毒率为10.6%,当地蒜茬玉米粗缩病的发病程度随之变化。
2 蒜茬玉米粗缩病及麦茬玉米粗缩病的发生特点
当地蒜茬玉米一般在5月25日至6月5日前播种,通过多年的调查及实践,这期间播种的玉米粗缩病普遍发病率高,化学防治效果不明显;相反,麦茬玉米一般在6月15日以后播种,玉米粗缩病的发病率很低,说明6月15日玉米播种是错开灰飞虱传毒降低玉米粗缩病发生的合理时间,这也与玉米粗缩病的发生规律相符合。玉米粗缩病一般在七叶期以前容易感病,九至十叶期显症明显,七叶期以后即使处于传毒高峰,由于此时已具有显著的抗病性也不会发病。5月25日至6月5日播种的玉米,此时正处于灰飞虱1代由麦田向玉米田转移传毒的高峰期,而玉米正处于七叶期以前,也正是易感期。当地在6月24日1代灰飞虱发生基本结束,蒜茬玉米粗缩病的显症期一般在6月20日以后,随当年灰飞虱带毒率的高低有2~5 d的差别[3]。蒜茬玉米在4月20日前套播,由于到5月底6月初灰飞虱转移和传毒高峰时,玉米已处于七叶期以后并具有抗性机理,所以发病率很低。6月15日以后播种,由于错开了灰飞虱的传毒高峰,所以发病率很低。
3 影响玉米粗缩病发病的因素
3.1 品种
据农技中心调查,目前没有对玉米粗缩病的免疫品种,当地玉米的种植品种主要为蠡与16、郑单958、鲁单981、登海11等,这几个品种发病以蠡与16、郑单958最重,2005年发病严重时病株达70%以上,平均60.2%,登海11在50%以上,鲁单981在45%左右。
3.2 播种期
玉米粗缩病的发生与播种期有非常密切的关系[4]。根据农技中心调查结果来看,蒜茬玉米在4月20日前套播,玉米粗缩病的发病率几乎为零;5月25—30日播种,粗缩病的发病率为30.2%,5月31日至6月5日播种,粗缩病的发病率为41.6%;6月6—10日播种,粗缩病的发病率为26.8%,6月11—15日播种,随着播种期的推迟,发病率由26.8%下降到2%以下;6月15日以后播种的,发病率几乎为零。当地灰飞虱由麦田向玉米田转移的高峰期在5月下旬至6月初,由此可见,调整玉米播期是错开灰飞虱传毒的有效措施。
3.3 化学防治次数
据农技中心调查,5月25—30日播种,用吡虫啉等药剂防治1次的发病率在28.1%,防治2次的发病率在25.6%;5月31日至6月5日播种,化学防治1次的发病率在37.9%,防治2次的发病率在35.5%;6月6—10日播种的,化学防治1次,发病率在32.8%,防治2次的发病率在30.7%;6月6—10日播种,化学防治1次的发病率在22.1%,防治2次的发病率在20.2%。由此说明,化学防治灰飞虱对玉米粗缩病发生效果的影响并不明显。
4 玉米粗缩病的防治策略
从以上实践结果看,在玉米没有免疫品种、化学防治效果又不理想的情况下,采取农业防治措施、调整玉米播期、错开灰飞虱的传毒高峰是防治玉米粗缩病的较为理想的措施,在实践中也是切实可行的,当地的积温条件也能够满足玉米的生长发育条件。当地在6月15后播种的蒜茬玉米或麦茬玉米都获得了较好的收成,产量在6 000 kg/hm2以上,较6月10日以前播种的田块平均产量提高了2 250 kg/hm2以上。
5 参考文献
[1] 史德永,张建成,杨兴字.玉米粗缩病综合防治技术[J].安徽农学通报,2011,17(4):91,108.
[2] 闫伟强,唐丽娜,唐特,等.玉米粗缩病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11(3):184.
[3] 苗洪芹,杨彦杰,李双月,等.玉米粗缩病毒的传毒介体灰飞虱的虫量、不同播期对玉米粗缩病的影响[J].华北农学报,2001,16(2):104-107.
[4] 高秀美,曹长余.不同播期对玉米粗缩病发生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00,16(3):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