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产后出血;临床护理;体会
产后出血是分娩期严重并发症,居导致我国产妇死亡原因的首位[1]。因此,防治产后出血是妇幼保健、产科工作者的重要任务。本人对我院住院的24例产后出血达500ml及以上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我们对产后出血的预防、监测、抢救、护理的体会,以供同行探讨。
1 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 2005年至2010年在我院住院的产妇,产后出血达500ml以上的24例,年龄在19岁至40岁之间,以产后2 h内出血者多见。24例产后出血病例中,经产妇18例,有人工流产史者8例,早产者2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者5例,2例产后出血并发DIC并做子宫次全切除术。分娩方式:剖宫产8例,臀位抽产2例,顺产14例。出血量在500ml~1000ml之间者15例,在1000ml~1500ml之间5例,出血量大于1500ml者4例。出血原因:子宫收缩乏力18例(占75%),胎盘因素4例(占16.7%),软产道损伤2例(占8.3%)。有产前监查19例,无产前检查5例。本组出现失血性休克者4例,并发DIC者2例,经及时抢救转危为安。转归:24例全部治愈出院(其中2例行子宫次切)。
2 护理
2.1 产前监测 首先,产前检查时要注意识别高危因素,对高危孕产妇要加强管理,定期检查。特别是高危评分5分以上及有一项危险因素的孕妇,应列入专案管理,定期随访;对过去有凝血功能障碍者还要定期检查凝血功能。其次,加强健康教育,进行高危妊娠因素的健康教育、宣讲孕期保健知识、教会产妇自我监测,提高孕产妇自我保健意识和技能。
2.2 产时护理 (1)第一产程要密切注意观察产程进展、胎心、宫缩以及血压等情况,定时检查,了解宫口扩张和胎先露下降情况,及时发现和处理产程延缓和停滞。如需手术助产或剖宫产时做好一切术前准备和预防产后出血的准备;使用催产素时要有专人守护,严密监测。(2)第二产程要注保护会阴,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指导孕妇正确使用腹压,防止胎儿娩出过快,防止软产道损伤,胎儿娩出时遵循1-1-1原则[2]。即胎头、胎肩、胎体娩出各1min,使子宫有收缩、缩复过程。胎儿娩出后立即监测出血量,并采用接血器测量出血量。在第二产程和第三产程刺激产妇乳头,可缩短产程,减少出血量,防止产后出血的发生[3].(3)第三产程注意识别胎盘剥离征象,避免过早粗暴揉挤子宫或牵拉脐带,第三产程与产后出血有明显关系,第三产程应用催产素制剂,可使产后出血减少40%,使产后出血的发生率由10%下降至6%[4]。确认胎盘剥离后正确协助胎盘娩出,仔细检查胎盘胎膜是否完整娩出。胎盘娩出后认真检查软产道有无裂伤,及时缝合。(4)准确收集和测量产后出血量至少2 h,这时如出血量超过200 ml应积极寻找原因,给予相应的处理,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全身情况和面色,检查宫缩和阴道出血情况,特别要警惕识别产妇大出血发生休克的一些病状,如面色及口唇极度苍白,出冷汗、呼吸浅快、呻吟、四肢冰冷等征象。
2.3 产后出血的抢救与护理 (1)遇到产妇发生产后大出血的情况,医护人员必须密切配合,争分夺秒进行抢救。首先,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有效的吸氧,采用双鼻导管,流量4~6 L/min,同时密切观察吸氧效果如面色、唇周、指甲是否转红润,呼吸是否恢复平稳。(2)迅速建立2条以上静脉通道,备血、配血,密切监测血压、脉搏、皮肤颜色、表情等生命体征的变化。视病情而正确掌握静脉输液速度,快速输液的同时,要注意产妇的自觉症状,以免输液过多、过快而发生急性肺水肿。(3)经手按摩子宫底,刺激子宫收缩,从而使子宫壁血窦闭合。在按摩过程中须将子宫腔内积血压出,有利于子宫收缩,达到止血目的。(4)迅速协助医生边抢救边查明原因,及时、有效地止血,并做好各种检查及相关的术前准备。(5)产妇取平卧位,必要时取头低脚高位,有利于下肢静脉回血,注意保暖,积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6)做好心理护理,绝大多数患者对出血存在恐慌心理,应在做好抢救及护理的同时,安慰患者并给予解释,对患者细心、热情,解除其紧张的心理,保持镇静,使其积极配合,有利治疗与抢救。
3 体会
3.1 做好产前、产时监测,及时发现导致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及时给以恰当的预防和治疗,对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有着很重要的作用。作为产科工作人员,必须要掌握和识别高危妊娠及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才能及时处理。
3.2 产后出血抢救成功与否在于及时发现与处理,而及时发现产后出血主要依靠产房工作人员认真细致的观察。因此,必须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严谨的工作态度,严密观察产妇子宫收缩情况、宫底高度及阴道流血量。宫缩乏力引起出血的特征是:宫缩时出血少,松弛时出血多,血液呈暗红色或有凝块,在短时间内大量出血的产妇迅速出现急性失血性休克症状,小量持续不断的出血,当出血量达到使机体不能再代偿时,会出现口渴、打哈欠、眩晕、恶心、呕吐、烦躁不安、胸闷、呼啸急促、出冷汗、面色苍白、脉搏细弱、血压下降等休克征象,故对小量持续不断的出血不可忽视。
3.3 出血高危因素和孕妇保健水平之间的关系极为重要,因此,作为产科工作人员必须做好对孕产妇的健康教育工作,宣传孕产妇保健和住院分娩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乐杰,妇产科学[M],第六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24.
[2]潘琢如,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预防及处理[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3,19(5):260-261.
[3]郭月萍、时玉清、罗玫风,第二产程刺激乳头及新生儿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04,19(2)100。
[4]吴钰,张志丽,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及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0,15(11):879.
产后出血是分娩期严重并发症,居导致我国产妇死亡原因的首位[1]。因此,防治产后出血是妇幼保健、产科工作者的重要任务。本人对我院住院的24例产后出血达500ml及以上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我们对产后出血的预防、监测、抢救、护理的体会,以供同行探讨。
1 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 2005年至2010年在我院住院的产妇,产后出血达500ml以上的24例,年龄在19岁至40岁之间,以产后2 h内出血者多见。24例产后出血病例中,经产妇18例,有人工流产史者8例,早产者2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者5例,2例产后出血并发DIC并做子宫次全切除术。分娩方式:剖宫产8例,臀位抽产2例,顺产14例。出血量在500ml~1000ml之间者15例,在1000ml~1500ml之间5例,出血量大于1500ml者4例。出血原因:子宫收缩乏力18例(占75%),胎盘因素4例(占16.7%),软产道损伤2例(占8.3%)。有产前监查19例,无产前检查5例。本组出现失血性休克者4例,并发DIC者2例,经及时抢救转危为安。转归:24例全部治愈出院(其中2例行子宫次切)。
2 护理
2.1 产前监测 首先,产前检查时要注意识别高危因素,对高危孕产妇要加强管理,定期检查。特别是高危评分5分以上及有一项危险因素的孕妇,应列入专案管理,定期随访;对过去有凝血功能障碍者还要定期检查凝血功能。其次,加强健康教育,进行高危妊娠因素的健康教育、宣讲孕期保健知识、教会产妇自我监测,提高孕产妇自我保健意识和技能。
2.2 产时护理 (1)第一产程要密切注意观察产程进展、胎心、宫缩以及血压等情况,定时检查,了解宫口扩张和胎先露下降情况,及时发现和处理产程延缓和停滞。如需手术助产或剖宫产时做好一切术前准备和预防产后出血的准备;使用催产素时要有专人守护,严密监测。(2)第二产程要注保护会阴,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指导孕妇正确使用腹压,防止胎儿娩出过快,防止软产道损伤,胎儿娩出时遵循1-1-1原则[2]。即胎头、胎肩、胎体娩出各1min,使子宫有收缩、缩复过程。胎儿娩出后立即监测出血量,并采用接血器测量出血量。在第二产程和第三产程刺激产妇乳头,可缩短产程,减少出血量,防止产后出血的发生[3].(3)第三产程注意识别胎盘剥离征象,避免过早粗暴揉挤子宫或牵拉脐带,第三产程与产后出血有明显关系,第三产程应用催产素制剂,可使产后出血减少40%,使产后出血的发生率由10%下降至6%[4]。确认胎盘剥离后正确协助胎盘娩出,仔细检查胎盘胎膜是否完整娩出。胎盘娩出后认真检查软产道有无裂伤,及时缝合。(4)准确收集和测量产后出血量至少2 h,这时如出血量超过200 ml应积极寻找原因,给予相应的处理,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全身情况和面色,检查宫缩和阴道出血情况,特别要警惕识别产妇大出血发生休克的一些病状,如面色及口唇极度苍白,出冷汗、呼吸浅快、呻吟、四肢冰冷等征象。
2.3 产后出血的抢救与护理 (1)遇到产妇发生产后大出血的情况,医护人员必须密切配合,争分夺秒进行抢救。首先,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有效的吸氧,采用双鼻导管,流量4~6 L/min,同时密切观察吸氧效果如面色、唇周、指甲是否转红润,呼吸是否恢复平稳。(2)迅速建立2条以上静脉通道,备血、配血,密切监测血压、脉搏、皮肤颜色、表情等生命体征的变化。视病情而正确掌握静脉输液速度,快速输液的同时,要注意产妇的自觉症状,以免输液过多、过快而发生急性肺水肿。(3)经手按摩子宫底,刺激子宫收缩,从而使子宫壁血窦闭合。在按摩过程中须将子宫腔内积血压出,有利于子宫收缩,达到止血目的。(4)迅速协助医生边抢救边查明原因,及时、有效地止血,并做好各种检查及相关的术前准备。(5)产妇取平卧位,必要时取头低脚高位,有利于下肢静脉回血,注意保暖,积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6)做好心理护理,绝大多数患者对出血存在恐慌心理,应在做好抢救及护理的同时,安慰患者并给予解释,对患者细心、热情,解除其紧张的心理,保持镇静,使其积极配合,有利治疗与抢救。
3 体会
3.1 做好产前、产时监测,及时发现导致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及时给以恰当的预防和治疗,对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有着很重要的作用。作为产科工作人员,必须要掌握和识别高危妊娠及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才能及时处理。
3.2 产后出血抢救成功与否在于及时发现与处理,而及时发现产后出血主要依靠产房工作人员认真细致的观察。因此,必须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严谨的工作态度,严密观察产妇子宫收缩情况、宫底高度及阴道流血量。宫缩乏力引起出血的特征是:宫缩时出血少,松弛时出血多,血液呈暗红色或有凝块,在短时间内大量出血的产妇迅速出现急性失血性休克症状,小量持续不断的出血,当出血量达到使机体不能再代偿时,会出现口渴、打哈欠、眩晕、恶心、呕吐、烦躁不安、胸闷、呼啸急促、出冷汗、面色苍白、脉搏细弱、血压下降等休克征象,故对小量持续不断的出血不可忽视。
3.3 出血高危因素和孕妇保健水平之间的关系极为重要,因此,作为产科工作人员必须做好对孕产妇的健康教育工作,宣传孕产妇保健和住院分娩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乐杰,妇产科学[M],第六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24.
[2]潘琢如,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预防及处理[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3,19(5):260-261.
[3]郭月萍、时玉清、罗玫风,第二产程刺激乳头及新生儿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04,19(2)100。
[4]吴钰,张志丽,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及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0,15(11):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