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52.9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10-000-01
摘 要 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比较分析法、逻辑归纳法,从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体育学等多维学科的角度,结合当前“和谐社会”的宏观背景,通过深入分析儒家文化与和谐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关系,进而提出基于儒家文化背景建设和谐校园体育文化的理念。
关键词 儒家文化 校园体育 体育文化
儒家文化与和谐校园体育文化建设。
通过走访、电话与电子邮件等形式,咨询有关儒家文化、校园文化及体育文化等方面的专家了解对本课题的看法及意见,指导研究方向。
在知网、万方等数据平台以儒家文化、体育文化等为关键词检索,共有36篇与本课题研究相关的文献资料。为本课题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与指导。
按照系统论的观点,依照文化学、教育学、心理学、哲学、社会学、体育学等的基本原理,对研究结果进行归纳和演绎,分析与综合得出结论。
通过对和谐校园体育文化的理解,与儒家文化所蕴含的文化精髓进行比较,找出二者的融合及其交叉,进而提出了基于儒家文化背景建设和谐校园体育文化的理念。
“仁”的学说在儒家文化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儒家认为“仁”是人生的最高境界,为人性修养提供了明确的目标,从一定意义上说以尊重人、爱人为根源与出发点,表示对人充分的尊重。目前,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因校而异,但是和谐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不是单独一个部门,一个学校,一个机构就能完成的。它需要全校各个部门及机构齐心协力,同抓共管,人人参与,人人关心。这就体现了“仁”的精神。需要运用儒家文化中“仁”的精神来指导人们建设和谐校园文化。
“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论语·学而》,儒家立足于做人治国,将中和归宿在中“礼”,以礼制中,归仁于礼,以追求人际和谐,实现儒家美好的王道政治和理想社会。在和谐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中,“礼”的功用即是给每个校园人定位,以建立起一定的建设秩序,保证整体的和谐。它体现了建设中校园人自身的和谐、校园人与校园人之间的和谐、校园人与校园的和谐以及校园人与社会的和谐。
“力行”意识是建设和谐校园体育文化的关键。在儒家看来,和谐境界的实现,人本精神的高扬,忧患境域的摆脱,道德素养的提升,无一能够离开人们投身现实、奋发进取的努力和作为。因此,儒家经典大多强调力行,儒家人物大多是力行主义者。在建设和谐校园文化的过程中,我们更要提倡“力行”,以身为范,不能仅仅动动嘴就代替实际工作,只有亲力亲为,才能在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中找到不足之处,以达到及时纠错的目的。这也是建设和谐校园文化的关键所在。
和谐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目标是为了追求和谐。儒家“和谐”精神并不排斥相互冲突,在共同的基础上保持个体的明显差异性,个体间以相互合作、相互依存为主,并保持良好的竞争态势,在统一体内保持动态稳定,以求得系统能量大于个体能量总和之目的。我们在建设和谐校园体育文化中,既要“四手都要抓、四手都要硬”又要允许一部分内容优先建设、发展起来,从和谐到不和谐到新的和谐的发展过程,使和谐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始终处于一种有序、充满活力、相对稳定又不断发展的和谐状态。
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儒家文化,经过两千多年的繁衍发展,不仅影响了中国也影响了全世界。儒家文化在多元文化融合汇通的今天,更是表现出“走向世界”的发展大趋势。学校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担负着培养人才、服务社会的功能另一方面还具有知识传播、文化交流传播的功能。
基于儒家文化背景的和谐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不仅能够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增强校园人体质,还能加强校园人的政治思想教育,尤其是通过体育精神文化建设加强了学生日益淡薄的爱国主义情感。儒家文化的爱国主义精神,在传统爱国精神的基础上,在今天被赋予了维护统一、反对分裂、坚信一个中国、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奋斗的爱国主义的思想。
和谐校园体育文化是和谐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和谐校园为特定空间,以校园人为参与主体,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以实现学校培养和造就和谐人才为总目标,校园人在和谐校园实践活动过程中所创造的体育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并且校园体育文化系统与社会各系统之间以及校园体育文化系统自身各组成部分和各要素之间处于一种相互协调发展的状态。
参考文献:
[1] 杨春梅.儒家文化思想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1990.
[2] 易剑东.体育文化学概论[M].台北: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1998.
[3] 周丽君,于可红.从文化的本质论体育文化[J].中国体育科技.2005(01).
[4] 陈惠娜.东方体育文化的复兴世界体育文化的希望[J].体育文化导刊.2014(01).
[5] 麦羽强.对当今体育文化的审视和反思[J].湖北体育科技.2014(03).
摘 要 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比较分析法、逻辑归纳法,从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体育学等多维学科的角度,结合当前“和谐社会”的宏观背景,通过深入分析儒家文化与和谐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关系,进而提出基于儒家文化背景建设和谐校园体育文化的理念。
关键词 儒家文化 校园体育 体育文化
一、研究对象
儒家文化与和谐校园体育文化建设。
二、研究方法
(一)专家访谈法
通过走访、电话与电子邮件等形式,咨询有关儒家文化、校园文化及体育文化等方面的专家了解对本课题的看法及意见,指导研究方向。
(二)文献资料法
在知网、万方等数据平台以儒家文化、体育文化等为关键词检索,共有36篇与本课题研究相关的文献资料。为本课题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与指导。
(三)逻辑分析法
按照系统论的观点,依照文化学、教育学、心理学、哲学、社会学、体育学等的基本原理,对研究结果进行归纳和演绎,分析与综合得出结论。
(四)比较分析法
通过对和谐校园体育文化的理解,与儒家文化所蕴含的文化精髓进行比较,找出二者的融合及其交叉,进而提出了基于儒家文化背景建设和谐校园体育文化的理念。
三、结果与分析
(一)“仁”体现了和谐校园体育文化以人为本的建设思想
“仁”的学说在儒家文化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儒家认为“仁”是人生的最高境界,为人性修养提供了明确的目标,从一定意义上说以尊重人、爱人为根源与出发点,表示对人充分的尊重。目前,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因校而异,但是和谐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不是单独一个部门,一个学校,一个机构就能完成的。它需要全校各个部门及机构齐心协力,同抓共管,人人参与,人人关心。这就体现了“仁”的精神。需要运用儒家文化中“仁”的精神来指导人们建设和谐校园文化。
(二)“礼”体现了和谐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秩序
“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论语·学而》,儒家立足于做人治国,将中和归宿在中“礼”,以礼制中,归仁于礼,以追求人际和谐,实现儒家美好的王道政治和理想社会。在和谐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中,“礼”的功用即是给每个校园人定位,以建立起一定的建设秩序,保证整体的和谐。它体现了建设中校园人自身的和谐、校园人与校园人之间的和谐、校园人与校园的和谐以及校园人与社会的和谐。
(三)“力行”体现了和谐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理念
“力行”意识是建设和谐校园体育文化的关键。在儒家看来,和谐境界的实现,人本精神的高扬,忧患境域的摆脱,道德素养的提升,无一能够离开人们投身现实、奋发进取的努力和作为。因此,儒家经典大多强调力行,儒家人物大多是力行主义者。在建设和谐校园文化的过程中,我们更要提倡“力行”,以身为范,不能仅仅动动嘴就代替实际工作,只有亲力亲为,才能在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中找到不足之处,以达到及时纠错的目的。这也是建设和谐校园文化的关键所在。
(四)“和谐”体现了和谐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目标
和谐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目标是为了追求和谐。儒家“和谐”精神并不排斥相互冲突,在共同的基础上保持个体的明显差异性,个体间以相互合作、相互依存为主,并保持良好的竞争态势,在统一体内保持动态稳定,以求得系统能量大于个体能量总和之目的。我们在建设和谐校园体育文化中,既要“四手都要抓、四手都要硬”又要允许一部分内容优先建设、发展起来,从和谐到不和谐到新的和谐的发展过程,使和谐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始终处于一种有序、充满活力、相对稳定又不断发展的和谐状态。
四、和谐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对儒家文化的影响
(一)促进儒家文化的传播
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儒家文化,经过两千多年的繁衍发展,不仅影响了中国也影响了全世界。儒家文化在多元文化融合汇通的今天,更是表现出“走向世界”的发展大趋势。学校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担负着培养人才、服务社会的功能另一方面还具有知识传播、文化交流传播的功能。
(二)丰富儒家文化的内涵
基于儒家文化背景的和谐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不仅能够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增强校园人体质,还能加强校园人的政治思想教育,尤其是通过体育精神文化建设加强了学生日益淡薄的爱国主义情感。儒家文化的爱国主义精神,在传统爱国精神的基础上,在今天被赋予了维护统一、反对分裂、坚信一个中国、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奋斗的爱国主义的思想。
五、结论
和谐校园体育文化是和谐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和谐校园为特定空间,以校园人为参与主体,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以实现学校培养和造就和谐人才为总目标,校园人在和谐校园实践活动过程中所创造的体育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并且校园体育文化系统与社会各系统之间以及校园体育文化系统自身各组成部分和各要素之间处于一种相互协调发展的状态。
参考文献:
[1] 杨春梅.儒家文化思想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1990.
[2] 易剑东.体育文化学概论[M].台北: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1998.
[3] 周丽君,于可红.从文化的本质论体育文化[J].中国体育科技.2005(01).
[4] 陈惠娜.东方体育文化的复兴世界体育文化的希望[J].体育文化导刊.2014(01).
[5] 麦羽强.对当今体育文化的审视和反思[J].湖北体育科技.20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