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地方高校突出办学特色,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地方高校生存与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高等教育办学多样化的必然结果。因此,地方高校要针对其服务区域经济中存在的问题,坚持面向地方,培养区域特色人才;以区域经济结构为基点,调整学科专业结构;立足地方,研究区域特色课题,积极为区域社会经济服务。
关键词:地方高校 办学特色 服务区域经济
一、特色化是地方高校发展、服务区域经济的现实选择
(一)特色化是社会、经济发展对地方高校提出的客观要求
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日益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而与之有着直接关系的高等教育,要顺应这一发展趋势,就必须从根本上打破过去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格局,使各高校纷呈特色,从而形成一种多元化局面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多元化相适应。另一方面,地方高校主要是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由于各地区发展的基础不同,资源状况不同,与外界联系交往的方式及对象不同,在改革和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和课题不同,因而对教育的需求方式、层次、规模、侧重点必然会有很大的差异性。相应地,这些高校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对象、方式、层次及途径也会各不相同,这就要求地方高校在认真研究本地经济和社会发展之实际需要的基础上,认清自己的任务与职责,以特色适应需要,从特色中找到自己发展、提高的新起点。
(二)特色化是地方高校生存与发展的必由之路
高校特色化的一个基本功效是大大增强了高校自身的生存与发展的机能。如果说对处于高等教育系统塔顶的少数重点高校,其特色化更多的是为了追求更高的学术地位与水平、谋求更大的发展,那么对于地方高校而言,特色化就应该是为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而必须做出的选择。因为,无论办学条件、师资和教学科研水平、历史文化传统,还是社会认可度和知名度等,地方高校都难与为数很少的全国重点大学相提并论。而且如果试图在这些方面进行比较和超越,既非明知之举,也非力所能及。对重点高校来说,特色化更多的是其发展之需要与必然;而对地方高校来说,特色化首先是其生存之必需。无疑后者就显得更为迫切,意义也更为重大。在我国,部分于上个世纪80年代兴起的地方高校之所以日益显示出勃勃生机,主要在于它们选择了一条特色化———实用型的发展道路。还有一些民办大学,也是通过走与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相联的特色化办学道路,以特色求生存、求发展,而最终以其蓬勃的生命力立于高校之林的。
(三)特色化是高等教育办学多样化的必然结果
高等教育多样化是一种必然趋势,它是社会经济多元化、高等教育大众化、社会需求多样化、人的素质差异化的客观反映。不管把高校分为几种类型或几个层次,面对社会的多样化需求,任何一类学校都不可能独立承担起培养各类人才的重任。各个层次的高等学校都应该树立“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人特我强”的办学理念,都必须主动寻找有利于生存和发展的空间,进行科学定位,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这样才能使特色更鲜明、优势更明显,努力在竞争激烈的人才市场上处于更有利地位。而相对在教学、科研、师资、办学条件、社会公信力和知名度等诸方面并不占优势的地方高校,要想在高校群体中不被淘汰,特色化便几乎成为唯一的立校之本和制胜法宝。
二、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地方大学社会服务工作毕竟刚刚起步。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着一些突出的问题和不利的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其社会经济服务工作的迅速扩展和纵深发展。这些问题和因素是复杂而多方面的,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地方高校自身和区域社会两个方面。
首先是地方高校自身问题。包括:(一)社会服务观念的偏差。表现为:1.与己无关。认为地方大学教师数量少,承担教学任务繁重。没有时间也没有必要进行社会服务。2.缺乏条件。认为地方大学办学条件差,缺少社会服务所必需的实验手段和物质基础,没有条件开展社会服务。3.缺乏能力。一些教师对社会需求和市场缺乏了解和研究,缺乏与社会和企业交往的能力。有的教师拥有科研专利或应用技术成果,却无法将成果推向社会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二)专业设置陈旧狭窄。地方高校存在着专业设置陈旧、结构不合理、培养规格单一等问题。专业低水平重复设置比较普遍,资源浪费严重,不能按照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有针对性地培养人才,由此制约了地方大学社会服务的领域和范围。(三)科学研究实力较差。以教学为主的地方高校科研水平总体上偏低。地方高校运用社会科学理论解决本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理论和实践能力不足,难以承担为当地政府和企事业单位提供高水平的信息咨询服务的重任;技术研发能力低,解决工农业生产技术问题的能力不足,不能为所在地区工农业生产提供足够的技术服务。
其次是社会方面的原因。表现在:(一)办学自主权受到制约,地方高校结合本地区社会经济实际,灵活地开展社会服务,就需要在学科专业设置,教学科研单位设立,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活动的组织,教学科研人员的聘用等方面,具有更多的自主权。在专业设置方面,而地方高校恰恰在这方面缺少必要的自主权,这是妨碍地方高校按照区域社会的人才市场需求和区域社会的经济需要灵活办学和进行社会服务的重要因素。(二)区域政府与地方高校的脱节,由于体制上的制约,地方高校与区域政府之间存在着相对隔裂的现象,这是地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地方高校直接参与企业技术革新的障碍。作为地方高校,其专业设置、招生指标、经费来源以及人员编制等都是由学校主管单位决定,没有自主权,不能适应区域社会经济建设的需要,作为区域政府,注重的是其为区域社会经济建设服务的问题,而对地方高校自身的存在与发展问题关注不够,加之区域政府往往财力有限,不能给地方高校以充分的经费和物质支持,制约了地方高校的改革、发展以及社会服务的开展。另外,有些区域政府大力建设大学城,积极发展高等教育,但对如何依靠和利用区域大学的人才、智力、信息、技术和思想来提升与发展本区域的社会经济这一根本性的问题则考虑不多;有些区域大讲科教兴市,大讲依靠地方高校的智力优势,但政府的一些重大社会经济决策则很少听取区域大学专家、学者的意见和建议。(三)地方高校与本区域企业相脱节,许多企业对地方高校的社会服务状态缺乏了解,对地方高校的社会服务能力持怀疑态度。尽管有些地方高校完全有条件、有能力提供一些技术等方面的服务,但有些企业还是舍近求远,寻求域外重点高校、专业院校提供服务。而大型企业一般都建有自己的技术研究中心,科研力量较强,它们对地方高校科研成果需求相对较少。即使需要社会服务,一般也不会考虑地方高校。
三、地方大学突出办学特色、服务区域经济的途径
地方院校具有“地方投资”、“地方管理”、“办在地方”、“服务地方”的办学特点和与地方政府有着特殊亲缘关系,与地方经济、地方产业界有着天然地缘关系的办学优势。因此,无论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还是社会服务,都应该比其他高校更加积极主动地服务地方,通过寻找富有地方色彩的办学定位,全面构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区域性办学特色,主动从社会边缘走向社会中心,成为直接拉动地方发展的动力,成为地方领导和人民心目中经常关注的对象,成为地方的亮点和骄傲。这样,才能为学校的发展争取最大的支持,促进学校办学条件的改善和办学水平的提高,即“以地方特色求得生存与发展”。正如李岚清同志所说,地方院校“首先对地方要有贡献,要培养地方需要的人才,对地方的科教、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做出实实在在的贡献”。①这就对地方院校的三大职能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如何丰富区域性内涵,继而形成本校独有的办学特色,更好的为区域经济服务。
(一)面向地方,培养区域特色人才
培养人才是大学的首要职能,也是办学特色表现最直接的领域。对于地方院校来说,这种特色体现得更为直接和充分。无论学校采取什么方式、什么途径培养人才,只要学校培养的人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这种人才培养即富有特色。因此,地方院校培养的人才应面向地方,力争成为本地区不可或缺的富有区域特色的人才。以“地方性”为主线,合理设计人才培养目标。首先,地方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应根据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来确立。其次,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来看,需要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不同专业的人才。伯顿?克拉克说过:“实施高等教育的最差的办法就是把所有鸡蛋都往一个篮子里装-----高等教育最忌讳单一的模式。”②各类地方院校,应注重培养应用型高级人才或造就面向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此外,还要根据高等教育的性质和任务来调整定位,找准地方院校在区域经济中的发展空间和相应发展定位。如果定位盲目攀高,不但限制了自身的发展空间,还降低了自己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特殊作用与竞争力,也就失去了发展的优势与特色。只有找准自身的层次定位,才能走出一条富有区域特色的发展之路。
(二)以区域经济结构为基点,调整学科专业结构
高校的学科专业结构,决定着所培养的人才结构。学科是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重要依托,也是大学形成办学特色的重要切入点。地方院校要在学科专业上形成特色,应该充分利用“地利”营造特色,即每个地方都有独特的地理环境、人文环境和自然资源等“地利”,地方院校可以根据本地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发展特色学科。同时,每个地区都有着不同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需求,地方院校要适应这种需求,并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不断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将“办学有地利,地方有需求”的学科专业,作为特色学科专业,大力发展。
第一,保持与发展传统优势,强化特色学科。一般来说,每个学校在其发展历程中都会因种种原因形成一些传统优势学科,这些传统学科大多是在过去特定的社会需要、科技和经济基础、特定的社会和学校条件下形成的,是因历史、地域、传统所形成的办学特色和优势,是地方院校得以持续发展的宝贵财富。因此,继承和强化这些办学传统特色、优势,往往会取得事半功倍之效。同时,还应结合区域社会现实需要和条件,对传统特色学科进行调整重组、改造提升,寻找新的学科生长点,强化优势,增强学科的社会适应性和办学活力。
第二,寻求学科与区域社会经济的结合点,发展特色学科。社会需要是学科发展的推动力,学科发展取决于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对本学科的需要程度。地方院校学科建设只有紧密结合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有所创新,才能创出特色。由于我国经济发展不均衡,各地区产业结构、技术发展、经济基础各不相同,经济建设各有特色,对地方院校的学科重点、研究方向也提出了不同的需求。特别是一些地区的重要产业往往也是特色产业,需要特殊的研究和技术,因而相关学科专业的地域性特征更为显著。因此,从根木上说,地方院校的特色学科建设就是为了使学校教育适应区域社会发展的某种需要。
第三,依据区域社会发展趋势,打造特色新学科新专业。地方院校要积极主动地搜集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信息,根据地方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进行人才需求预测,积极发展新兴学科专业,实施错位经营,尽量补充重点高校没有的学科和专业,院校可以通过研究本地人才市场的供求变化情况,大胆增设一些国家“专业目录”未列入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又急需的新专业,或是在相关专业中先柔性增设新的专业方向,慢慢补充师资与资源,待条件成熟,则独立设立为新专业;还可以通过成立“专业咨询委员会”进行研究和预测,委员会成员应包括区域社会企事业单位的高级专家,让其为学校的专业布局、学科发展等重大问题献计献策,由于“专业咨询委员会”成员来源广泛,能够较及时准确地把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动态,抢占先机。
(三)立足地方,研究区域特色课题
地方院校由于多种条件的限制,获得国家重大科研课题的机会偏少甚至没有。因此,地方院校应立足地方,找寻自身适宜的发展定位,积极参与涉及当地社会进步和企业科技开发的重大课题研究,实推动学校科研特色建设的开展。
1、利用“亲缘”关系,找寻区域经济发展现实课题。地方院校要充分利用自己与地方政府及社会各界天然的“亲情”关系,以服务区域经济建设为出发点,找寻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现实课题,将高校的人才与科技优势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学校赢得区域经济社会的认可与支持,进而推动学校科研工作的区域性特色建设。第一,做地方政府的参谋和助手,促进软科学研究区域性特色的形成。地方院校能够通过人员培训、政策研究及技术支援等直接方式支持地方政府,在支持中形成特色。第二,面向区域社会实际提供科技服务,促进区域性特色的形成。地方院校应发挥自身在科研活动上的综合优势,在解决区域社会发展的实际课题中营造特色,院校可以通过编撰地方文献典籍、参与社会科研攻关、进行技术推广服务和开展科技咨询等形式为区域经济社会提供全方位的科技服务。
2、利用“地缘”关系,推进产学研合作课题研究。地方院校的产学研将明显地受到所在城市区域产业结构特征的影响。院校应审时度势,形成政策导向,鼓励教师走出校门,面向区域经济建设主战场,进行直接为经济生产服务的应用型课题研究,将学校的科研拓展到当地的企业一线,争取区域经济社会对学校发展的最大支持,形成自己的区域性科研特色。第一,应与当地企业联合开展科研,促进区域性科研特色的形成。地方院校急需从传统封闭的科研模式中走出来,科学整合高校人才设备资源,主动与当地企业联合,直接对口承接科技攻关难题或解决一些技术瓶颈问题,与企业一道将科技成果快速转化为产品,直接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第二,依托当地高新技术开发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地方院校要充分发挥高等学校智力密集的优势,以大学为中心,以高新技术产业群为基础,形成产学研结合的科技研发基地,缩短高科技创造加工到传播应用的周期,增加地方经济的科技含量,提高地方企业整体竞争力。同时高科技园区的发展也有助于推动地方院校科研模式的转变和科研特色的建设。
参考文献:
[1]徐同文.区域大学的使命 [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2]顾冠群.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促发展[J].中国高教研究,2002.3
*项目来源:甘肃省科技厅2010年软科学项目:《经济欠发达地区高校面临的困难、问题及发展战略研究》项目编号10062CRA130
关键词:地方高校 办学特色 服务区域经济
一、特色化是地方高校发展、服务区域经济的现实选择
(一)特色化是社会、经济发展对地方高校提出的客观要求
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日益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而与之有着直接关系的高等教育,要顺应这一发展趋势,就必须从根本上打破过去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格局,使各高校纷呈特色,从而形成一种多元化局面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多元化相适应。另一方面,地方高校主要是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由于各地区发展的基础不同,资源状况不同,与外界联系交往的方式及对象不同,在改革和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和课题不同,因而对教育的需求方式、层次、规模、侧重点必然会有很大的差异性。相应地,这些高校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对象、方式、层次及途径也会各不相同,这就要求地方高校在认真研究本地经济和社会发展之实际需要的基础上,认清自己的任务与职责,以特色适应需要,从特色中找到自己发展、提高的新起点。
(二)特色化是地方高校生存与发展的必由之路
高校特色化的一个基本功效是大大增强了高校自身的生存与发展的机能。如果说对处于高等教育系统塔顶的少数重点高校,其特色化更多的是为了追求更高的学术地位与水平、谋求更大的发展,那么对于地方高校而言,特色化就应该是为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而必须做出的选择。因为,无论办学条件、师资和教学科研水平、历史文化传统,还是社会认可度和知名度等,地方高校都难与为数很少的全国重点大学相提并论。而且如果试图在这些方面进行比较和超越,既非明知之举,也非力所能及。对重点高校来说,特色化更多的是其发展之需要与必然;而对地方高校来说,特色化首先是其生存之必需。无疑后者就显得更为迫切,意义也更为重大。在我国,部分于上个世纪80年代兴起的地方高校之所以日益显示出勃勃生机,主要在于它们选择了一条特色化———实用型的发展道路。还有一些民办大学,也是通过走与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相联的特色化办学道路,以特色求生存、求发展,而最终以其蓬勃的生命力立于高校之林的。
(三)特色化是高等教育办学多样化的必然结果
高等教育多样化是一种必然趋势,它是社会经济多元化、高等教育大众化、社会需求多样化、人的素质差异化的客观反映。不管把高校分为几种类型或几个层次,面对社会的多样化需求,任何一类学校都不可能独立承担起培养各类人才的重任。各个层次的高等学校都应该树立“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人特我强”的办学理念,都必须主动寻找有利于生存和发展的空间,进行科学定位,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这样才能使特色更鲜明、优势更明显,努力在竞争激烈的人才市场上处于更有利地位。而相对在教学、科研、师资、办学条件、社会公信力和知名度等诸方面并不占优势的地方高校,要想在高校群体中不被淘汰,特色化便几乎成为唯一的立校之本和制胜法宝。
二、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地方大学社会服务工作毕竟刚刚起步。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着一些突出的问题和不利的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其社会经济服务工作的迅速扩展和纵深发展。这些问题和因素是复杂而多方面的,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地方高校自身和区域社会两个方面。
首先是地方高校自身问题。包括:(一)社会服务观念的偏差。表现为:1.与己无关。认为地方大学教师数量少,承担教学任务繁重。没有时间也没有必要进行社会服务。2.缺乏条件。认为地方大学办学条件差,缺少社会服务所必需的实验手段和物质基础,没有条件开展社会服务。3.缺乏能力。一些教师对社会需求和市场缺乏了解和研究,缺乏与社会和企业交往的能力。有的教师拥有科研专利或应用技术成果,却无法将成果推向社会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二)专业设置陈旧狭窄。地方高校存在着专业设置陈旧、结构不合理、培养规格单一等问题。专业低水平重复设置比较普遍,资源浪费严重,不能按照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有针对性地培养人才,由此制约了地方大学社会服务的领域和范围。(三)科学研究实力较差。以教学为主的地方高校科研水平总体上偏低。地方高校运用社会科学理论解决本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理论和实践能力不足,难以承担为当地政府和企事业单位提供高水平的信息咨询服务的重任;技术研发能力低,解决工农业生产技术问题的能力不足,不能为所在地区工农业生产提供足够的技术服务。
其次是社会方面的原因。表现在:(一)办学自主权受到制约,地方高校结合本地区社会经济实际,灵活地开展社会服务,就需要在学科专业设置,教学科研单位设立,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活动的组织,教学科研人员的聘用等方面,具有更多的自主权。在专业设置方面,而地方高校恰恰在这方面缺少必要的自主权,这是妨碍地方高校按照区域社会的人才市场需求和区域社会的经济需要灵活办学和进行社会服务的重要因素。(二)区域政府与地方高校的脱节,由于体制上的制约,地方高校与区域政府之间存在着相对隔裂的现象,这是地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地方高校直接参与企业技术革新的障碍。作为地方高校,其专业设置、招生指标、经费来源以及人员编制等都是由学校主管单位决定,没有自主权,不能适应区域社会经济建设的需要,作为区域政府,注重的是其为区域社会经济建设服务的问题,而对地方高校自身的存在与发展问题关注不够,加之区域政府往往财力有限,不能给地方高校以充分的经费和物质支持,制约了地方高校的改革、发展以及社会服务的开展。另外,有些区域政府大力建设大学城,积极发展高等教育,但对如何依靠和利用区域大学的人才、智力、信息、技术和思想来提升与发展本区域的社会经济这一根本性的问题则考虑不多;有些区域大讲科教兴市,大讲依靠地方高校的智力优势,但政府的一些重大社会经济决策则很少听取区域大学专家、学者的意见和建议。(三)地方高校与本区域企业相脱节,许多企业对地方高校的社会服务状态缺乏了解,对地方高校的社会服务能力持怀疑态度。尽管有些地方高校完全有条件、有能力提供一些技术等方面的服务,但有些企业还是舍近求远,寻求域外重点高校、专业院校提供服务。而大型企业一般都建有自己的技术研究中心,科研力量较强,它们对地方高校科研成果需求相对较少。即使需要社会服务,一般也不会考虑地方高校。
三、地方大学突出办学特色、服务区域经济的途径
地方院校具有“地方投资”、“地方管理”、“办在地方”、“服务地方”的办学特点和与地方政府有着特殊亲缘关系,与地方经济、地方产业界有着天然地缘关系的办学优势。因此,无论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还是社会服务,都应该比其他高校更加积极主动地服务地方,通过寻找富有地方色彩的办学定位,全面构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区域性办学特色,主动从社会边缘走向社会中心,成为直接拉动地方发展的动力,成为地方领导和人民心目中经常关注的对象,成为地方的亮点和骄傲。这样,才能为学校的发展争取最大的支持,促进学校办学条件的改善和办学水平的提高,即“以地方特色求得生存与发展”。正如李岚清同志所说,地方院校“首先对地方要有贡献,要培养地方需要的人才,对地方的科教、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做出实实在在的贡献”。①这就对地方院校的三大职能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如何丰富区域性内涵,继而形成本校独有的办学特色,更好的为区域经济服务。
(一)面向地方,培养区域特色人才
培养人才是大学的首要职能,也是办学特色表现最直接的领域。对于地方院校来说,这种特色体现得更为直接和充分。无论学校采取什么方式、什么途径培养人才,只要学校培养的人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这种人才培养即富有特色。因此,地方院校培养的人才应面向地方,力争成为本地区不可或缺的富有区域特色的人才。以“地方性”为主线,合理设计人才培养目标。首先,地方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应根据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来确立。其次,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来看,需要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不同专业的人才。伯顿?克拉克说过:“实施高等教育的最差的办法就是把所有鸡蛋都往一个篮子里装-----高等教育最忌讳单一的模式。”②各类地方院校,应注重培养应用型高级人才或造就面向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此外,还要根据高等教育的性质和任务来调整定位,找准地方院校在区域经济中的发展空间和相应发展定位。如果定位盲目攀高,不但限制了自身的发展空间,还降低了自己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特殊作用与竞争力,也就失去了发展的优势与特色。只有找准自身的层次定位,才能走出一条富有区域特色的发展之路。
(二)以区域经济结构为基点,调整学科专业结构
高校的学科专业结构,决定着所培养的人才结构。学科是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重要依托,也是大学形成办学特色的重要切入点。地方院校要在学科专业上形成特色,应该充分利用“地利”营造特色,即每个地方都有独特的地理环境、人文环境和自然资源等“地利”,地方院校可以根据本地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发展特色学科。同时,每个地区都有着不同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需求,地方院校要适应这种需求,并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不断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将“办学有地利,地方有需求”的学科专业,作为特色学科专业,大力发展。
第一,保持与发展传统优势,强化特色学科。一般来说,每个学校在其发展历程中都会因种种原因形成一些传统优势学科,这些传统学科大多是在过去特定的社会需要、科技和经济基础、特定的社会和学校条件下形成的,是因历史、地域、传统所形成的办学特色和优势,是地方院校得以持续发展的宝贵财富。因此,继承和强化这些办学传统特色、优势,往往会取得事半功倍之效。同时,还应结合区域社会现实需要和条件,对传统特色学科进行调整重组、改造提升,寻找新的学科生长点,强化优势,增强学科的社会适应性和办学活力。
第二,寻求学科与区域社会经济的结合点,发展特色学科。社会需要是学科发展的推动力,学科发展取决于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对本学科的需要程度。地方院校学科建设只有紧密结合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有所创新,才能创出特色。由于我国经济发展不均衡,各地区产业结构、技术发展、经济基础各不相同,经济建设各有特色,对地方院校的学科重点、研究方向也提出了不同的需求。特别是一些地区的重要产业往往也是特色产业,需要特殊的研究和技术,因而相关学科专业的地域性特征更为显著。因此,从根木上说,地方院校的特色学科建设就是为了使学校教育适应区域社会发展的某种需要。
第三,依据区域社会发展趋势,打造特色新学科新专业。地方院校要积极主动地搜集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信息,根据地方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进行人才需求预测,积极发展新兴学科专业,实施错位经营,尽量补充重点高校没有的学科和专业,院校可以通过研究本地人才市场的供求变化情况,大胆增设一些国家“专业目录”未列入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又急需的新专业,或是在相关专业中先柔性增设新的专业方向,慢慢补充师资与资源,待条件成熟,则独立设立为新专业;还可以通过成立“专业咨询委员会”进行研究和预测,委员会成员应包括区域社会企事业单位的高级专家,让其为学校的专业布局、学科发展等重大问题献计献策,由于“专业咨询委员会”成员来源广泛,能够较及时准确地把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动态,抢占先机。
(三)立足地方,研究区域特色课题
地方院校由于多种条件的限制,获得国家重大科研课题的机会偏少甚至没有。因此,地方院校应立足地方,找寻自身适宜的发展定位,积极参与涉及当地社会进步和企业科技开发的重大课题研究,实推动学校科研特色建设的开展。
1、利用“亲缘”关系,找寻区域经济发展现实课题。地方院校要充分利用自己与地方政府及社会各界天然的“亲情”关系,以服务区域经济建设为出发点,找寻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现实课题,将高校的人才与科技优势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学校赢得区域经济社会的认可与支持,进而推动学校科研工作的区域性特色建设。第一,做地方政府的参谋和助手,促进软科学研究区域性特色的形成。地方院校能够通过人员培训、政策研究及技术支援等直接方式支持地方政府,在支持中形成特色。第二,面向区域社会实际提供科技服务,促进区域性特色的形成。地方院校应发挥自身在科研活动上的综合优势,在解决区域社会发展的实际课题中营造特色,院校可以通过编撰地方文献典籍、参与社会科研攻关、进行技术推广服务和开展科技咨询等形式为区域经济社会提供全方位的科技服务。
2、利用“地缘”关系,推进产学研合作课题研究。地方院校的产学研将明显地受到所在城市区域产业结构特征的影响。院校应审时度势,形成政策导向,鼓励教师走出校门,面向区域经济建设主战场,进行直接为经济生产服务的应用型课题研究,将学校的科研拓展到当地的企业一线,争取区域经济社会对学校发展的最大支持,形成自己的区域性科研特色。第一,应与当地企业联合开展科研,促进区域性科研特色的形成。地方院校急需从传统封闭的科研模式中走出来,科学整合高校人才设备资源,主动与当地企业联合,直接对口承接科技攻关难题或解决一些技术瓶颈问题,与企业一道将科技成果快速转化为产品,直接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第二,依托当地高新技术开发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地方院校要充分发挥高等学校智力密集的优势,以大学为中心,以高新技术产业群为基础,形成产学研结合的科技研发基地,缩短高科技创造加工到传播应用的周期,增加地方经济的科技含量,提高地方企业整体竞争力。同时高科技园区的发展也有助于推动地方院校科研模式的转变和科研特色的建设。
参考文献:
[1]徐同文.区域大学的使命 [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2]顾冠群.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促发展[J].中国高教研究,2002.3
*项目来源:甘肃省科技厅2010年软科学项目:《经济欠发达地区高校面临的困难、问题及发展战略研究》项目编号10062CRA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