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小学数学“主题图”

来源 :中国教育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dell09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几年的课程改革,教师们普遍感到,新教材无论从内容的选择还是呈现方式上,都很好地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图文并茂、形象直观、生动有趣,贴近学生生活,充满时代气息。人教版小学数学书本的第一页是两位可爱的小精灵“聪聪”和“明明”,它们用一句话诠释了数学,让小朋友们感受到了数学,开始迈进数学大门。在新教材中,像这样一幅幅绚丽多彩的图画,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的情境图无处不在。它们图画和色彩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这不仅仅给枯燥的数学赋予了生命,融入了生活气息,变抽象枯燥的数学学习为富有儿童情趣且具有挑战性的数学探索活动,同时也为我们教师的教学设计提供了丰富的可资借鉴的课程资源。那么,如何有效用好“主题图”,更好地为教学服务?现结合我多年来的探索和总结,谈谈本人的几点体会:
  一、理解“主题图”的用意,把握教学目标
  我们的数学教学应该建立在学生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教学活动,如运用讲故事、做游戏、直观演示、模拟表演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景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我们通过各种形式的教学,但最终的目的是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主题图”的意图在于体现《数学课程标准》中“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的基本理念。然而,由于“主题图”主要是以“场景”的形式来呈现学习素材的,虽然富有儿童情趣和丰富的现实意义,有利于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但如果教师不能深刻地理解和正确把握,则会给教师的教学组织和实施带来一定的困难,其教学效果相对而言也不是很好的。我认为“主题图”教学要突出数学的特点,充分挖掘“主题图”中有利于三维目标的实现,而不能让“主题图”上成“看图说话”,从而失去“主题图”的应有的价值。
  如2008年5月我在沙田镇教研活动中教学《教室》一课,教材提供的主题图是一幅“教室”,其意义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和把握:一是从认知心理的角度来分析。教室是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且现在就在眼前,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是有一定感知的,这有利于调动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引导他们发现和解决数学问题;二是从数学知识呈现的角度来看,“教室”这一课包含着丰富的学习素材,能“让学生通过实际情景感受物体的相对位置”并且通过让学生说自己的教室的物体的位置后,让学生同桌说说自己与其他同学的位置关系,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掌握“上、下、前、后、左、右”及相对位置。这也正是“教室”作为这节内容的主题图的价值所在。
  二、依据主题图创设情境。
  小学生的特点是好奇、好动,但自制力差。上课的铃声虽然把他们带到了各自的座位上,但并不是每个学生都能立即专心致志地投入学习中去。教师可充分利用主题图,巧设悬念,诱发学生参与的动机。“主题图”的教学也在于教师恰当地设疑激趣。比如2010年我在学校上《动物餐厅》这节课的时候,是这样创设情境的:“你们喜欢小动物吗?今天老师听说动物王国新开了一家动物餐厅,小朋友们想去吗?让我们一起去参观一下。”又如在上《采松果》时:同学们,你知道松鼠最喜欢吃什么吗?(松果)大森林里住着松鼠妈妈和它可爱的松鼠宝宝。小松鼠一天一天地长大了,为了让它学习生存的本领,妈妈要带它去采松果,我们也去看看,好吗?(出示主题图)请同学们认真地观察图,说说图中的意思,并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三、主题图情境与整堂课的衔接。
  如果一个主题图情境展开后,学生感觉到这一生动有趣的情景即将结束时,学生同样会感到没劲,甚至还沉醉于其中。这样的主题图情境至少在教学中价值其实就没能得到全面的发掘。既然这主题图情境生动有趣,那么教师就可以思考:这主题情景图是否可以与后面的教学环节相衔接。
  如2009年9月,在沙田镇骨干教师培训活动中,我执教《有几棵树》一课,教材内容是:“主题图”出示两排树:第一排8棵,第二排6棵。其意图是学习“8加几的进位加法”。在上这一课时,主题图情景具体创设:同学们,今天老师带你们到一个美丽的公园去玩玩。这样就可以把课后的练习第二题及第四题蝴蝶、蜻蜓、蚂蚁的计算相衔接。这样让学生“游玩”的同时,自主地、饱含兴趣地投入到数学问题的解决中。这样的主题图运用既让学生从中感知了数学问题的存在,又感受到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也培养了学生喜爱数学的情感。
  四、注意结合“主题图”适时渗透思想教育。
  “主题图”教学不单纯是给教师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给学生创设充分观察、探究的空间,更重要的是要体现新课程理念下结合图画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这一特点。如教材中第一单元内容“生活中的数”所呈现的主题图是一幅“可爱的校园”画面,一方面给初入学的学生展现校园生活,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指导学生观察图中的人和物,使学生初步感知图中的人和物的数量都用到10以内各数,并体会到数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数是人类的好朋友。另一方面,结合画面内容,使学生知道,自己已经是一名小学生了,小学生要遵守纪律按时到校,要尊敬老师,爱护同学,还要好好学习,热爱科学,锻炼身体。这就是“主题图”教学所反映的精神实质。上好这一课,不仅能激发起学生对老师的喜爱,更能激发起他们想学好数学的愿望,为今后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做好准备。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2011年秋季学期,我教学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第几》一课,教材中的主题图,这是一幅常见的排队购票图,除了引导学生看图,说出谁排第二,小朋友后面的叔叔排第几,最后一位叔叔排第几,并在方框中填上数,通过说图意和填数,使学生初次感知,自己填的数是表示“第几”。还要结合主题图适时向学生进行遵守公共秩序,文明守纪的教育,使学生明白自觉排队购物是一个公民应有的基本素质。如果教学中忽略了渗透思想品德教育这一任务,再好的教学也是不完整的。
  总之,新教材呈现的内容,形式比较新颖,与老教材相比,它的最大特点之一是设计了大量活泼生动的情境图。这些图画的风格和色彩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富有儿童情趣。主题图的展示,便于学生观察,也便于教师利用图中景物与学生交流,学生能从中受到教育。所以,我们一定要把握好新教材中“主题图”这一特色,理解其意义和它的价值所在,让“主题图”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课堂教学。
  (作者电话:18778430938;信箱:[email protected]
其他文献
翻开中国的诗歌史,有唐一代的诗坛真是万花争艳,盛况空前。对唐诗的鉴赏,就是对这份珍贵的文学遗产进行感受、理解和评判的过程。  唐诗鉴赏的要素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知人论世、解剖内容、分析艺术、领略意境、把握风格。下面拟用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的著名七律《登高》为例来略作阐述。  一、知人论世  “知人论世”,即了解、掌握时代背景和作者情况。这是掌握唐诗的第一步。语文教育家汪广仁常说:“任何一首诗都与
小牙和她的小伙伴丁丁、月儿在公园里放风筝,一不小心,风筝挂到了树上。小朋友,请根据风筝线的颜色找一找,小牙的风筝落在了哪棵树上?(3-4岁)  丁丁和月儿的风筝分别是哪个?找到三个风  筝贴纸,把它贴到相应的小朋友身边吧。(5-6岁)
随着英语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英语作为他们继续教育的专业。在开放教育的英语专业的学生中,包括了各行各业的从业人员。电大开放教育学生的构成特点决定了他们英语水平的参差不齐,这为英语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如何培养电大开放教育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习惯,提高学习质量,就成为每一位英语教师必须研究的课题。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先从电大开放教育英语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障碍和困难分析入手。  一、英语专业教学
当前的教学改革,是以转变学习方式为核心任务,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一年级教师走在课改的前端,其教学具有一定的挑战性。那么如何让一年级孩子的学习方的多样化呢?通过十多年的总结和反思,我认为应该做到如下几方面:  一、利用兴趣,激发求知欲  一年级的孩子,他们凭着兴趣而学,兴趣是认识的最大动力。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得好:
在科技、经济、高速发展的二十一世纪,陶瓷板画将面临空前的机遇与挑战。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和创新,在原始陶瓷材料以及工艺都有了新的发展,各类颜色也有了创新和突破,新型色料也在不断增加的同时,传统的陶瓷工艺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对于设计者来说,他们希望通过陶瓷绘画特有的技术表现其个人的内心情感和艺术语言;对于收藏者而言,传统的瓷板画已不能满足他们对艺术审美的需求,他们倒是希望能够与作者达到一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要学有用的数学,解决实际问题才是学习数学的目的。在现行小学数学教材中,所选编的应用题的内容已逐渐趋向于综合性与灵活性,命题的横向联系趋势越来越明显。因此,应用题学习是小学数学中的重要教学内容,在小学数学学习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应用题教学是小学应用题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由于抽象程度比较高,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怎样解决好这一难题,成为众多教师教学研究的热点。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
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怎样进行语文阅读教学,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呢?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方法是多样的,作为一个语文教师,要会选教法,能让学生在你的引导下尽可能用最少的时間,捕捉到最多的信息。当今教育强调知识学习的探索性和创新性,教师不能再袭用传统的以情节分析为中心的教师满堂讲、满堂问的模式。通过实践,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在阅读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长期以来,教师
从事初中语文教学工作以来,我一直只注重讲读课的教法,不管是教学研究还是公开教学,亦是如此。而对于语文阅读教学这一块,仍沿用讲读课的教法,致使我的精力承受不了,学生也不能把所学知识转化为能力。针对这一现状,我总结自己十年来的教学实践,把初中语文阅读课的教法归纳为三种:练习法——诵读法——导读法。这三种方法始终贯穿的是以“读”为主,让学生从“读”中获得新知、从“读”中获得感悟、提高水平、培养能力。  
摘要:提出当前新课改实施中的九个问题,做细致的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主要是行政体制的问题和没有建立完整科学的评价制度。最后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一是改革行政制度策略,一是评价制度健全科学化策略。  关键词:新课改 问题 改革行政体制 健全科学化评价  新一轮的课改已经铺开,当前新课改实施中的问题层出不穷。经济发达地区与经济欠发达地区不一样,城市和边远农村不一样,这些问题出现在不同地区和不同条件下。  
一、问题的提出及背景  人类已经走进崭新的21世纪。这是一个知识经济社会,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社会的信息化、经济化、全球化,使得教育和科技水平成为影响整个民族生存状况的基本因素。而全民的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参与国际竞争。我国要加快发展,要参与国际竞争,就必须提高全民素质。而口语交际能力是国民素质的基本素质之一。较强的口头表达能力也成为了每个社会人适应现代社会交际最基本的能力需求。作为培养未来社会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