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根据呼伦贝尔市哈萨尔桥引桥连续梁工程,对连续梁合拢段施工进行了分析,分别从合拢段吊架、合拢段施工配重、合拢段临时锁定措施、模板钢筋及预应力管道安装、合拢段混凝土浇筑及养护、体系转换进行分析,为施工工作人员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连续梁 合拢段 施工分析
1 工程概况
呼伦贝尔市哈萨尔桥桥梁、引道及地面接线路全长944.18m。东西引桥均为3×44=132m三跨连续箱梁,桥梁总长512m,其中主桥长248m为双索面独塔斜拉桥,东西引桥长各132m。引桥两端引道及地面接线路长432.18m,主桥全宽28.6m,引桥及引道、地面接线路宽均为22m,车行道宽均为18m,双向四车道,工程西起河西区的东大街,东至河东区的胜利路。
2 合拢段吊架
根据工期要求,连续梁完成后,拆除三角形桁架,内模架、轨道走行系统,合拢段外侧模直接利用挂篮外侧模,底模直接悬挂于已成梁段底板端部,内模采用木模及组合钢模组拼而成。
3 合拢段施工配重
为使合拢段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结构体系处于稳定状态,在两悬臂端施加配重,配重采用水箱注水压重,配重总量相当于合拢段混凝土重量。浇筑混凝土时根据浇筑速度逐级减少配重。边跨合拢时在边跨合拢段两侧及“T”构跨中悬臂端配重,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根据混凝土的浇筑重量,等量代换合拢段两侧水箱中的水。中跨合拢时在中跨合拢段两侧配重,同样根据混凝土浇筑重量,等量代换两侧水箱中水。
4 合拢段临时锁定措施
吊架安装好以后进行钢筋、管道及竖向预应力筋安装,为使底板钢束能顺利通过合拢梁段将底板钢束在合拢段混凝土浇筑前全部穿入,如图1所示。为保证合拢段浇筑混凝土时不受梁体热胀冷缩影响进行合拢段临时锁定,待合拢段模板立好后选择一天中气温最低的时刻,将合拢段两端梁体锁定,同时按设计要求的张拉力张拉规定的临时预应力锁定钢束。
5 模板钢筋及预应力管道安装
合拢段施工中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加工安装,混凝土浇筑养护,纵横竖向预应力筋张拉等,注意合拢段临时刚接锁定前,合拢段吊架与合拢段两端梁体不得完全锁死保持自由状态;合拢段纵向构造钢筋安装时采用搭接绑扎,不得与两端梁体钢筋焊接,综合接地钢筋在临时刚接完成后,混凝土浇筑前焊接;合拢段底板纵向预应力孔道密集,波纹管定位必须控制好,定位钢筋适当加密,确保定位准确,合拢段纵向预应力孔道内无法穿入芯管,必须加强预应力管道检查,控制好波纹管接头质量,混凝土浇筑时避免振动棒振捣波纹管,确保孔道畅通;波纹管接头两端都是固定端,里面又有钢绞线,接头连接比较困难,波纹管的长度严格按照预留空间进行逐个下料,并将套管提前套在波纹管上,等安装就位后再旋转至接头位置,然后外面再用胶带缠好封闭。
6 合拢段混凝土的浇筑及养护
合拢段临时刚接选择在一日内温度较低,温差稳定的时间段进行,合拢段临时刚接安装完成后及时张拉合拢段临时钢束,临时钢束张拉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张拉完成后尽快完成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浇筑选择在夜间温度最低的时间进行,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完成,合拢段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对合拢段两侧的配重进行同步置换。混凝土浇筑水平分层,连续进行浇筑,振捣要充分密实。
7 体系转换
①边跨体系转换。边跨合拢段混凝土施工完成后待合拢段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100%以上,拆除合拢段临时刚接,解除边墩支座锁定,张拉合拢段纵横竖向预应力筋,并重新张拉合拢段张拉临时束至设计张拉力,形成两个单跨悬臂简支梁。②中跨体系转换。中跨合拢段混凝土施工完成后待合拢段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100%以上,拆除合拢段临时刚接及29#、30#墩墩梁临时固结,解除29#墩支座锁定,保留30#墩支座锁定,张拉合拢段纵横竖向预应力筋并重新张拉合拢段张拉临时束至设计张拉力,使两个单跨悬臂简支梁形成三跨连续梁。临时支墩凿除时采用人工凿除的办法,4个临时支墩凿除进度保持一致,在临时支墩脱离瞬间保证步调一致使永久支座受力均匀。
8 注意事项
悬臂施工阶段就要严格按照线形监控单位提供立模标高进行施工,避免合拢段两端梁体高差过大,在合龙前对梁体顶面高程及轴线进行联测并连续观测气温变化及梁体相对标高的变化和轴线偏移量,观测合拢段在温度影响下的梁长变化,连续观测时间及观测间隔时间根据合龙前天气情况确定;合龙前合拢段两端梁体高差控制在规范允许15mm以内;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梁体顶面荷载分布及大小,废弃物及时清理到地面,剩余材料在梁体0#段堆放,保持梁体两端荷载平衡。
9 结论
通过对呼伦贝尔市哈萨尔桥引桥连续梁合拢段施工进行分析, 为保证工程质量连续梁施工工艺合拢段吊架、合拢段施工配重、合拢段临时锁定措施、模板钢筋及预应力管道安装、合拢段混凝土浇筑及养护、体系转换做好准备工作,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确保工程达到优质工程。
参考文献:
[1]张继尧,王昌将.悬臂浇筑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2]宋丽加.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悬臂施工控制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
[3]白志强.装配式先简支后连续组合箱梁桥施工技术[J],国防交通工程与技术,2008(2):60-62.
关键词:连续梁 合拢段 施工分析
1 工程概况
呼伦贝尔市哈萨尔桥桥梁、引道及地面接线路全长944.18m。东西引桥均为3×44=132m三跨连续箱梁,桥梁总长512m,其中主桥长248m为双索面独塔斜拉桥,东西引桥长各132m。引桥两端引道及地面接线路长432.18m,主桥全宽28.6m,引桥及引道、地面接线路宽均为22m,车行道宽均为18m,双向四车道,工程西起河西区的东大街,东至河东区的胜利路。
2 合拢段吊架
根据工期要求,连续梁完成后,拆除三角形桁架,内模架、轨道走行系统,合拢段外侧模直接利用挂篮外侧模,底模直接悬挂于已成梁段底板端部,内模采用木模及组合钢模组拼而成。
3 合拢段施工配重
为使合拢段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结构体系处于稳定状态,在两悬臂端施加配重,配重采用水箱注水压重,配重总量相当于合拢段混凝土重量。浇筑混凝土时根据浇筑速度逐级减少配重。边跨合拢时在边跨合拢段两侧及“T”构跨中悬臂端配重,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根据混凝土的浇筑重量,等量代换合拢段两侧水箱中的水。中跨合拢时在中跨合拢段两侧配重,同样根据混凝土浇筑重量,等量代换两侧水箱中水。
4 合拢段临时锁定措施
吊架安装好以后进行钢筋、管道及竖向预应力筋安装,为使底板钢束能顺利通过合拢梁段将底板钢束在合拢段混凝土浇筑前全部穿入,如图1所示。为保证合拢段浇筑混凝土时不受梁体热胀冷缩影响进行合拢段临时锁定,待合拢段模板立好后选择一天中气温最低的时刻,将合拢段两端梁体锁定,同时按设计要求的张拉力张拉规定的临时预应力锁定钢束。
5 模板钢筋及预应力管道安装
合拢段施工中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加工安装,混凝土浇筑养护,纵横竖向预应力筋张拉等,注意合拢段临时刚接锁定前,合拢段吊架与合拢段两端梁体不得完全锁死保持自由状态;合拢段纵向构造钢筋安装时采用搭接绑扎,不得与两端梁体钢筋焊接,综合接地钢筋在临时刚接完成后,混凝土浇筑前焊接;合拢段底板纵向预应力孔道密集,波纹管定位必须控制好,定位钢筋适当加密,确保定位准确,合拢段纵向预应力孔道内无法穿入芯管,必须加强预应力管道检查,控制好波纹管接头质量,混凝土浇筑时避免振动棒振捣波纹管,确保孔道畅通;波纹管接头两端都是固定端,里面又有钢绞线,接头连接比较困难,波纹管的长度严格按照预留空间进行逐个下料,并将套管提前套在波纹管上,等安装就位后再旋转至接头位置,然后外面再用胶带缠好封闭。
6 合拢段混凝土的浇筑及养护
合拢段临时刚接选择在一日内温度较低,温差稳定的时间段进行,合拢段临时刚接安装完成后及时张拉合拢段临时钢束,临时钢束张拉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张拉完成后尽快完成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浇筑选择在夜间温度最低的时间进行,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完成,合拢段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对合拢段两侧的配重进行同步置换。混凝土浇筑水平分层,连续进行浇筑,振捣要充分密实。
7 体系转换
①边跨体系转换。边跨合拢段混凝土施工完成后待合拢段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100%以上,拆除合拢段临时刚接,解除边墩支座锁定,张拉合拢段纵横竖向预应力筋,并重新张拉合拢段张拉临时束至设计张拉力,形成两个单跨悬臂简支梁。②中跨体系转换。中跨合拢段混凝土施工完成后待合拢段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100%以上,拆除合拢段临时刚接及29#、30#墩墩梁临时固结,解除29#墩支座锁定,保留30#墩支座锁定,张拉合拢段纵横竖向预应力筋并重新张拉合拢段张拉临时束至设计张拉力,使两个单跨悬臂简支梁形成三跨连续梁。临时支墩凿除时采用人工凿除的办法,4个临时支墩凿除进度保持一致,在临时支墩脱离瞬间保证步调一致使永久支座受力均匀。
8 注意事项
悬臂施工阶段就要严格按照线形监控单位提供立模标高进行施工,避免合拢段两端梁体高差过大,在合龙前对梁体顶面高程及轴线进行联测并连续观测气温变化及梁体相对标高的变化和轴线偏移量,观测合拢段在温度影响下的梁长变化,连续观测时间及观测间隔时间根据合龙前天气情况确定;合龙前合拢段两端梁体高差控制在规范允许15mm以内;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梁体顶面荷载分布及大小,废弃物及时清理到地面,剩余材料在梁体0#段堆放,保持梁体两端荷载平衡。
9 结论
通过对呼伦贝尔市哈萨尔桥引桥连续梁合拢段施工进行分析, 为保证工程质量连续梁施工工艺合拢段吊架、合拢段施工配重、合拢段临时锁定措施、模板钢筋及预应力管道安装、合拢段混凝土浇筑及养护、体系转换做好准备工作,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确保工程达到优质工程。
参考文献:
[1]张继尧,王昌将.悬臂浇筑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2]宋丽加.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悬臂施工控制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
[3]白志强.装配式先简支后连续组合箱梁桥施工技术[J],国防交通工程与技术,2008(2):6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