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山东省强力推行素质教育,这引起了家长对自己的教育责任的思考。家长和学校应该怎么做,对此,笔者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素质教育 家长 家庭 学校 社会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孩子的成长却出现了“三大三小”的现象,即生活的空间越来越大,生长的空间越来越小;房屋的空间越来越大,心灵的空间越来越小;外界的压力越来越大,内在的动力越来越小。这是我们教育的失误,但这个责任应由家长、学校、社会共同承担。山东省强力推行素质教育,再度引起全省人民对中小学教育的极大关注,引起了家长对自己教育责任的思考。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本质区别是什么?究竟什么样的教育才是素质教育?素质教育下,我们应该怎么做?下面结合笔者十多年的从教经验,谈几点粗浅的认识,愿与广大同行及学生家长共勉。
目前,考试仍是世界公认的进行大面积选拔的最公正、最有效的手段,考试的功能不用我们质疑,我们反对的只是一切为了考试的教育——即应试教育。素质教育不排斥应试教育,素质教育的成效有相当大的一部分还要靠考试来检测,良好的应试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因此,二者并不是矛盾的,而是统一的。素质教育是从人发展的根本上入手,更人性化的教育,应试教育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而不是全部。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素质教育进行探讨。
一、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
1.思想素质。(1)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明确的是非观念;(2)培养学生具有科学的世界观,自觉地破除封建迷信和抵制各种邪说;(3)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牢固树立学好本领,献身祖国的理念。
2.道德素质。(1)教育学生遵纪守法,自觉地遵守社会公德,成为改进社会风尚的促进人;(2)自觉地遵守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尊敬师长,孝敬父母,团结同学,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
我们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应从天上回到地上。空洞的理论对现在的学生来说已不起任何作用,应在日常生活中结合学生周围的人和事及时教育,在这方面,家长比学校有更大的责任。因为已有专家提出:“现在孩子在学校成绩的差异取决于家庭教育”。同在一个教室学,同是一位老师教,为什么学习的结果却又大相径庭,原因是父母的教育方式、方法上的差异。
二、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知识素质
系统的学科基本理论知识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之一,绝不能偏废,这也是和应试教育的最大相通之处。这一过程主要由学校承担。
三、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
健康的体魄是从事任何工作的基础,这也是应试教育牺牲的巨大代价。良好的身体素质表现为身体健康、精力充沛、体能全面发展。学生在校的体育活动有了具体要求和时间保证,但要真正达到预期效果还要家长引导和老师监督。
四、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现在的学生心理素质越来越差,对人对事态度冷默、离群、悲观厌世等,这也是应试教育所导致的严重后果,良好的心理素质具有以下特征:
1.认知全面。学生既能正确认识自己,又能客观评价别人,对人对事能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胜不骄,败不馁。
2.思维敏捷。对新鲜事物敏感,发散思维好。
3.情绪乐观。不计较小事,不计较一时得失,心胸博大,性情开朗。
4.意志坚强。能经受住挫折,在困境中能发现前途的光明。
5.人格健全。善于和别人友好相处,能容纳人,谅解人;待人接物诚恳、热情大方,具备一颗感恩的心。
现在的孩子缺少的不是爱,而是对爱的感悟,包括对父母、老师、邻里、社会,等等。良好的心理素质教育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参与。
素质教育是一项全民族的系统工程,必须形成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才能让孩子成功地走过素质教育之路,家庭、学校、社会也都将成为素质教育的受益者,我们的社会也将更加和谐。
(作者单位:山东省东平高级中学)
[关键词]素质教育 家长 家庭 学校 社会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孩子的成长却出现了“三大三小”的现象,即生活的空间越来越大,生长的空间越来越小;房屋的空间越来越大,心灵的空间越来越小;外界的压力越来越大,内在的动力越来越小。这是我们教育的失误,但这个责任应由家长、学校、社会共同承担。山东省强力推行素质教育,再度引起全省人民对中小学教育的极大关注,引起了家长对自己教育责任的思考。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本质区别是什么?究竟什么样的教育才是素质教育?素质教育下,我们应该怎么做?下面结合笔者十多年的从教经验,谈几点粗浅的认识,愿与广大同行及学生家长共勉。
目前,考试仍是世界公认的进行大面积选拔的最公正、最有效的手段,考试的功能不用我们质疑,我们反对的只是一切为了考试的教育——即应试教育。素质教育不排斥应试教育,素质教育的成效有相当大的一部分还要靠考试来检测,良好的应试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因此,二者并不是矛盾的,而是统一的。素质教育是从人发展的根本上入手,更人性化的教育,应试教育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而不是全部。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素质教育进行探讨。
一、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
1.思想素质。(1)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明确的是非观念;(2)培养学生具有科学的世界观,自觉地破除封建迷信和抵制各种邪说;(3)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牢固树立学好本领,献身祖国的理念。
2.道德素质。(1)教育学生遵纪守法,自觉地遵守社会公德,成为改进社会风尚的促进人;(2)自觉地遵守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尊敬师长,孝敬父母,团结同学,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
我们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应从天上回到地上。空洞的理论对现在的学生来说已不起任何作用,应在日常生活中结合学生周围的人和事及时教育,在这方面,家长比学校有更大的责任。因为已有专家提出:“现在孩子在学校成绩的差异取决于家庭教育”。同在一个教室学,同是一位老师教,为什么学习的结果却又大相径庭,原因是父母的教育方式、方法上的差异。
二、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知识素质
系统的学科基本理论知识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之一,绝不能偏废,这也是和应试教育的最大相通之处。这一过程主要由学校承担。
三、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
健康的体魄是从事任何工作的基础,这也是应试教育牺牲的巨大代价。良好的身体素质表现为身体健康、精力充沛、体能全面发展。学生在校的体育活动有了具体要求和时间保证,但要真正达到预期效果还要家长引导和老师监督。
四、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现在的学生心理素质越来越差,对人对事态度冷默、离群、悲观厌世等,这也是应试教育所导致的严重后果,良好的心理素质具有以下特征:
1.认知全面。学生既能正确认识自己,又能客观评价别人,对人对事能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胜不骄,败不馁。
2.思维敏捷。对新鲜事物敏感,发散思维好。
3.情绪乐观。不计较小事,不计较一时得失,心胸博大,性情开朗。
4.意志坚强。能经受住挫折,在困境中能发现前途的光明。
5.人格健全。善于和别人友好相处,能容纳人,谅解人;待人接物诚恳、热情大方,具备一颗感恩的心。
现在的孩子缺少的不是爱,而是对爱的感悟,包括对父母、老师、邻里、社会,等等。良好的心理素质教育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参与。
素质教育是一项全民族的系统工程,必须形成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才能让孩子成功地走过素质教育之路,家庭、学校、社会也都将成为素质教育的受益者,我们的社会也将更加和谐。
(作者单位:山东省东平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