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0年,北京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网通车里程将达到250公里-300公里:新型大容量快速公共汽车(BRT)系统初具规模,运营里程达到60公里以上;公共交通服务水平和吸引力大幅度提高,中心城公共客运系统承担全日出行量比例达到40%以上,其中在早晚高峰通勤出行中,分担的比例达到50%-60%……以快速大容量客运交通为骨干,多种方式协调运输的城市公共客运系统初步建成——
四大政策确保公交优先落到实处
北京市将从设施用地优先、投资安排优先、路权分配优先、财税扶持优先等方面,全面落实公交优先发展战略。
设施用地优先。优先安排公共交通设施建设用地,确保公交场站设施与土地开发项目同步建设。各阶段城市土地使用规划中均须为公共汽(电)车场站、地铁车站、换乘枢纽和车辆维修保养设施留足建设用地。不得随意挤占或挪用公共客运设施用地。
投资安排优先。北京市将加大公共交通投资力度,2010年以前,公共交通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中所占份额,由“九五”时期的18%提高到50%以上。公共交通(含轨道交通、公共汽车及电车等)基础设施建设以政府资金投入为主导,积极吸引社会投资。近两年,本市共安排财力资金83亿元,用于轨道交通、大容量快速公交(BRT)和公交场站建设,公共交通投资占交通总投资的比例由“九五”时期的18%提高到30%。2008年前市财力还将投资180亿元以上,建设地铁5号线、10号线一期、奥运支线、4号线一期、机场专线等轨道交通线和南中轴路、朝阳北路、安立路等三条大容量快速公交线路以及东直门、西直门、西客站南广场、一亩园、宋家庄、北太平庄交通枢纽等。
路权分配优先。通过建设地面大容量快速公交线路、开辟公交专用道、延长公交专用道使用时间、路口优先通行等给予公共客运优先权,形成公共交通快速线网。2004年12月25日,具有物理隔离、专有路权和路口信号优先等特点的南中轴大容量快速公交线路一期(前门至木樨园)开通,时速可达25公里/小时。自1997年6月25日首次在长安街开辟公交专用道以来,目前已在市区45条道路开辟了公交专用道,长105.4公里。2004年将在7:00至8:00和17:00至18:00运行的地铁路、朝内大街等30条公交专用道的行驶时间调整为7:00至9:00和17:00至19:00。调整后,公交车辆的平均行驶速度提高了5%。2005年计划设置公交车道15公里以上,2008年预计达到180公里左右。
财税扶持优先。公共交通实行与居民承受能力相适应的低价格政策,给予公交企业税费减免、政策性运营补贴以及其它有利于公交企业良性发展的扶持政策。
调整公交线网布局,加快建设公交网络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线网层次结构不合理、线路分布不均衡、换乘系统不完善等问题逐步显现出来。这些问题影响公共交通系统整体效率的发挥。我市将逐步优化线网结构,实现航空、铁路、地铁、轻轨、地面公交、出租汽车、小汽车、自行车等多方式有机衔接、换乘高效的公交服务网络。
动物园交通枢纽已在站内预留了轨道交通站位,集10多条公交线路与在建地铁4号线衔接、换乘和智能公交运营调度为一体;六里桥客运枢纽实现了省际客运、出租汽车、公共电、汽车及地铁9号线等多种交通方式之间的“零换乘”。正在建设和规划中的东直门、西直门、一亩园、宋家庄、北京南站、机场3号航站楼等10个综合客运枢纽均充分考虑了多种交通方式的衔接换乘。
2004年,先后实施了两批公交线路优化调整,开辟公交港湾14处,改造出入口10处,调整优化线路42条,消减线路26条,迁移129个位于交通拥堵点的站位,撤消“9”字头线路54个站位,左转弯86处、调头51处、重复路段93处,乘客减少换乘77处,方便142个小区居民出行。前门、北京站、长安街等重点地区优化了部分公交线路,既方便了市民出行,又缓解了局部点段的交通拥堵。完成了地铁八通线高碑店、广播学院等11个站点与公交系统的一体化衔接;在13号线大钟寺站修建行人梯道,五道口站前修建公交港湾,缩短了与公交的换乘距离。
正在建设的地铁5号线、4号线、10号线(含奥运支线)共66座车站在规划设计阶段已考虑了与地面公交、出租汽车、自行车及社会车辆的衔接换乘。今年将对二环路以内公交站点和102处公交中途站台进行改造。规范公交站名,重点解决一站多名、同站不同名等问题。2008年前将结合公交线网和场站布局优化调整,对五环路内公交站点、站牌进行整治改造。
提高服务质量,推进公交“全速”前进
2008年前我市将更新地铁车辆180辆,新增724辆;更新公交车7551辆,新增3016辆,其中低地板、低入口无障碍公交车1000辆-2000辆,提高空调车、清洁排放车比例。以先进的车辆技术保障和安全环保的服务设施,为奥运会、残奥会以及市民出行提供优质的交通服务。
加快智能交通系统建设。建成以枢纽为中心的公交区域调度和乘客信息服务示范系统.改变了公交传统的“一线一调”调度模式,提高了运营效率。结合大容量公交系统的建设和公交专用道网络的构建,加快路口公交优先信号系统的建设。结合枢纽和公交区域调度指挥系统建设,加快公交电子站牌和公交服务信息系统的推广应用,为公众公交出行提供优质的信息服务。结合地铁1号线、2号线改造和车辆更新,改进控制指挥系统,将列车运行间隔由3分钟缩短为2分半钟.可再增加列车84辆,现有地铁线路的运输效率将提高20%。
2010年,我市将基本建成以轨道交通和大容量快速公交为骨架,地面公交为主体,快线、普线、支线相协调,覆盖城乡的公共交通网络。公共交通吸引力将明显提高,公交出行比例由2004年的26%提高到42%,公交通勤出行比例由28%提高到50%-60%;初步建立起安全、便捷、舒适、经济、环保,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公共交通服务体系。
四大政策确保公交优先落到实处
北京市将从设施用地优先、投资安排优先、路权分配优先、财税扶持优先等方面,全面落实公交优先发展战略。
设施用地优先。优先安排公共交通设施建设用地,确保公交场站设施与土地开发项目同步建设。各阶段城市土地使用规划中均须为公共汽(电)车场站、地铁车站、换乘枢纽和车辆维修保养设施留足建设用地。不得随意挤占或挪用公共客运设施用地。
投资安排优先。北京市将加大公共交通投资力度,2010年以前,公共交通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中所占份额,由“九五”时期的18%提高到50%以上。公共交通(含轨道交通、公共汽车及电车等)基础设施建设以政府资金投入为主导,积极吸引社会投资。近两年,本市共安排财力资金83亿元,用于轨道交通、大容量快速公交(BRT)和公交场站建设,公共交通投资占交通总投资的比例由“九五”时期的18%提高到30%。2008年前市财力还将投资180亿元以上,建设地铁5号线、10号线一期、奥运支线、4号线一期、机场专线等轨道交通线和南中轴路、朝阳北路、安立路等三条大容量快速公交线路以及东直门、西直门、西客站南广场、一亩园、宋家庄、北太平庄交通枢纽等。
路权分配优先。通过建设地面大容量快速公交线路、开辟公交专用道、延长公交专用道使用时间、路口优先通行等给予公共客运优先权,形成公共交通快速线网。2004年12月25日,具有物理隔离、专有路权和路口信号优先等特点的南中轴大容量快速公交线路一期(前门至木樨园)开通,时速可达25公里/小时。自1997年6月25日首次在长安街开辟公交专用道以来,目前已在市区45条道路开辟了公交专用道,长105.4公里。2004年将在7:00至8:00和17:00至18:00运行的地铁路、朝内大街等30条公交专用道的行驶时间调整为7:00至9:00和17:00至19:00。调整后,公交车辆的平均行驶速度提高了5%。2005年计划设置公交车道15公里以上,2008年预计达到180公里左右。
财税扶持优先。公共交通实行与居民承受能力相适应的低价格政策,给予公交企业税费减免、政策性运营补贴以及其它有利于公交企业良性发展的扶持政策。
调整公交线网布局,加快建设公交网络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线网层次结构不合理、线路分布不均衡、换乘系统不完善等问题逐步显现出来。这些问题影响公共交通系统整体效率的发挥。我市将逐步优化线网结构,实现航空、铁路、地铁、轻轨、地面公交、出租汽车、小汽车、自行车等多方式有机衔接、换乘高效的公交服务网络。
动物园交通枢纽已在站内预留了轨道交通站位,集10多条公交线路与在建地铁4号线衔接、换乘和智能公交运营调度为一体;六里桥客运枢纽实现了省际客运、出租汽车、公共电、汽车及地铁9号线等多种交通方式之间的“零换乘”。正在建设和规划中的东直门、西直门、一亩园、宋家庄、北京南站、机场3号航站楼等10个综合客运枢纽均充分考虑了多种交通方式的衔接换乘。
2004年,先后实施了两批公交线路优化调整,开辟公交港湾14处,改造出入口10处,调整优化线路42条,消减线路26条,迁移129个位于交通拥堵点的站位,撤消“9”字头线路54个站位,左转弯86处、调头51处、重复路段93处,乘客减少换乘77处,方便142个小区居民出行。前门、北京站、长安街等重点地区优化了部分公交线路,既方便了市民出行,又缓解了局部点段的交通拥堵。完成了地铁八通线高碑店、广播学院等11个站点与公交系统的一体化衔接;在13号线大钟寺站修建行人梯道,五道口站前修建公交港湾,缩短了与公交的换乘距离。
正在建设的地铁5号线、4号线、10号线(含奥运支线)共66座车站在规划设计阶段已考虑了与地面公交、出租汽车、自行车及社会车辆的衔接换乘。今年将对二环路以内公交站点和102处公交中途站台进行改造。规范公交站名,重点解决一站多名、同站不同名等问题。2008年前将结合公交线网和场站布局优化调整,对五环路内公交站点、站牌进行整治改造。
提高服务质量,推进公交“全速”前进
2008年前我市将更新地铁车辆180辆,新增724辆;更新公交车7551辆,新增3016辆,其中低地板、低入口无障碍公交车1000辆-2000辆,提高空调车、清洁排放车比例。以先进的车辆技术保障和安全环保的服务设施,为奥运会、残奥会以及市民出行提供优质的交通服务。
加快智能交通系统建设。建成以枢纽为中心的公交区域调度和乘客信息服务示范系统.改变了公交传统的“一线一调”调度模式,提高了运营效率。结合大容量公交系统的建设和公交专用道网络的构建,加快路口公交优先信号系统的建设。结合枢纽和公交区域调度指挥系统建设,加快公交电子站牌和公交服务信息系统的推广应用,为公众公交出行提供优质的信息服务。结合地铁1号线、2号线改造和车辆更新,改进控制指挥系统,将列车运行间隔由3分钟缩短为2分半钟.可再增加列车84辆,现有地铁线路的运输效率将提高20%。
2010年,我市将基本建成以轨道交通和大容量快速公交为骨架,地面公交为主体,快线、普线、支线相协调,覆盖城乡的公共交通网络。公共交通吸引力将明显提高,公交出行比例由2004年的26%提高到42%,公交通勤出行比例由28%提高到50%-60%;初步建立起安全、便捷、舒适、经济、环保,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公共交通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