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的朗读教学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jing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如何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成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中之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受到广泛的关注。首先分析了小学阅读教学有效性中存在的问题,又着重阐述了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希望能够更好地推动小学语文教学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5-0214-01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素质教育的不断施行,在现阶段的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们想尽各种办法来培养和提升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无论是课内还是课外,语文教师都积极引领学生阅读,积极开展各种各样的阅读训练与活动,目的就是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汲取各种多元化的养分,全面提升自己的感知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全面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呢?
  一、小学阅读教学有效性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教学激情消退
  教学中主要表现是教师教学程序化和课后的消极怠工,小学语文教师产生职业倦怠,很容易疲惫,小学语文的教学可以说是一场“劳心劳力”的活动。小学阶段的学生在学习中难免出现一些教师预设外的情况,加之该阶段学生自控能力不高,学习中更多的还需要教师的帮助,小学阶段的学生身心发展还处在低阶段。这个阶段的老师有时还要帮组学生处理生活上的矛盾,包含情感态度价值观上的引导,包括教学。
  首先,课堂呆板程序化,课堂“死气沉沉”。师生双方都处在一种消极的态度,教师的教学“不热情”会让学生学习“不热情”,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模仿能力是比较强,是心智尚未发育成熟的人,教师的思想会通过言行无形中的传达给学生。课堂的呆板主要体现在师生互动的缺失,教师是影响学生和教育过程的众多因素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教师是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之一,课堂互动的环节有所缺失主要来源于教师在课堂中不再积极主动的和学生进行互动。
  其次,有些教师课后松懈不进取,只愿意运用自己熟悉的教学工具来进行教学,拒绝学习教学新媒体,自我认可性强,或是满足于现状。这样的教师使得专业综合素养只停留在原有的基础之上,固守不前,在课后消极怠工,对教学活动的激情不再,进入了职业挫折的特殊时期,产生职业倦怠,教师很容易感觉身心俱疲,认为小学语文阅读的教学是一场“劳心劳力”的活动。教师只有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才能使教学更加有效,只有不停的在课后进行学习,教师才能进步。
  二、学生学习興趣下降
  处在儿童期的小学阶段的学生,缺乏稳定性,来自外部的学习动机随机性较大,相对于其他的阶段的学习动机,学生学习很大一部分是为了获得教师、家长和同辈的认同,在这一阶段的附属内驱力是较强的,这种不稳定的、随意外部的学习动机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
  首先,学生课中互动不积极,不爱学,不利于教师的教学,还影响到教师的教学情绪,不利于了自己的学习,学生的这种表现等于把自己摆在了课堂活动的旁观者的位置,然而学生是教学活动的最终指向,是学习的主体。对教师的课堂行为视为无物,对教师发出的指令和信号采取消极怠工甚至不作为,在课堂上不主动配合教师,会使得学生逐渐失去学习的热情,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降。
  其次,学生课后阅读不主动、不乐学,在课堂外便会很少主动进行对课堂知识的巩固和课外阅读学习。该阶段学生学习主要是受到同辈和教师的影响,小学阶段的学习受附属内驱力影响较大。学生为了有可能获得尽可能多的学习效果,应当进行拓展,让学生在课外主动学习,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和习惯,在课堂里帮助学生掌握阅读所需的基本知识。把课外阅读列入了阅读教学的目标里,让知识进入长久记忆的关键,课后的巩固和练习是知识内化的重要步骤,把知识转换成自己的语言才能称之为真正的学习,课堂上教师的教学知识对知识的阐释。
  三、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一)给予小学生充足的阅读时间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语文教师最应该做的事情,就是要将阅读的主动权重新交还到小学生的手中,重点突出学生在阅读中的主体性,让学生能够更加充分地进行阅读,切实享受阅读的氛围与过程。语文教师要摆正自己在阅读教学中的位置,认识到自己的主要工作内容就是引导,提供给学生必要的阅读素材,为学生的阅读创设更加良好的阅读环境,竭尽全力来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在实际的阅读指导过程当中,教师给予学生的指导要及时有效,指导在于精,而不在于多。教师要抓住重难点和中心点进行科学有效的指导,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教师的指导应该是雪中送炭,而不是锦上添花。教师要教给学生如何把握住文章的中心,如何正确使用语言文字,如何贴切运用好修辞手法,如何准确描摹出人物的神情与状态……对于一些语文经典句式也要进行指导,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文章的主旨思想以及深刻含义。
  (二)延伸课外阅读的领域,逐渐积累
  语文教师要明确,阅读的重要目的就是积累,但是这里所说的积累不仅仅是要积累好词好句、感悟深刻的语句,更重要的是要积累文章所运用的巧妙的写作手法以及写作思路,为以后的写作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与此同时,要想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必须要将阅读的场所与领域从课内扩展到课外,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阅读材料,不断扩充学生对于阅读材料的选择范围,让学生能够接触到多元化的知识。
  (三)传授阅读技巧,提升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要想提高阅读效率,就必须要掌握科学的阅读技巧。在实际的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根据小学生的实际阅读情况,提出各种带有启发性和引导性的问题,并且以问题为切入点来进行更深层次的阅读,全面提高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可以在阅读教学中应用自主阅读的模式,鼓励学生提出质疑、提出问题,这样才能够对文章进行深入的分析与理解。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来交流彼此的阅读感想与收获,并且就阅读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交流与分析,同时彼此之间可以了解阅读的方式和策略,相互学习。
  (四)激发阅读兴趣
  教师要善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善用计算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有效地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语文课本上,增强其审美触觉,调动其感官能力,转变以往学生被动的学习方式,善于抓住小学生的这些特点,教师在实际的阅读教学中要抓住好奇心强、活泼好动是学生的特点。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实际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必须要坚持从实际出发,根据学生阅读的真实情况,适时适当地调整好阅读指导策略,让学生真真正正爱上阅读。
  参考文献
  [1]周慧娟.浅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J].赤子(上中旬),2016,(24):180-181.
其他文献
【摘要】编演课本剧能创设真实的语言环境,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参与,在创新实践中激发英语学习的兴趣和潜能,提升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运用能力,获得积极正面的情感体验。  【关键词】课本剧;高中英语;兴趣;自主;合作;创新;潜能  【中图分类号】 G4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5-0205-02  传统的英语教学过程中,常常处于一种教师传授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的局面
【摘要】要解决学生讨厌作文、怕写作文的问题,作文教学就必须改变教学理念,运用“高质轻负”的有效的教学方式。“小组合作式作文教学”方法正是在“高质轻负”理念下的一种有效的作文教学方法。  【关键词】高质轻负;小组合作;作文教学;创新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5-0210-02  一、小组合作式作文教学切合“高质轻负”的教学理念  
【摘要】作文教学要注意教学过程度整体优化,而作文兴趣教学的整体优化,应是其过程中“激、引、议、练、读”五个基本环节的优化。  【关键词】作文兴趣教学;优化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5-0209-01  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中的一个子系统,在教学实践中,不仅要注意其整体性要求,以及与阅读教学相结合的要求,而且更要注意教学过程度整体优
【摘要】“在世界各地,每一天,每个人,都随身带着一个隐形的水桶。”这个隐形水桶是用來装美妙和愉快的感觉,当往里面加水时,它流露的是满足的微笑,我们就会感到幸福和快乐;当从水桶中舀水时,它就闷闷不乐,我们也会感到孤独和难过。因此,与人相处,要善于为别人加水,这其实也等于为自己加水,爱人就是爱己,继而快乐,如此简单。  【关键词】隐形水桶;加水快乐;舀水难过;爱人爱己  【中图分类号】G623.2 【
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骨干与支柱,国有企业搞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到关系到我国整个经济体制改革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进程与成败.本文在分析我国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存在若干问题
期刊
目的:利用RNA干扰技术抑制XIAP在人白血病细胞HL-60中的表达,观察siRNA干扰后HL-60细胞对化疗药物阿霉素处理的敏感性。 方法: 1.根据siRNA靶序列设计原则, 运用生物信息
【摘要】初中语文教学对于学生的课堂阅读能力培养越来越重视。阅读在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是学生学好语文的关键步骤。提升语文阅读教学课堂的高效性,能够帮助学生培养语文阅读能力、认知能力还有写作能力。本文分析了语文阅读教学对于高效课堂建设的重要意义,重点分析了初中语文高校课堂阅读教学开展策略。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