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泥研究综述

来源 :家园·建筑与设计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jing16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详细介绍了浮泥研究进展情况,综述国内外学者对浮泥的定义,浮泥对于水质的影响,浮泥性质和观测、浮泥的流变特性和形成的条件。由于浮泥性质的特殊,运动规律极其复杂,影响因素很多,而且浮泥在野外测量和水槽试验方面存在很多技术上的困难,因此对浮泥的运动规律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和提高。
  关键词:浮泥、综述、运动特性
  浮泥的研究大约开始于二十世纪50年代,Inglis在研究英国泰晤士河的泥沙运动时首次使用了英文“Fluid Mud”一词。钱宁教授在《泥沙运动力学》中总结了我国浮泥的研究成果,重点对波浪作用下的浮泥运动作了较为全面的阐述。
  1、浮泥的定义
  一般认为,浮泥是贴近底床的一层高含沙水体,它与上层水体间有明显的界面,且其流动性很大。从广义上说,浮泥是悬浮在底床中的由悬移质,冲泻质颗粒组成的高含沙水体。浮泥在能量相对较低的环境中(如港池)一般是是静止的,而在能量较高的环境中(如河口海岸地区)则是运动的。
  由于浮泥的许多特性与容重有密切的联系,因此大多是研究者都采用浮泥的容重或含沙浓度来定义浮泥。浮泥的流型会随着含沙量的变化而变化:当含沙量甚小时为牛顿流体,当含沙浓度稍大则为伪塑性流体,但当其含沙量继续增大时则为宾汉塑性流体。
  浮泥的厚度范围在分米到米之间,Le Hir对Lorie Estuary研究,得到当地浮泥层厚度为1m,Guan对椒江河口研究,发现浮泥层厚度为0.35m。
  2、浮泥对水质的影响
  浮泥对于水质的影響主要在两个方面,首先是由于泥沙的悬扬,造成水体透光性的下降,导致水体中生物的生物化学作用受到影响。其次由于组成浮泥的泥沙颗粒普遍较细,一些有毒物质、重金属、营养物质容易吸附在这些泥沙上,造成污染物的大范围扩散。
  泥沙颗粒的吸附主要分为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物理吸附能力主要与泥沙的比表面积(面积/重量)有关,化学吸附能力与泥沙所含活性成分有关。如果把泥沙颗粒近似认为是球体,则其比表面积与半径成反比。因此泥沙粒径越小,比表面积越大,所含活性成分也越多,对有机物或重金属吸附量也越大。由于组成浮泥的泥沙颗粒都很小,其颗粒直径一般小于62.5微米,因而其吸附能力非常强。黄岁梁(1994)[1]通过试验系统的研究了不同泥沙粒径对重金属污染物吸附作用,其研究成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不同粒径泥沙单独存在时,泥沙吸附数量、吸附速率、分配系数都随泥沙粒径增大而减小。
  禹雪中等(2004)[2]提出了泥沙的环境作用,该作用是指在水环境系统中,泥沙通过对污染物质的吸附与解吸,直接影响着污染物质在水固两相间的赋存状态。此外,伴随着泥沙在水体中的运动,污染物质在水体和底泥之中的赋存状态也发生了变化。因此,泥沙与水流共同成为污染物的主要载体,影响着污染物在水体中的迁移转化过程,从而最终影响着水生态环境的状态。
  3、浮泥的组成
  浮泥主要是由水以及粘土、淤泥颗粒组成,一般认为其颗粒直径小于62.5微米。李九发通过现场观测对长江口研究发现,长江河口浮泥由细颗粒泥沙组成,中值粒径在8-11.5微米,小于2微米的粘土占28.18%-36.39%。在不同地区,不同环境中,浮泥中水体的含量也不同。
  4、浮泥的观测
  自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研究者就采用许多电波和声波仪器等测量海洋的各种参数,这些仪器的应用极大的促进了浮泥的现场观测。悬移质泥沙颗粒浓度可采用取样分析法,光学后向散射浊度计,超声波观测仪进行观测。
  浮泥厚度的测量,可使用双频测深仪。其中,低频超声波能穿透浮泥层,反射出河床底部界面,高频超声波则不能穿透浮泥,反射出浮泥与水体之间的界面,两个界面的差值即为浮泥的厚度。
  在国内浮泥的观测中,何青(1997)[3]采用超声波识别浮泥和部分固结的细颗粒泥沙底床,发现粗细颗粒泥沙在声速和声衰减方面表现出明显不同的特性。吴中(2002)[4]采用多普勒剖面流速仪(ADCP)和实时差分全球定位系统(DGPS)对水体底部浮泥和底沙表层推移速度进行对底跟踪走航观测,并得出了浮泥推移速度观测原理。许宝华(2009)[5]采用SILAS走航式水底浮泥连续密度测量系统、双频测深系统,结合γ定点浮泥测量,对象山港进港航道外干门浅段试挖槽浮泥观测研究,实现了浮泥密度、厚度及其变化的精确探测。
  此外,高密度测沙仪也应用的较为广泛,其基本工作原理是:高密度测沙仪测量浮泥容重值,结合使用CTD与泥沙剖面观测仪来观测垂向水体含沙量和近底浮泥的变化过程,用浮泥分层取样管采取泥沙样品,同时采用海流计观测流速、流向等。
  5、浮泥的流变特性
  根据当地的水动力条件,浮泥自身的性质,浮泥可呈现出伪塑性,粘塑性,弹塑性流体的性质。在一般情况下,研究者认为浮泥表现出宾汉流体的特性。
  此外,一些研究者认为浮泥既不是牛顿流体也不是理想的弹性体,而是具有黏弹塑性的特征,只是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可以近似地简化为黏性流体、黏塑性体(宾汉体)、伪塑性体或弹塑性体。这些简化浮泥流变模型的确定,不仅取决于浮泥的物理特征,如密度、矿物组成、颗粒级配、盐度和温度等,而且与浮泥所受的应力应变状态有关。
  6、浮泥产生的条件
  曹祖德(1992)[6]描述了浮泥的产生过程:粘性土悬沙在沉降过程中,由于絮凝作用,泥颗粒形成絮粒,到达一定浓度后,絮粒聚集成蜂窝状高含水絮团结构,并与上层水体问出现清晰界面。他认为形成浮泥的必要条件是悬沙落淤率Fs大于浮泥沉积率D,分别由下式表示: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上海航道局等提出形成浮泥层主要需具备三个条件:高浓度的细颗粒泥沙;径流量与潮流量要成弱混合或缓混合发育的盐水楔;动力弱。
  7、结论
  浮泥在我国过去狭义地是指贴近底床的一层高含沙水体,它与上层水体间有明显的界面,且流动性很大。在河口、海湾、内河航道、湖泊等都可能存在浮泥。它与港口航道淤积、海岸河口演变、水库淤积、湖泊水质下降、航行水深利用等许多实际问题有关。由于浮泥性质的特殊,研究者对于浮泥的形成、运动的机制存在争议,而且浮泥在野外测量和水槽试验方面存在很多技术上的困难,因此这些年来对于浮泥的认识进展不大,对浮泥的运动规律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和提高。
  参考文献:
  [1]黄岁梁,万兆惠,张朝阳,王兰香. 泥沙粒径对重金属污染物吸附影响的研究[J].水利学报. 1994,(10):53-60.
  [2]禹雪中,钟德钰,李锦秀,廖文根. 水环境中泥沙作用研究进展及分析[J]. 泥沙研究. 2004,(6):75-81.
  [3]何青,马平亚.河口海岸近底泥沙的超声波特性[J].泥沙研究. 1997,(4).
  [4]吴中,陈力平,游同林. 底部浮泥表层推移速度分布的ADCP—GPS估测方
  [5]许宝华,王真祥. 象山港进港航道外干门浅段试挖槽浮泥观测研究[J].人民长江. 2009,40(22):67-68.
  [6]曹祖德,浮泥特性研究进展[J],水道港口,1992,(1).
其他文献
摘要:UDEC是一种基于非连续体模拟离散单元法的数值计算程序,本次数值模拟是为了揭示试验煤矿4煤层开采后顶底板岩层的应力、位移及裂隙的分布规律,分析采空区的冒落带、裂隙带、弯曲下层带的“三带”范围,从而确定4煤层的裂隙分布和演化规律,为钻孔的布置参数优化提供依据。试验煤矿4号煤层倾角平均为4°,工作面沿走向推进,依次建立了工作面推进方向的水平数值计算模型和工作面倾向模型,并对模型参数进行选取。  
期刊
摘要:近年来,随着政策投入以及农村经济发展,现代化农业机械大量使用,提高了农村生产效率与质量。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要关注到农机的安全生产,如何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加强对农机安全管理,是当前农机安全监理部门所面临的现实问题。基于此,本文通过论述新时期农机安全生产工作的要求,进行分析探讨并提出相关举措,以供借鉴。  关键词:农机;安全生产;对策  引言  2021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在新时期背景下
期刊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农业化建设的发展迅速,本文简要分析了基层农技推广工作在经费不足且管理不到位、农技人员素养偏低、农技人员管理不到位、推广工作与实际脱节、推广方式单一低效等问题,并针对性地围绕加强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全面做好经费管理工作、加强农技人员队伍建设、提高农技人员管理水平、合理制定农技推广方案、创新拓展农机推广方式等方面,就相应对策展开探讨,但愿能为地方农业发展提供些许参考和支持。  关键词
期刊
摘要:氢能作为一种热值高、能量密度大、来源多样的清洁高效二次能源,被誉为21世纪的“终极能源”。为实现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的目标,大力发展我国绿氢产业化,是时代热点。本文对绿氢的发展、项目进行分析,并为未来的发展做出一个展望。  关键词:绿氢,能源,制氢  一:氢能源时代  1:氢能源的世界性发展:  氢能被誉为21世纪的“终极能源”。在未来氢能应用中,工业领域是第一位的,其次就是交
期刊
摘要:我国风景园林艺术具有悠久的文化和历史,是多种艺术的融合体。在风景园林绿化设计中构建景观序列时,通过对景观节点进行有序巧妙的布置,形成一个完整的园林景致。通过采用双景式、三景式和多景式,合理设计布置景观序列中的景观节点,加强观赏者的游览节奏和韵律。主要对风景园林绿化设计中的景观序列和景观节点进行阐述。  关键词:园林绿化;景观序列;景观节点  景观序列在风景园林绿化设计中起主导作用,关系到整个
期刊
摘要:建筑物的基础-结构是岩土工程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桩基础是基础研究领域的重点研究方向,桩基础以其强大的承载力在工程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然而提高地基承载力是我们面临的问题之一。通常,我们总是在考虑建筑基础与基础荷载之间的传递效率。本文通过flac3d分析软件对齿形桩竖向承载力进行了分析,并通过几个试验结果证明了结果的可靠性。  关键词:桩基础、砂衬、齿形桩、竖向承载力  简介  异形桩的发展不仅体
期刊
摘要: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使得国家对高速铁路运输量的要求逐渐提高,建设线路在征地拆迁过程中产生了各种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危害着社会生活的安定。如何有效化解社会矛盾,是合理开展铁路工程建设的关键保障。本文对铁路建设征地拆迁过程中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如何解决常见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铁路建设;征地拆迁;问题与建议  引言:  由于社会经济效益的增长,对铁路资源的需求量也日益明显,而因此导致的不
期刊
摘要: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互联网、电子商务、物联网的迅猛发展产生了海量的数据,作为数据存储、交换的数据中心也成为不可缺少的基础设施。数据中心往往需要面临多台电子设备、存储设备的高速、长时间运行,电能的不完全转化会使得数据中心温度不断上升,高温对于设备的影响是十分明显的,因此数据中心安装空调系统已经成为常态,但空调系统的长时间运行所消耗的电量和成本也成为数据中心经济效益提升的阻碍,本文将对自然冷却技
期刊
摘要:在我国城市化的道路上,发地产工程的开发推进了其发展进度,也成为了当地经济的重要支柱。当下,人们已经越来越不满足于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对于周边环境和居住的舒适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不断深入,绿色建筑的发展得到了不断的推进。为此,本文将对绿色节能技术进行概述,并将其在房地产工程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探究其在房地产工程中的运用方式。  关键词:房地产;绿色;节能技术  引言:  我国
期刊
摘要:保温节能技术作为建筑节能技术中一种,已经被众多建筑单位进行应用,保温节能技术不仅能够帮助施工单位节约能源消耗,提高资源利用率,还能对建筑进行保温,提高建筑使用寿命,提升居民生活舒适度。外墙保温节能技术作为保温节能技术分支,自从问世以来就广受各大施工单位应用并得到大力推广,不仅能够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稳定可持续发展,还是我目前我国全面落实可持续发展理念重要手段之一。因此相关技术人员必须对保温节能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