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尽铅华呈素姿 返璞归真自生香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redchen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洗课”是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杨九俊老师的说法,对治疗当下课堂的“富贵”之症,很有疗效。本校近期就开展了微格教学的“洗课”活动,笔者有幸身临其中,感受了洗尽铅华后的“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清新。
  【关键词】洗课 感悟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1 -0133-02
  一、洗去浮华
  洗前:播放《成长的动力》,这是笔者对媒体报道孙杨成长经历视频的剪切(历时8分30秒),由此导入本课《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从实施效果看不太理想,学生视频倒是看得很认真,还能不时发出一些赞叹,如对孙杨每天的训练的强度很惊叹,但学生只限于欣赏的看客心态,没有形成太大的感触和共鸣,当然也就没能达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的预期效果。
  课后与听课老师讨论发现,受社会浮华的“成功主义”影响,从成人的视角而不是从学生的角度设计情境,这样的情境背离了学生经验和生活,学生当然就无法代入其中,就引起不了学生的共鸣,学习激情的激发也就无从谈起了。于是,决定把“浮华”洗去。
  洗后:设计教学环节“探寻我们成长的秘密”,创设这样的情境:“同学们想一想你的梦想是什么?你准备如何去实现你的梦想?”教师与学生交谈,引导学生认识到“梦想就是对现实的超越”、“实现梦想就必须克服现实”,进而帮助学生归纳出“梦想和现实是一对矛盾”,最终让学生认识到:要“探寻成长的秘密”就必须学习“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愿望和兴趣。
  感悟: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学的起点,首先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愿望”。 这种师生之间的随意交谈导入,从生活的实际出发,关注学生的兴趣发展与情感体验, 不仅为学生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很容易在谈话中不知不觉地接受了新知,而且能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心理状况,促使学生积极寻求认识和了解事物的途径和方法,并表现出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和旺盛的探究精神。
  二、洗出变化
  洗前:笔者在讲授“矛盾就是对立统一”时,设计了这样一个情境: “大家看书本第67页的漫画结合书本67-68页的知识,思考以下问题:
  漫画中手持火把的人敢把绳子烧断吗?为什么?
  结果发现学生很容易理解了“同一性”,但就是想不到“斗争性”。课后,笔者与参与微格教学的老师交流,并观看自己的课堂实录,发现设计的情境不符合学生的逻辑思维,思维的跨度大了些,如果有一个铺垫或过渡,效果可能比较好。笔者就决定给这一部分“洗一洗”。
  洗后:笔者对情境做了适当的调整,在教材素材的基础上增加一问“持火把的人想把绳子烧断吗?为什么?” 这样情境就比较有层次,思维也有了梯度,学生很容易就掌握了教学的难点“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感悟:教材是课程重要的文本资源。许多老师舍本逐末,为了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花大力气查找大量的新材料,舍弃了对课本的经典素材的开发和利用,而结果却往往适得其反,堆积起来的素材不仅没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反而因为新材料没有典型性,思维跨度较大,更加使学生失去了对政治课的兴趣。
  三、洗出精华
  洗前:笔者在讲授“矛盾的特殊性”时,设计了一个“他来演 你来猜”的互动环节。两位同学上前表演,其中一位同学背对屏幕,根据搭档的语言(不得提及与人物名字有关的字)和动作,猜出屏幕上的人物。同学们都很兴奋,课堂气氛一下就达到了高潮。但笔者课后观看课堂实录发现了一个问题:学生热情很高,但很多时候不是参与其中获得体验的激情,而是作为旁观者的起哄的热情。于是,笔者决定把这一环节也“洗一洗”,去掉杂质,留出精华。
  洗后:把这一环节设计为“大家一起来猜猜”。
  学生1:中国人,个子不高,当很壮实,鼻子很大,是一位世界级功夫明星。
  师:大家说这是谁?
  学生纷纷喊到:“是成龙!”
  学生2:男歌星,喜欢带棒球帽,唱歌歌词听不清,唱过《二节棍》
  还没说完就有学生高声喊道:“周杰伦!”
  ……
  师:为什么都能猜出这些人物是谁?
  学生:因为我们描绘的都是这些人物区别与其他人的特点.
  师:是的,这就是矛盾的特殊性。
  感悟:不知从何时起,请同学上台表演成了政治公开课常见一景,好像只有这样才体现了新课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根本就不去考虑这“景色”是否应景,生搬硬套,就会使形式大于内容,虚有其表。要想使活动“内外兼修”,就必须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活动与教学目标的切合度,否则那只能是看上去“很美”。
其他文献
【摘要】无论哪一个年级的班主任工作,都是困难的,中职院校的班主任工作更甚。可以直白的说没有几个人愿意任中职院校的班主任工作,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各高中不断地扩招,可是中职院校有他存在的绝对必要性,班主任工作成了年轻老师的必然。本文就中职院校的班主任工作,谈点感想。  【关键词】中职院校 班主任 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1 -0042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后现代主义课程观”与《语文新课程标准》理念的相合之处,以达到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对其理论加深了解,扬长避短,指导教学。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课程观 语文新课程标准 教学启示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1 -0050-02  The Research on the Influence of Post-modern Cu
期刊
【摘要】本文提出如何在大学课程中进行创新模式改革,通过讲授内容和讲授方式的改革建立互动式教学模式。以工业设计专业的《产品形态设计》课程为例,将工科思维引入艺术形态,并将讲授内容案例—形态中的“力”,提出一种推陈出新的教学内容;并同时导入互动式教学,以学生研究性讨论为主,建立一种新的教学方式。  【关键词】创新模式 讲授内容 讲授方式 产品形态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
期刊
【摘要】为更好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淮安市开明中学积极响应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号召,以落实阳光体育运动为依托,因地制宜创设了多种多样的课间体育活动形式,丰富多彩的大课间活动在促进学生素质全面提高的同时,也对我校综合体育项目的拓展和科研做了积极有益的尝试和补充。  【关键词】大课间活动阳光体育科学设计多方协作综合素质  【中图分类号】G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
期刊
【摘要】本文是济南职业学院校级立项课题《小型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课程标准开发及该课程项目化建设的成果总结,本文重点阐述了课程标准开发的思路与具体实施步骤,研究了如何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突出职业岗位能力培养的高职项目化课程内容设计及教学单元设计。  【关键词】课程标准开发 项目化教学 高职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1 -0077-02
期刊
【摘要】从女性主义角度出发,分析中西方两位著名并极具个性女性,探讨女性生存现状,及其受到的不平等待遇。女性们不断地通过自身努力,想要改变不平等的现状,获得和男性一样的平等地位与权力,报效国家,为社会做出贡献。  【关键词】女性主义 生存现状 平等权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1 -0094-02  纵观古今中外,风云迭起,英雄辈出,其
期刊
【摘要】语音是语言的基础,学习语言必先从语音开始。学生使用直拼法能更容易掌握好语音音调,形成单词的拼读能力,并进一步具有自学能力、预习的能力。  【关键词】“字母、音素、音标 ”三位一体 直拼式语音教学法 见词能读 听音能写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1 -0111-01  语音是语言的基础,所以学习语言必先从语音开始。也正因为如
期刊
【摘要】第二课堂教学活动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方面具有许多不可替代的优势。它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俄语实际应用能力,而且可以拓宽其知识面, 培养其学习俄语的兴趣, 同时也丰富了其大学生活。本文在借鉴其他高校在开展第二课堂以取得成绩的前提下,结合本校俄语专业的培养模式,浅谈开展新型第二课堂俄语教学活动。  【关键词】第一课堂 第二课堂 俄语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
期刊
【摘要】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由于对语文学科的性质认识不清,课堂上所教内容并非学科本质内容,尽管讲得天昏地暗,而教学效果不佳。而众多老师缺乏激情,缺少实际的教学研究,教学组织不到位,教学过程程序化,导致整个课堂教学过程还是“填鸭式”,“满堂灌”;或者教师往往追求各种教学方法、各种教学模式,被高考所左右,却没有教到本质上,学生失望,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日渐消褪,学习质量不高,学生能力不强。教师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1 -0129-02  我们都知道在小学阶段,三年级是学习作文的起点,它既是低年级看图说话的延续,又是高年级作文的准备,这是一个亮点,也是一个难点。而在实际教学中,往往有许多孩子由于阅读量少,积累的词汇量也少,在起步作文中有相当大的困难。下面我就结合自己平时的教学实践谈谈在指导学生起步作文中的几点作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