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张力理论是阿恩海姆艺术理论研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格式塔心理学家鲁道夫·阿恩海姆强调了不动之动对于艺术作品的重要性,动感则是艺术品的灵魂。
关键词: 张力理论; 动感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236-1879(2017)07-0159-01
在物理学领域之中我们多见,但是又不同于我们在生活中感知的物理性运动,它不是一种实际的力,它只具有力的意味。阿恩海姆说:“运动”一词,有时还可以表达某种与传统的运动意义极为不同的另一种运动。我们在欣赏一幅艺术作品时,感觉它整体是在运动着的,这种运动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运动,作品还是处于静止的状态。观赏者可以从艺术作品中感受到运动的存在,可以从古希腊伟大雕塑的衣纹中、达芬奇的绘画中感受到艺术的张力。任何艺术作品都存在着张力,它是艺术品的一种极为重要的特质,使艺术品充满生命力和活力,如果一件艺术作品不存在这种不动之动,那么这件作品是僵死无趣的。
这种“不动之动”的力,来自于主体的心灵,它是一种心理暗示,是一种虚力,是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应,客体的力与主体的力又相互竞争相互对抗,这種力的相互作用随之产生了视觉对象,而视觉对象只是静止的状态,虽然它本身含有运动的状态,但是我们还是不能把运动性作为它的本质,只有人们的想象力才可以把视觉对象与运动联结起来。张力的存在是艺术作品强大感染力与视觉冲击力释放的催化剂,是观者欣赏艺术作品时经常产生的感觉之一,也是他们开始评价艺术作品的标志之一。当观者欣赏某件艺术作品时被感动,或由于作品本身的题材内容引起他自己的经历感慨,或由于观者对作品自我思维意识一致认识。这件艺术作品不仅带给观者本身的美感,而使观者在其独特视觉感受中与作品交汇感知,而这种感知为作品的张力,它是一种通感的效应。
一、能够创造“运动”的式样
比例是决定“运动性”的重要一点,比例上的改变即可创造张力。在圆形中,它的力是均匀地向各个方向发射,这些力可以相互抵消,因此圆形就是静态的感觉。而在正方形上的力都是平衡的状态,因此正方形也是静态的。长方形与椭圆形的轴线上都有着某种倾向性的张力,顺着特殊方向而运动着,但是在长方形图案中有着很强的平衡性和对称性,其各部分的比例只能确定它们的空间定向,而不是运动方向,因此它的运动感显得并不太强烈。人们在观看不沿主轴对称的三角形或者楔形这类图形时,人们的视线总是顺着它本身的图形形状,从最宽的底端渐渐向最窄的顶端,这样就形成了一种逐渐向上动势。而现实生活中的火焰最易表现出生命感,火焰外缘的描绘,按照熟悉的形状表达,则像是一个圆锥体,顶端的锥体尖锐的形状,向上运动延伸着,好似将空气都要刺破的动势。
这种富有动感的三角形或楔形不仅在建筑等各个领域运用很广泛,在平面设计当中也不乏这些图形的出现,这些图形及所有的色彩都会作用于视觉,并产生来自于形的内部和外部的力。在现实生活中很常见的麦当劳快餐店,他们的标志也是伴随着企业成长好多年了,堪称设计界的经典。广告设计中第一眼印象非常重要,首先看上去这个标志就像一个拱形的门,它的字体作为基底托举着M字母,而这个字母则像两个尖塔坐落在地面上,借助于坚实的基底和本身的体积所带来的视觉力是向上的,产生着向上伸展的一种动感,这也是其具有的艺术张力。
二、由倾斜造成的动感
阿恩海姆认为:“如果想使某种式样包含着倾向性的张力,最有效和最基本的手段就是使它定向倾斜。”倾斜是使一个二度的作品变为一个三度艺术品的重要手段,是加强一幅艺术品运动感的因素。艺术作品中倾斜的效果,随着观赏者掌握到的正常位置和知识逐渐加强,是观赏者更容易的感受到偏离,会给观者产生一种要回归稳定位置的心理动力。观者在欣赏一件艺术作品中,借助其自身所掌握的物体正常位置及知识,明显可以察觉到该物体从正常位置上的偏离,进而这样便会产生一种倾斜的动感,这就是该件艺术作品中所带有的艺术张力。
三、由变形造成的动感
使一个二度的作品看上去具有立体感的条件之一就是是变形,在巴洛克风格盛行时,将那些简单比例的长方形拉长或收缩,相对于比黄金段比例,变得更加细长或扁低一些,这种变形具有比之前更大的张力。这种变形在建筑物上表现地更加突出,建筑物上盘旋的主柱,像是某种形状简单的茎干被剧烈地扭曲,建筑物的正面两端是向内弯曲的,这样的变形不仅使整个建筑物的外形充满了张力,其内心也显示出了激烈的运动感。
阿恩海姆对于变形的手段认为,可以让一些图形被认为是另一种简单图形的变换,简单图形的变形可以产生一种视觉的张力。像莫底格里尼所绘制的那些脸型,椭圆形的面孔慢慢变得清瘦,在视觉上可以明显的看到其比例关系,人们感受到了与之前所熟悉的正常比例不同,即表现出了一种紧张的感觉。在蒙克《呐喊》这幅作品中,整个画面都是大量变形的线条,尤其是画面中人物的形象,脸型由于惊恐而变形的,吸引着人们的视线,使整幅作品看起来极富有动感。
四、由频闪产生的运动效果
从一些造成频闪运动的静止式样中也可以产生强烈的运动效果,而产生频闪运动效果的条件是:在视觉领域这个整体中,每个物体的外在及其功能特点都是一致的,但也会有一些不同,例如:位置、比例大小或外在形状。在某种情形中,这些物体集合制造出一种同时性的运动效果。
阿恩海姆通过对比例、倾斜、变形和频闪等样式造成运动效果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到,艺术作品中不会呈现出真实意义的运动,是由人们大脑直观反应并在其视觉中产生的。艺术作品的重要意义在于其外在的形态特征产生了一种张力的状态,观者看到之后引起了大脑的强烈运转,这种运动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艺术作品的张力是在特定形式因素下与周围关系和谐表现产生的特殊视觉感受,在强烈的对比下所形成的强烈视觉冲击感,并且产生的艺术美感。好的艺术作品具有适当的视觉感染力和震撼力,这与其自身所带有的张力和内在的运动感紧密相关。
参考文献
[1](美)鲁道夫
阿恩海姆著;滕守饶译.《艺术与视知觉》.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8年版.第563页.
[2](美)鲁道夫
?倹u 阿恩海姆著;滕守饶译.《艺术与视知觉》.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8年版.第578页.
作者简介:宗方婕(199311—),女,汉族,河南开封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艺术设计。
张力理论是阿恩海姆艺术理论研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格式塔心理学家鲁道夫·阿恩海姆强调了不动之动对于艺术作品的重要性,动感则是艺术品的灵魂。
关键词: 张力理论; 动感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236-1879(2017)07-0159-01
在物理学领域之中我们多见,但是又不同于我们在生活中感知的物理性运动,它不是一种实际的力,它只具有力的意味。阿恩海姆说:“运动”一词,有时还可以表达某种与传统的运动意义极为不同的另一种运动。我们在欣赏一幅艺术作品时,感觉它整体是在运动着的,这种运动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运动,作品还是处于静止的状态。观赏者可以从艺术作品中感受到运动的存在,可以从古希腊伟大雕塑的衣纹中、达芬奇的绘画中感受到艺术的张力。任何艺术作品都存在着张力,它是艺术品的一种极为重要的特质,使艺术品充满生命力和活力,如果一件艺术作品不存在这种不动之动,那么这件作品是僵死无趣的。
这种“不动之动”的力,来自于主体的心灵,它是一种心理暗示,是一种虚力,是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应,客体的力与主体的力又相互竞争相互对抗,这種力的相互作用随之产生了视觉对象,而视觉对象只是静止的状态,虽然它本身含有运动的状态,但是我们还是不能把运动性作为它的本质,只有人们的想象力才可以把视觉对象与运动联结起来。张力的存在是艺术作品强大感染力与视觉冲击力释放的催化剂,是观者欣赏艺术作品时经常产生的感觉之一,也是他们开始评价艺术作品的标志之一。当观者欣赏某件艺术作品时被感动,或由于作品本身的题材内容引起他自己的经历感慨,或由于观者对作品自我思维意识一致认识。这件艺术作品不仅带给观者本身的美感,而使观者在其独特视觉感受中与作品交汇感知,而这种感知为作品的张力,它是一种通感的效应。
一、能够创造“运动”的式样
比例是决定“运动性”的重要一点,比例上的改变即可创造张力。在圆形中,它的力是均匀地向各个方向发射,这些力可以相互抵消,因此圆形就是静态的感觉。而在正方形上的力都是平衡的状态,因此正方形也是静态的。长方形与椭圆形的轴线上都有着某种倾向性的张力,顺着特殊方向而运动着,但是在长方形图案中有着很强的平衡性和对称性,其各部分的比例只能确定它们的空间定向,而不是运动方向,因此它的运动感显得并不太强烈。人们在观看不沿主轴对称的三角形或者楔形这类图形时,人们的视线总是顺着它本身的图形形状,从最宽的底端渐渐向最窄的顶端,这样就形成了一种逐渐向上动势。而现实生活中的火焰最易表现出生命感,火焰外缘的描绘,按照熟悉的形状表达,则像是一个圆锥体,顶端的锥体尖锐的形状,向上运动延伸着,好似将空气都要刺破的动势。
这种富有动感的三角形或楔形不仅在建筑等各个领域运用很广泛,在平面设计当中也不乏这些图形的出现,这些图形及所有的色彩都会作用于视觉,并产生来自于形的内部和外部的力。在现实生活中很常见的麦当劳快餐店,他们的标志也是伴随着企业成长好多年了,堪称设计界的经典。广告设计中第一眼印象非常重要,首先看上去这个标志就像一个拱形的门,它的字体作为基底托举着M字母,而这个字母则像两个尖塔坐落在地面上,借助于坚实的基底和本身的体积所带来的视觉力是向上的,产生着向上伸展的一种动感,这也是其具有的艺术张力。
二、由倾斜造成的动感
阿恩海姆认为:“如果想使某种式样包含着倾向性的张力,最有效和最基本的手段就是使它定向倾斜。”倾斜是使一个二度的作品变为一个三度艺术品的重要手段,是加强一幅艺术品运动感的因素。艺术作品中倾斜的效果,随着观赏者掌握到的正常位置和知识逐渐加强,是观赏者更容易的感受到偏离,会给观者产生一种要回归稳定位置的心理动力。观者在欣赏一件艺术作品中,借助其自身所掌握的物体正常位置及知识,明显可以察觉到该物体从正常位置上的偏离,进而这样便会产生一种倾斜的动感,这就是该件艺术作品中所带有的艺术张力。
三、由变形造成的动感
使一个二度的作品看上去具有立体感的条件之一就是是变形,在巴洛克风格盛行时,将那些简单比例的长方形拉长或收缩,相对于比黄金段比例,变得更加细长或扁低一些,这种变形具有比之前更大的张力。这种变形在建筑物上表现地更加突出,建筑物上盘旋的主柱,像是某种形状简单的茎干被剧烈地扭曲,建筑物的正面两端是向内弯曲的,这样的变形不仅使整个建筑物的外形充满了张力,其内心也显示出了激烈的运动感。
阿恩海姆对于变形的手段认为,可以让一些图形被认为是另一种简单图形的变换,简单图形的变形可以产生一种视觉的张力。像莫底格里尼所绘制的那些脸型,椭圆形的面孔慢慢变得清瘦,在视觉上可以明显的看到其比例关系,人们感受到了与之前所熟悉的正常比例不同,即表现出了一种紧张的感觉。在蒙克《呐喊》这幅作品中,整个画面都是大量变形的线条,尤其是画面中人物的形象,脸型由于惊恐而变形的,吸引着人们的视线,使整幅作品看起来极富有动感。
四、由频闪产生的运动效果
从一些造成频闪运动的静止式样中也可以产生强烈的运动效果,而产生频闪运动效果的条件是:在视觉领域这个整体中,每个物体的外在及其功能特点都是一致的,但也会有一些不同,例如:位置、比例大小或外在形状。在某种情形中,这些物体集合制造出一种同时性的运动效果。
阿恩海姆通过对比例、倾斜、变形和频闪等样式造成运动效果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到,艺术作品中不会呈现出真实意义的运动,是由人们大脑直观反应并在其视觉中产生的。艺术作品的重要意义在于其外在的形态特征产生了一种张力的状态,观者看到之后引起了大脑的强烈运转,这种运动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艺术作品的张力是在特定形式因素下与周围关系和谐表现产生的特殊视觉感受,在强烈的对比下所形成的强烈视觉冲击感,并且产生的艺术美感。好的艺术作品具有适当的视觉感染力和震撼力,这与其自身所带有的张力和内在的运动感紧密相关。
参考文献
[1](美)鲁道夫
阿恩海姆著;滕守饶译.《艺术与视知觉》.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8年版.第563页.
[2](美)鲁道夫
?倹u 阿恩海姆著;滕守饶译.《艺术与视知觉》.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8年版.第578页.
作者简介:宗方婕(199311—),女,汉族,河南开封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艺术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