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生活化的理念与实施

来源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w2yanz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的体育教育缺乏层次感,缺乏生活体育的教育思想,教育目标的定位仍停留在增强体质方面,没有摆脱“知识”和“技能”的框架,在人们社会生活中所起的作用缺乏足够的教育引导,不能符合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体育与体育教育产生于人们生活中的生存需要,战争促使了体育及体育教育的发展,使得体育成为一种有目的的教育手段,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体育又作为一种文化娱乐形式成为影响人们生活质量和生活方式的一种手段。体育课堂教学是反映社会及生活的需要,帮助学生了解社会生活,培养实际生活能力,使课堂教学成为学习社会生活的一部分,即体育课堂教学生活化。
  
  一、学校体育生活化的内涵和特点
  
  学校体育生活化在本文中可以这样来理解:学校体育教育要始终贯彻终身体育思想,与社会生活紧密相连,通过学校体育教育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行为习惯与生活方式。学校体育生活化最终关注的是学生体育生活化,即体育是否真正走人学生生活,学生体育生活方式是否形成。学校体育生活化具有以下特点:(1)体育与生活的相融性。体育与生活的相融性即个人或家庭的体育行为形成并融入个体或家庭生活之中,成为个人或家庭的生活方式的有机组成部分,成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不仅包括体育健身活动,还包括个人及家庭进行的体育观赏、体育消费等行为等。(2)体育价值观念的多元性。体育价值观念是人们对体育这一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感觉、思维、评价、判断的综合体现,它直接影响人们对体育的情感、态度和体育行为。(3)体育活动的经常性。现在人们已经认识到了身心健康的重要,人们希望通过体育活动的参与来增进自己的健康。因为健康的维护和提高是一个缓慢积累的生理生化适应过程,所以,通过经常性体育活动来实现身体健康是体育生活化的重要特征之一。(4)体育活动项目的多样性。随着薪兴体育项目不断增加,人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选择参与体育活动的形式和内容。总之,体育生活化就握人们生活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和重要内容。
  
  二、学校体育生活化教学理念产生的理论依据
  
  (1)心理学依据。根据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关于“动机与需求”的相关理论,人们的动机是由其内在需要驱动的,我们可以把这个理论简化成“需要一动机—行为”,而人们的行为和动机就是根据其心理需要的不断变化有所不同,走、跑、跳、投等基本运动技能来自于人们求生的本能,而现代体育运动则来自于人们日常生活,因此,对学校体育进行生活化的教育,根据社会生活的发展和社会生活中人们对体育的需要,以学生的价值需求为导向进行教学,将对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意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2)“人本主义”教育理念。学校体育课程必须同学生的生活及现实的社会问题联系起来。但是我国现在的体育内容仍然没有摆脱“健身”和“技能”这两个理论的教育框架,忽视了锻炼方法和习惯的养成,忽视了学生情感意志的培养及个性的发展,忽视了通过实际交往生活化的教育功能。没有根据“人本主义”教育理念把理论教学内容与社会生活实际和学生的心理倾向、心理期盼及心理需求结合起来,使学生失去了形成合理而又良好的“体育观”和“体育意识”、建立良好的“体育行为”和“运动习惯”最佳接受教育的时期,造成了绝大多数人“终身体育”和“体育健康”意识的淡薄,形成了对体育不端正的态度和看法。
  
  三、学校体育生活化发展的必然性
  
  当代美国教育家杜威曾说:“教育即生活”,最好的教育就是“从生活中学习”、“从经验中学习”。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发展杜威教育思想的基础上提出“生活即教育”,把教育与生活真正熔为一炉,促进教育改造生活,改造自然和社会,实现富民强国。作为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学校体育教育,是培养具有社会责任、现代公民及健康生活的一种教育方式。因此,当代教育的基本观念决定了“生活化”的道路是学校体育发展的必由之路。当代教育一个最显著的特点是教育终身化理念的形成,教育终身化也揭示了学校体育生活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现代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未来世界教育制度结构改革的最终形式将形成一个学校教育一回归教育—终身教育的一体化体系。终身体育思想在20世纪80年代应运而生,终身体育的指导思想是指以培养学生终身参与体育活动的能力和习惯为主导思想。终身教育深刻揭示了学校体育生活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学校体育生活化的发展趋势已经显现。
  
  四、体育生活化教学的实施途径
  
  (1)教师要树立生活为先的原则,改革体育教学观念。在体育生活化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首先确立学生生活在先的教育观念,将教学植根于丰富的生活,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密切相连;教学活动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方式帮助学生从体育的角度把握与创造生活;充分调动学生多方面的才能,使学生能在体育课堂上得到充分发展的机会,提高学习活动的质量,在真正意义上保证学生全面地、综合地发展。与此同时,教师要确立生活化的态度,站在与学生平等的位置。在教学过程中他既是引导者和参与者,又是学生的朋友和知音,彻底改变原有教学过程中僵化的主动与被动、压制与被压制、权威与服从的师生关系。同时,在体育教学理念中,应该增加以下二方面的内容:
  ①体育时尚观。时尚对人们而言代表着一种生活方式、生活观念、生活态度和生活品位。而现代体育从根本上来讲,是人们具有一种在体育运动中享受生活的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人们向自身、向社会回归的过程。由于学生是追求生活时尚的群体之一,因此体育教学过程中提倡体育时尚观教育,充分运用时尚与体育的关系对学生进行教育,培养学生建立和形成正确的体育时尚观,不但对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意识和观念将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而且还将对学生的健康发展和形成良好的生活观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②功利观教育。本文所谈的功利是指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运用体育所具有的社会功能对学生进行相关的教育,并且使学生在了解体育所具有的社会功能的基础上,学会运用体育的社会功能为自身的发展服务。体育是人们相互交往的一个重要纽带,由于在运动过程中人们可以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并且还可在交流对运动认识的过程中扩散到对其他事物的看法和态度,因此,通过体育运动人们不但可以促进相互了解,而且还可以找到一个志同道合的社会群体为自身发展服务。如果我们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运用体育所具有的社会功能,把体育与自身发展联系起来,必将促进学生体育自我参与意识的形成,从而达到终身体育的教育目的。
  (2)教学内容应该更多地关注生活世界。“体育是非生产性的,是不直接产生劳动价值,也不直接创造物质财富的。虽然有一部分体育技术从生产劳动技术移植而来,体育也可作为传授劳动技能的辅助手段,但是体育的本质是属于生活的。”体育教学要广 泛采撷各种各样的课程资源,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学资源,拓展学生学习的空间,让学生在情境中思考和感悟生活的真谛,进而丰富学生个体在体育世界中体会到的情感和思想认识。要充分发掘学生生活世界中的课程资源,学生的生活世界是丰富多彩的,这些资源存在于学校、家庭、社会,取之不尽,可将其应用于体育教学,力求每一寸空间都释放出温馨的生活气息。教师在材料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心理状况、情感经验和生活阅历之间建立有效联系,从而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其精神生活的需要,使学生与素材之间产生共鸣。在体育生活化教学中必须借助于生活情境的创设,再现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生活画面,拓展教材的内容,使学生身临其境。
  ①情感体验教育。体育运动包含着人们所具有的所有情感过程,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休闲娱乐和放松身心的重要手段之一。可以这样说,体育情感是在满足体育参与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当主体出现该种需要时,就会对满足需要或能帮助自己实现目标的对象产生肯定态度,体育运动渐渐地也就成为一种需要,一种基本需要。这基本需要的特征是主观的,即一种有意识的或无意识的向往和欲望,在感觉到欲望、要求、向往、希望的时候,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被激发了。
  ②个性发展教育。体育运动是个性化倾向非常强烈的一项活动,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展现自我的主要行为方式,在运动竞赛中体现出来的对胜与负的态度、荣誉感、团队合作意识和拼搏精神,处处体现着人们的个性特征和自我表现意识。我国历来的体育课程内容机械划一,缺少生机,不符合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学校体育教学应考虑学生的身心特点和个性发展的需求,构建由多种项目组成的、可供学生和教师选择的、既强调统一又强调灵活性的课程结构。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参加运动,在满足其兴趣爱好的条件下,无论是知识技能还是技术战术,他们均能主动参加,即使兴趣发生转移,也可以改变项目,从而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了舞台。
  
  参考文献
  [1]丁丰斌,论学校体育生活化趋势及实现途径,湖北体育科技,2006(3)
  [2]花建平,体育生活化教学模式,体育师友。2000(4)
  [3]陈立勇,体育生活化的发展及制约因素,解放军体育学院学报,2004(7)
  (责任编辑 杨 子)
其他文献
俞晓红《王国维(红楼梦)评论笺说》一书2004年由中华书局出版发行。距1904年王国维《红楼梦评说》在《教育世界》杂志上发表,刚好100周年。出版时间的百年周期仅是外在形式。著
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创新要求为核心价值的人文精神已作为教学的本质特征得到了重视和强调。人文精神的教学,不应以教师分析来代替学生的思维,应尊重学生
大豆异黄酮是大豆生长过程中形成的一类次生代谢产物,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和多种药理功能。本文就近年来有关大豆异黄酮抗癌(尤其是抗乳腺癌和前列腺癌)、对生物生理功能的调节
中药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几千年来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巨大贡献.甘肃作为我国中药材生产大省,有着相当丰富的自然资源,但同时作为西北内陆贫困省
任何社会的构建与发展,都必须依靠三条支柱,即政治、经济与教育。和谐社会也不会例外,它的构建与发展也离不开民主政治、可持续发展经济、和谐教育这三条支柱。广义的和谐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