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号万岁

来源 :今日中学生(初二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420303622163co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京奥运会的口号妇孺皆知,乃是“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罗格也对此大加赞赏,夸我们“抓住了奥林匹克精神的实质”。
  1895年的巴黎,阿奎埃尔修道院年轻的修士们举行了一次户外运动会。其时的法国僧侣已不像拉伯雷描写的那样刻板颟顸暮气沉沉,他们个个充满活力,该修道院院长迪东的致辞更是激情四射,他说:“在这里,你们的口号是:‘Plus vite、Plus haut、Plus fort’。”
  这三个法语词组,相当于英语的Faster,Higher,Stronger,翻译成中文就是我们熟知的“更快、更高、更强”。
  言者无心闻者有意,当时在场与闻的,就包括顾拜旦,这简短而有力的三字真言让他印象深刻。一年以后,顾拜旦完成了复兴奥林匹克的宏愿,并继任国际奥委会主席,致力于奥运的推广普及工作。
  任何新产品的宣传都离不开口号,作为新生事物,奥运会的宣传口号既要内涵深刻又不能大而无当。最初复兴奥运的先辈们一直把“和平友谊进步”作为宗旨,但这个过于宏大的愿景不适合作为口号来喊。奥委会第四任主席埃德斯特隆就说过:奥运会无法强迫人们接受和平。
  因此,顾拜旦觉得奥运的精神与价值,还是应该体现在纯体育领域,不知想了多久,他记起了老朋友迪东神甫的那句三字经,于是向国际奥委会提议,以“更快、更高、更强”的口号来诠释奥运精神。这种简单明了的豪壮历来最能打动西方人,比如恺撒的那句“Veni,vidi,vici(我来、我见、我征服)”就被奉为千古牛言,上承古风的“三更精神”征服了奥委会,大会于1913年决定采纳顾拜旦的建议,将这句话定为正式的奥林匹克格言。
  一战结束后的1920年,奥运会在安特卫普再次开幕,“更快、更高、更强”的口号首次亮相,好评如潮。此后,不知有多少健儿,在这昂扬奋进的精神感召下投身体育事业,挑战自我挑战极限。
  如果只有激励人们冲击冠军奖台的“更快、更高、更强”,奥运也就和那些唯以胜败论英雄的赛事没什么区别了。奥林匹克不仅是运动精英们的盛会,也把体育的乐趣推介给最广泛的受众,就如另一句名言所说:重在参与。
  这句名言诞生于1908年的伦敦奥运会上,最早出自彼得主教之口,他是针对意大利马拉松选手多兰多·皮特里的事迹有感而发。
  那年的7月,本该多雨的雾都伦敦却异常炎热,最为艰苦的马拉松赛就要在这样的天气里进行。在英王室的要求下,赛道的起点设在王室的温莎堡跟前,来自16个国家的56名运动员在此供王室成员御览,这样一来比赛距离就比规定多出了65米。在马拉松赛漫长的跑道上,这点距离本是可以忽略不计的,但成败往往就由细节决定。比赛中,一直领跑的头号热门南非选手赫弗森中途意外退赛,这让排在第二的意大利糖果商皮特里看见了曙光,他在距终点7公里处开始加速,准备夺取这枚天上掉下来的金牌。结果,过早的冲刺耗尽了皮特里的体力,当他踉跄跑进终点白城体育场时,已是油尽灯枯,欲坠,此时距离终点线只有70米。
  所谓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这触手可及的距离,此刻却有如贫富差距一样,万里相隔不可逾越。在观众的惊呼声和裁判的读秒声中,皮特里三次跌倒三次爬起,在距离终点15米处他再次摔倒,再也爬不起来了。此时,身后的美国选手海斯已经追了上来,悲怆地瘫倒在地的皮特里感动了一位裁判和一名记者,他们冲上去对他实施救助,据说这位记者就是“福尔摩斯之父”阿瑟·柯南道尔,可惜他并没有华生医生的医术,无法让皮特里站起来,情急之下他和裁判拉起皮特里,搀着他跑过终点,确保了领先优势。
  然而根据规则,靠别人帮助完成比赛的皮特里被取消了成绩,这让躺在医院里的他痛不欲生。英国各界都送来慰问,王后亚历山德拉授予他一个特殊的金杯,彼得主教则在布道时用皮特里的事迹向人说明:“对奥林匹克来说,参与比取胜更重要。”
  顾拜旦听到这句话,深以为然。认为这种参与意识既能体现奥林匹克的博大胸怀,又有助于吸引更多的人热心支持,于是将“重在参与”也作为奥运口号,和“三更格言”一并宣传。
  顾拜旦推出的两个奥运口号都是拿来主义的产物,所谓“文章天成,妙手偶得”。不过这不只是简单的引用,他对这两种奥运精神都有深入的领悟和精辟的阐释。
  比如他论述参与精神:“生活中重要的不是凯旋而是奋斗,其精髓不是为了获胜而是使人类变得更勇敢、更健壮、更谨慎和更落落大方。”可见,奥委会对人的期许不仅限于体魄上的“更更更”,还有其他精神层面的更上层楼。
  口号开宗明义地点出奥运精神,但奥运博大的内涵不是只言片语可以概括的,因此每届奥运会上,主办方都提出自己的口号,作为对奥运理念的完善。比如1984年洛杉矶夏季奥运会的口号是“参与历史”,这届首次赢利的赛会,与会者不仅是参与,还共同创造了历史。1988年汉城夏季奥运会的口号“和谐进步”,则如先知一般预言了今日的主旋律。此外,1992年巴塞罗那的“永远的朋友”、1996年亚特兰大的“世纪庆典”、2000年悉尼的“分享奥林匹克精神”、2004年雅典的“欢迎回家”,也都表达了自己对奥林匹克的理解。
其他文献
主持人 田星  题外话 不该滥施女孩的善良    蓬安县罗家中学 幽灵:  我被老师训了一顿,原因是我“谈恋爱”。我很窝火,我跟他“谈恋爱”,其实是希望把他从邪路上拉回来,使他走上正路。他是一个有名的混混,这学期找我,要和我谈恋爱。我答应了他,叫他不和别人打架,别欺负人,上课认真听讲,在家里帮助爸妈做家务。他果然改正了,而且有一天,见到我就说,上数学听懂了,而且独立完成了作业。他的恶习在渐渐改正,
期刊
我是几个家伙的姐姐,在家中称老大。可是我们却天各一方,弟弟去了爸妈打工的广州,妹妹和我在家里。妹妹总是很调皮,不听管教,贪玩,无理取闹,一次又一次地伤我的心。
期刊
农历新年之始,称为“正月”。“正月”之“正”,本音“政”,但人们多读为“zhēnɡ”,音“征”。这是什么缘故呢?原来,这是为了避秦始皇嬴政的“政”而改读的。在封建社会中,皇权是至高无上的,君王的名不能随便称呼,尊长的名也不能轻易书写。遇到有帝王或尊长的名字,就要想方设法避开。这种避开帝王或尊长之名的现象,就叫做“避讳”。  “避讳”是我国古代的重要礼俗之一。早在先秦古籍《礼记·曲礼上》中,就有“入
期刊
他们,出生在一个物资富足社会稳定的时代,坐享改革开放成果,衣食无忧,是“无比幸运的90后”。  他们大多是独生子女,集全家几代人的关爱于一身,在无微不至的照顾中长大,是被“宠坏的一代”。  他们吃着洋快餐长大,喜欢改变头发的颜色,哈韩哈日,英语说得比母语更顺畅,是“在全球化里迷失国籍的一代”。  他们渴望像超女快男一样一夜成名,在网络世界中快意恩仇,用字典里找不出的一堆字和符号宣泄自己的感情,被称
期刊
你听过“鬼迷路”的故事吗?  说的是一个旅行家在一个雪夜里放弃了大路不走,而想从宽 4km的山谷中穿过去.他走了很久,按时间计算早就应该到达目的地了,可每次总是莫名其妙地又回到原出发点附近,最后不得不在山谷中坐待天明.这就是迷信中人们所说的“鬼迷路”.  “鬼迷路”与数学有什么关系呢?数学家作了这样的解释:  人走路时,两脚之间的距离大约是0.1m,每一步的步长大约是0.7m,由于每个人两脚的力量
期刊
(A)  A:Haven’t I seen you somewhere before?  B:No, I don’t think so.  A:But your face is so familiar(熟悉). Wait a second...I know...We were on the same flight to Shanghai last month.  B:Oh, yes. Now I
期刊
Every living thing has what scientists call a biological clock that controls behavior.  The biological clock tells plants when to form flowers and when the flowers should open. It tells insects when t
期刊
题外话    来自短信:芜茗:  我是一个初中生,非常喜欢“青春热线”这个栏目,所以希望田星帮助我。我上网聊天,和一个深圳的网友很谈得来,可以说是无话不说,经常和她说些暧昧的话。不料被我的女友(双方父母都认定了的)发现了,她很生气。无论我怎么解释,她都不相信我,硬要与我分手。我该怎么办?  上网聊天没有什么过错,但是如果不自重,小小年纪就学会轻浮,恐怕不妥。而且你还是一个学生,年少无知,拥有双方父
期刊
当你正在享受现代通信或现代传媒手段给你带来的方便、快捷、丰富多彩的现代生活时,你是否知道,是“电磁波”这一神秘物质使这一切成为可能。  人类从认识“电磁波”的存在到掌握它的产生、传播的原理至利用它为人类服务,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韦、德国物理学家赫兹等在这方面作出了巨大的贡献。麦克斯韦被誉为“电磁波之父”。  电磁波就如磁体周围存在的磁场一样,是一种摸不着、看不见的物质。但我们可
期刊
初中物理课本没有对“功”下定义,而是从汉字“功”的含义中“成效”的意思出发,说明:当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这个力的作用下通过了一段距离,这个力就有了成效,力学里就说这个力做了功。这样从“成效”出发引出“力学”里的“做功”,即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然而不少同学在对“功”的理解中,常常出现以下几种误解:    一、不能正确区分“功”和“工作”    力学里所说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