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探讨移行带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TZPSAD)在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4.0~10.0 μg/L 和 10.1~20.0 μg/L时诊断前列腺癌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9年11月至2009年8月在本院行前列腺穿刺活检的患者资料,以PSA 4.0~20.0 μg/L且有经直肠B超测量前列腺移行带资料的1 89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用接受者操作特性(ROC)曲线计算评估PSA和TZPSAD
【机 构】
:
516400广东省海丰县彭湃纪念医院泌尿外科,广州医学院附属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泌尿外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移行带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TZPSAD)在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4.0~10.0 μg/L 和 10.1~20.0 μg/L时诊断前列腺癌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9年11月至2009年8月在本院行前列腺穿刺活检的患者资料,以PSA 4.0~20.0 μg/L且有经直肠B超测量前列腺移行带资料的1 89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用接受者操作特性(ROC)曲线计算评估PSA和TZPSAD诊断前列腺癌的意义.分析PSA和TZ PSAD不同临界点在PSA 4.0~10.0 μg/L和10.1~20.0 μg/L范围内对前列腺癌的诊断效力.结果 40例(21.2%)诊断为前列腺癌,PSA 4.0~10.0μ/L时前列腺癌的阳性率为20.5%(16/78),PSA 10.1~20.0 μg/L时前列腺癌的阳性率为21.6%(24/111),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54).PSA4.0~10.0 μg/L时,PSA和TZPSAD预测前列腺癌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569和0.702;PSA10.1~20.0 μgL时,PSA和TZ PSAD预测前列腺癌AUC分别为0.463和0.730.TZPSAD 0.370和0.500 ng·ml-1·ml-1分别在PSA4.0~10.0和10.1~20.0 μg/L的诊断效力最大,其敏感性分别为68.8%和70.8%,特异性分别为72.6%和70.1%,结论 TZPSAD在PSA 4.0~ 10.0和10.1~20.0μg/L时诊断前列腺癌的效力均明显优于PSA,可明显提高PSA诊断前列腺癌的阳性率,减少不必要的前列腺穿刺活检。
其他文献
目的 观察张力刺激对关节软骨细胞β-肌动蛋白(β-aetin)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分别获取正常和骨关节炎关节软骨细胞,给予3%、6%和15%的张力刺激,运用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不同张力刺激强度下关节软骨细胞β-actin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 6%和15%的张力刺激均可明显提高lE常关节软骨细胞β-actinmRNA表达(1.34±0.05,1.36±0.04,P<0.05),而只有15%
美国一项最新研究成果显示,目前的早期卵巢癌筛查方法总体上并不能降低患者死亡翠,反而谷易严生误诊。这项研究是美国犹他大学的科学家进行的,在芝加哥举行的美国临床肿瘤学会年会上公布,并发表在最新一期《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网络版上。
目的 探讨医院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抗生素的耐药机制.方法 应用PCR方法对2010年12月至2012年3月期间本院从临床痰标本中分离的36株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进行碳青霉烯酶IMP、OXA23基因和整合子基因检测;提取细菌膜蛋白行SDS-PAGE电泳分析其组成.结果 36株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碳青霉烯酶OXA23基因扩增均为阳性;14株碳青霉烯酶IMP基因扩增阳性,22株阴性.12株整合子PC
目的 探讨癫痫患儿外周血B淋巴细胞CD20表达的变化与癫痫发作的关系.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仪测定本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就诊的620例儿童癫痫患者外周血B淋巴细胞CD20的表达,并与健康对照组(n=36)进行比较.同时分析96例儿童癫痫患者(症状性癫痫患者37例,特发性癫痫患者59例)应用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治疗前后的B淋巴细胞CD20表达的改变,并评价IVIG治疗各型癫痫的有
骨是一持续重建的组织.骨重建主要由破骨细胞和成骨细胞参与,以破骨细胞激活和骨吸收开始,以与之相耦联的成骨细胞激活和骨形成终结,贯穿于整个生命过程的始终[1].破骨细胞和成骨细胞功能受到全身和局部诸多因素调控,除生长激素、雌激素、甲状旁腺激素外,胰岛素信号转导途径相关因子也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就胰岛素信号通路对骨重建的作用进行综述。
据新华社电,日本东京医科大学和德岛大学的联合研究小组日前宣布发现一种基因变异,可以导致人中暑后病情更容易恶化。中暑是指受高温和高湿等影响,机体调节体温的功能无法发挥作用,导致痉挛、眩晕、呕吐、昏迷等症状,症状恶化时,患者会因出现意识障碍和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参与此次研究的东京医科大学教授行冈哲男说:“以前一直认为中暑主要是受环境影响,但是这次发现,由于基因的原因,有的人中暑后病情特别容易恶化。”
分子影像学是分子生物学和活体影像学相结合产生的新型学科,是在不干扰机体的情况下对细胞功能及生物学行为进行图像的可视化研究[1].从Weissleder等[2]正式确立其概念以来,分子影像学强调活体、亚细胞水平对完整器官进行生物代谢过程的研究,其发展是工业、物理、化学、数学、计算机、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免疫学、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生物数学、生物信息学和影像学之间交叉渗透、相结合的产物,
科学时报报道,世界首例骨髓干细胞移植诱导心脏移植免疫耐受的临床研究在北京安贞医院获得成功。通过观察,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生活状态良好,心肌活检等各项检查均显示患者心脏移植物无免疫排斥反应,且免疫抑制剂用量仅为常规用量的1/3,这标志着我国大器官移植工作实现重大突破。
目的 探讨重组人p53腺病毒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并发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方法 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肿瘤血液中心和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的96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完全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常规GP方案化疗,抽胸水后用重组人p53腺病毒胸腔注入)和对照组(50例,常规GP方案化疗,抽胸水后用A群链球菌胸腔注入),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差异无统计
科学时报报道,国际知名期刊《免疫》近期发表了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生命医学研究所教授王平与美国耶鲁大学教授DanWu合作的最新研究成果“整合素诱导的PIP5K1C激酶的极化调控中性粒细胞极性、方向选择及渗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