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探讨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抗病毒治疗死亡原因,分析影响因素。方法 利用国家抗病毒治疗信息收集系统,收集乌鲁木齐市水磨沟区2006年——2013年6月期间接受抗病毒治疗后艾滋病死亡病例,并用SPSS17.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2006年——2013年6月共有46例抗病毒治疗患者死亡,其中主要死亡原因是艾滋病相关疾病,共35例(76.1%),意外死亡7例(15.2%),其他原因4例(8.7%);接受治疗前CD4+细胞计数CD4+细胞最小值为16个/μl,最大值为502个/μl,平均为185.39个/μl;病例接受治疗后,最短治疗期为12天,最长治疗期为53个月,平均治疗时间为17.23个月;病例治疗后最短存活时间为12天,最长存活时间为58个月,平均存活时间为26.04个月。结论 乌鲁木齐市水磨沟区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是艾滋病相关疾病,早期治疗能降低艾滋病的病死率。
【关键词】 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死亡病例
艾滋病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后所引起的一系列免疫缺陷综合征,其会导致患者并发多重感染,甚至导致死亡。通过抑制HIV感染的流行和延长患者的生命是防治艾滋病的关键;抗病毒治疗是目前较为有效治疗艾滋病的方法[1]。为落实国家“四免一关怀”政策,延长了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生命,乌鲁木齐市水磨沟区从2006年5月开始对辖区艾滋病患者提供免费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到2013年6月共有465例艾滋病患者接受治疗,但在治疗过程中,有一定比例的感染者和病人死亡,本资料对2006——2013年6月乌鲁木齐市水磨沟区抗病毒治疗死亡病例进行分析,以探讨其死亡原因,进一步指导抗病毒治疗工作。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国家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病人基本信息数据库,病例资料为2006——2013年6月乌鲁木齐市水磨沟区接受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死亡病例。
1.2 方法 建立Excel数据库并用SPSS17.0软件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2006——2013年6月,乌鲁木齐市水磨沟区接受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的死亡病例46例,其中男性35例,占76.1%;女性11例,占23.9%。最小年龄为25岁,最大为54岁,平均为36.8岁;死亡病例中艾滋病感染途径分别为:静脉吸毒占78.3%,异性性传播占17.4%,不详占4.3%,见表1。
2.2 死亡原因 46例死亡病例中,主要死亡原因是艾滋病相关疾病,共35例,占76.1%;意外死亡7例(其中4例为吸毒过量),占15.2%;其他原因4例,占8.7%。
2.3 治疗前CD4细胞水平 所有死亡患者接受治疗前均接受CD4+细胞计数检测,其中CD4+细胞最小值为16个/μl,最大值为502个/μl,平均为185.39个/μl;CD4+细胞计数0-199个/μl共25例(54.3%),200-349个/μl共20例(43.5%),>350个/μl共1例(2.2%)。
2.4 病例接受治疗时间 所有死亡病例从确认HIV抗体阳性至抗病毒治疗平均间隔时间为23.76月;接受治疗后,最短治疗期为12天,最长治疗期为53个月,平均治疗时间为17.23月,其中治疗时间<3个月者9例,占19.6%;3-6个月7例,占15.2%;6-12个月4例,占8.7%;12-24个月11例占23.9%;≥24个月15例,占32.6%。
2.5 病例治疗后存活时间 对该人群的治疗后存活时间分析知:最短存活时间为12天,最长存活时间为58个月,平均存活时间为26.04个月,CD4+细胞计数0-199个/μl平均存活时间为25.44个月,200-349个/μl平均存活时间为28.05个月。治疗前CD4+水平与病例治疗后存活时间的关系,见图1。
3 讨论
通过研究发现,乌鲁木齐市水磨沟区接受免费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死亡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年龄主要集中在30-44岁,年龄段以青壮年为主。感染途径主要为静脉吸毒,其次为异性性传播,提示静脉吸毒和异性性传播仍是水磨沟区HIV的主要传播途径,与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相似[2]。
在死亡原因中,艾滋病相关疾病的死亡占76.1%,与相关报道一致[3]。从7例意外死亡中,还发现有4例是吸毒过量导致死亡,这提示我们要加强减少毒品危害的干预,针对吸毒的抗病毒治疗患者需做好美沙酮转介及减少毒品危害相关培训,这对提高艾滋病治疗的效果将会起到促进和推动作用。
对死亡病例治疗前CD4+检测结果分析显示,随着治疗前CD4+水平的升高,死亡病例数下降,早期死亡病例数也呈下降趋势,病例存活时间延长。显示治疗前CD4+水平,对治疗后的效果有影响,这与国内相关研究结果相似[4-5]。因此,为提高病人的治疗效果,降低艾滋病病死率,必须早发现、早治疗。本研究资料中唯一一例CD4+大于350的死亡病例,虽然接受治疗前的CD4+为502个/μl,但此病例在治疗前患有严重肺外结核,在抗病毒治疗18天后,由于机会性感染而死亡。
抗病毒治疗不仅能降低艾滋病病死率,而且能预防其传播。因此,为进一步提高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效果,降低病死率,今后要加强艾滋病感染者和患者早发现、早治疗,及时预防和控制各种机会性感染,并且要加强对患者减少毒品危害的干预,提高所有抗病毒治疗患者的依从性。
参考文献
[1] 谢年华,王夏,姚中兆,等.武汉市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管理模式探讨[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11,28(3):212-214.
[2] 陈晶,倪明建,董永慧,等.2003年新疆艾滋病疫情分析[J].地方病通报,2005,20(1):31-32.
[3] 欧秋英,魏秀青,陈曦,等.湖南省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死亡患者相关因素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07,14(3):672-673.
[4] 刘水腾,陆普选,周亚红,等.2O例艾滋病患者死亡原因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07,14(1):86-87.
[5] 丁萍,羊海涛,徐晓琴,等.江苏省2005——2011年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病例死亡分析[J].江苏预防医学,2013,24(1):30-31.
【关键词】 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死亡病例
艾滋病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后所引起的一系列免疫缺陷综合征,其会导致患者并发多重感染,甚至导致死亡。通过抑制HIV感染的流行和延长患者的生命是防治艾滋病的关键;抗病毒治疗是目前较为有效治疗艾滋病的方法[1]。为落实国家“四免一关怀”政策,延长了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生命,乌鲁木齐市水磨沟区从2006年5月开始对辖区艾滋病患者提供免费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到2013年6月共有465例艾滋病患者接受治疗,但在治疗过程中,有一定比例的感染者和病人死亡,本资料对2006——2013年6月乌鲁木齐市水磨沟区抗病毒治疗死亡病例进行分析,以探讨其死亡原因,进一步指导抗病毒治疗工作。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国家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病人基本信息数据库,病例资料为2006——2013年6月乌鲁木齐市水磨沟区接受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死亡病例。
1.2 方法 建立Excel数据库并用SPSS17.0软件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2006——2013年6月,乌鲁木齐市水磨沟区接受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的死亡病例46例,其中男性35例,占76.1%;女性11例,占23.9%。最小年龄为25岁,最大为54岁,平均为36.8岁;死亡病例中艾滋病感染途径分别为:静脉吸毒占78.3%,异性性传播占17.4%,不详占4.3%,见表1。
2.2 死亡原因 46例死亡病例中,主要死亡原因是艾滋病相关疾病,共35例,占76.1%;意外死亡7例(其中4例为吸毒过量),占15.2%;其他原因4例,占8.7%。
2.3 治疗前CD4细胞水平 所有死亡患者接受治疗前均接受CD4+细胞计数检测,其中CD4+细胞最小值为16个/μl,最大值为502个/μl,平均为185.39个/μl;CD4+细胞计数0-199个/μl共25例(54.3%),200-349个/μl共20例(43.5%),>350个/μl共1例(2.2%)。
2.4 病例接受治疗时间 所有死亡病例从确认HIV抗体阳性至抗病毒治疗平均间隔时间为23.76月;接受治疗后,最短治疗期为12天,最长治疗期为53个月,平均治疗时间为17.23月,其中治疗时间<3个月者9例,占19.6%;3-6个月7例,占15.2%;6-12个月4例,占8.7%;12-24个月11例占23.9%;≥24个月15例,占32.6%。
2.5 病例治疗后存活时间 对该人群的治疗后存活时间分析知:最短存活时间为12天,最长存活时间为58个月,平均存活时间为26.04个月,CD4+细胞计数0-199个/μl平均存活时间为25.44个月,200-349个/μl平均存活时间为28.05个月。治疗前CD4+水平与病例治疗后存活时间的关系,见图1。
3 讨论
通过研究发现,乌鲁木齐市水磨沟区接受免费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死亡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年龄主要集中在30-44岁,年龄段以青壮年为主。感染途径主要为静脉吸毒,其次为异性性传播,提示静脉吸毒和异性性传播仍是水磨沟区HIV的主要传播途径,与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相似[2]。
在死亡原因中,艾滋病相关疾病的死亡占76.1%,与相关报道一致[3]。从7例意外死亡中,还发现有4例是吸毒过量导致死亡,这提示我们要加强减少毒品危害的干预,针对吸毒的抗病毒治疗患者需做好美沙酮转介及减少毒品危害相关培训,这对提高艾滋病治疗的效果将会起到促进和推动作用。
对死亡病例治疗前CD4+检测结果分析显示,随着治疗前CD4+水平的升高,死亡病例数下降,早期死亡病例数也呈下降趋势,病例存活时间延长。显示治疗前CD4+水平,对治疗后的效果有影响,这与国内相关研究结果相似[4-5]。因此,为提高病人的治疗效果,降低艾滋病病死率,必须早发现、早治疗。本研究资料中唯一一例CD4+大于350的死亡病例,虽然接受治疗前的CD4+为502个/μl,但此病例在治疗前患有严重肺外结核,在抗病毒治疗18天后,由于机会性感染而死亡。
抗病毒治疗不仅能降低艾滋病病死率,而且能预防其传播。因此,为进一步提高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效果,降低病死率,今后要加强艾滋病感染者和患者早发现、早治疗,及时预防和控制各种机会性感染,并且要加强对患者减少毒品危害的干预,提高所有抗病毒治疗患者的依从性。
参考文献
[1] 谢年华,王夏,姚中兆,等.武汉市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管理模式探讨[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11,28(3):212-214.
[2] 陈晶,倪明建,董永慧,等.2003年新疆艾滋病疫情分析[J].地方病通报,2005,20(1):31-32.
[3] 欧秋英,魏秀青,陈曦,等.湖南省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死亡患者相关因素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07,14(3):672-673.
[4] 刘水腾,陆普选,周亚红,等.2O例艾滋病患者死亡原因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07,14(1):86-87.
[5] 丁萍,羊海涛,徐晓琴,等.江苏省2005——2011年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病例死亡分析[J].江苏预防医学,2013,24(1):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