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主义与人文史观——当前中国史学的机遇与挑战

来源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felin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70年代,后现代主义思潮在西方世界开始兴起,他们被介绍到中国后,对艺术、影视、文学等大众文化产生了普遍的影响。近些年来,又进一步波及到知识界、学术界和思想界,作为传统学科的历史学也不能等闲视之。通过积极对话和交流借鉴,把后现代的理论视角与固有的人文史观融合起来,将会给中国的史学研究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其他文献
摘要:《文心雕龙》的“指事”具有了“直指事上,的中物体”和“指称事义,直言不隐”两层含义。文论和“六书”体系中对“指事”的使用并行不悖,刘勰将其纳入文学批评话语,吸收了佛教译经的含义,凸显实录无隐、不曲笔不粉饰的叙事旨归。“指事”是诸多文体叙述的策略方法,指陈事实及直言不隐是重要内容,并且与佛教经典及诵唱文体相关联。文学叙事的要求不断细分“指事”的文体类目,“指事”的日益丰富又扩大了文体叙事的范围
住房公积金一直是百姓关注的一个重要民生话题.本文就住房公积金的现状做出描述,分析了其覆盖面的意义,做法以及遇到的问题,提出了作者个人的观点和建议
学界主流的观点认为"多头监管"体制下,问责失效是导致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失败的主要原因。而在"冗余"的视角下,重复的组织设计却可以增加组织的稳定性。所以问责与食品安全监管
近年来,随着财政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的事业单位内部管理和财务核算的方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我国的事业单位是政府为社会公共服务的主要平台,单位具有公益性的性质,可以直接参与社会事务管理和服务。长期以来,我国事业单位存在着一些信息失真、费用支出失控、预算管理不严等各种突出的问题,所以为了有效的控制事业单位内部存在的一些问题,需要针对事业单位的财政收支行业和内部控制进行有效的评价和审查,从而通过对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