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严宗发心思想与佛教的中国化

来源 :法音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jinh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佛教传入中原的两千多年间,广泛吸纳中华固有文化、观念和思想,形成了适应中国主流社会的表现形态,自觉走上中国化之路.与此同时,在魏晋南北朝、隋唐和宋元以降三个时期与儒道二家的互动,中国化佛教思想中的超越性、深广性价值和缘起法、心性论等理论逐步彰显,共同涵养了中华文脉的不断发展.方立天曾指出,佛教的中国化“是佛教教义在中国的实现途径和实现方式”,并对提出了以“民族性、地域性和时代性”三大特征,及其相互结合作为佛教中国化的基本内涵.[1]作为隋唐时期佛教中国化的重要成果,华严宗推动了《华严经》及其圆融无碍、重视发心等思想的传播.[2]考察华严宗发心思想及其中国化历史经验,将对当代佛教的健康传承,乃至中国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发展都具有借鉴意义.
其他文献
佛教传人中国后,经过长期演化,同中国文化融合发展,最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纵观历史,中国佛教历经千年而不衰败,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寺院内部建立了一套完整的丛林管理体系.魏晋南北朝以来,佛教逐步本土化,为切实加强寺院管理,佛教界高僧在固有的戒律之外,别立规约.隋唐以降,随着佛教中国化进程的进一步加深,天台宗、华严宗、法相宗、律宗等宗派崛起,对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为有效管理佛教,当局将禅宗托归律宗寺院管辖和监理.安史之乱后,佛教由盛转衰,对禅宗而言,虽然面临着空前严峻的生存挑战,但也是一次良好
期刊
今日,欣逢“丛林清规与当代佛教制度建设座谈会”在本省召开.藉此殊胜因缘,我将结合十次佛代会上的精神,立足于云居山真如禅寺实际状况,大致梳理和介绍云居山丛林体系特色及如何适应新时代佛教中国化,继续推进本寺佛教事业稳步向前发展,提升中国禅文化国际影响力等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期刊
自从全国宗教工作会议提出对宗教人士“政治上靠得住、宗教上有造诣、品德上能服众、关键时起作用”的四个要求,南传佛教界以打造一支这样的队伍为目标,开展各项工作.rn这四项要求中,政治上靠得住,是宗教人士爱国爱教的根本体现.宗教上有造诣,是宗教教职人员体现本身宗教素养的基本要求.品德上能服众,是发挥宗教功能、引导信教群众的能力保证.关键时起作用,是教职人员综合素质的现实检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