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南皇城大湖滩石佛崖石窟调查简报

来源 :敦煌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cski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肃南皇城大湖滩石佛崖石窟属于甘肃省河西中小石窟群之一,现存8个洞窟,残存唐代塑像与壁画遗存以及西夏或元代重修的壁画遗存。
  关键词:肃南皇城;大湖滩石佛崖;石窟;唐代造像
  中图分类号:K87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106(2018)04-0051-07
  Abstract: The Shifoya Grottoes of Dahutan at the Royal City in Su’nan County is one of the medium or small scale cave groups in Gansu Province. About eight caves currently survive, all of which contain statues and murals from the Tang dynasty as well as murals painted in the Western Xia or Yuan dynasties from when the caves were renovated.
  Keywords: Royal City in Su’nan; Shifoya Grottoes; grottoes; Tang dynasty statues or murals
  (Translated by WANG Pingxian)
  甘肃省文物局组织实施的“甘肃省中小石窟调查”项目,主要的目的是对甘肃省境内除了敦煌莫高窟(包括敦煌西千佛洞、瓜州榆林窟)、武威天梯山、天水麦积山、永靖炳灵寺等大型石窟群以外的中小型石窟群进行摸底调查,以便更好地进行管理和保护。
  该项目中属于兰州市与白银市以西区域内的甘肃中小石窟(主要是河西中小石窟)的调查工作,由敦煌研究院考古研究所承担。在调查河西中小石窟的过程中,我们多次赴肃南县皇城镇石佛崖石窟进行考察,现将调查成果简报如下。
  一 地理位置与分布
  石佛崖石窟位于今甘肃省张掖市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皇城镇大湖滩村,东经101°43.2′,北纬37°53.3′。石窟群修凿在道路北侧的崖壁上,海拔高度约2750米(图1)。
  洞窟开凿在较易风化的砂岩岩体上,多数面朝西南方向,总计8个洞窟。西侧有5个排成一行紧紧相连的洞窟(图2—3)。东侧有3个洞窟,较为分散。其中2个洞窟分别悬于崖壁中间,难以登临;最东端的1个洞窟位于崖壁底部,窟口敞开,残存用石块垒砌的挡风矮墙,窟内熏黑。我们将这些洞窟自西向东分别编号,依次为第1—8窟。现在仅有第1窟与第3窟以及第5窟中残存壁画或塑像。
  1984年4月9日,大湖滩石佛崖石窟经肃南县政府公布为肃南縣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二 主要洞窟调查记录
  (一)第1窟
  1. 时代:初唐,回鹘或西夏重修
  2. 方向:223°(南偏西43°)
  3. 形制:平面方形,平顶,中间有方形佛坛,前部塌毁,敞口。洞窟残,进深3.24—4.30米,宽4.95米,高2.94米。中心佛坛进深1.96米,宽3.10米,高0.87米。佛坛背面为笔直的平面。正面与左、右侧面为须弥座式,束腰上、下各有四层叠涩。从左侧面看,下部叠涩部分从地面往上第1层高16.0厘米,宽7.0—8.0厘米;第2层高7.0厘米,宽5.0厘米;第3层高4.5厘米,宽8.0厘米;第4层高3.5厘米,宽4.5厘米。束腰部分高30.0厘米。上部叠涩部分第1层宽4.0厘米,高4.0厘米;第2层宽5.0厘米,高4.5厘米;第3层宽6.5厘米,高5.0厘米;第4层宽9.0厘米,高10.0厘米。左壁中间下部开一圆拱形穿洞,与第2窟相通,洞门高1.40米,进深1.20米,宽0.96—1.08米(图4)。
  4.内容:
  佛坛为石胎,表面敷以厚约2.0厘米的草泥作为地仗,在泥皮上刷白灰后再绘制少量壁画。束腰表面有土红色拱形图案,上部束腰之上第1层外表面用土红色粗线绘三角纹,第2层外表面绘圆饼形纹,直径3.5厘米。
  后部地面上存有从壁面上脱落下来的堆积物。后壁仅右上角残存小块的地仗,其他部分都裸露出岩壁,下部岩壁因侵蚀而内凹,上部岩壁表面布满水平方向平行线形式的凿痕。
  右壁壁画较为模糊,表面有较多划痕与近现代游人墨书题记。右壁有两层壁画(图5)。表层壁画是在底层壁画上涂一层白灰后绘制的,今白灰层大部分已脱落,因而露出底层壁画。右壁前部残存表层壁画可辨识的有一身菩萨像(图6),有圆形大背光,背光直径75.0厘米,背光边缘为土红色,背光圆圈内为白色,中间似绘一身游戏坐姿的菩萨。菩萨面部模糊,戴耳珰与臂钏,土红色缯带在头两侧呈“U”字形上扬,裸上身,披帛,两肩外侧各伸出一花枝,左手于胸前持长茎莲花,右手下垂于右膝前作与愿印,下身着红裙,腰部翻出黄色裙里子,系红带,左腿屈膝下垂,右腿平置略斜,身下似有坐骑。菩萨通高46.0厘米,头高14.0厘米,肩宽19.0,厘米,两膝宽28.2厘米。
  右壁中部残存底层壁画,主要可以分成上下两部分。上部从前往后,依次绘两身飞天与一顶华盖。飞天均乘于祥云上,作从天降下的姿势,头朝窟口方向,帛带在身后绕成环形且两端向上翻卷飘扬,动感十足。前面一身飞天的身体部分已经模糊不清,后又被游人用毛笔拙劣地勾出半身人像。后一身飞天头戴珠形装饰的宝冠,圆脸小嘴(图7—8),双手合十,戴手镯,头高7.5厘米,从飘带尾端至手部通长约54.0厘米。飞天之后有一椭圆形华盖,宽约40.0厘米,华盖上垂有珠形装饰。下部模糊,似绘有一行6—7身人物,其中有的似身着袈裟或天衣。
  左壁壁画也被破坏得较严重,也有两层壁画,与右壁的重层壁画分别属于同一层位(图9)。表层壁画在壁面中上部绘出一行较大的立佛或坐佛,有土红色边缘的圆形头光或椭圆形身光。其中前部存一身立像,头部已与白灰层一起脱落,残存肩部至腿部,着土红色袈裟,左手置于胸前,右手笔直下垂作与愿印,残高49.0厘米。立像后侧似有一身坐佛像。   左壁底层壁画为整壁绘制的千佛图像(图10),上部保存稍好。每身小千佛大小相等,形象类似,均结跏趺坐,有圆形头光、身光及座,着双领下垂式土红色袈裟,双手合于腹前,手部被翻出的白色衣摆所掩盖,通高约10.5厘米,肩宽3.6厘米,两膝宽6.2—6.5厘米。
  平顶表面绘装饰图案,由车轮形团花与较小的饼形圆轮错行相间组成(图11),团花直径约30.0厘米。
  (二)第2窟
  1. 时代:盛唐,回鹘或西夏重修
  2. 方向:219°(南偏西39°)
  3. 形制:平面纵长方形,平顶,前部塌毁,敞口。洞窟残,进深3.92米,宽2.27米,高2.03米。贴后壁下部凿出一曲尺形佛床,高0.32米,进深0.55—1.36米。右壁中间上部开一方形龛,宽1.38米,高0.57米,进深0.50米;下部为与第1窟连通的拱门,高1.44米,宽0.98米,进深1.20米。左壁前半部已毁。前部左右地面上各存一个圆形柱孔,直径0.14—0.15米,两孔间距1.40米。
  4.内容:
  正壁与左、右壁上部及顶部均残存地仗,地仗上涂白灰层,白灰层上残存少量土红色颜料的痕迹,原来应有壁画,现已漫漶不清。后壁下部露出的岩体因侵蚀而凹陷。
  (三)第3窟
  1. 时代:盛唐,西夏或元代、清代、近代重修
  2. 方向:215°(南偏西35°)
  3. 形制:平面方形,平顶,有中心佛坛;佛坛后部置背屏,坛上塑一身倚坐佛像;前部塌毁,敞口。洞窟残,进深3.20米,宽4.22米,高2.47米。佛坛进深2.1米,高0.5米,前部略呈圆弧形,后部为方形,后部宽1.53米。左右壁后部各塑一身金刚力士,右壁中下部塑出一碑(图12)。
  4.内容:
  佛坛上有一身倚坐佛,贴塑于背屏之前,坐于金刚方座上,着双领下垂式袈裟,双手分别搭于两腿上,通高1.68米。背屏厚15.0厘米,佛头后在背屏表面浮塑出圆形头光,厚5.0厘米。佛像表面近现代重妆涂漆(图13)。
  右壁前端已毁。右壁(图14)中间下部塑出一碑,残高1.32米。碑身上部为一圆拱形小龛,宽51.0厘米,进深8.5厘米,残存地仗;下部碑座为方台,残损严重。碑上方的壁面上残存西夏壁画,为并列的三身佛像,残高55.0厘米,头高9.5厘米,头光高25.0厘米,身着土红色袈裟,有头光,肉髻较尖矮,呈三角形,广额。三身佛像前侧有约4身较小的坐佛像,分上下两行,上行1身,下行3身,每身通高13.5厘米,着土红色袒右袈裟,上行的一身右臂下垂。壁面上布满游人刻画与墨书题记(图15)。
  碑后侧的壁面上浮塑一身金刚力士,叉腿立于金刚山上,面部已毁,腹部圆鼓,身着明光铠甲,双手上举,承托窟顶,身高1.85米。金光力士的身躯为石胎泥塑。金刚山为石质高浮雕,最高0.69米,最宽1.23米,最厚0.16米(图16)。
  左壁前部残存壁画已漫漶不清。左壁后部也贴壁浮塑一身金刚力士,叉腿立于金刚山上,肩部以上全毁,山与人共残高1.7米。金刚山最高0.55米,最宽1.1米,最厚0.14米。
  窟顶地仗全部脱落不存,岩体侵蚀严重。
  (四)第4窟
  1. 时代:盛唐
  2. 方向:222°(南偏西42°)
  3. 形制:平面横长方形,平顶,敞口。洞窟残,右壁进深1.54米,左壁进深1.00米,窟高1.60米,宽1.82米。右壁上部开一方形龛,进深0.36米,宽1.38米,高0.42米。后壁之前的地面上向下凿出方形坑,坑口边沿有卯眼,坑宽1.85米,进深0.77米,深0.97米。坑沿高出地面0.07米,进深0.12米。
  4. 内容:各个壁面均残存地仗,表面有烟熏的痕迹。
  (五)第5窟
  1. 时代:盛唐,元代重修
  2. 方向:214°(南偏西34°)
  3. 形制:平面横长方形,平顶,敞口。右壁残,进深2.00米,窟高1.70米,宽2.80米。后部有长方形佛床,进深1.5厘米,佛床石板厚11.0厘米,佛床下有堆积,佛床与堆积之间有约9.0厘米的空隙。
  4. 内容:
  右壁残存少量壁画,较模糊,似有土红色的千佛以及在莲花座上的坐佛等。
  (六)第6—8窟
  第6窟与第7窟均处于崖面中部,今已无法登临。第6窟窟口为长方形,窟外周围崖面上遗留圆形卯眼或梁孔。第7窟窟口外沿呈“T”字形,窟口为方形,窟外周围崖面上遗留较多圆形或方形卯眼或梁孔,窟内正壁残存布满凿痕的雕像石胎,此窟似未完工。我们推测第6窟与第7窟窟外周围崖面上遗留的卯眼或梁孔,可能由于原来洞窟前面存有木构建筑或是在开凿洞窟时搭设建筑木架而造成的。
  第8窟位于崖面底端,平面方形,平顶,前部塌毁,敞口,南部塌毁,宽2.25米,进深2.30厘米。前部有石块垒砌的挡风墙。后壁开一龛,宽60.厘米,高70.厘米,深15.0厘米。左右壁共开3个小龛,宽17.0—26.0厘米,高12.0—22.0厘米。壁面上还留有凹槽,可能是架杆或插物所用。壁面上无壁画,表面被熏黑。
  三 结 语
  皇城大湖滩石佛崖石窟,是学界鲜有人知的甘肃省中小石窟之一。以前发表的资料不多,只在少数地方文史资料中有过一些简单的介绍[1]。这处石窟群虽然保存状况不是很好,但仍然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从现存洞窟来看,石佛崖很可能开凿于唐代前期,第1窟有两层壁画,底层壁画残存的飞天像非常生动,与莫高窟初唐时期壁画中的飞天如第321窟龛顶的飞天十分相似[2]。第1窟千佛的形象与形式,在敦煌唐代前期千佛图像中经常可以见到。第3窟为中心佛坛背屏窟,佛坛上塑造的倚坐像经过后代多次改建与重妆,但其最初是一身倚坐佛像当无异议,虽然佛像的两手分别自然搭于两腿上这种姿势略显怪异(唐宋时期的倚坐弥勒佛像一般左手搭于左腿上,右手抬起作说法印或施无畏印),但我们将其认定为弥勒佛像也不会有太大问题。第3窟两壁的两身护法神像均身着铠甲,脚踏金刚山。一般来说,在佛教造像中,天王多为身着铠甲、脚踩小鬼或地神、手持法器的形象;力士多为裸上身、着短裙、脚踏金刚山的形象。第3窟的两身护法神像均着铠甲,但脚下为金刚山而非小鬼或地神,姿势为双腿叉立,两手张开作支撑窟顶状,我们认为他们应该是糅合了天王装束的金刚力士像。第3窟内主尊佛像与护法神的形象并未完全按照一般的佛教造像式样来塑造,可能反映了这处石窟群的民间性和地方性。第3窟的两身金刚力士像虽已残损,但仍不失盛唐雕塑丰满健壮的风格。
  第1窟表层壁画佛像、菩萨像及佛坛及窟顶的几何形装饰图案,年代可能在回鹘或西夏时期。第3窟残存的壁画中多身藏式佛像以及第5窟的残画大致属于同一时期,可能在西夏或元代,尤以元代的可能性较大。因为皇城镇现存有元代的皇城遗址与永昌王及王妃的墓葬[3],可见元代时这里具有特殊的地位,这个时期信仰藏传佛教的蒙古贵族和当地百姓对创建于唐代的石佛崖石窟进行巡礼、供养甚至重修补绘等活动的可能性是很大的。第1窟左壁表层所绘右手下垂的立佛像可能與凉州番禾县圣容瑞像有一定关系,我们曾经将这一层壁画及图像的年代也初步判定在唐代[4],但是现在看来其年代可能要更晚一些。
  这处石窟群中部分洞窟尤其是第4窟与第5窟等很可能与居住生活有关,或作为仓廪窟,或作为僧房窟,这说明这个小型的石窟群的各个洞窟最初的性质可能并不完全一样,有的是作为礼拜性质的洞窟,有的可能与居住生活有关,它们共同构成一处具有完整功能的小型石窟群。
  执笔:张小刚 赵 蓉 吕文旭
  测绘:赵 蓉 吕文旭 吴晓慧
  照相:宋利良 金 良
  附记:在石佛崖石窟的几次实地调查工作中,先后参加调查的人员有刘永增、张小刚、赵蓉、吕文旭、吴晓慧、贾刚、宋利良、金良、王建军、邓虎斌等。有关调查工作得到了肃南县文物局局长唐延青等同志的帮助以及敦煌研究院敦煌数字化研究所的大力支持与配合,在此谨表谢意。
  参考文献:
  [1]张志纯,施爱民.张掖文物古迹荟萃(张掖地情丛书:第3辑)[M].张掖:张掖地区地方史志学会(内部发行),1998:83-84.
  [2]赵声良.飞天艺术:从印度到中国[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8:140-148.
  [3]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志编纂委员会.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志[M].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1994:388-389.
  [4]张小刚.关于凉州瑞像的一些新资料:兼谈黑水城出土凉州瑞像[J].西夏研究,2012(4):29-36.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敦煌古藏文《阿柴纪年》残卷(S.T.vol.69,fol.84),目前学界普遍当作706—715年吐谷浑大事纪年。殊不知,该残卷不仅提到神圣赞普(松赞干布尊号)、入蕃和亲文成公主,还提到下嫁吐谷浑王的弘化公主和吐谷浑王慕容诺曷钵。其年代应在633—642年之间,实乃《松赞干布本纪》抄本。这个发现将有助于进一步揭示青海唐代王侯墓主之谜。  关键词:敦煌吐蕃纪年残卷;青海唐代王侯墓;唐蕃和亲
期刊
内容摘要:琵琶是中国中古时期的重要乐器,但是其形制演变与时空传播长期存在杂乱混淆。隋唐时期是中国古代琵琶发展的关键阶段,对于考察琵琶发展和传播的源流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佛教石窟寺中的琵琶图像为中心,利用考古类型学方法,系统梳理敦煌莫高窟和新疆地区石窟寺中所见琵琶图像的发展演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指出一件乐器的变化背后往往蕴含着文化的交融,展现着时代的开放。  关键词:琵琶图像;敦煌莫高窟;龟兹石窟
期刊
内容摘要:本文运用Citespace这一科学计量学软件,对CNKI数据库收录的核心期刊库和CSSCI库中敦煌学文献做了详细的可视化分析。绘制出了26年来敦煌学研究的趋势图,学者关系知识图谱,关键词知识图谱,热点演进知识图谱、文献共被引知识图谱、发文机构和发文期刊图;通过图形分析,总结了敦煌学发展趋势,学者研究团队关系,指出了敦煌学的研究的演进轨迹和热点,并对发文机构和发文刊物做了详细梳理。这在一定
期刊
内容摘要:2000年河北正定发现了五代后晋成德军节度使安重荣的德政碑残碑。在赑屃碑座上保存了一幅骑狮出行图,表现的正是碑主人安重荣。这幅作品在构图形式、人物职能特别是骑狮像这几个方面模仿了汉地流行的“文殊并侍从图”,但是人物服饰、伎乐等方面还是保存着浓厚的粟特因素。狮子在粟特文化中有着特殊的含义,代表着英雄与王者。这幅线刻的作者运用汉地熟悉的文殊菩萨塑造、神化了粟特裔的将领。  关键词:安重荣德政
期刊
内容摘要:学界普遍认为隋唐灵州建置起源为西汉北地郡灵州县。本文梳理传世文献,同时利用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秩律》所见地理信息,辅以实地考察,指出汉代灵州县在今甘肃省环县曲子镇,与隋唐灵州无关。而北地郡方渠除道的方位也需要重新思考,综合各种因素,其位于今甘肃省环县环城镇的可能性较大。在未来的秦汉城邑定位研究中,应该更加重视张家山汉简《秩律》的学术价值。  关键词: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秩律》;北地郡
期刊
内容摘要:本文详细检校了柏林亚洲艺术博物馆藏品,即德国吐鲁番考察队在克孜尔第76窟前室发掘出土部分木制品的有关信息。结合克孜尔石窟寺中现存的考古学痕迹,阐述和解读它们的特征、使用痕迹。以此为参照,客观地研究和分析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推测和还原不同木制品在克孜尔中心柱窟举行仪式时的功用,借此阐明与出土木制品有关的佛教仪式如何在克孜尔石窟中开展的一些初步看法。  关键词:克孜尔石窟;柏林亚洲艺术博物馆
期刊
内容摘要:甘肃省博物馆和西安碑林博物馆各藏一北周天和四年佛教造像碑,两件造像碑发愿文相同,显示为夏侯佛陀雕造。前者正面为观音菩萨立像,后者为四面单体造像碑,上雕佛、弟子、菩萨和供养人等形象,它们的造像形式是天和年间佛教造像样式的例证,经考证,二者的来源地应为渭北耀县一带。  关键词:北周;夏侯纯陀造像;信仰;风格;源流   中图分类号:K87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106(
期刊
内容摘要:罗卜和怯台是罗布泊以南的两个地名,在8—16世纪的古藏语、波斯语等文献里经常被提到。怯台即7世纪初康艳典率领粟特人建立的弩支城(新城),位于今瓦石峡绿洲。罗卜在《马可波罗行纪》里有较详细的记载,亦即玄奘所谓之纳缚波,位于今若羌或米兰绿洲。纳缚波是一个粟特语名字,意为“新地”。这个名字的出现,反映了西晋十六国时期鄯善国境内粟特人据点的变动。西晋前凉时期,粟特人聚居在西域长史府的所在地,即羅
期刊
内容摘要:陕西省在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过程中,发现了文物单位收藏的21种敦煌写经。这批写经属于早期藏经洞文物的流散部分,根据题识可知多数可能属于徐锡祺旧藏。徐锡祺曾在1905年7月至1906年5月间署任安肃道道台,他在上任伊始就得到了敦煌知县汪宗翰送来的写卷,其收藏写卷后来辗转收藏在陕西各个机构。陕藏流散写经多为精美的长卷佛经,不仅为佛教文本提供了新的资料,同时为相关研究提供了新的契机。  关
期刊
内容摘要:放置到整个百年学术史的大语境中,许建平先生的经学研究特色可以说是以传统经史小学这一旧的问题意识来攻治敦煌文献等新的文献材料,其新著《敦煌经学文献论稿》则标定了这种研究路数的新高度。该书至少有三个方面的学术特色:钩贯群经、精通小学和尊重成说。  关键词:经学;小学;敦煌;异文  中图分类号:K87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106(2018)06-0177-05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