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生进入初中,课程科目变多了,学习内容增多并加深了,有些学生感到吃力,并产生了厌学的念头。如何抓住学生的“心”,让学生喜欢数学这一科目,是我们每个数学教师都应该思考的问题,也是一项基本技能。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该牢牢抓住学生的“心”,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和毅力,让所有学生都乐意学习数学。
一、抓住所有学生的“心”
我刚接手初一新生时,最初几节课不是急于上课,而是出一些课本中没有的益智题或数学趣味题,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从思想上认识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必要性。
二、抓不同层次学生的“心”
一节课45分钟时间要想让所有学生自始至终都全神贯注地自我探究或合作交流学习,确实不容易,就算是成绩好的学生也难做到。因此,我就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
1.让优等生要虚心。对于优等生尤其是一些聪明好动的男生,要想抓住他们的“心”,必须给他们留下悬念,且这个悬念还要是最吸引他们的,还得不要让他们处在胜利之中,这就要求教师每节课备课前都要吃透教材,对教材适当拓展与延伸,要让优等生上课不仅吃得饱,还要吃得好。我班曾有一位男同学非常聪明,就是上课不肯认真,尤其是涉及到动手操作或运算时就懒得动了,我经常在中午出题给他们做,由于他的粗心,很少全做对,因此就用这点来教育他,不能总认为自己聪明就可以了,还要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如此偶尔“打击”他一次,上课他就虚心多了。
2.让中等生专心。一个班级数学成绩正常的表现应该是成绩符合正态分布,即中间大,两头小,即中等生占的比例最大。随着初中数学教学内容的增加和难度的加大,中等生又是极不稳定的,学得好,中等生有可能转变为优生,学得差就有可能变为差生。因而这部分同学的数学学习情况,直接关系到整个班级的教学质量。对于中等生他们不扰乱课堂纪律,但也很少能发表自己对问题的独到见解。所以他们就成了被遗忘的人群,教师可能对他们关注太少,因而他们中有的人上课就不专心了。偶尔你把他叫起来提问,他也不知道你讲了什么,因为他们心不在焉。因此,上课时我会经常提问中等生,不断提醒他们要注意听讲,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3.让学困生有信心。首先给他们订的目标不要太高,让他们“跳一跳”就能“够得着”。这样他们就觉得自己还有希望,还能尝到成功的喜悦。当他们取得一点点进步的时候,我就适时的表扬,让他们觉得老师并没有放弃他们,老师同样关注他们。用爱心温暖他们。让他们体验到爱。要想他们成功就得在课外时间多帮助他们,后进生的基础不好,很容易坚持不住,所以转化后进生比转化一个中等生成为优生更困难,要求教师付出更多的努力和足够的耐心。所以我就多给他们讲一些基本的知识,面对面地个别辅导,教他们一些基本运算法则、几何识图、列数量关系式……,让他们一点一点进步。教师还要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化他们,真诚地帮助他们,让学生喜欢你,进而喜欢数学这门学科。
我在平时的单元过关测试中尝试用“区间记分”的方法,目的是促进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数学。如有的好生考了90分我在卷面上记为90一70分。我对他说:“瞧,由于你的粗心,或在某方面做得不够好,如果下次再不注意的话,就可能跌到70分”。以此来劝诫他要克服粗心、骄傲的毛病,争取下次考得更好,促使他们要继续努力学习。有的学生考了60分,我在卷面上记为60一80分。我对他说:“这次你尽管只考了60分,但你的几个题做得非常棒:尽管你的一道难题没解完,但你的解题过程、思路还是很清晰的,只是由于你计算或在某一步被卡住了,如果你能认识到这个问题,下次你很可能考到80分”。无疑,这句激励的话会让他更加努力学习,争取下次实现80分的愿望。有的学生考了50分,我在卷面上记为50一60分,我对他说:“这次你尽管考得不及格,但你离及格仅一步之遥,瞧,你比别人多错了两道书本上类似的习题或例题。如果你以后课堂上再专心一点,回去再多做一点课本习题,下次你就及格了”。促进后进生好好学习,争取消灭或减少“红灯”现象,努力提高整体教学质量,是每个老师奋斗的目标。
三、坚定学生学习上不怕吃苦的决心
教学中我长期细心观察了学习吃力、成绩始终不能有较大进步的学生,他们没有真正意识到学习是一个努力尝试,多次失败的过程。现在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在家庭中有优越感,再加上义务教育的普及,他们一帆风顺进入初中,几乎没有受到挫折,这让他们养成了怕麻烦,急于求成,只想一步得到答案,怕失败,不敢面对失败的心理。但初中学习处处有困难,学生多次面对失败后,心中天平失衡,学习的热情、积极性降低,也就无心学习,不求上进。对于这种情况,教学中我尝试了用“挫折教育法”,有效地克服了这一问题,学生的意志毅力有了很好的培养与提高。教学中,注重对学生的心理训练,使其养成健康心理——不怕麻烦,不怕失败,敢于挑战,坚定他们学好数学的决心,一定能使学生学有所成。
四、让学生评价成为课堂评价的中心
新课标明确告诉我们,评价已不再是教师的专利,应把评价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在和谐的学习氛围中互相质疑、互相欣赏、互相帮助,才能把学生吸引住。我在七年级下册新授三角形三种特殊线段:角平分线、中线和高的学习活动中,每一种线段的学习都有学生对同伴的质疑与帮助。例如“请问某某同学你是用什么方法得到三角形三条角平分线交于一点的?你能否操作给我们看?”、“我觉得某某同学三角形角平分线画得不对,他画成射线了,而应该是线段。”、“我觉得某某同学钝角三角形三条高画得不对。”、“我觉得某某同學说三角形的三条高交于一点不对,因为钝角三角形不是三条高而是三条高所在直线交于一点”……学生回答得好可以得到其他学生热情的掌声。自我评价中有学生对自己表现很自信,有的学生谦虚地对自己提出希望。质疑环节中,学生提出许多问题如“三角形的三条中线交点有何性质?”、“三角形角平分线的交点呢?”等许多有价值的问题,体现了学生的学习主体性,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互相欣赏、互相评价、互相帮助和自我评价、自我激励的好习惯,充分反映了学生数学学习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总之,我们要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利用一切可能的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绝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又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有不同情况的进步,要想尽一切办法,抓住学生的“心”。让每个学生都乐意学习数学,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参考文献:
[1]《初中数学教与学》
[2]《江苏教育研究》
[3]《初中数学课程标准》
作者单位:南京市江宁区禄口初级中学
一、抓住所有学生的“心”
我刚接手初一新生时,最初几节课不是急于上课,而是出一些课本中没有的益智题或数学趣味题,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从思想上认识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必要性。
二、抓不同层次学生的“心”
一节课45分钟时间要想让所有学生自始至终都全神贯注地自我探究或合作交流学习,确实不容易,就算是成绩好的学生也难做到。因此,我就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
1.让优等生要虚心。对于优等生尤其是一些聪明好动的男生,要想抓住他们的“心”,必须给他们留下悬念,且这个悬念还要是最吸引他们的,还得不要让他们处在胜利之中,这就要求教师每节课备课前都要吃透教材,对教材适当拓展与延伸,要让优等生上课不仅吃得饱,还要吃得好。我班曾有一位男同学非常聪明,就是上课不肯认真,尤其是涉及到动手操作或运算时就懒得动了,我经常在中午出题给他们做,由于他的粗心,很少全做对,因此就用这点来教育他,不能总认为自己聪明就可以了,还要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如此偶尔“打击”他一次,上课他就虚心多了。
2.让中等生专心。一个班级数学成绩正常的表现应该是成绩符合正态分布,即中间大,两头小,即中等生占的比例最大。随着初中数学教学内容的增加和难度的加大,中等生又是极不稳定的,学得好,中等生有可能转变为优生,学得差就有可能变为差生。因而这部分同学的数学学习情况,直接关系到整个班级的教学质量。对于中等生他们不扰乱课堂纪律,但也很少能发表自己对问题的独到见解。所以他们就成了被遗忘的人群,教师可能对他们关注太少,因而他们中有的人上课就不专心了。偶尔你把他叫起来提问,他也不知道你讲了什么,因为他们心不在焉。因此,上课时我会经常提问中等生,不断提醒他们要注意听讲,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3.让学困生有信心。首先给他们订的目标不要太高,让他们“跳一跳”就能“够得着”。这样他们就觉得自己还有希望,还能尝到成功的喜悦。当他们取得一点点进步的时候,我就适时的表扬,让他们觉得老师并没有放弃他们,老师同样关注他们。用爱心温暖他们。让他们体验到爱。要想他们成功就得在课外时间多帮助他们,后进生的基础不好,很容易坚持不住,所以转化后进生比转化一个中等生成为优生更困难,要求教师付出更多的努力和足够的耐心。所以我就多给他们讲一些基本的知识,面对面地个别辅导,教他们一些基本运算法则、几何识图、列数量关系式……,让他们一点一点进步。教师还要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化他们,真诚地帮助他们,让学生喜欢你,进而喜欢数学这门学科。
我在平时的单元过关测试中尝试用“区间记分”的方法,目的是促进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数学。如有的好生考了90分我在卷面上记为90一70分。我对他说:“瞧,由于你的粗心,或在某方面做得不够好,如果下次再不注意的话,就可能跌到70分”。以此来劝诫他要克服粗心、骄傲的毛病,争取下次考得更好,促使他们要继续努力学习。有的学生考了60分,我在卷面上记为60一80分。我对他说:“这次你尽管只考了60分,但你的几个题做得非常棒:尽管你的一道难题没解完,但你的解题过程、思路还是很清晰的,只是由于你计算或在某一步被卡住了,如果你能认识到这个问题,下次你很可能考到80分”。无疑,这句激励的话会让他更加努力学习,争取下次实现80分的愿望。有的学生考了50分,我在卷面上记为50一60分,我对他说:“这次你尽管考得不及格,但你离及格仅一步之遥,瞧,你比别人多错了两道书本上类似的习题或例题。如果你以后课堂上再专心一点,回去再多做一点课本习题,下次你就及格了”。促进后进生好好学习,争取消灭或减少“红灯”现象,努力提高整体教学质量,是每个老师奋斗的目标。
三、坚定学生学习上不怕吃苦的决心
教学中我长期细心观察了学习吃力、成绩始终不能有较大进步的学生,他们没有真正意识到学习是一个努力尝试,多次失败的过程。现在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在家庭中有优越感,再加上义务教育的普及,他们一帆风顺进入初中,几乎没有受到挫折,这让他们养成了怕麻烦,急于求成,只想一步得到答案,怕失败,不敢面对失败的心理。但初中学习处处有困难,学生多次面对失败后,心中天平失衡,学习的热情、积极性降低,也就无心学习,不求上进。对于这种情况,教学中我尝试了用“挫折教育法”,有效地克服了这一问题,学生的意志毅力有了很好的培养与提高。教学中,注重对学生的心理训练,使其养成健康心理——不怕麻烦,不怕失败,敢于挑战,坚定他们学好数学的决心,一定能使学生学有所成。
四、让学生评价成为课堂评价的中心
新课标明确告诉我们,评价已不再是教师的专利,应把评价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在和谐的学习氛围中互相质疑、互相欣赏、互相帮助,才能把学生吸引住。我在七年级下册新授三角形三种特殊线段:角平分线、中线和高的学习活动中,每一种线段的学习都有学生对同伴的质疑与帮助。例如“请问某某同学你是用什么方法得到三角形三条角平分线交于一点的?你能否操作给我们看?”、“我觉得某某同学三角形角平分线画得不对,他画成射线了,而应该是线段。”、“我觉得某某同学钝角三角形三条高画得不对。”、“我觉得某某同學说三角形的三条高交于一点不对,因为钝角三角形不是三条高而是三条高所在直线交于一点”……学生回答得好可以得到其他学生热情的掌声。自我评价中有学生对自己表现很自信,有的学生谦虚地对自己提出希望。质疑环节中,学生提出许多问题如“三角形的三条中线交点有何性质?”、“三角形角平分线的交点呢?”等许多有价值的问题,体现了学生的学习主体性,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互相欣赏、互相评价、互相帮助和自我评价、自我激励的好习惯,充分反映了学生数学学习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总之,我们要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利用一切可能的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绝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又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有不同情况的进步,要想尽一切办法,抓住学生的“心”。让每个学生都乐意学习数学,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参考文献:
[1]《初中数学教与学》
[2]《江苏教育研究》
[3]《初中数学课程标准》
作者单位:南京市江宁区禄口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