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课堂观察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既熟悉又新颖的课题。熟悉的是听课、评课每期都发生在我们的中间,新颖的是明确提出了从课堂的具体维度,多视野、分工协作,进行记录、思考,让我们对课堂教学评价更准确、更有指导性,同时也促进自身对教学的研究及设计,是教师走向专业化的可行性课题。
【关 键 词】 课堂观察;校本教研;教学
课堂观察就是观察者带着明确的观察目的,凭借自身感官及有关辅助工具,直接从课堂上收集资料,并依据资料做相应的分析、研究。这种科学方法改变了以往听、评课制度的形式化、客套化,是一种新的课堂评价体系,目的是准确地评价教师教学的优缺点,善意地提出建设性意见,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课堂观察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既熟悉又新颖的课题。熟悉的是听课、评课是每学期发生在我们的中间,新颖的是明确提出了从课堂的具体维度,多视野、分工协作,进行记录、思考,让我们对课堂教学评价更准确、更有指导性,同时也促进自身对教学的研究及设计,是教师走向专业化的可行性课题。
一、目前校本教研现状
1. 教师自身的能力水平和素质有限,经常会带有一些盲目性,不知该如何主动去听评课,更不知如何听好一节课、评好一节课,甚至不清楚听课前应准备什么,记录什么。评课时会想到哪说到哪,毫无重点;又或者是以偏概全,评课程式化。
2. 公开课评价机制老化,教师对教研活动目的认识不明确,把每学期听课多少节当成“痛苦”任务的大有人在,听课、评课都是为了完成任务,交差应付了事,没有主动参与的热情。再加之教师工作繁忙,来自各方面压力较大,从而导致听课、评课的效果较差。
3. 教师教研精神匮乏,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长期以来教学大环境的相对稳定而带来的惰性与中庸心理。老师们宁愿在集体的听课与评课活动中采用比较中庸的做法,要么沉默不语、要么即使发言也不想使自己锋芒太露,力求保存一份一团和气的集体氛围。
二、课堂观察研修现场
看到了问题的症结,解决问题的良方在哪儿呢?恰在这时,我县的数学教研室组织了由教育部教材发展中心专家指导的基于“课堂观察”的校本研训方式,通过我们研修团队尝试,给我们的教研活动指明了方向。
1. 课堂观察前对教师进行有效的“观察培训”。课堂观察作为提高课堂教学水平,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的技术手段,不同于平常所进行的听评课活动,并不是什么人都可以做的,而是具有一定专业素养的教师才能做好。使观察教师对课堂观察纬度的选择,观察量表的开发与使用,课堂记录的技巧,课堂观察报告的撰写都有了准确的认识和有效的促进。
2. 观察前确立明确的观察点。课堂观察不是随意性的走马观花,而是具有很强的目的性,“我们看到了什么,常常由我们想看到什么或准备看到什么所决定的”,因此,在走入课堂进行观察前,首先要明确观察的目的,确定好课堂观察点,才能使课堂观察更有效。
3. 自主开发合适的观察记录工具。课堂观察需要选择合适的观察工具。课堂观察工具的选择与设计不仅仅是技术问题,更需要课程理念的理解和教育观念的转变,它是一个研究课堂、理解课堂的过程,这也就决定了它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基于这一问题,教研员与研修教师组成合作共同体,共同开发设计适合自己的观察记录工具,基于教师课堂评价的有效性观察,分别从:教师语言(引导语、过度语、评价语、描述语及等候时间),问题的设置(无效、一般、有效),学生合作(方法指导、参与度、反馈价值),师生互动(教师理答、学生理答),辅助工具(频率、合理、效果、改进),教学效果(过程中表现、练习情况、课后访谈、抽样调配)等方面进行分析,确定了具体的观察维度之后,观察教师就着手设计具体的观察记录量表。
教师自主开发设计的记录量表,尽管可能存在某些缺陷和问题,但教师使用起来却得心应手,解释起来也能娓娓道来,这样在不断的自主设计与改进中,教师的理论素养、设计能力、观察水平都会得到有效的提高。
4. 组建专业合作共同体。同伴互助的课堂观察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式,它能让教师意识到:教学上的改善不仅是个人的事情,而且是共同发展的事业。进行课堂观察时,观察者必须组建合作共同体,进行合理的分工,观察后再将获得的信息进行汇总、交流。使教师在互助合作中不断地通过观察研究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三、我们的收获
作为一种科学的研究方法,很大程度上改善了教研组的研训氛围,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1. 改变了教师的理念。教研活动由“要我参加”变“我要参加”。课堂观察所关注的问题通常是老师们在实践中急需解决的问题,由原先的随意式观察发展到如今的主题式观察,大大提高了教研活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 形成了良好的研训氛围。课堂观察改变了以往仅凭经验式的听评课方式,每个人的观察必须是基于观察的现象、数据之上的分析,改以往的话语霸权为话语平等,出现了人人都能说,人人都会说的局面。
3. 教师的教学反思水平逐步提高。当教师走进他人的课堂,学习了他人的课堂优势,吸取了他人的课堂劣势之后,就会反身识别自己的课堂优势与劣势,这是观察者的个人反思;课后会议则是集体反思;各观察小组所撰写的观察报告是集体智慧的个人反思。课堂观察的大部分工作都在“反思”,教师在不断反思中成长。
当然,我们所认识和实践的课堂观察可能还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还有很多问题值得我们去研究和探索,行为的跟进工作,观察过了,意见有了,结论有了,如何将意见、结论应用落实到教学实践中,如何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完善,是我们课堂观察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我们坚信:只要行动了,思考了,就说明我们正在前进,课堂观察的效果会更好地推动小学教学质量的提高,从而有效促进教师走向专业化。
【参考文献】
[1] 周卫,刘健宾. 课堂观察与课例研究[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
[2] 沈毅,崔允漷. 课堂观察:走向专业的听评课[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3] 北京市西域区教育研修学院. 怎样做课例研修[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关 键 词】 课堂观察;校本教研;教学
课堂观察就是观察者带着明确的观察目的,凭借自身感官及有关辅助工具,直接从课堂上收集资料,并依据资料做相应的分析、研究。这种科学方法改变了以往听、评课制度的形式化、客套化,是一种新的课堂评价体系,目的是准确地评价教师教学的优缺点,善意地提出建设性意见,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课堂观察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既熟悉又新颖的课题。熟悉的是听课、评课是每学期发生在我们的中间,新颖的是明确提出了从课堂的具体维度,多视野、分工协作,进行记录、思考,让我们对课堂教学评价更准确、更有指导性,同时也促进自身对教学的研究及设计,是教师走向专业化的可行性课题。
一、目前校本教研现状
1. 教师自身的能力水平和素质有限,经常会带有一些盲目性,不知该如何主动去听评课,更不知如何听好一节课、评好一节课,甚至不清楚听课前应准备什么,记录什么。评课时会想到哪说到哪,毫无重点;又或者是以偏概全,评课程式化。
2. 公开课评价机制老化,教师对教研活动目的认识不明确,把每学期听课多少节当成“痛苦”任务的大有人在,听课、评课都是为了完成任务,交差应付了事,没有主动参与的热情。再加之教师工作繁忙,来自各方面压力较大,从而导致听课、评课的效果较差。
3. 教师教研精神匮乏,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长期以来教学大环境的相对稳定而带来的惰性与中庸心理。老师们宁愿在集体的听课与评课活动中采用比较中庸的做法,要么沉默不语、要么即使发言也不想使自己锋芒太露,力求保存一份一团和气的集体氛围。
二、课堂观察研修现场
看到了问题的症结,解决问题的良方在哪儿呢?恰在这时,我县的数学教研室组织了由教育部教材发展中心专家指导的基于“课堂观察”的校本研训方式,通过我们研修团队尝试,给我们的教研活动指明了方向。
1. 课堂观察前对教师进行有效的“观察培训”。课堂观察作为提高课堂教学水平,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的技术手段,不同于平常所进行的听评课活动,并不是什么人都可以做的,而是具有一定专业素养的教师才能做好。使观察教师对课堂观察纬度的选择,观察量表的开发与使用,课堂记录的技巧,课堂观察报告的撰写都有了准确的认识和有效的促进。
2. 观察前确立明确的观察点。课堂观察不是随意性的走马观花,而是具有很强的目的性,“我们看到了什么,常常由我们想看到什么或准备看到什么所决定的”,因此,在走入课堂进行观察前,首先要明确观察的目的,确定好课堂观察点,才能使课堂观察更有效。
3. 自主开发合适的观察记录工具。课堂观察需要选择合适的观察工具。课堂观察工具的选择与设计不仅仅是技术问题,更需要课程理念的理解和教育观念的转变,它是一个研究课堂、理解课堂的过程,这也就决定了它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基于这一问题,教研员与研修教师组成合作共同体,共同开发设计适合自己的观察记录工具,基于教师课堂评价的有效性观察,分别从:教师语言(引导语、过度语、评价语、描述语及等候时间),问题的设置(无效、一般、有效),学生合作(方法指导、参与度、反馈价值),师生互动(教师理答、学生理答),辅助工具(频率、合理、效果、改进),教学效果(过程中表现、练习情况、课后访谈、抽样调配)等方面进行分析,确定了具体的观察维度之后,观察教师就着手设计具体的观察记录量表。
教师自主开发设计的记录量表,尽管可能存在某些缺陷和问题,但教师使用起来却得心应手,解释起来也能娓娓道来,这样在不断的自主设计与改进中,教师的理论素养、设计能力、观察水平都会得到有效的提高。
4. 组建专业合作共同体。同伴互助的课堂观察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式,它能让教师意识到:教学上的改善不仅是个人的事情,而且是共同发展的事业。进行课堂观察时,观察者必须组建合作共同体,进行合理的分工,观察后再将获得的信息进行汇总、交流。使教师在互助合作中不断地通过观察研究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三、我们的收获
作为一种科学的研究方法,很大程度上改善了教研组的研训氛围,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1. 改变了教师的理念。教研活动由“要我参加”变“我要参加”。课堂观察所关注的问题通常是老师们在实践中急需解决的问题,由原先的随意式观察发展到如今的主题式观察,大大提高了教研活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 形成了良好的研训氛围。课堂观察改变了以往仅凭经验式的听评课方式,每个人的观察必须是基于观察的现象、数据之上的分析,改以往的话语霸权为话语平等,出现了人人都能说,人人都会说的局面。
3. 教师的教学反思水平逐步提高。当教师走进他人的课堂,学习了他人的课堂优势,吸取了他人的课堂劣势之后,就会反身识别自己的课堂优势与劣势,这是观察者的个人反思;课后会议则是集体反思;各观察小组所撰写的观察报告是集体智慧的个人反思。课堂观察的大部分工作都在“反思”,教师在不断反思中成长。
当然,我们所认识和实践的课堂观察可能还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还有很多问题值得我们去研究和探索,行为的跟进工作,观察过了,意见有了,结论有了,如何将意见、结论应用落实到教学实践中,如何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完善,是我们课堂观察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我们坚信:只要行动了,思考了,就说明我们正在前进,课堂观察的效果会更好地推动小学教学质量的提高,从而有效促进教师走向专业化。
【参考文献】
[1] 周卫,刘健宾. 课堂观察与课例研究[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
[2] 沈毅,崔允漷. 课堂观察:走向专业的听评课[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3] 北京市西域区教育研修学院. 怎样做课例研修[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