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审美教育相关问题探讨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综合(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nes1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前,我国教育行业得到了持续发展,小学音乐教育同样也是如此。根据《音乐课程标准》,音乐教育需围绕审美能力予以展开。基于此,音乐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在音乐中不断提高学生的音乐水平。作为音乐教育的基础,小学应认真搞好审美教育,引导小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音乐 审美教育 解决策略
  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学生素养和审美能力备受小学教师的重视。小学生仍处在学业初期,应不断提升自身的审美能力和音乐水平。然而,小学音乐审美教育过程中,仍暴露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只有客观看待和处理这些问题,学生的审美能力才能得到提升。
  一、小学音乐审美教育的重要性
  (一)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感知力
  音乐艺术的所有实践均需依赖听觉。听,是音乐艺术最显著的特征。人对美的感知,主要是通过感知音乐音响予以实现。学会感知,即用审美的耳朵、眼睛去挖掘、探索音乐作品的美。审美前,我们应懂得感知美。培养审美能力,就需形成较好的感知力。第一,音乐美感并非与生俱来,听者需充分感知和领略音乐的美妙。第二,“听”是音乐审美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学生通过听能较好地感受音乐的美妙,提升自身的感知能力。
  (二)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音乐作品,具有极高的创造性。在赏析音乐作品的基础上,学生还可熟悉创作背景、心境等。从某种意义上看,赏析音乐作品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对小学生而言,创造力极为关键,而小学则是形成创造力的核心阶段。大部分音乐作品均是从听、到想象,再到赏析。通过音乐审美教育,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同时,学生的审美力、想象力均会得到提升。而将创造力、想象力运用到其他方面,学生也能得到全面发展。
  (三)有助于增加学生对音乐的乐趣
  受好奇心的驱动,小学生往往会对某些新鲜事物产生很高的兴趣。实践表明,音乐教学中不少学生均对音乐感兴趣,且该种兴趣可能会对他们日后产生影响。音乐审美教育,有助于更好地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喜爱、乐趣。通过积极欣赏音乐,学生会开始向往美的事物,最终形成追求和创造美的心灵。而通过感知音乐的美,学生才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实现更好地发展。
  二、小学音乐审美教育存在问题分析
  (一)教师未能充分理解“音乐性”
  受传统教育模式限制,教师仍以课堂为主宰,未重视师生互动、协调参与等环节,这就降低了学生对音乐的趣味性。同时,学生也未能真正理解音乐的本性,无法真正获得审美体验。多媒体时代,教师尚未找到正确的解决办法,部分老师呈现出不适应之姿态。新教材以音乐文化为基本主题,这就需要教师认真学习和开拓视野,多了解学科、生活两者间的关系,以更全面地了解和领会音乐文化。
  (二)教学内容、思想滞后
  教育观念上,审美教学在音乐教学过程中的核心地位未得到确立。从小学音乐教学现状分析,不管是歌唱、音乐知识还是欣赏,都在采用过去的教学手段,教学观念与审美教学不相符。教学内容上。音乐教育属于艺术教育范畴,具有艺术教育的基本特征,需以“美”为中心,走艺术化路线。目前,部分小学音乐课,更像“数学课”或者“英语课”,以语言传授为主。学生只能接触各种抽象符号,而并非音乐体验,这就违背了音乐教育的审美性。
  (三)教师教学手段滞后
  传统教育认为,小学教育的重点在语文、数学等科目上。而音乐教育,只需听、讲解音乐知识即可。因此,该种音乐教育根本提高不了学生的音乐审美水平。现实中,教师未重视审美能力的提升价值,未及时更新教育手段,加上小学音乐器材缺乏,这就降低了音乐课堂的效率。利用该种手段,学生很难真正融入音乐欣赏中,音乐审美水平也显著下降。
  三、小学音乐审美教学的解决策略
  (一)营造和谐的教学意境
  小学审美教育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特点,营造相应的课堂意境,让他们更好地了解音乐。在和谐的音乐情境中,集中他们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对音乐的热情。教师通过强化情境建设,丰富课堂内容,有助于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审美能力,并积极做出进创新。
  (二)精心设计教学内容
  要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我们就必须挑选那些能够唤起美感的歌曲进行教学。针对教材,教师应善于挖掘其中的审美要素,将个人的审美体验渗入教材分析中,激发其对审美的渴望、动力。与此同时,教师应充分发掘和音乐主题有关的内容,不断吸收开放、乐观的优秀作品,让学生获得更全面的审美体验。第一,教师应分析教学环节。音乐教学过程,具有较高的教育价值,这能够反映教育的潜效应。第二,避免教学机械化。音乐课堂上,教师可主动提问,但需把握效度。学生可自行回答,激起他们的联想。
  (三)培养学生体验美的情感
  音乐审美的根本,在于美感。作曲家圣桑(法国)认为:音乐并非适应生理需求的工具,而是最精致的产物。例如,上《春晓》时,教师可先播放雨声、鸟叫声等相关录音,而后是整首歌的旋律。在音乐声中,教师再通过动画的形式呈现种子发芽、生根、长叶等过程,向学生呈现新歌的意境,从而培养学生对视觉、听觉的感受力。该种情境之美能够充分感染学生,让他们萌生美的种子。音乐审美教育,和人的情感密切相连。动听的旋律、优美的歌词、轻缓的节奏均可拨动心弦,让音乐和学生在心灵上产生共鸣。因此,教师不應一味强调理论,还需引导学生融入实践,以提升学生对音乐的鉴赏力。
  四、结语
  音乐,是一种美的艺术;而音乐教师,则是美的传播者。基于此,教师需创新教材,将小学音乐和审美教育结合起来,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情趣和实践能力。最终,让美育教育迈向新高度,让学生取得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胡君英.关于音乐鉴赏教学的一点美学思考[J].中国音乐教育,2010,(01).
  [1]孙伟.小学音乐审美教育若干问题分析[J].新课程导学,2015,(01).
  [2]孙蒙蒙.小学音乐审美教育若干问题浅析[J].启迪与智慧(教育),2014,(11).
其他文献
以杜仲幼嫩叶片为试材,在MS为基本培养基上添加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对愈伤组织诱导的优化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4-D和6-BA对诱导杜仲叶片愈伤组织诱导均有影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明确规定,屋面防水工程质量保修期为5年,可见屋面防水工程质量的重要性。总结多年的实践经验,结合抚顺市某重点工程屋面防水工程,对屋面工程建筑主
本文在B3LYP/6-311+G(3df),aug—cc—pvtz//6-311++G(2d,2p)水平下研究了Ni原子催化乙炔三聚环化生成苯在单重态和三重态势能面上的详细反应机理。结果表明,反应路径主要包含四个步骤:Ni原
在水溶液中合成了巯基乙酸修饰的CdTe量子点,基于铝敏化喹诺酮类抗生素,研究了诺氟沙星与cdTe量子点的荧光增敏作用,建立了用CdTe量子点作为荧光探针检测微量诺氟沙星的新方法。
摘 要:为了配合“信号与系统”课程的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利用MATLAB开发出了一套集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于一体的信号与系统课程虚拟仿真辅助教学软件平台。该平台包含了信号与系统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通过友好界面操作,直观显示实验内容和结果。实践证明:该平台能够有效改善教学效果,帮助学生理解信号与系统的原理和分析方法,更具体地了解信号与系统的应用方法,提高学生在信号与系统方面的实践应用能力。  关键词:
摘 要:高职高专实习基地建设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进行示范引领,在校企合作机制创新方面示范引领,在应用技术协同创新方面示范引领,在自主汽车文化传承方面示范引领,在社会服务方面示范引领。该文重点针对高职高专实习基地建设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实习实训基地 工学交替 顶岗实习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6(b)-0156-02  1 校外实习实
引导发现法是用引导的方式让学生探索。小学数学概念教学存在一定的难度,特别是小学生对于抽象概念的理解能力还有待提高,对此,引导发现法的运用,会让其从生活的角度发现内容,与教学内容联系,并在生活中应用,建立高效课堂。  引导发现法小学数学概念教学引导发现法是通过创设情境、探究尝试等方式,帮助学生发现学习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用问题引导学生,激发出学生探究的欲望,也就是说,会把学生作为课堂上
新课程标准对各科的教学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满足新课标、素质教育的要求,小学的语文教学也需要面临改革,尤其是阅读的教学对学生的影响非常重要,但是在以往的教学中,效果
对在2008年引进宁夏中部干旱带的5个桑果品种“红果二号”、“大十”、“8632”、“珍珠白”、“白玉王”进行栽培试验,从生长势、抗旱性、抗寒性、物候期、单株产量、产叶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