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打火机出现以前,火柴是主要的取火工具,火柴盒外包装的一层贴画纸则被称为火花。有这么一位老人,他搜集了20多个国家的上万枚火花,年代最久远的一枚清朝火花,距今已有百余年历史。
这名老人叫吴锦志,他说:“小小的火花中,能看到一个精彩的世界,也凝聚了中国的历史文化。”
吃喜酒第一件事是找火柴
吴锦志今年已经76岁,他从小收集火花。在他看来,和集邮相比,集火花既简单,又困难:“说它简单,是因为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火柴是生活用品,不用上邮局也不用去收藏品市场,马路边小店里就能买到。说它困难,是因为火花太大众化,要收藏出特色,需要费很多心思。”
退休前,吴锦志在上海灯泡厂工作,身边同事和领导有时会出国考察。“一旦有这样的机会,我就会托同事、工程师,甚至托厂长,央求他们帮我带各种各样的火花。”
在对外交流并不发达的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吴锦志的努力下,形形色色的外国火花成为他收藏中的一个亮点:东亚地区如日本、韩国、朝鲜的火花,大多以宣传本国的秀丽风光为主要内容,而欧美国家的火花内容涉猎则比较广泛,一些非洲国家的火花则显得比较别致。
除了找人帮忙,自己动手也是收集的重要手段。“他看到好的火柴就买,出去吃喜酒,坐下后第一件事就是找火柴,甚至地上的火柴盒都要捡起来带回家!有时觉得,蛮坍台的!”吴锦志的老伴说,丈夫对火花的热爱简直到了痴迷的地步。
小小火花带有历史烙印
吴锦志的家并不大,他把藏品中的一小部分拿出来,就几乎把客厅铺满了。吴锦志拿出其中一张写有“香港”字样的火花,这张火花的面积奇大无比,几乎有香烟烟盒那么大。“这种火柴的确是跟香烟一样,是条装的。每一盒火柴大概一盒香烟这么大,然后10盒一组,包装成一条。这个特大火花,就是贴在外包装上的,如今已经很罕见了。”那么,最小的火花能有多小?吴锦志拿出一张比一元硬币的直径略大的火花,“这种火柴盒,还不如一块普通橡皮大,是为了便于出门在外的人携带。”
我们注意到,有的火柴盒两侧写着“请用国货”的字样。吴锦志介绍说,以前火柴也叫“洋火”,是因为最初火柴都是外国生产的。在那个时代,火柴可以反映一个国家的工业化程度。吴锦志拿出一堆五花八门的上海本土生产的火柴说:“解放后,我国工业得到长足发展,最鼎盛时期,光上海就有几十家大大小小的火柴厂。虽然现在这些火柴厂全都关门了,但小小火花记录了我国工业化发展的历程。”
正是为此,火花还带有深刻的历史烙印。清末时期火花画着舞龙舞狮、福禄寿喜等图案,代表吉祥和祈福。民国时期的火花图案多印着“共和爱国”、“太平”、“齐心”等字样。抗战时期的火花多写着“七七”、“报国”、“前进”等标语。新中国成立后,地方风光、学雷锋、五讲四美、全国爱国卫生运动、毛主席语录、农业科普知识、号召居民节约用水,错峰用电等轮番上阵,成为火花“主角”。
曾印上各种企业广告
吴锦志说,在以前媒体不发达的年代,火花就是一种宣传媒介。“一般人觉得,火柴就是火柴厂卖的一种商品,火柴盒上面写某某火柴厂字样即可。事实上,火柴厂可按照广告客户的要求,印制各种广告。”吴锦志拿出一些火柴,上面印有鼎好鲜酒家、鹭江宾馆、上海香精香料公司、上海凤凰自行车公司等企业名号。“这些都是上海老企业,很多现在都没有了。”
吴锦志搬过好几次家,但他搬到哪里都带着几大箱的火花。“家里地方小,放这些火花太占地方了,索性卖掉吧!”尽管老伴抱怨,吴锦志还是坚持留着这些“宝贝”。让吴锦志有点忧心的是,搜集火花后继乏人。“现在玩这个的人很少了,还在玩的几个玩家都上了年纪。比如我手头这些火花,也就我自己喜欢,儿子孙女平时看看还行,真要他们打理估计也没这个心思。”
这名老人叫吴锦志,他说:“小小的火花中,能看到一个精彩的世界,也凝聚了中国的历史文化。”
吃喜酒第一件事是找火柴
吴锦志今年已经76岁,他从小收集火花。在他看来,和集邮相比,集火花既简单,又困难:“说它简单,是因为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火柴是生活用品,不用上邮局也不用去收藏品市场,马路边小店里就能买到。说它困难,是因为火花太大众化,要收藏出特色,需要费很多心思。”
退休前,吴锦志在上海灯泡厂工作,身边同事和领导有时会出国考察。“一旦有这样的机会,我就会托同事、工程师,甚至托厂长,央求他们帮我带各种各样的火花。”
在对外交流并不发达的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吴锦志的努力下,形形色色的外国火花成为他收藏中的一个亮点:东亚地区如日本、韩国、朝鲜的火花,大多以宣传本国的秀丽风光为主要内容,而欧美国家的火花内容涉猎则比较广泛,一些非洲国家的火花则显得比较别致。
除了找人帮忙,自己动手也是收集的重要手段。“他看到好的火柴就买,出去吃喜酒,坐下后第一件事就是找火柴,甚至地上的火柴盒都要捡起来带回家!有时觉得,蛮坍台的!”吴锦志的老伴说,丈夫对火花的热爱简直到了痴迷的地步。
小小火花带有历史烙印
吴锦志的家并不大,他把藏品中的一小部分拿出来,就几乎把客厅铺满了。吴锦志拿出其中一张写有“香港”字样的火花,这张火花的面积奇大无比,几乎有香烟烟盒那么大。“这种火柴的确是跟香烟一样,是条装的。每一盒火柴大概一盒香烟这么大,然后10盒一组,包装成一条。这个特大火花,就是贴在外包装上的,如今已经很罕见了。”那么,最小的火花能有多小?吴锦志拿出一张比一元硬币的直径略大的火花,“这种火柴盒,还不如一块普通橡皮大,是为了便于出门在外的人携带。”
我们注意到,有的火柴盒两侧写着“请用国货”的字样。吴锦志介绍说,以前火柴也叫“洋火”,是因为最初火柴都是外国生产的。在那个时代,火柴可以反映一个国家的工业化程度。吴锦志拿出一堆五花八门的上海本土生产的火柴说:“解放后,我国工业得到长足发展,最鼎盛时期,光上海就有几十家大大小小的火柴厂。虽然现在这些火柴厂全都关门了,但小小火花记录了我国工业化发展的历程。”
正是为此,火花还带有深刻的历史烙印。清末时期火花画着舞龙舞狮、福禄寿喜等图案,代表吉祥和祈福。民国时期的火花图案多印着“共和爱国”、“太平”、“齐心”等字样。抗战时期的火花多写着“七七”、“报国”、“前进”等标语。新中国成立后,地方风光、学雷锋、五讲四美、全国爱国卫生运动、毛主席语录、农业科普知识、号召居民节约用水,错峰用电等轮番上阵,成为火花“主角”。
曾印上各种企业广告
吴锦志说,在以前媒体不发达的年代,火花就是一种宣传媒介。“一般人觉得,火柴就是火柴厂卖的一种商品,火柴盒上面写某某火柴厂字样即可。事实上,火柴厂可按照广告客户的要求,印制各种广告。”吴锦志拿出一些火柴,上面印有鼎好鲜酒家、鹭江宾馆、上海香精香料公司、上海凤凰自行车公司等企业名号。“这些都是上海老企业,很多现在都没有了。”
吴锦志搬过好几次家,但他搬到哪里都带着几大箱的火花。“家里地方小,放这些火花太占地方了,索性卖掉吧!”尽管老伴抱怨,吴锦志还是坚持留着这些“宝贝”。让吴锦志有点忧心的是,搜集火花后继乏人。“现在玩这个的人很少了,还在玩的几个玩家都上了年纪。比如我手头这些火花,也就我自己喜欢,儿子孙女平时看看还行,真要他们打理估计也没这个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