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是被称做“百世田园之王,千古隐逸之宗”的东晋隐逸诗人陶渊明写下的千古绝唱。而他的《桃花源记》则是上过中学的人都耳熟能详的著名文章。如今,南京禄口机场附近的禄口镇昝(本地念做zuǒ)巷聚居着一支陶渊明的后代。
“我们这一支是从南宋时迁到南京来的,江宁禄口昝巷以及江宁区陶吴镇的陶氏几乎都是陶渊明的后人。”陶渊明后人、中国古琴协会常务理事长陶艺拿出了《陶氏家谱》给记者看。这本新近印制的《陶氏家谱》是他在老家寻觅到的一本残卷的重印本,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言恭达还专门为家谱题写了谱名。
翻看《陶氏家谱》,原来禄口昝巷这一支陶氏是由一位被称为“大理公”的陶渊明后人在宋理宗端平二年来南京做官后,看到这里景色秀丽,遂定居于此的。
据陶艺先生考证,《景定建康志》卷二十八、《至正金陵新志》卷十二记载,南宋理宗时,建康府(即今南京)府学教授中有一位叫做陶炽的人,于端平二年(1235年)三月到任,嘉熙二年(1238年)创立《(建康)府学烬送贡士规约碑》。这本志书中记载着陶炽的籍贯为“姑熟”,而“姑熟”正在今天的安徽马鞍山当涂县。他的籍贯和在建康为官年代,均与谱载相符。另据《咸淳临安志》卷四十九、卷五十记载,陶炽于景定元年(1260年)五月升任大理寺少卿。昝巷陶氏在家谱中将其尊称为“大理公”,于情于理均可说得通。自宋代“大理公”陶炽在禄口昝巷定居以后,距今已近800年。今禄口方圆数十里,到处都有陶氏后人。
江宁区还有一个陶吴镇,也居住着不少陶氏后人,他们是随着陶氏家族的扩大由昝巷择地而居的。
南京城南曾经流传过一句话,叫做“出了南门万户陶,陶陶本是一根苗”。这里的南门就是中华门。《陶氏家谱》记载,到了清末,禄口昝巷陶氏已成为“江宁郡城外巨族”。“一根苗”指的就是“大理公”陶炽。
二
陶渊明后人在江宁禄口昝巷聚族而居,人口繁衍渐多,分为东西两支,这两支的辈分分别为“时应永基崇,象诗裕礼从”,“世仕承绪德,贤书后乐先”。
旧时江宁昝巷有大型宗祠一座,占地数十亩,俗有“九十九间半”之称,为当时禄口镇重要地标。陶氏祖居规模更为庞大,其建筑一般都是二层走马楼,户户相互毗连,蔚为壮观。太平军占领南京后,各王修造王府,陶氏祖居大部被拆毁,其砖石木雕都被搬到城里修建王府去了。陶艺这一支陶氏后人,就是为了躲避太平天国战祸从江宁禄口昝巷迁到南京城里门西的花露岗胡家花园附近的,至今已历四代百余年。
三
说到《陶氏家谱》,陶艺很是感慨。他说:祖辈一直告诉我们,陶家的祖先是东晋时的大诗人陶渊明,但大部分陶氏后人都无缘得见祖上流传下来的家谱。为了此心愿,从1994年起,陶艺便用心寻访家谱,直到2008年,终于有了收获。在宗亲陶象金的帮助下,从宗亲陶象鸿家访到了《陶氏家谱》的残卷。这本《陶氏家谱》残卷共有32卷,其他均毁于“文革”期间。根据这本残卷,陶艺基本上搞清了先祖迁徙到南京的线路,原来他们是从江西、安徽辗转来到南京江宁禄口昝巷定居的。记者大略翻看了一下,这是一本清代二次重修的《陶氏家谱》,载有《祠堂记》、《祠堂碑记》、《祖坟考》、《祀田记》、《艺文志叙》、《诗》、《疏》、《祭文》、《渊明公诔言》、《重修河定桥记》等内容。由家谱可知,陶渊明后人忠厚善良,热心公益事业,《重修河定桥记》记载了陶氏族人两次捐资修造江宁区河定桥的善举。河定桥距离禄口昝巷很远,但陶氏后人看到这里“夏秋间河泓则狂涛奔噬,两岸堤障因之溃隘,而四处漂没田庐”,因而“过而怜焉,思所以修复之”,决定修建一座五券石拱桥。桥成后,陶氏后人甚是宽慰,见“河庆安澜故曰定也”,所以把这座桥叫做河定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