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对复发难治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疗效及预后的影响

来源 :中华血液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iyoushenghuoz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对复发难治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的疗效及预后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16年11月81例复发难治性DLBCL患者,根据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的情况将患者分为HBsAg阳性和HBsAg阴性两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疗效和预后。

结果

全部81例复发难治性DLBCL患者中,HBsAg阳性患者24例(29.6%),HBsAg阴性患者57例(70.4%)。相较于HBsAg阴性组,HBsAg阳性组年轻患者更多(P=0.005)、Ann Arbor分期以Ⅲ~Ⅳ期为主(P<0.001)、国际预后指数(IPI)3~5分居多(P=0.010)、常出现血红蛋白减低(P=0.015)、常存在两处及以上结外累及(P=0.038)、更倾向结外复发(P=0.002),总有效率低(29.2%对68.4%,χ2=10.720,P=0.001),中位生存时间短[(11.3±2.9)个月对(30.0±7.6)个月,χ2=28.175,P<0.001]。

结论

严格控制HBV感染对复发难治性DLBCL患者生存及预后具有显著影响。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期刊
目的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在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基于WT1基因及流式细胞术(FCM)监测微小残留病(MRD)的意义。方法分别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Q-PCR)和8色FCM检测2011年2月至2015年10月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接受allo-HSCT的MDS患者移植前及移植后骨髓中WT1基因表达及异常免疫表型,并与临床结果进行相关分析。结果92例患者中,
目的提高对血管内大B细胞淋巴瘤(IVLBCL)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自2010年1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12例IVLBCL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①12例患者中,男6例,女6例,中位年龄为58.5(32~76)岁。临床表现:发热最为常见(10/12),其次为呼吸系统症状(咳嗽、呼吸困难、胸腔积液等,6/12)、噬血细胞综合征(6/12)、神经系统症状(1/12);所有患者均有LDH升高(
期刊
期刊
目的回顾性分析中国慢性髓性白血病(CML)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自动停药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转归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6月1日至2018年3月1日国内7家单位109例自动停用TKI的慢性期CML患者临床资料,将其中具有明确停药结局及相对完整临床资料的91例患者进行统计分析,观察患者自动停药后获得无治疗缓解(TFR)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91例患者累积服用TKI中位时间为65(7~138)个
目的分析成人早期前体T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ETP-ALL)的临床、实验室特征及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7年3月确诊的13例ETP-ALL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资料,并与非ETP的T-ALL(Non-ETP ALL)患者进行比较。结果75例T-ALL患者中,符合ETP-ALL诊断标准患者13例(17.3%),其中男10例(76.9%),女3例(23.1%),诊断时中位年龄为35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PRDM1在结外NK/T细胞淋巴瘤-鼻型(EN-NK/T-NT)中的表达及其与PI3K/AKT通路活化的关系。方法以10例EN-NK/T-NT患者病理组织标本和PRDM1阳性细胞系YT细胞、PRDM1缺失细胞系NKL、NK92细胞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细胞化学和Western blot法检测PRDM1、p-AKT的表达,采用NanoString基因表达谱技术检测PI3K/AKT通路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