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文博走向全国

来源 :走向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hj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秋时节,齐鲁大地再次收获了文化发展的累累硕果。9月27日一30日,第三届山东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在济南隆重召开。历时4天的文化盛会,特色鲜明、内容丰富、富于创新、成果丰硕,成为山东文化改革发展历程中的又一盛事。对此,本刊专访了第三届山东文博会组委会副主任、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副部长高玉清。
  
  《走向世界》:本届文博会提出了“创意、融合、发展”的展会主题,请谈谈这个主题的内涵。
  
  高玉清举办文博会是山东省委、省政府为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加快文化强省建设作出的决策部署。前两届文博会取得了丰硕成果,产生了广泛而积极的影响。本届文博会“创意、融合、发展”的展会主题,既体现了文化发展的基本规律,又顺应了经济文化一体化日益加深的总体趋势。
  一是突出创意内涵。文博会八馆七区都不同程度体现了创意内涵,从新科技、新产品、新理念、新潮流等各个方面对文化创意作了全面阐释,专门设立以“圆梦文博·创意山东”为主题的创意生活展区,组织开展的活动中,文化创意活动占了很大比重,五大文化产业高峰论坛有两个是创意产业发展论坛,创意成为本届文博会的鲜明主题。
  二是体现融合理念。本届文博会坚持“跳出山东办文博、跳出文化系统,力、文博”,一方面邀请了大量的省外参展商,另一方面加强与多个部门联合办展,增设了数字动漫馆、信息服务馆、文化旅游馆、品牌文化馆等展馆,在舜耕国际会展中心设立了“体育产业及休闲健身产品专馆”,促进了文化产业与科技、信息、教育、旅游、体育等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
  三是坚持发展主题。发挥我省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加强与国内外知名文化企业、文化机构的交流合作,促进文化产业的跨区域转移、对接,推动文化企业“走出去”,打造我省文化企业参与国内外合作的重要平台。济宁分会场突出了“走进东方圣城,感悟孔子文化”主题,诠释了孔子文化品牌的巨大魅力:威海分会场突出了“扩大交流,深化合作,推动发展”主题,全面展示了以国际文化交流促发展的展会特色。
  
  《走向世界》:与前两届文博会相比,本届文博会突出了哪些特色?
  
  高玉清:本届文博会既注重吸收前两届文博会的成功经验,又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许多方面实现了新的突破。
  是注重高新技术。本届文博会注重文化与科技的深度融合,加大了以高新技术为依托、数字内容为主体的文化创意、手机电视、网络电视、数字出版、动漫游戏等新兴文化业态的展示力度,充分反映我省文化产业发展的新领域新成果。
  二是注重兼容并包,开阔思路、放眼全国开展招商招展,积极为省外参展商提供优惠措施和优质服务,济南主会场吸引了北京、黑龙江、山西、云南、江苏、福建、台湾以及深圳文博会、厦门文博会等政府组团和省外展会前来参展,济宁分会场邀请了日本、韩国、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以及江苏、广东、河南、浙江、福建、江西、内蒙古的参展商,威海分会场仅韩方就近千人次参加了文博会,充分显示了山东市场在海内外的巨大吸引力。
  
  《走向世界》:本届文博会主要取得了哪些成效?
  
  高玉清:本届文博会顺应经济文化
  体化日益加深的新趋势,以打造国际化、专业化、市场化、规范化、精品化的文化产业博览交易平台为宗旨,使山东文博会成为我国东部文化交流和产品交易的重要平台,从地域性盛会逐步辐射全国,成为国内外知名的文化会展品牌。主要成效表现为
  提高了文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一方面,通过举办文博会,全省各级进一步加深了对经济文化融合发展大趋势的认识,加深了对文化重要地位作用的认识,加深了对经济文化强省建设目标任务的认识,加深了对文化改革发展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进步增强了使命感和责任感。另一方面,通过备展参展,全省各级各部门进一步交流了信息,开阔了视野,丰富了经验,锻炼了队伍,提高了发展文化的能力和水平,增强了加快文化改革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促进了项目融资和文化产品交易。本届文博会现场签约85个项目,且呈现大项目多、核心层文化产业项目多、引进外部资金多的特点。会展期间文化产品现场交易额和订货总额超过了10亿元,有97个文化产品项目达成投资意向,意向投资总额69.71亿元。文博会使一大批文化产业项目浮出了水面,显示出我省文化产业发展的巨大潜力和广阔前景。
  扩大了齐鲁文化的影响。本届文博会上,齐鲁文化特色贯穿于大会的各个环节,既充分展示了山东科学发展的重大成就和齐鲁文化的博大精深,又多层次、多渠道宣传推介了山东文化产品和服务,拓展了我省文化产品的销售网络、传输渠道和贸易平台,让更多的文化产品和服务进入国内外市场,推动齐鲁文化更好地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走向世界》:文博会可以说是山东文化体制改革与文化产业发展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请简单介绍一下近两年来山东文化改革发展情况?
  
  高玉清:我省是最早一批有改革试点任务的省份之一。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经过几年来的努力,在体制机制创新上取得了重要进展,有力促进了文化事业的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目前全省转企改制单位已达327家,核销事业编制10043个。省内26家出版社、129家图书发行单位、145家电影公司和电影院、5家影视剧制作单位全部完成转企改制,国有文艺院团、非时政类报刊和重点新闻网站改革正在加快推进。全省17地市均成立了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组建了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140个县(市、区)基本完成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全省广电系统已全面完成“局合分开,管办分离”和电台、电视台“两台合一”:广电网络整合工作也全面展开,年底前将实现“全省一张网”。
  围绕改革促发展,务求改革实效,在文化改革发展中深入实施大集团和重大项目带动战略,加快建设重点产业园区和基地,推动国有骨干企业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重组,组建了山东出版集团、山东影视集团、山东演艺集团、大众传媒、山东新华传媒、泰山传媒等一批大型文化企业,建成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基地10个,省级文化产业基地近百个。
  改革进步激发了文化发展活力,2009年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实现1040亿元,增长15%,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3.08%。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完成预定目标,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不断繁荣,创作生产了一批在全国有影响的文化精品,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鲁剧、鲁版图书等文化品牌影响进一步扩大。目前,我省文化发展进入由大到强跨越的新阶段。
  推动文化惠民,让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2009年全省地方财政一般预算 支出中,公共文化服务投入达12.9亿元,比“十五”末增长143%。全省1369个乡镇中已建成乡镇综合文化站1291个,近8万个行政村建成农家书屋3万多家,数量居全国之首: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比规定时间提前两年实现“村村通”目标,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是全国惟一的“示范省”;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全年放映80万场,覆盖全省90%以上农村,观众3.18亿人次。可以说,山东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的这几年,是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几年,也是人民群众得到文化实惠最多的几年。
  
  《走向世界》:以本届文博会为新的起点。山东下一步文化改革发展的主要思路是什么?
  
  高玉清:当前,山东经济社会发展正处在一个重要的转型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进入了推动文化由大到强跨越的新阶段。今年7月,省委、省政府召开了全省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振兴大会,提出山东文化改革发展要着力打造五个方面的新优势,即强化改革动力,打造“文化体制”新优势,着眼城乡统筹,打造“文化惠民”新优势:优化产业结构,打造“文化创意”新优势;彰显文化魅力,打造“文化品牌”新优势:加快文化走出去,打造“文化贸易”新优势。根据中央要求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山东下一步加快文化改革发展总的思路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协调发展,以建设文化强省为目标,以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发挥文化资源富集优势,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大力繁荣文化事业,加快振兴文化产业,全面提升文化的引领力、竞争力和创新力,努力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的文化优势。主要目标是,到2015年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翻两番,达到4000亿元,占全省国民生产总值比重进步提高,成为我省的支柱产业。具体步骤是,采取文化产业发展“十大行动”,着力打造“五个新优势”:
  是重点项目带动行动。建立健全文化产业项目管理推动长效机制,以创意设计、影视制作、出版发行、印刷复制、演艺娱乐、广告会展、文化旅游、数字内容和动漫等产业门类为重点,加快建设一批具有较强示范效应和拉动作用的大项目、新项目,扩大产业总体规模,提升产品整体层次。建立健全文化产业项目管理推动长效机制,将已建成投资5000万元以上项目纳入山东省文化产业项目数据库,“十二五”期间建成100个重大文化产业项目,配套相应优惠政策,给予重点扶持。
  二是骨干企业培育行动。采取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等措施,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优先培植批主业突出、实力雄厚的大型骨干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重点培育批成长性好、竞争力强的龙头文化企业,加快发展一批“专、精、特、新”的中小文化企业。推动企业跨地区、跨行业联合或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和集约化经营水平,促进产业合理分工,优化资源配置,形成结构合理、富有竞争活力的优势文化企业集群。“十二五”期间,重点培育100家自主创新能力强、科技含量高、产品附加值高的文化企业,引导1000家中小文化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转型,推动条件成熟的文化企业尽快上市。
  三是知名品牌打造行动。全面整理挖掘现有文化资源,多层面、多维度开发,培育富有山东特色的文化产业品牌,变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引导文化企业增强品牌意识,注重品牌经营,培育一批有自主创新能力和自主知识产权的知名文化品牌,以品牌特色创造竞争优势,把山东文化产业由优做强。成立文化产业品牌研究会,建立健全文化产业品牌评价、认定、激励、推介和保护机制,“十二五”期间,集中力量打造100个知名文化品牌。
  四是重点区域引领行动。以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和胶东半岛高端产业集聚区建设为契机,大力发展高端、高质、高效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与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融合发展,促进文化产业与海洋产业、生态经济融合发展,打造新型业态,形成文化引领经济、经济支持文化、文化经济互动的发展格局。“十二五”期间,重点扶持50个文化产业园区和i00个文化产业基地。建成年产值过百亿元的园区(基地)10个,过20亿元的园区(基地)100个。
  五是特色文化孵化行动。挖掘丰富的齐鲁民俗文化资源,进行科学开发、集中推介。运用现代手段提升制作水平,合理利用民间文化资源,加速民俗工艺产品的深度开发、生产和销售。扶持优秀传统文化振兴发展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开发。成立山东省民间民俗文化产业协会,确认全省民间民俗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命名一批民间民俗工艺大师,包装推出100种富有齐鲁文化特色的民间民俗文化产品。
  六是文化旅游融合行动。强化文化旅游统筹发展意识,统筹理念、规划、政策、资源和市场主体,高层次谋划推动文化旅游深度融合。构建区域文化与旅游联合协作机制,加强对区域文化与旅游发展的统筹仂调,打破地区界限和行业壁垒,以重点景区为依托,以精品线路为纽带,大力推进跨地域、跨行业、跨景区合作,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相互促进的良性发展机制。科学制定山东省文化旅游专项规划,评选命名最佳文化旅游城市和最佳文化旅游景区,打造3至5条闻名全国、影响海外的文化旅游黄金线。
  七是创意山东建设行动。大力发展现代创意产业,将创意活动融入到各行各业,带动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升级创新。重点培育一批数字技术、广播影视、广告创意、动漫游戏、工艺设计、旅游策划、表演艺术等方面的文化创意群体,扶持一批具有研发投入、技术创新和成果应用能力的创意骨干企业。建立有利于推动文化创新的产、学、研协作机制,推动文化与科技融合,促进文化产业升级,组织实施重大文化科技创新项目,大力发展数字电视、数字出版、移动电视、网络游戏、IPTV等新兴文化业态,不断增强文化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开办“齐鲁文化创意网”,定期举办“创意山东”论坛,建设网上创意征集平台,形成文化创意征集、评估、孵化、推广良性循环机制。
  八是金融政策支持行动。探索运用专项资金和投资基金、银行信贷、改制上市、吸引风险投资等多种手段,促进金融与文化产业的对接。引导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文化产业信贷支持力度,推动符合条件的文化企业在主板和创业板上市。支持符合条件的文化企业发行企业债、集合债和公司债,鼓励保险公司投资文化企业的债券和股权,鼓励风险投资基金、私募股权基金等风险偏好型投资者进入新兴文化业态,扩大文化企业的直接融资规模。设立山东省文化产业投资基金,组建文化产业投融资公司,协调省内金融机构创新信贷产品,丰富信贷模式,扶持组建一批担保和再担保公司, 每年两次集中向金融机构推介优秀借贷项目。
  九是齐鲁文化输出行动。坚持政府推动与市场运作相结合,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施齐鲁文化“走出去”战略,扩大齐鲁文化影响。完善文化输出的政策支持体系,形成鼓励、支持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的长效机制。建立文化产品营销网络,加强出口渠道建设,鼓励文化企业在海内外兴力、文化实体,实现落地经营。积极推动文化企业与国内外知名文化企业、文化机构合作,鼓励更多的优秀文化产品和服务“走出去”,提高山东文化产品国际市场份额。制定齐鲁文化输出的长远规划,创新文化产品和服务“走出去”机制,制定《山东省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和主要文化输出项目目录》,加大齐鲁特色文化产品对外推介力度。
  十是高端人才培养行动。建立科学的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机制,实施“齐鲁文化英才工程”,加强文化产业经营管理、科技创新、创意策划和中介服务等方面的人才培养。完善文化产业职业技能培训,加强职业院校与文化企业合作,创建人才培养实践基地,着力培养实用性、复合型技术人才。完善人才评价、选拔、激励机制,加大高层次文化产业人才培养力度,形成高端文化产业人才“硅谷”。建立山东省文化产业人才库,建立高端文化人才引进、使用机制,定期组织高端文化人才高级培训I班和考察交流活动。
  通过以上“十大行动”,重点打造“五个新优势”:
  是打造“文化体制”新优势,力争早日全面完成文化体制改革任务,形成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文化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二是打造“文化惠民”新优势,以第十届中国艺术节将在山东举办为契机,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和质量全面提升,使城乡文化面貌焕然一新。三是打造“文化创意”新优势,形成特色鲜明、结构合理、创意水平高、发展活力强的优势产业集群。四是打造“文化品牌”新优势,形成具有山东特色、品牌价值高、竞争力强、影响力大的文化产业品牌体系。五是打造“文化贸易”新优势,充分发挥孔子文化带动作用,加快发展外向型文化企业,把文化贸易和文化交流结合起来,构建多层次、多渠道的文化走出去格局,使齐鲁文化在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进程中有更大作为。
  
  编辑/杜启洪
其他文献
夜色临沂,在美丽的沂河中心岛,春风轻拂水面,岸边灯火璀璨,一场浓缩了临沂历史文化的美轮美奂的大剧徐徐拉开大幕……历史与现实,经典与激情,沧桑与巨变,历时70分钟的大型水上实景演出《蒙山沂水》震撼了到场观看的2000余名国内外观众。  大型水上实景演出《蒙山沂水》是近年来临沂市倾力打造的文艺精品之一。它以艺术的形式将临沂的厚重的历史文化、红色文化和大美临沂完美呈现在观众面前,深刻诠释了“沂蒙精神”的
期刊
2011年1月23日,南京江宁区,慈善名人陈光标在黄埔防灾减灾培训中心举行捐赠仪式,向全国红军小学建设工程理事会以及新疆、西藏、云南、贵州、甘肃和苏北部分地区捐赠款物共1.27亿元。    苏紫紫    苏紫紫在网上迅速蹿红  原因则是因为她有着两个身份:中国人民大学的本科生,裸模。这两个身份,让她陷入了争议的漩涡。2010年年底,苏紫紫自办的《Who arm》艺术展在其就读的学校开幕,众多参观者
期刊
未来的汽车不怕撞    在F1赛车中有“救命稻草”的碳纤维底座,虽然与铁铝材料相比“身价”较高,但其抗压性以及轻便性都远远优于铁和铝。目前,在很多高精尖领域都可以看见其“芳踪”,比如飞机的机翼、超级汽车以及昂贵的山地自行车等。    科学家称2012年天空或现两个“太阳”    据澳大利亚南昆士兰大学高级物理学讲师布拉德·卡特博士预言,从现在开始,最迟100万年内,地球上的人类将能够看到两个“太阳
期刊
曾经,去过棚户区的人们,都会被那里的居住条件所震撼。  曾经,棚户区与破败陈旧一起在人们的脑海中定格。  曾经,低矮的瓦房,破旧的砖房,岌岌可危的土坯房,让祖祖辈辈居住在棚户区的人们生活得麻木。  而今,一片片低矮破旧的棚户房轰然倒下,一幢幢崭新的回迁楼拔地而起,高楼林立的安置房前鞭炮声此起彼伏,男女老少脸上绽放着舒心的笑容……随着棚户区工程的全面推进,让那些在人们印象中破旧不堪的模样日渐模糊。取
期刊
据最新出炉的“2010年中国蚁族生存报告”所列举的北京、上海、广州、武汉、西安、重庆、南京7座都市“蚁族”信息反馈显示,中国都市“蚁族”的生存状况正趋于恶化,存在着所谓“三降四升”、“五多五少”等状况。  对普遍存在的都市“蚁族”群体,各界存在许多争议。  有些人将他们看作城市秩序的隐患和城市面貌的不和谐因素,希望“蚁族”尽可能减少、甚至最好消失。他们提出的方案,往往是围绕着这一初衷做文章、下功夫
期刊
有房有车,这已经成为了当下幸福家庭的基础指标,不管是出生在这个城市的本地人,还是漂泊在这个城市打拼的外来人,都在为自己的一套房子奋斗着。能否在生活的城市拥有一套房子,成为了真正融入这个城市的一个标志。济南,作为一个省会城市,房价虽然无法与北京、上海等地相比,但依旧有点让人望尘莫及的感觉。即将走入婚礼殿堂的济南小伙黄飞和他的烟台妻子潘振华与众多的年轻人一样,都在为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努力奋斗着。   
期刊
2008年4月25日,由济南市杂技团投资500多万元倾力打造的原创大型意象杂技剧《齐风鲁韵·粉墨》在泉城济南诞生。《粉墨》在珍珠泉人民会堂首演以来,已经演出430余场,观众达35万余人,每场观众达千以上,好评如潮。此剧开辟了济南专业剧团活跃演出市场的新途径,成为济南市近年来打造的优秀城市文化名片之。  “地方杂技团要想谋求发展,在市场上取得一席之地,必须要打造自己的品牌。”济南市杂技团团长邓宝金表
期刊
和整个国家一起,济南走过了”十一五”,迎来了“十二五”的开局之年。  一直以来,在人们的印象中,“五年”规划是个坚硬而枯燥的东西,和官方相关,离普通人的工作和生活很远。  事实上,正如大河和小溪流的关系  样,个人的命运总是和大环境息息相关。试想如果没有当年改革开放发展民营经济的良好环境,今天怎么能够涌现出如此众多的民营企业家?  或许,没有人否认济南“十一五”期间的变化。人们最熟悉的是那场山东历
期刊
随着济南商贸发展脚步的加快,物流行业成为了与各个环节息息相关的朝阳产业。作为“十二五”规划的重要内容,发展济南的现代化物流行业成为了重要目标和任务。作为经济,文化及交通运输的中心,济南物流行业的发展已经走在了全国的前列。如今济南的物流行业发展现状如何,未来又将呈现出怎样的发展趋势7我们采访了济南佳恰物流集团的总裁王琳,让他来谈谈自己创业的切身体会。  从某个角度来说,佳怡物流不一定是济南乃至全国最
期刊
或许你会感到惊讶,虽然没有近水楼台的地理优势,但济南确实已经成为台资聚集的重镇。济南的台湾工业园是山东第一个台资工业园,也是山东最大的台资工业园。如今,济南已经有了3个台资工业园。  众多台商携带着资本跨越海峡,跨过长江,扎根到北方城市济南,郭义顺是其中典型的一个。  郭义顺2008年从台湾到山东创业,从事糕点等食品加工行业,目前是济南台商协会的副会长。  郭义顺兴致勃勃地带着我们参观他的厂房。这
期刊